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分享]六班第三讲 应对入门 [打印本页]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07-2-26 17:55
标题: [分享]六班第三讲 应对入门
<P align=center><FONT size=3>第三讲 应对入门</FONT></P>
<P><FONT size=3>同学们好:
</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前两讲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平仄和对联的对仗,这一讲由我和久伴梅老师共同与大家一起学习对联应对。</FONT></P>
<P><FONT size=3> 网上的对联论坛,“应对(即任一联友贴出出句,其它联友依此写对句)”往往是论坛的主要部分。很多初学者都是在不断应对别人的出句中,提高着自己的对联水平。那么,面对一个出句,我们应该注意那些呢?</FONT></P>
<P><FONT size=3> 1、找准关联
<P></FONT>
<P>
<P><FONT size=3> 面对一个出句,很多联友常从对字词入手:见“山”就对“水”,见“长天”就对“大地”。这样对下来,易出现一个问题:上下两层皮,“对”而不“联”。对联的初学者,在应对时应养成首先找“关联点”的习惯。</FONT></P>
<P><FONT size=3> 什么是对联的“关联点”?如何找对联的“关联点”呢?</FONT></P>
<P><FONT size=3> 除了无情对、诗钟等特殊情况外,对联是有“关联点”的。“关联点”就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关联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一种气质。“关联点”就如同一把折扇的扇轴,只有围绕它拨动,才能打开一个完整的扇面,否则,要么打不开这把扇子,要么打开的扇子就会破损。对句应在“关联点”下进行延展、深化、升华。
<P></FONT>
<P>
<P><FONT size=3> 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
<P></FONT>
<P>
<P><FONT size=3> 一是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词。先看清代车万育《声律启蒙》中一联的出句:</FONT></P>
<P><FONT size=3> 两岸晓烟杨柳绿。</FONT></P>
<P><FONT size=3> 仔细读读,你会发现此句中“绿”字的特殊性。此字不仅透露出最多的信息,还决定了此句的基调。换句话说,此字不仅是一种颜色的展示,更主要是向你暗示了春的环境。此时再看对句:</FONT></P>
<P><FONT size=3> 一园春雨杏花红。</FONT></P>
<P><FONT size=3> 下联直接用“春雨”呼应,同时用“杏花”应景(正合了“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红”字收尾。此时一幅烟雨迷濛、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在大家面前完整展开。</FONT></P>
<P><FONT size=3> 也就是说,上联的“绿”字,决定了上下联的关系,决定了整联的内容,决定了整联的意境。</FONT></P>
<P><FONT size=3> 二是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先看这个对联:</FONT></P>
<P><FONT size=3> 一味黑时犹有骨;</FONT></P>
<P><FONT size=3> 十分红处便成灰。</FONT></P>
<P><FONT size=3> 此联是充分抓住了炭了特点,也正是用炭的特点做“关联点“。上联正说炭一直黑时尚有形(骨),下面转入反面说,当它十分火红的时就变成灰烬了,通过此联,阐明了一个道理:人有顺境、逆境,当以“炭”自警。</FONT></P>
<P><FONT size=3> 三是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主要修辞为“关联点”。见下联:</FONT></P>
<P><FONT size=3> 天地入胸臆;</FONT></P>
<P><FONT size=3> 文章生风雷。</FONT></P>
<P><FONT size=3> 此联出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且气势豪放。那么这种修辞的手法和豪放的气势自然成为应对的特殊“关联点”。那么对句,自然要围绕这个“关联点”,修辞对应,风格一致,这样才能造成上下联的和谐一致,否则很可能出现头重脚轻、一张一含等不“稳”现象的出现。</FONT></P>
<P><FONT size=3> 四是合理转假法。即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展,以延展出的事物做为“关联点”。</FONT></P>
