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时节与邻共饮
柳烟淡淡鸟声喧,到处风光胜小园。总是新花多有蝶,因逢晴日又开轩。 歌阑语醉耳颊热,宴散盘倾须臂掀。一岁清明曾有几?且随山水共婵媛!
2.
阳春三月柳烟喧,祭奠阿哥到故园。一字一咽都化泪,千冤千诉却无言。 未呼冥界浩然气,屡念阳间刚正掀。尤恨贪官污吏事,快来入梦斗轩辕。
3. 谁指杏花村,清音醉客魂,月悲风里泪,枝吊雨中痕。 野阔常飞鹤,坟青不挂幡,凭诗寻旧梦,怅恨欲何言。
4。七律.清明 东风也醉清明祭,纸马金花散泪痕。贵贱无分方寸地,阴阳有隔几重门。 云山万里形容杳,草舍三更气息存。借酒相邀求一晤,和衣入梦觅芳魂。
5. 雨洒清明岳麓村,新思旧绪泪花昏。杜鹃染尽先驱血,黄土添成将士魂。 万点落櫻哀早寄,一杯淡酒志犹存。纸船明烛烧三遍,祭奠英灵教子孙。
6.七律清明 [ 又是东风点众村,青山饮泣奠灵魂。泪光沾湿千家眼,幡纸催悲万户门。 祭洒祖亲安睡路,追思血脉慰冥根。新风盛世铭文悼,旧俗今除报国浑。
7. 清明 踏青揽景入烟村,时雨纷呈著艳痕.翠岭迂回幽境立,闲云翻卷石阶吞. 扶桑践卧荫绵毯,穿径疏看蔓引荪.满壁霞霓辉倩影,流莺三月叫黄昏. 8。清 明 年年从此日,岁岁道今言。溪柳风吹散,云鸢草憾媛; 迟迟牵旧绪,缓缓奠新尊。烛月非他夜,阴阳各半存。
9.清 明 频逢时雨至,总遇行行幡。道道凄情肃,枝枝碧叶繁。 花飞三两片,草醉百千村。野涧幽身聚,茔头唤故门。
10.清明 时节至清明,谁人又断魂?野花迷远道,深草没荒坟。 纸烬化飞蝶,烛烟遮泪痕。来年祭者几?回首望孤村。
11.清明雨忆思 纷纷时雨荡人魂,满目青青尽泪痕。可叹清明方忆祖,当怜祭扫又无孙。 云天在野如愁重,叩念于心似酒温。憾事经年多化恨,何思叶落再归根?
12。清明 去年记起清明雨,一路桃花润幾番, 星冷曾疑藏宿魆;草長猶未掩孤幡。 红塵万里难摧厌;碧海千帆复寄言. 闻读蓼莪君见淚,挽襟同拜我椿萱。
13.七律.清明 清明细雨流新泪,烛火寒香祭父恩。松柏伤神思梦语,杜鹃泣血隔英魂。 捧来新土添青冢,撷取春花寄白痕。一世艰辛创大业,只留清气满山存。
14.七律*清明 柳条舒展杏花繁,碧野春风鸟语喧。初识文昌金鹗事,始思玉帝紫薇垣。 真源勘破佛无语,疑冢修成石不言。青史垂名休用意,读书真义在元元。
15. 倘若 韵律十分 "加" 内容十分 = 总分二十, ( x 号是否误笔) 假如 "乘", 似乎不妥. .... 例如: A. 9 x 7
B. 8 x 8
C. 7.8 x 8.2 A 得分为:63, B 得分为:64, C 得分为:63.9, C文章是比B,A高, 只因律吕略误而屈居第二? 不公平!! 如果总分二十, 十二分为及格, 假如某作品两方面都僅及格, 即 6 + 6 则成十二分, 正好及格.
