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关于三仄尾,有请老师和同学们解惑。 [打印本页]

作者: ~蒹葭~    时间: 2007-2-20 21:28
标题: 关于三仄尾,有请老师和同学们解惑。
<P><FONT face=宋体 size=4>最近同学们在群里讨论出联的三仄尾问题,目前大家有三个观点:</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一是认为三仄尾是大忌;</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二是认为不需忌讳,合律。</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三是认为没有特别限制,但最好不用。</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4>~蒹葭~迷惑,请老师和同学们解惑,那一种观点对.</FONT></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月上镰勾    时间: 2007-2-20 21:39
<P>我认为,还是尽量避免为好.</P><P>对联毕竟是诗的精华,应该尽可能追求完美的境界.而且,<FONT size=4>三仄尾也比较拗口.</FONT></P>[em01]
作者: 久伴梅    时间: 2007-2-20 22:43
<P>其实不光三仄尾,还有很多东西都在争论中。我仅是谈一下自己的观点。</P><P>我是属于古董一派,对于三仄尾、孤仄和一些现在普遍认为可以的一些拗句格式都持否定意见。我认为诗律与联律是应该是高度和谐统一的。个人认为,艺术是一个整体,一切艺术都应当是和谐的、统一的。如能将诗律与联律完美融合,那么既丰富了诗,也成就了联。联可以看作是诗的一部分,确切地说,可以看作是律诗的颔、颈联,并且有独立、完整的意义,因此,联应遵守律诗颔、颈联格律,那样才称得上是美的,文学才是和谐的统一的。诗有各种变格和拗体,相对于诗,对联更加短小精粹,且不需押韵,因此只有符合格律才能产生节奏上的美感。个人认为,在对联中不仅不能犯忌律,连拗句也应尽量避免。</P><P>呵呵,跑题了。诗律暂且不谈,先说说联律。</P><P>有一些基础的人都会知道马蹄韵,这个不多解释了。其他各式都是在马蹄韵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于是出现了孤仄/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说法。孤平和三平尾现在普遍认为是大忌,孤仄一般采取默认的态度,三仄尾应该是目前争论最激烈的话题。</P><P>众所周知,平声只有一种,因此三平尾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而仄声是分为上去入的,因而如果三仄尾中上去入俱全(至少不全为同声)读起来似乎不那么单调,但是对联偏偏只分平仄声,而不辨上去入,这就使得这种说法实际意义不大。</P><P>对联,既然是“对”,那么就不只是对字、对意,亦应对律。上下联平仄相反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很多初学者在对他人出句时都是以与上联平仄相反为原则,因此,如果上联出现了孤仄,下联很容易出现孤平,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就很容易出现三平尾。</P><P>上文说到,文学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而在对联本身,上下联应该是统一的。而这种和谐就因为对孤仄、三仄尾的宽容而被破坏掉了。对联开始变得不对称。因此我觉得,既然有孤平的忌,就该有孤仄的忌,既然有三平尾的忌,就该有三仄尾的忌。这样,不但读来抑扬上口,上下联也变得和谐统一,也就称得上是“对”了。</P><P>还有一种特殊的上联格式:平平仄平仄,这是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提到的一种特殊平仄形式,是平平平仄仄的拗体,在现在的一些论坛甚至比赛中大量出现。个人认为,在诗中,可以。在联里,不可以。即使对句合律,上下联在节奏点上也没有相对。</P><P>以上只是个人愚见,很多观点与当今普遍认同的观点相悖,仅作参考,不要作为写联的依据。</P>
作者: 花不香    时间: 2007-2-20 22:52
谢谢梅老师!说的很详细!!学习了!!!
作者: ~蒹葭~    时间: 2007-2-20 22:55
<FONT face=宋体 size=4>    谢谢久伴梅老师详细的讲解!学生也在网上查了一下,确如老师所说,关于三仄,孤平\孤仄,网上讨论很多,大家各执见己,但感觉忌讳三仄尾的还是多一些.学生比较赞同老师的观点.</FONT>
作者: 月上镰勾    时间: 2007-2-20 23:05
<P>老师毕竟是老师,分析得相当透彻,谢谢!!严重学习!!!</P>[em17][em17][em22][em22][em23][em23][em24][em24][em27][em27]
作者: 辽西汉子    时间: 2007-2-21 16:02
<P>对联是律诗的精华_______这一点是公认的.所以本人反对"三平尾"或者"三仄尾"</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7-2-21 16:1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久伴梅</I>在2007-2-20 22:43:07的发言:</B>