<P><FONT size=3> 看这个出句:客为坎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读到此句,我们可能以为“雪”是关联点,下联应该写冰天雪地的冬天景象。可它的对句却是: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聊寄一枝春。此联“关联点”就采用了延展的方式用“梅”实现了合理转假:先从雪转到梅,再从梅转向春天,梅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尤如峰回路转,让你感到此联深远的意境。</FONT></P>
<P><FONT size=3> 当然,通过学习,你会总结出更多找“关联点”的方法。最后,讲一下找“关联点”要注意的几个问题:</FONT></P>
<P><FONT size=3> 一要注意“关联点”的首要性。即网上应对,应改变见字对字、见词对词的应联习惯,即应联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先对字词,而应该是先找“关联点”,找到“关联点”,再组织字词,这样才能保证既“对”又“联”。</FONT></P>
<P><FONT size=3> 二是要注意“关联点”的稳定性。一条出句可能有多个“关联点”,但他们是有主次之分的,我们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寻找最佳“关联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出句找到最佳对句。找到“关联点”后,要注意它的稳定,也就是在调整平仄或提炼意境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字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η彩| 六合投η注| 网络赚钱去SO娱η乐η城:顶级信用η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可儿 时间: 2007-2-26 18:06
<FONT size=3>飞扬老师辛苦了,写得很好,学习了:)</FONT>
作者: 青梅如水 时间: 2007-2-26 18:16
<P><FONT size=3>飞扬老师辛苦了,捧茶。[em27]</FONT></P><P><FONT size=3>明天再来认真学习,先回去补充能量,饿S了。</FONT></P>[em08]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向往飞翔 时间: 2007-2-26 19:04
飞扬老师辛苦了。[em27][em27][em27]
作者: 小口粗碗 时间: 2007-2-26 2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寒天 时间: 2007-2-26 21:43
飞扬老师辛苦了)))
作者: 子见 时间: 2007-2-26 22:05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作者: 月上镰勾 时间: 2007-2-26 23:45
<P><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33 size=5><b>洗耳恭听,认真领悟~~</b></FONT></P><H1><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611ee><U>老师辛苦了</U></FONT>[em22][em22][em23][em23][em25][em25][em26][em26][em27][em27]</H1>
作者: 闲弄蔷薇 时间: 2007-2-27 09:18
<P>飞扬老师好,辛苦了!</P>
作者: 久伴梅 时间: 2007-2-27 10:26
学习了
作者: 晓晴 时间: 2007-2-27 10:41
<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5><b>老师辛苦了!</b>[em23][em23][em23]<b>献花,坐下好好学习。</b></FONT></FONT>
作者: 鸳鸯道人 时间: 2007-2-27 11:09
<P><FONT size=3>有错吧.</FONT></P><P><FONT size=3>简单明了地记着以下的这三种情况:五言七言律句犯孤平,只有三种情况: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FONT color=#dd226d>平仄仄平仄仄平</FONT>(阳光在线)</FONT></P><P><FONT size=3>第三种怎也算?</FONT></P>
作者: 可儿 时间: 2007-2-27 11:2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鸳鸯道人</I>在2007-2-27 11:09:30的发言:</B>
<P><FONT size=3>有错吧.</FONT></P>
<P><FONT size=3>简单明了地记着以下的这三种情况:五言七言律句犯孤平,只有三种情况: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FONT color=#dd226d>平仄仄平仄仄平</FONT>(阳光在线)</FONT></P>