如果乘数, 六六 等于 36, 即 36/100, 那是甚差之成积也! 连 7x8 = 56 还不及格. 倘若 韵律十分 "加" 内容十分 = 总分二十, ( x 号是否误笔) 假如 "乘", 似乎不妥. .... 例如: A. 9 x 7
B. 8 x 8
C. 7.8 x 8.2 A 得分为:63, B 得分为:64, C 得分为:63.9, C文章是比B,A高, 只因律吕略误而屈居第二? 使用乘法是为了给评委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你重视格律,可以在格律方面拉大分数差距;如果你重视内容,可以在内容方面拉大差距。 还以上面的A,B,C三首诗为例。如果你重视内容,可以在格律方面减少给分差距。如三首诗都按原来的一半扣格律分: A. 9 x 8.5=76.5
B. 8 x 9=72
C. 7.8 x 9.1 =70.98 排名是ABC。 如果你重视格律,可以在内容方面减小给分差距。如三首诗都按原来的一半扣内容分: A. 9.5 x 7=66.5
B. 9 x 8=72
C. 8.9 x 8.2 =72.98 排名是CBA。 谢谢羽衣解释, 只心里似仍觉乘法不够完善, 就试试吧! 题目:清明 (律诗)(十三元韵)
说明:前十名作品投至北京对联杂志,不愿参者请注明。** 评分:3月8日
评委:翠拨青松 狂狂生 泥裳雨衣 柳韵依依 ** 本期主持:泥裳雨衣
[标准: 诗律10分,内容10分。] *** 总分=格律分×内容分。
1.
柳烟淡淡鸟声喧,到处风光胜小园。总是新花多有蝶,因逢晴日又开轩。
歌阑语醉耳颊热,宴散盘倾须臂掀。一岁清明曾有几?且随山水共婵媛!
狂评:-颊入声, 语醉耳颊热五仄//次句拙陋空置.颔联虽浅淡却新颖,自然之美,好联!正是初学律诗階模.颈联做作,与写清明无大相关.7x7.5 =52.5
2.
阳春三月柳烟喧,祭奠阿哥到故园。一字一咽都化泪,千冤千诉却无言。
未呼冥界浩然气,屡念阳间刚正掀。尤恨贪官污吏事,快来入梦斗轩辕。
狂评:-可以//有俗意,无新意.修辞也泛泛. 8.5 x 6 =51
3 .
谁指杏花村,清音醉客魂,月悲风里泪,枝吊雨中痕。
野阔常飞鹤,坟青不挂幡,随诗侵入梦,怅恨欲何言。
狂评:-好声//唯里泪叠韵不好诵读.词藻正合诗味,词意饱含诗味;收句略平凡,盖因前面妙绝.难得之好诗. 9.5 x 8.2 =77.9
4.
东风也醉清明祭,纸马金花散泪痕。贵贱无分方寸地,阴阳有隔几重门。
云山万里形容杳,草舍三更气息存。借酒相邀求一晤,和衣入梦觅芳魂。
狂评:- 律好// 颔联乃全诗出采处,惜他句远为不及.起得好,收含糊.
草舍句用意新颖唯难于摸索,用字无趣. 9.6 x 6.7 =64.32
5.
雨洒清明岳麓村,新思旧绪泪花昏,杜鹃染尽先驱血,黄土添成将士魂,
万点落櫻哀早寄,一杯淡酒志犹存,纸船明烛烧三遍,祭奠英灵教子孙
狂评:-好声//词藻平平,纸船句较好,亦不新,意尚连贯,幽幽道出,却情真不及,又未出新,由來歌诵英雄如此. 9.6 x 6.8 =65.28
6.
又是东风点众村,青山饮泣奠灵魂。泪光沾湿千家眼,幡纸催悲万户门。
祭洒祖亲安睡路,追思血脉慰冥根。新风盛世铭文悼,旧俗今除报国浑。
狂评:- 律可以//词藻 题目:清明 体裁:律诗 限韵:十三元韵 评分标准: 诗律10分,内容10分。总分=格律分×内容分。(分数只作排序用,无及格与否的含义)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7-3-8 07:02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7-3-8 07:05
我已评定, 只是分数未決!
作者: 泥裳雨衣 时间: 2007-3-8 13:06
作者: 泥裳雨衣 时间: 2007-3-8 13:11
总分仅仅是为了排名,没有及格线。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7-3-8 17:43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7-3-8 18:03
作者: 紫芝 时间: 2007-3-8 20:55
问好先生!谢谢狂斑评分,呵呵!先生曾指导过偶学诗,你可能忘了!