<P>其实不光三仄尾,还有很多东西都在争论中。我仅是谈一下自己的观点。</P>
<P>我是属于古董一派,对于三仄尾、孤仄和一些现在普遍认为可以的一些拗句格式都持否定意见。我认为诗律与联律是应该是高度和谐统一的。个人认为,艺术是一个整体,一切艺术都应当是和谐的、统一的。如能将诗律与联律完美融合,那么既丰富了诗,也成就了联。联可以看作是诗的一部分,确切地说,可以看作是律诗的颔、颈联,并且有独立、完整的意义,因此,联应遵守律诗颔、颈联格律,那样才称得上是美的,文学才是和谐的统一的。诗有各种变格和拗体,相对于诗,对联更加短小精粹,且不需押韵,因此只有符合格律才能产生节奏上的美感。个人认为,在对联中不仅不能犯忌律,连拗句也应尽量避免。</P>
<P>呵呵,跑题了。诗律暂且不谈,先说说联律。</P>
<P>有一些基础的人都会知道马蹄韵,这个不多解释了。其他各式都是在马蹄韵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于是出现了孤仄/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说法。孤平和三平尾现在普遍认为是大忌,孤仄一般采取默认的态度,三仄尾应该是目前争论最激烈的话题。</P>
<P>众所周知,平声只有一种,因此三平尾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而仄声是分为上去入的,因而如果三仄尾中上去入俱全(至少不全为同声)读起来似乎不那么单调,但是对联偏偏只分平仄声,而不辨上去入,这就使得这种说法实际意义不大。</P>
<P>对联,既然是“对”,那么就不只是对字、对意,亦应对律。上下联平仄相反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很多初学者在对他人出句时都是以与上联平仄相反为原则,因此,如果上联出现了孤仄,下联很容易出现孤平,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就很容易出现三平尾。</P>
<P>上文说到,文学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而在对联本身,上下联应该是统一的。而这种和谐就因为对孤仄、三仄尾的宽容而被破坏掉了。对联开始变得不对称。因此我觉得,既然有孤平的忌,就该有孤仄的忌,既然有三平尾的忌,就该有三仄尾的忌。这样,不但读来抑扬上口,上下联也变得和谐统一,也就称得上是“对”了。</P>
<P>还有一种特殊的上联格式:平平仄平仄,这是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提到的一种特殊平仄形式,是平平平仄仄的拗体,在现在的一些论坛甚至比赛中大量出现。个人认为,在诗中,可以。在联里,不可以。即使对句合律,上下联在节奏点上也没有相对。</P>
<P>以上只是个人愚见,很多观点与当今普遍认同的观点相悖,仅作参考,不要作为写联的依据。</P></DIV>
<P>

<P>说得好,赞同!</P>
作者: ~蒹葭~    时间: 2007-2-22 11:4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蒙</I>在2007-2-21 16:16:44的发言:</B>