<P><FONT size=3>第三种怎也算?</FONT></P></DIV>
<P><FONT size=3>没错,严格地说,这种也算孤平</FONT></P>
作者: 鸳鸯道人 时间: 2007-2-27 11:4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可儿</I>在2007-2-27 11:22:53的发言:</B>
<P><FONT size=3>没错,严格地说,这种也算孤平</FONT></P></DIV>
<P>弄清楚了,那五言部分孤平了,前面再加一平也无补,这个好隐蔽呀,我肯定有不少孤平的对子[em06]</P>
<P>一定要把五字的练好.</P>
<P>还想问老师,以后会叫我们拗救吗?</P>
<P>俺一直以意为先,我们对联是玩耍,音律是基本功.但若是写出来意思不明了话,要律干嘛?</P>
<P>笑问如今,有几人懂得平仄!</P>
作者: 海儿 时间: 2007-2-27 12:22
<P>凝眸注视时时想</P><P>侧耳倾听处处思 </P>[em04]海儿领会中................... 飞扬老师辛苦了,海儿给你献花敬茶 [em23][em27]
作者: 冷冷淡淡霜 时间: 2007-2-27 12:38
飞扬老师辛苦了,学习[em27]
作者: 鸳鸯道人 时间: 2007-2-27 13:20
<P>又看了遍,越学越糊涂了,诗律看懂了,<FONT size=3>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FONT></P><P><FONT size=3>联律亦是?</FONT></P><P><FONT size=3></FONT> <FONT size=3>那有问题呀,这"仄仄仄平平"怎算?去掉一个句尾平音,那也不是孤平[em05]见:关于“孤平”,目前大多数都赞成王力教授的定义: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FONT></P><P><FONT size=3>怎么说来说去都是王老师说了算[em06]</FONT></P>
作者: 艳阳天 时间: 2007-2-27 13:24
谢谢飞扬老师,好好学习。 献花<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3.gif"><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3.gif"><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3.gif"> 上茶<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emot/em27.gif">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07-2-27 13:46
<P>此处内容因是转贴,我未细看。既然提出此事,我想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对“孤平”,我主张是放宽。因为仄声就今音来说,三声四声都可,除去两个平声,句子读起来,还是有变化的。至于上面提到的第三种,我觉得是有些苛刻了。</P>
作者: 大国手吴清源 时间: 2007-2-27 13:55
<P>学习了。飞扬老师辛苦。</P><P>PS:其实偶也挺辛苦吖。前天来等了好长时间呢</P>[em01]
作者: 微尘小驻 时间: 2007-2-27 18:55
看完一遍,还要再看一遍才好,马上去看!先谢过老师~~
作者: ~蒹葭~ 时间: 2007-2-27 23:00
<P>谢谢飞扬老师,好好学习!</P>
作者: 叮叮 时间: 2007-2-28 03:17
认真学习谢谢老师.
作者: 小口粗碗 时间: 2007-2-28 1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彩霞满天 时间: 2007-2-28 13:17
<P><FONT face=新宋体 size=4>飞扬老师好,辛苦了!</FONT></P>[em27]
作者: 雨夜听润 时间: 2007-2-28 20:02
<P><FONT color=#f87219 size=5>还是鸳鸯道人阅读仔细! 致敬! 向道人学习~~</FONT></P><P><FONT color=#f87219 size=5>给飞扬老师敬茶</FONT></P> [em27] [em27]
作者: 石姬 时间: 2007-3-1 10:05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谢谢飞扬老师,认真学习讲义</FONT></b>
作者: 月移花影 时间: 2007-3-1 10:12
飞扬老师辛苦!献茶![em27][em27][em27][em27][em27][em27]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07-3-1 11:55
