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词的对仗特点 [打印本页]

作者: 针叶林    时间: 2016-4-3 16:05
标题: 词的对仗特点
词的对仗特点
一,从《水调歌头》可以看出词的对仗特点:
1,对偶句位置不固定,
2,均在字数(不包括领字)相等之句,
3,只对偶,不用平仄相对,也不忌讳同声落脚。不避重字,不忌合掌:
如:
转朱阁,低绮户(苏轼  《水调歌头》-)-- 围绕着红色的楼阁; 俯视着彩绘雕花的门户。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陈亮《水调歌头》)---皆指神州,中华的国土。
门掩草,径封苔(辛弃疾《水调歌头》)----皆指荒芜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辛弃疾水调歌头)---兰蕙齐芳
坐玉石,倚玉枕(黄庭坚《水调歌头》)----皆玉器
----词里的对仗句,可见不必有合掌之忌,这有点像赋。词里的对仗要求比格律诗宽松得多,甚至无要求,似对非对也可。
二,从《浣溪沙》 看词里对偶的位置无严格要求。
词里的字数相等的句子,是适于用对仗句的地方,但不对仗也可以。如《浣溪沙》的第四第五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工对是多数,例:
浣溪沙 •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苏轼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对的颇工。
不工例:合掌或不工也没关系:
浣溪沙 晁补之
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别魂迢递为君销。
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潇潇,碧沙窗外有芭蕉。
----既不对仗也不避重字。

浣溪沙 陈克
窗纸幽幽不肯明,寒更忍作断肠声。背人残烛却多情。
合下心期唯有梦,如今魂梦也无凭。几行闲泪莫纵横。
-----第四第五句近合掌且不避重字。

浣溪沙 张孝祥
日暖帘帏春昼长,纤纤玉指动抨床。低头佯不顾檀郎。
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壁间闻得唾茸香。
-----第四第五句句意接近合掌。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第四第五句似对非对。

作者: 雪之    时间: 2016-4-3 17:33
读过。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