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本周推荐: 辨别古音平仄的一些规律(慕容泊尔)
[打印本页]
作者:
苏三
时间:
2007-1-14 15:38
标题:
本周推荐: 辨别古音平仄的一些规律(慕容泊尔)
<P><FONT color=#573cc4>推荐语:第一讲是学习对联的平仄规律,很多朋友对分辨古韵平仄都感到很困难,下面是慕容泊尔老师整理的辨别古韵平仄的一些规律,通俗简明,实用性很强,相信对大家一定有所帮助。</FONT></P>
<P><FONT color=#573cc4> ========苏三</FONT></P>
<P><B> <FONT size=5>辨别古音平仄一些规律</FONT></B></P>
<P><B><FONT size=5> (慕容泊尔)</FONT></B></P>
<P><B><FONT size=5> </FONT></B>要搞清楚一个字古音的平仄,联友们一般都会查阅《平水韵》。但是如果问“桌子”的“桌”字,古音平还是仄,可能好多人都会傻眼,因为《平水韵》里查不到。
其实,区分古音的平仄,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P>
<P>
<P>我们知道:1.凡古音的平声字,至今仍然全部读平声;2.古代大部分仄声字(上、入、去),到现在基本上仍读仄声;3.只有部分古入声字(古仄音)到现代读为平声。</P>
<P>
<P>也就是说:只要搞清楚那些古入声字的基本特征,区分古音的平仄就容易了。</P>
<P>
<P>按现代普通话语音衡量,古入声字有以下特点:</P>
<P>
<P>一、普通话阳平声(二声)的字里,凡声母为b、d、g(不送气塞音)者,除“甭”、“雹”之外,一般是古入声字(仄音)。如白、达、得、狄、蹀、铎、夺、隔、格、国等。</P>
<P>二、普通话阳平声(二声)的字里,凡声母为j、z、zh(塞擦音)者,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绩、击、凿、集、激、极、质、直、值、植、哲、杂、辙、泽、札、浊、卒、择等。</P>
<P>
<P>三、普通话读音为fa、fo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发、佛、罚、法、伐等。</P>
<P>
<P>四、普通话声母为b、p、d、t、n与韵母“ie”相拼的字除“爹”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别、瞥、撇、灭、跌、牒、铁、帖、蹑、涅、臬等。</P>
<P>
<P>五、普通话里凡声母为k、zh、ch、sh、r与韵母“uo”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阔、廓、卓、浊、茁、灼、酌、濯、说、烁、硕、弱等等。</P>
<P>
<P>六、普通话里,凡韵母“ue”的字,除“瘸”、“嗟”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雪、学、血、月、约、决、觉等等。</P>
<P>
<P>七、普通话里,凡声母d、t、n、l、z、c、s与韵“e”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策、得、恻、德、勒、讷、责、则、泽、忒、瑟、色等。</P>
<P>小知识:入派三声</P>
<P>古汉语分四个音调,即平声、上声、入声、去声。由于语音的变化,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变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没有入声。现代的阴平、阳平字,大致相当古代的平声字;现代的上声和去声字,大致相当古代的仄声字。为什么说大致相当呢?因为古代的入声字,已分别转为现代普通话的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里去了,这就叫“入派三声”。</P>
<P>
<P>古入声字转为今上声和去声的(三、四声),古今音都为仄——今音为仄的字,基本上古音也仄;比较麻烦的是那部分转入今平声(一、二声)的古入声字,今音为平,古音为仄。</P>
<P>
<P>
<P>
<P>
<P>
<P>
<P>参考书籍《诗词写作概论》(赵钟才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5 10:19:53编辑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ξ彩| 六合投ξ注|
网络赚钱去SO娱ξ乐ξ城:顶级信用ξ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烛影摇红
时间:
2007-1-14 18:31
看到了.搬回家!呜呜.......