<P><FONT size=3> 感谢鸳鸯道人的细心。关于对联格律,我谈几点看法与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FONT>、对联必需讲格律吗?很多联友认为:只要联意好,干嘛还要“平平仄仄”的讲对联格律呢?既难学,又难掌握,有时为了照顾格律,还影响了对联的联意。我的看法是:好的音乐之所以美,是因为她有好的旋律,对联也是如此。试想你读两行没有节奏的话,会好听吗?</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所有的对联都必需严格按格律对吗?对联可分为广义对联和狭义对联。如果我们把“工联(严格按对联写作要求写的联,如联都应对区的绝大部分对联)”做为狭义对联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将“工联”、“水联(如联都水部的很多联)”、专有名词联等所有形式的对联都统称为广义对联。需要说明的是:平常我们所讲的对联格律规则,应是对狭义的“工联”而言的(并不绝对,但为学习、交流和比赛的需要,我们姑且约定俗成,去遵守它),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些规则放之四海,认为所有对联都应遵守这些规则,如果这样,那就错了。那么,对于“非工联”如何讲格律呢?我的意见是:可按“意节”来调整平仄。如句中加有专有名词,如“哈哈公”、“星巴克”、“社会主义”等,你就没有必要非得两字一节平平仄仄的论。你可以将“公、克、义”作为意节点进行平仄轮换或相对。</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3</FONT>、到底怎么看“孤平”?在对孤平的定义上,大致分为两大派。一派即如王力所述,孤平的定义是,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个定义有一点儿不明确,使有人误认为,仄仄仄平平也是孤平。事实上,两平相邻就不是孤了。此派所定义的孤平只适合于五言,而且只对韵句而言,所以归述为只有一种实例:仄平仄仄平。引伸到七言则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另一派是从字面定义的,顾名思义,孤平即是两仄夹一平。为什么可以从字面定义呢?因为古人根本没有严格的定义,甚至没有可信的说法,于是乎后人便只好顾名思义了。此派关于孤平的定义并不限于五言,七言也包括在内,也不限于韵句。由此派所定义的孤平就会有很多种实例,任何位置,只要是两仄夹一平,就是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现代学者里,如果王力算是前一派理论的代表,启功或可算是后一派理论的代表。这样一来,大家肯定要问:我们到底按那个说法来?说实话,我没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可提个建议,供大家参考:对五言将“仄平仄仄平”做为孤平,对七言将“仄仄仄平仄仄平”视为孤平就可以了,其它的均可放宽。如果过于苛刻,那不仅是因律害联,还可能因律害人呢。
</FONT>
<p>
<P><FONT size=3> 其实说来说去,我认为,讲对联格律从根本上就是要讲对联的“节奏变化”,说不定以后规定:对联在节奏点上只要不是今音的同一个声调轮替或相对,一声、二声轮替,三声、四声相对都是允许的呢。不管将来如何,但那是以后。至少在今天,我们还是在继承中去发展。需要提醒的是,“继承”一定要活学活用,不要钻牛角尖,说实话,如果联意大好,节奏稍有差错,我看未尝不可。但对初学者来说,我建议还是认真点,这对理解古代诗词文化、发展创新古代诗词文化是大有好处的。</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 11:55:33编辑过]
作者: 一抹斜阳 时间: 2007-3-1 23:57
<P>飞扬老师辛苦了!</P><P>好好学习,希望天天能向上!</P>
作者: 疏烟淡月 时间: 2007-3-2 14:4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心飞扬</I>在2007-3-1 11:55:02的发言:</B>
<P><FONT size=3> </FONT><FONT size=3>说实话,我没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可提个建议,供大家参考:对五言将“仄平仄仄平”做为孤平,对七言将“仄仄仄平仄仄平”视为孤平就可以了,其它的均可放宽。如果过于苛刻,那不仅是因律害联,还可能因律害人呢。
</FONT></P>
</DIV>
[em23][em24][em25][em26][em27]飞扬老师辛苦了,赞同老师的观点,学习中。
作者: 午夜轻风 时间: 2007-3-2 15:04
<P>谢谢飞扬老师!</P><P>联律问题众说纷纭,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我也倾向于把联律简单化.规则不能不要,但太多了就会束手束脚,不利于楹联的普及和发展.[em04]</P>
作者: 秋心如诗 时间: 2007-3-2 21:28
飞扬老师辛苦了[em27][em27][em27][em27]
作者: 松滋野云 时间: 2007-3-3 15:08
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的教诲。
作者: 雪峰 时间: 2007-3-4 01:08
<FONT size=3>找“关联点”,读懂的句子勉强可以</FONT>[em01]
