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陈树德]对联不是韵文 [打印本页]

作者: 二传手    时间: 2006-12-21 14:27
标题: [陈树德]对联不是韵文
<P  align=center>再为楹联“申遗”呐喊!<p></p></P>
<P  align=center>对联不是韵文<p></p></P>
<P  align=center>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德<p></p></P>
<P ><FONT size=3>对联不用韵,但很多人将对联列入韵文,要问为什么?大多说不清。我想大概是三个原因:一是律诗中使用对句,有人甚至说对联起源于律诗,诗是韵文,对联自然也是韵文了。二是对联要使用平仄,而传统的平仄都是从“韵书”中查得的,对联用“韵书”决定平仄,对联自然也是韵文了。三是传统的启蒙“对歌”,一般都按韵分篇,现在楹联报连载的《十三辙新声对韵》,还是如此,学对子的同时也学了韵,对联列入韵文也就顺理成章。这三个原因都和诗有关。<p></p></FONT></P>
<P ><FONT size=3>其实,对联要往“诗”里靠,人家也不乐意。例如《郭沫若少年诗稿》搜集了郭氏少年时期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多副对联,因为没有“名份”,只能用“附录”处理。这就是例子。<p></p></FONT></P>
<P ><FONT size=3>涂<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怀珵">怀珵</st1:PersonName>教授的一声呐喊:“对联成全了律诗”!<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易哲知">易哲知</st1:PersonName>教授的另一声呐喊:“律诗和对联不是母子关系是姐妹关系”!加上本人的呐喊:对联的“源”是对偶修辞!(详见《中国楹联报》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39</FONT>期)现在再说对联起源于律诗的声音已经很少了。<p></p></FONT></P>
<P ><FONT size=3>对联靠不上“诗”,改靠“韵文”行吗?我看也不行。因为根据王力《古代汉语》对韵文所下的定义:“有韵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韵文”。《古代汉语》所列的“韵文”共五类:包括辞赋、颂赞、箴铭、碑志和哀祭。根据用韵的程度,又分“完全的韵文”和“不完全的韵文”,其中辞赋、颂赞、箴铭、哀祭都是“完全的韵文”,只有碑志可能用韵也可能不用韵,所以只能算“不完全的韵文”。十分明确的是,对联没有列入“韵文”,连“不完全的韵文”也不是,甚至和“辞赋”最接近的“骈文”,也不在“韵文”之列。因为骈文和对联一样,只讲究对仗,却不用韵。湖南古汉语研究会会长<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蒲清">陈蒲清</st1:PersonName>教授在对古代文体的分类中,直接将“骈文”分到“非韵文类”,而对联则只字未提(见陈蒲清《文言文基础知识》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15</FONT>页)。可见,对联向“韵文”靠也是行不通的。<p></p></FONT></P>
<P ><FONT size=3>明确对联不是“韵文”还有其重要意义:一是加重了对联作为独立文体的身份;二是更说明对联是视觉艺术,不是听觉艺术;三是以平仄格式命名的“马蹄韵”,更可以改用“马蹄格”了。<p></p></FONT></P>
<P ><FONT size=3>有了对偶文体“源”和“流”的划分,对联的“出生”已没有问题,但对联的“身份”还没有解决。我曾不止一次撰文呼吁,要给予对联应有的文学地位,因为在中国的文学殿堂中,目前只有四把交椅: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但对联不是诗歌,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也不是戏剧,对联就是对联,所以对联应该单独占有一把交椅。和对联的文学地位一样,对联还应该有独立的“文体”地位。既然对联不是“韵文”,那对联为何不和“骈文”一道,自立门户──归入“对文”文体呢!广<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东李五湖">东李五湖</st1:PersonName>先生说:“我国素来只存在两大文学形式,一为散文,一文韵文”。但根据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汉语学<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家褚斌杰">家褚斌杰</st1:PersonName>先生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一书中所作的分析,骈文“与诗歌、辞赋、小说、戏剧一样,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体类”(见该书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5</FONT>页)。请注意“一种体类”的表述,可见将对联和骈体归成“对文”,也不是什么创造。<p></p></FONT></P>
<P ><FONT size=3>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现在对联靠“诗”靠不上,靠“韵文”也靠不上,剩下就只有走自己的路了:直起腰板,大胆地独立吧!联合“骈文”,自成体系,竖起“对文”的旗帜。因为“对文”才真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体!<p></p></FONT></P>
<P ><FONT size=3>最后附带说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年前(大约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67</FONT>年),本人在对明清楹联的统计研究中,就注意到对联的“韵”,同时发现了几十副“用韵”的楹联(该文章发表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的《彭城大学学报》后又收录进本人的《捧心集》),兹取几例如下:<p></p></FONT></P>
<P ><FONT size=3>彭文勤题关帝庙联:<p></p></FONT></P>
<P ><FONT size=3>兵法读春秋,必有文事;<p></p></FONT></P>
<P ><FONT size=3>官箴严月旦,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