作者: 狂狂生 时间: 2007-3-8 20:58
哈哈! 难道是 007 密使?
作者: 泥裳雨衣 时间: 2007-3-9 16:22
感谢狂狂生先生评分。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3-10 01:19
1.清明时节与邻共饮
柳烟淡淡鸟声喧,到处风光胜小园。总是新花多有蝶,因逢晴日又开轩。 歌阑语醉耳颊热,宴散盘倾须臂掀。一岁清明曾有几?且随山水共婵媛!
律:颊,失沾。-2。意:“须臂掀”,生。-2。一岁清明曾有几,此清明应指清明节(几个?),设问似无由。-1。共婵媛,与清明节的背景不谐,全诗写饮宴赏景,脱离主题远点,-2。 8×5=40
2.
阳春三月柳烟喧,祭奠阿哥到故园。一字一咽都化泪,千冤千诉却无言。 未呼冥界浩然气,屡念阳间刚正掀。尤恨贪官污吏事,快来入梦斗轩辕。
律:10。意:祭奠“阿哥”,不好。-1。刚正“掀”,不顺。-1。尾联牵强。轩辕,用在此不当。-1。联系反腐,离题。-1。尽管实际悼的可能真是个“阿哥”,但入诗就要考虑清明祭奠的一般称谓。10×6=60
3. 谁指杏花村,清音醉客魂,月悲风里泪,枝吊雨中痕。 野阔常飞鹤,坟青不挂幡,凭诗寻旧梦,怅恨欲何言。
律10。意:流畅。但:阔=青不工,-1。凭诗寻旧梦,“怅恨”理由不大明白。-2。10×7=70 4。七律.清明 东风也醉清明祭,纸马金花散泪痕。贵贱无分方寸地,阴阳有隔几重门。 云山万里形容杳,草舍三更气息存。借酒相邀求一晤,和衣入梦觅芳魂。
律10。意:起句好,“纸马金花”颜色词不大好。首联“也”应引流水对,如“东风也醉清明祭,抖落云衣沾泪痕”。-1。额联有如警句好。但此时就感叹“贵贱无分”突兀。-1。 其余皆好。10×8=80
5. 雨洒清明岳麓村,新思旧绪泪花昏。杜鹃染尽先驱血,黄土添成将士魂。 万点落櫻哀早寄,一杯淡酒志犹存。纸船明烛烧三遍,祭奠英灵教子孙。
律10。意:首句“岳麓村”不好,有重复感。-0。5。不如“雨洒清明烟笼村”等。“ 染尽=填成,”不如“尽染=长萦”准确。-1。其余皆好,10×8。5=85分。
6.七律清 明 又是东风点众村,青山饮泣奠灵魂。泪光沾湿千家眼,幡纸催悲万户门。 祭洒祖亲安睡路,追思血脉慰冥根。新风盛世铭文悼,旧俗今除报国浑。
“点”不好,不如“揾”。-0。5 “奠灵魂”略有不精炼之感。“报国浑”欠通。-2。 10×7。5=75。
作者: 羲皇里人 时间: 2007-3-10 11:48
感谢狂狂生与L翠拨青松二位先生点评,晚辈自当引以为鉴,在图上进。
1.清明时节与邻共饮
柳烟淡淡鸟声喧,到处风光胜小园。总是新花多有蝶,因逢晴日又开轩。歌阑语醉耳颊热,宴散盘倾须臂掀。一岁清明曾有几?且随山水共婵媛!