作者: 小叩荆菲 时间: 2007-3-4 19:08
<P>听君一段话,胜看万幅联。 (一从今音)</P><P>这个句子三同平对三同仄, 感觉三同平念来一点味道都没有,念的时候要念出味道得这样念,听君/一段话,可就是这样也还是没味道。三同仄却还可以抑扬顿挫一下子,这样念,胜看/万幅联,咦,就有那么点味道了,好象是因为念的时候呼吸进出的原因,前者一直平下去,呼气一次完成,所以没味道;后者呢,三个去声第1,2个字下去后,不着急,可以再提一口气,然后换个夸张点的口型来念这个“万”,所以就有了那么些韵味。</P><P>俺学识浅薄,不知道这样分析对是不对,也不清楚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更不明白这种情况能说明些什么问题。老师同学们有空的话帮忙分析分析吧,谢谢!</P><P>说实话,但凭看联去摸索,揣测,简直无济于事于事无补(夸张点哈),所以实在要感谢飞扬老师辛辛苦苦把这些条条框框梳理得顺顺当当。</P><P>还有一句:鸳鸯道人眼神很厉害,不知道有没散光:)也许你看明白了可儿老师的签名:)</P><P>谢谢!</P>
作者: 笨頭笨腦 时间: 2007-3-5 00:23
<P>老师辛苦了。谢谢!</P><P>楼上同学说的我看不明白,三同平、三同仄并不忌讳哦。是不是打错字了?</P>
作者: 毒猫 时间: 2007-3-6 14:45
<TABLE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90%" border=0><TR><TD 10.5pt; LINE-HEIGHT: 12pt" width="100%"><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B></B>
学习了 </TD></TR></TABLE>
作者: 安公子 时间: 2007-3-6 16:04
<P>学习了!很好!</P>[em17][em27]
作者: 小叩荆菲 时间: 2007-3-6 19:5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笨頭笨腦</I>在2007-3-5 0:23:31的发言:</B>
<P>老师辛苦了。谢谢!</P>
<P>楼上同学说的我看不明白,三同平、三同仄并不忌讳哦。是不是打错字了?</P></DIV>
<P>笨笨同学,可能俺没有解释明白,因为俺自己就犯糊涂,你就当俺是胡言乱语好了,嘿嘿。</P>
<P>俺的意思是说,虽然没有忌讳,但三同平读来拗口,对比下三同仄却可能不会。而许多句子因为仄的多却被认为是音律不和谐。以这个句子为例,是否说明某些时候粗略的按平仄来区分,并不能对句子的音律顿挫进行准确的描述呢?</P>
<P>俺也是瞎问的哈,俺不耻瞎问的。</P>
<P><FONT color=#ff0033>飞扬:对联格律本无定律。正因为她成为一门艺术了,为方便学习,所以要给她定些规矩。格律一定要学,但千万不能学死。古诗讲韵律,可很多古诗也不严格按律走。联为重,意为先,律不出大错即可。就如同我们参加军训,走正步、站军姿其实是个标准,但我们不能天天在生活中都那样。如果都那样,你觉得自然吗?</FONT></P>
[此贴子已经被我心飞扬于2007-3-7 11:54:01编辑过]
作者: 九儿 时间: 2007-3-12 14:57
<P>谢谢飞扬老师精彩讲解!</P><P>九儿上茶,认真学习讲义</P>[em27][em27]
作者: 月上镰勾 时间: 2007-3-12 21:54
认真学习,受益匪浅!!再谢飞扬老师[em22][em23][em25][em26][em27]
作者: 阿明 时间: 2007-3-13 18:02
飞扬老师讲的又细又清楚,太精彩了,真是辛苦了,谢谢飞扬老师
作者: 小叩荆菲 时间: 2007-3-20 22:4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叩荆菲</I>在2007-3-6 19:51:53的发言:</B>
<P>笨笨同学,可能俺没有解释明白,因为俺自己就犯糊涂,你就当俺是胡言乱语好了,嘿嘿。</P>
<P>俺的意思是说,虽然没有忌讳,但三同平读来拗口,对比下三同仄却可能不会。而许多句子因为仄的多却被认为是音律不和谐。以这个句子为例,是否说明某些时候粗略的按平仄来区分,并不能对句子的音律顿挫进行准确的描述呢?</P>
<P>俺也是瞎问的哈,俺不耻瞎问的。</P>
<P><FONT color=#ff0033>飞扬:对联格律本无定律。正因为她成为一门艺术了,为方便学习,所以要给她定些规矩。格律一定要学,但千万不能学死。古诗讲韵律,可很多古诗也不严格按律走。联为重,意为先,律不出大错即可。就如同我们参加军训,走正步、站军姿其实是个标准,但我们不能天天在生活中都那样。如果都那样,你觉得自然吗?</FONT></P>
</DIV>
<P>老师这个比方打的妙,我想这其实和联意一样,也是个入境和出境的关系。用马哲来说,就是矛盾论。谢谢老师仔细讲解!</P>
作者: 秋梦无痕 时间: 2007-4-24 15:09
<P>谢谢~</P><P>秋梦学习中..</P>
作者: 松林语 时间: 2007-5-9 16:14
太难了,慢慢学习,谢谢飞扬老师。
作者: 月上镰勾 时间: 2007-5-10 14:57
再重温一遍:))[em20][em20][em22][em22]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