作者:
花不香
时间:
2007-1-14 22:46
收藏!![em24][em27][em29]
作者:
八千弱水
时间:
2007-1-14 23:10
<P>晕厥,都看懵了。</P><P>偶很努力很乖地依次去看古声今声,就是弄不懂。什么古入声转入今平声,上声,去声?难不成是读音变了?不还是一样地那样读的吗??</P><P>我天天来看这个古音今音,至今在门外探头探脑。巨大汗颜!</P>
作者:
香*茗
时间:
2007-1-15 09:48
<P>[em06][em06]</P>
<P>老师,俺是不是太笨了,摸不到门拉~</P>[em11][em11]
作者:
月上镰勾
时间:
2007-1-15 09:54
<H1>好东西,收藏了!谢老师!!</H1>[em01][em02]
作者:
苏三
时间:
2007-1-15 10:1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八千弱水</I>在2007-1-14 23:10:12的发言:</B>
<P>晕厥,都看懵了。</P>
<P>偶很努力很乖地依次去看古声今声,就是弄不懂。什么古入声转入今平声,上声,去声?难不成是读音变了?不还是一样地那样读的吗??</P>
<P>我天天来看这个古音今音,至今在门外探头探脑。巨大汗颜!</P></DIV>
<FONT color=#dd2248>呵呵,别晕别晕,简单的说,就是古韵为平声的字,今韵全部为平声(普通话一声和二声),古韵为上声去声的字,今韵全部为仄声,(普通话三声四声),难的就是古韵为入声的字,今韵将它们分流了,一部分读平声,一部分读仄声。创作对联又经常要用到这些字,怎么办呢?两个办法,一就是查,(利用对联平仄查询工具)二就是记。上面的文章教给大家的就是记忆方法。</FONT>
作者:
南辕北辙
时间:
2007-1-15 16:16
这么好的东东,谢谢老师了。
作者:
青梅如水
时间:
2007-1-15 16:39
谢谢老师,打印回去看。[em23]
作者:
海儿
时间:
2007-1-15 21:57
打印去了,认真学习。苏三老师辛苦,敬香茶[em27]
作者:
刘伶一醉
时间:
2007-1-16 11:13
晕倒塌!我还是不明白。我定是笨笨了!
作者:
中国对联
时间:
2007-1-16 11:58
收藏![em27][em27]
作者:
憨宝
时间:
2007-1-20 10:50
<P>好东西.</P><P>谢谢苏老师!</P><P>谢谢慕容老师!</P>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08-2-21 10:16
<P>顶起来,供大家学习</P>
作者:
神州
时间:
2008-2-22 09:15
谢谢苏老师、慕容老师,真是雪中送碳啊![em17]
作者:
凭栏小眺
时间:
2008-2-22 10:39
<P><FONT color=#ee1196 size=5><b>太好了,谢谢苏三老师,收藏了<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b></FONT></P>
作者:
绝尘双燕
时间:
2008-3-7 21:53
[em03]天书啊[em04]
作者:
西风胡杨
时间:
2008-3-8 02:05
<FONT face=宋体 size=4>谢谢楼主和各位班班[em23][em24][em23][em24][em23][em24][em23][em24][em23]分不清平仄,是我学联最大的难题,收藏了。</FONT>
作者:
淡淡一笑
时间:
2008-3-8 14:03
很好的文章,谢谢老师[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作者:
楼台
时间:
2008-3-8 15:04
好东东 一探手入我囊中 谢谢老师有心了
作者:
昭筠
时间:
2008-3-8 16:19
<P>谢谢老师!帮了大忙了!</P><P>奉茶![em27][em27][em27]</P>
作者:
孤伶渔火
时间:
2009-2-2 10:55
太有用了.谢谢老师!
作者:
丹凝楚韵
时间:
2009-2-3 15:03
收藏!!
作者:
剪水飞花
时间:
2009-2-3 15:35
<P>我正不知道对古韵如何下手呢,收藏了,谢谢老师</P>
作者:
曼儿
时间:
2009-2-3 15:52
<P>领了,谢谢!</P>[em24][em23][em27]
作者:
枫红了
时间:
2009-2-5 19:57
很多收获 谢谢老师 收藏[em17][em17][em23][em23]
作者:
草心有梦
时间:
2009-2-11 21:09
老师辛苦了。[em23]
作者:
布衣锦绣
时间:
2009-2-12 14:15
多谢了,打印了慢慢记
作者:
欢乐几何
时间:
2011-9-5 20:23
谢谢老师,这样记起平仄来要方便多了。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