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25.02.07公示】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上墙文字初步揭晓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心澄
时间:
2025-2-8 10:11
标题:
【25.02.07公示】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上墙文字初步揭晓
上虞区重点文旅建设项目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程已近尾声,牌坊、亭台等公共建筑均已就绪,匾额楹联的创作征集工作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字上墙工作,不仅仅是景区的文化装饰,更是对曹娥古镇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充分提炼,也代表着上虞作为浙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保证上墙文字的品位和质量,建设单位浙江省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决定面向全国征集楹联和匾额,在全面提高楹联匾额质量的同时,面向全国对曹娥里·十三弄进行宣传。
本次征联到2024年12月31日截稿,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楹联名家的匾额、楹联作品共4100多条,经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专家、上虞本地乡土文化专家的初评、复评和上墙终评,筛选出上墙应用的匾额、楹联。现公示如下:
一、北入口牌坊
1.正面(朝北)匾额:孝道渊薮
2.背面(朝南)匾额:诗路古渡
3.正面(朝北)内柱楹联:
汇南北舟车,古埠据交通关捩;
敷人文化育,老街乃伦理津梁。
4.正面(朝北)外柱楹联:
堤外传舜水滩声,以酬客旅;
樽中落会稽峰影,来读孝文。
5.背面(朝南)内柱楹联:
孝自可歌,因垂德范而传世;
碑犹堪仰,并有江河以载名。
6.背面(朝南)外柱楹联:
承唐韵诗途,岁月遗珠镶胜境;
聚贤乡史话,人文织锦焕华坊。
二、碑亭
1.亭名匾额:碑亭
2.朝北面碑文:曹娥里 · 十三弄(竖排)
3.朝南面碑文:《重建曹娥里历史文化街区碑记》
人禀地载育,地因人传名。曹娥老街东濒曹娥江,西屏凤凰山,布依山沿水之格局,呈南延北展之形势,旧属会稽。唐宋之间,东汉孝女曹娥庙因江道摆移而崩圮,乃自江东卜迁于此,遂以曹娥名其地。
东汉中马臻筑鉴湖,分溢流入东小江,此地为鉴湖水系之东端堰坝。两晋时运河贯通,曹娥堰时名北津埭,乃东西航运之要津。自唐以降,舟行货载,水陆转程,曹娥里为浙东繁盛之商埠,唐诗之路之转折。历代帝王褒封相继,香火氤氲,远近来祀,曹娥庙乃成中华孝德之高地。
观夫曹娥老街,占水利之要枢,据交通之关捩,享商埠之向荣,积人文之厚泽。历史遗迹,历历在目;江南烟火,温雅可感。更其唐风宋韵,诗路彧蔚;崇孝尚义,乡风翕然。集吾虞文化之精粹,为浙东古埠之典型。
是故,绍兴市上虞区委区政府乃立项兴工,修复重建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缮葺珍存之老宅,复构历代之名筑,营建江南之民居,点缀休憩之亭台。修旧如旧,张扬江南古典特色;求新创新,激活现代科技场景。再现“九井十三弄,十桥水中横”之水乡风貌。客履来游,足以仰先贤之懿范,发思古之幽情,沐传统之教化,增乡邦之自豪。
历史文化街区占地8.68公顷,保留修缮老屋1.66万平方,新建各类建筑3.86万平方。自2023年12月经始,两阅春秋,至2025年11月告竣。2025年5月1日开街重启。
谨勒石以记。
附十三弄名称:
草灰弄 徐家弄 称心庵弄
缸甏弄 柴船弄 庙弄 井弄
抬竹弄 凤岗弄 挑柴弄
拖船弄 吴家门弄 司弄
三、老街入口门廊
1.正面(朝北)门额:曹娥老街
2.背面(朝南)门额:烟火闾巷
四、称心亭
1.亭名:称心亭
2.称心亭楹联:
到此已然酬夙愿
从今更莫负初心。
五、戏台
1.匾额:泽永江皋(此额系乾隆年间绍兴知府木和伦所题)
2.戏台两侧台柱楹联:
鱼龙曼衍迎神曲;
金石铿訇幼妇词。(此联系乾隆年间状元,会稽人[今属上虞区曹娥街道]梁国治所撰。)
六、戏台北侧休息亭
1.匾额:虞弦(即虞舜弹五弦琴南风歌之意)
2.楹联:
初闻弦,不知弦外意;
再品曲,已是曲中人。
七、戏台南侧休息亭
1.匾额:柯笛(汉蔡邕取柯亭椽竹制笛,曹娥碑有蔡邕题辞)
2.楹联:
有客坐亭,约来虞月;
问谁弄笛,吹起江潮。
八、汤公祠
1.匾额:汤公祠
2.大门对联:
制海节江,闸应周天廿八宿;
润田助楫,恩垂越地几千年。
九、关帝庙牌坊
1.正面(朝北)匾额:义孝益彰
2.背面(朝南)匾额:庥泽一方
3.正面(朝北)楹联:
仰斯人义已光前,忠犹裕后;
看此际山承浩气,水带英风。
4.背面(朝南)楹联:
崇之仰之,此地乡风公作则;
穷者达者,各人品性孝为先。
十、接官亭
1.北面匾额:春风江南
2.南面匾额:黎民有赖
3.朝北面楹联:
官亭犹在,清波如镜常留月;
宦海难行,廉石在舱稳渡舟。
4.朝南面楹联
翘首以瞻,风流谁复如安石
扪心而问,高洁可能比孟尝
十一、盐仓亭
1.亭名匾额:盐仓亭
2.亭柱楹联:
不赋而饶,盐榷曾资天下用;
一餐难缺,咸鹾可养世间人。
3.碑记:《曹娥盐场史迹碑记》
会稽、上虞北濒杭州湾,滩涂广袤,斥卤沮洳,自古产盐。古籍载:“濒海居人以鱼盐为生。”春秋时越大夫范蠡兴鱼盐之利,为富国强兵之策,爰设盐场,置盐官。前汉吴王刘濞,“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故盐业关乎国帑之重。
自汉迄唐宋,曹娥隶属钱清盐场。北宋熙宁间,分钱清盐场设立曹娥场,择临江之地设盐课司。曹娥旧属会稽县,故曹娥场有东西二扇,西扇在会稽,东扇在上虞。元、明并仍其旧。清乾隆五年,析曹娥场东扇设金山场,西扇为曹娥场。
盐课司其职,主课盐税,统摄盐政。曹娥场盐课司周遭有永金、永利等盐仓及小金团、贺东团等盐舍散布,民间遂以盐仓名其地。桥称盐仓桥,弄称盐仓弄,路亭则名盐仓亭。
民国以兴,盐课司衙及盐仓盐舍不复存矣,而地名流传至今。重建历史文化街区之际,复盐课司之旧址,筑盐仓亭之新构,可见证古越富鱼盐物产之利,印证曹娥据运河地理之要,佐证古埠商业经济之繁荣者也。
谨立碑纪盛,示不忘也。
十二、福荫桥
1.桥名题匾:福荫桥
2.桥东休息亭楹联:
福佑贤良,何分遐迩;
孝通今古,自有津桥。
3.桥西休息亭楹联:
廊接东西,遮风挡雨;
客来南北,濡泽分香。
公示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3日截止。公示期间,若对以上公示内容存在疑问,请联系胡先生,联系电话:13906852817。
浙江省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2月7日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