联都网

标题: 评一种故弄玄虚的歪风 [打印本页]

作者: 塞外声    时间: 2016-4-2 22:56
标题: 评一种故弄玄虚的歪风
   评一种故弄玄虚的歪风
能表达自己的情怀,让人读后能产生共鸣者是好诗。前提是能让人读懂。近来发现一些网络诗词作者一种错误倾向,似乎写的越深奥显得越有学问,因此故用僻字僻典,甚至将方言俚语也当成典故入诗,弄得谁都看不懂-----这就是这种诗人的目的。且看这首诗:
無題     穿越梅嶺
江南舊憶幾模糊,春事重來傷歲徂。半雨花風新遠翠,一川草色冷平蕪。
何堪子建勞詞賦,已許河東愛白須。街上那年燈夜好,天涯別後夢同途。2016/3/27.
-----且不说“半雨”等使得语意不通,生造词句和僻字使得整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只看第七句“已許河東愛白須”就够费解了。是用何典?很难查找。但多亏有百度,一查关键字河东白须可知,原来是广东俚语:“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这是广东话的俗语咯。意思是:宁可看不起没钱的白头老翁也不要看不起贫穷的年轻人,因为少年人前途不可限量。少年人如果努力迟早有天会飞黄腾达的,就不相信一辈子总是穿着有破洞的裤子。白须公就是白头老翁,龙穿凤有飞黄腾达之意,唔信广东话里不相信的意思,窿广东话洞的意思、穿窿就是东西上有洞眼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原来作者的意思和这句话里的意思有关。真是匪夷所思!但要表达什么意思,就只有作者自己明白了!
第六句“何堪子建勞詞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曹植《与杨德祖书》:“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好词赋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于是穿越自比曹植好写词赋,只是一加“何堪”二字就让人坠入五里雾中,随便猜想去吧!
穿越梅岭的目的就是故弄玄虚,舍简就繁-----就和他使用繁体字的目的一样。比如使用“入律东风”表示春风,用“中酒”表示喝酒,用“香声远”“通感”炊烟,卖弄辞藻,生吞活剥用僻典,故用俚语或僻字,目的无非是不让人读懂。别人越读不懂。越显得自己有学问--------这就是穿越梅岭一类人的臭毛病。
这里再列举几首类似毛病的大作:

學一個西昆體   穿越梅嶺2016/3/22.春分()
春分日後漣漣雨,十萬街衢數里煙。入律東風猶足冷,回頭雲水此孤懸。
不逢狐女難消夜,終見楚臺別有天。莫道京華消息少,神州今是太平年。
雨中尋梅2016/1/28.穿越梅嶺
一湖寒水一山梅,引我忘情冒雨來。撲面風從天外冷,迎人花自坳中開。
村煙出樹香聲遠,泥徑過溪野色催。莫問春心無寄處,羅浮月照舊樓臺。
廣州冷冬夜感    穿越梅嶺
雨冷珠江又鎮江,檐聲滴滴不成腔。十年長怪依南海,千里誰驚去故邦。
中酒心情期蟻夢,論交肝膽對梅樁。遙知雪已攜春到,可有春風入客窗。

作者: 学鸣诗韵    时间: 2016-4-2 23:30
故弄玄虚,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卖弄学问。折磨了诗词,折磨了读者,其结果,没有人再有耐心读下去,一见欲避之不及,最终还是折磨了作者自己。

诗是不让人读懂的才是“好诗”----奇葩
作者: 李轩辕    时间: 2016-4-3 01:19
亏你还有工夫给他写评论,让他自我欣赏去就是了。
作者: 塞外声    时间: 2016-4-3 07:23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4-3 07:27 编辑

因为网络中这样的人不止他一个。比如还有一人写诗是用来骂人的,写的就极为隐晦难懂,除了他自己没有第二个人能懂他写的什么。因为他的目的不过为了夹杂一些令人恶心的污言秽语骂人而已,本来就不打算让你懂,所以故意堆积些辞藻迷惑别人。
作者: 学鸣诗韵    时间: 2016-4-3 09:05
还是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写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
作者: 知味堡人    时间: 2016-4-3 09:31
诗可以追求高雅高古,但不能以晦涩、佶屈聱牙为佳。这有为甚么的问题,同时也是文风问题,决定文风的是人凤。
毛伟人当年在延安时对一个写大字标语工人的“工字”给于了批评,那工字繁体麻烦又难看,主席说:这是难为老百姓。
诗到底还是用以交流的,所以千百年来,对诗怎么写还是基本一致的,少用事,勿做作,要写通。故弄玄虚,还不通,就是来吓唬人或蒙人,这是诗之左道旁门。
学古不泥古,高雅不是晦涩,有意境不是五里雾,有深度不是弄玄虚,有学问不是掉书袋,有典雅不是繁体字,旧体的思维、词汇、意象等等都是古代的,这旧体是发霉的。当下的旧体,借用的只能是形式,所以思维、精神、语言、意象等等,一定也必须应该是是现代的。

作者: 针叶林    时间: 2016-4-3 16:57

作者: 神飞    时间: 2016-4-3 17:43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4-3 16:57

:handshake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