<P>
<P>说得好,赞同!</P></DIV>

谢谢校长关注!
作者: 朱莲碧荷    时间: 2007-2-22 12:29
谢谢。
作者: 沧海横流    时间: 2007-2-22 18:2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久伴梅</I>在2007-2-20 22:43:07的发言:</B> <P>其实不光三仄尾,还有很多东西都在争论中。我仅是谈一下自己的观点。</P><P>我是属于古董一派,对于三仄尾、孤仄和一些现在普遍认为可以的一些拗句格式都持否定意见。我认为诗律与联律是应该是高度和谐统一的。个人认为,艺术是一个整体,一切艺术都应当是和谐的、统一的。如能将诗律与联律完美融合,那么既丰富了诗,也成就了联。联可以看作是诗的一部分,确切地说,可以看作是律诗的颔、颈联,并且有独立、完整的意义,因此,联应遵守律诗颔、颈联格律,那样才称得上是美的,文学才是和谐的统一的。诗有各种变格和拗体,相对于诗,对联更加短小精粹,且不需押韵,因此只有符合格律才能产生节奏上的美感。个人认为,在对联中不仅不能犯忌律,连拗句也应尽量避免。</P><P>呵呵,跑题了。诗律暂且不谈,先说说联律。</P><P>有一些基础的人都会知道马蹄韵,这个不多解释了。其他各式都是在马蹄韵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于是出现了孤仄/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说法。孤平和三平尾现在普遍认为是大忌,孤仄一般采取默认的态度,三仄尾应该是目前争论最激烈的话题。</P><P>众所周知,平声只有一种,因此三平尾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而仄声是分为上去入的,因而如果三仄尾中上去入俱全(至少不全为同声)读起来似乎不那么单调,但是对联偏偏只分平仄声,而不辨上去入,这就使得这种说法实际意义不大。</P><P>对联,既然是“对”,那么就不只是对字、对意,亦应对律。上下联平仄相反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很多初学者在对他人出句时都是以与上联平仄相反为原则,因此,如果上联出现了孤仄,下联很容易出现孤平,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就很容易出现三平尾。</P><P>上文说到,文学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而在对联本身,上下联应该是统一的。而这种和谐就因为对孤仄、三仄尾的宽容而被破坏掉了。对联开始变得不对称。因此我觉得,既然有孤平的忌,就该有孤仄的忌,既然有三平尾的忌,就该有三仄尾的忌。这样,不但读来抑扬上口,上下联也变得和谐统一,也就称得上是“对”了。</P><P>还有一种特殊的上联格式:平平仄平仄,这是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提到的一种特殊平仄形式,是平平平仄仄的拗体,在现在的一些论坛甚至比赛中大量出现。个人认为,在诗中,可以。在联里,不可以。即使对句合律,上下联在节奏点上也没有相对。</P><P>以上只是个人愚见,很多观点与当今普遍认同的观点相悖,仅作参考,不要作为写联的依据。</P></DIV><P><P>我也一向这样认为!</P>
作者: ~蒹葭~    时间: 2007-2-22 20:0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沧海横流</I>在2007-2-22 18:25:46的发言:</B>

<P>
<P>我也一向这样认为!</P></DIV>
<P>谢谢沧海老师关注!</P>
作者: 海儿    时间: 2007-2-23 13:03
<P>海儿来学习了,给老师同学献花花</P><P>[em23][em23][em23][em23][em23]</P>
作者: 残衣_1107    时间: 2007-2-24 13:49
<P>老师同学们好,学生有一事不明:久伴梅老师所言,平声只一种,仄声分上去入,这种分法和汉语中的声调1234是什么关系呢?</P><P>谢谢老师同学指点!</P>
作者: 久伴梅    时间: 2007-2-24 13:57
<P><B><FONT color=#000066>汗!残衣_1107</FONT></B> 的签名把我吓跑了。。。。。。</P>
<P>根据你的签名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古音啊。。。</P>
<P>古音分为平上去入,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普通话中入声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4 14:03:31编辑过]


作者: 残衣_1107    时间: 2007-2-24 14:23
<P>哈哈.久伴梅老师,我是对古音一窍不通啊.请勿见怪呢.[em04]</P><P>学生只明白1234声,不明白阴平阳平和上声去声,请教这四种声调该如何分别归入平仄呢?</P><P>花儿在哪呢,我要献给敬爱的久伴梅老师!~~~</P>[em06][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作者: 久伴梅    时间: 2007-2-24 14:53
<P>1234声分别对应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1 2声为平声,3 4声为仄声。--这是今音。</P>
作者: 残衣_1107    时间: 2007-2-24 15:19
<P>[em24][em24][em23][em23][em23][em23][em23]..晕晕,没说完就发出来了.</P>

<P>[em07][em07][em27][em27][em27][em27][em27]老师喝茶先哈..</P>
<P>谢谢老师指点.</P>
<P>学生自当勤勉,一报老师传道之德!</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4 15:38:29编辑过]


作者: 南辕北辙    时间: 2007-2-24 15:20
赞同久伴梅老师的看法!
作者: 久伴梅    时间: 2007-2-24 15:23
呵呵:)<b><FONT color=#000066>残衣_1107</FONT></b> 的签名就在气势上压倒我了<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4.gif">
作者: 海儿    时间: 2007-2-24 15:3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久伴梅</I>在2007-2-24 15:23:01的发言:</B>
呵呵:)<B><FONT color=#000066>残衣_1107</FONT></B> 的签名就在气势上压倒我了<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4.gif"></DIV>
<P>老师,这不一定是谁的马甲,嘻嘻,让我们慢慢揭开他的面纱</P>[em07][em07]
作者: 残衣_1107    时间: 2007-2-24 16:08
[em04]老师,我错了!
作者: 久伴梅    时间: 2007-2-24 16:20
呵呵,怎么这么说呀,互相学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