柳:“颊”,出律。“宴散盘倾须臂掀”,句败境。“一岁清明曾有几?”不通。二联妙语,转得突兀。
9×7.5=67.5
2
阳春三月柳烟喧,祭奠阿哥到故园。一字一咽都化泪,千冤千诉却无言。未呼冥界浩然气,屡念阳间刚正掀。尤恨贪官污吏事,快来入梦斗轩辕。
柳:“咽”此处应该是动词“呜咽”,应该读仄声。“刚正掀”、“斗轩辕”不当。尾没收住,全诗无回味。9×5.5=49.5
3
谁指杏花村,清音醉客魂,月悲风里泪,枝吊雨中痕。野阔常飞鹤,坟青不挂幡,凭诗寻旧梦,怅恨欲何言。
柳:“清音”,谁的?突兀。“醉”为何而醉?承转都好。尾联有回味。全诗有诗意。
10×8.5=85
4。七律.清明东风也醉清明祭,纸马金花散泪痕。贵贱无分方寸地,阴阳有隔几重门。云山万里形容杳,草舍三更气息存。借酒相邀求一晤,和衣入梦觅芳魂。
柳:二联有深味,思念之情表达温婉。10×9=90
5.雨洒清明岳麓村,新思旧绪泪花昏。杜鹃染尽先驱血,黄土添成将士魂。万点落櫻哀早寄,一杯淡酒志犹存。纸船明烛烧三遍,祭奠英灵教子孙。
柳:诗旨明确,用语畅达,回味略淡。10×8.5=85
6.七律清明 [ 又是东风点众村,青山饮泣奠灵魂。泪光沾湿千家眼,幡纸催悲万户门。祭洒祖亲安睡路,追思血脉慰冥根。新风盛世铭文悼,旧俗今除报国浑。
柳;“点众村”“报国浑”“祭洒”不通,“灵魂”重复。
10×5=50
作者: 紫芝 时间: 2007-3-12 11:29
谢谢柳韵依依老师点评!
另,敢问三位老师:评分差距太大,偶初学格律,不知以何为准,
例15号分数 53.94、70、99 18号分数 72.25、72、54 22号分数 48.45、90、75
谢谢柳韵依依老师点评!
另,敢问三位老师:评分差距太大,偶初学格律,不知以何为准,
例15号分数 53.94、70、99 18号分数 72.25、72、54 22号分数 48.45、90、75
紫芝很认真,如此学习必会进步很快。格律只是写诗词的第一步,在合律的基础上诗意更为主要,而这也是更难学的。在诗词这个广阔天地里,我也只是个学生,不过比有些诗友先走了一步而已,所以不敢称师。
另外个人的喜好和欣赏角度不同,评价结果自会不同。我评分的理由在上贴已经表述过了,如果哪一点还没有表述清楚,紫芝以及各位诗友尽可有针对性的提问,柳将尽力解答。
讨论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我们版面讨论的风气还不浓,感谢紫芝开了个好头。
感谢狂狂生、L翠拨青松、柳韵依依三位老师点评。
晚辈当引以为鉴,以图上进。[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em27]
請各位参赛朋友体谅! 狂评分较低! 一则因我注重音韵, 故满分难得; 我又认为意境超出于 "内容", 内容滿分意境未到亦未臻佳处... 真有奌"唯心"了, 罪过! 二则高低分因乘数产生错觉: 例如:
A 7 x 7, B 9 x 9 , 则A 只比 B 于律与内容上僅输一奌儿 ( 2分 ), 但总分是 49 与 81...
但分数只是虚名, 此诗赛主旨为着互相进展, 学习. 高低假分, 但一笑置之可也.
1.清明时节与邻共饮 柳烟淡淡鸟声喧,到处风光胜小园。总是新花多有蝶,因逢晴日又开轩。 歌阑语醉耳颊热,宴散盘倾须臂掀。一岁清明曾有几?且随山水共婵媛! 格律尚可。颔联出句较好,但颈联平直。9.4*8=75.2
2. 阳春三月柳烟喧,祭奠阿哥到故园。一字一咽都化泪,千冤千诉却无言。 未呼冥界浩然气,屡念阳间刚正掀。尤恨贪官污吏事,快来入梦斗轩辕。 第二句孤平,第三句大拗。全诗平直,缺乏诗意。3*5=15
3. 谁指杏花村,清音醉客魂,月悲风里泪,枝吊雨中痕。 野阔常飞鹤,坟青不挂幡,凭诗寻旧梦,怅恨欲何言。 格律工稳,有诗意,颔联佳。9.6*8.7=83.52
4。七律.清明 东风也醉清明祭,纸马金花散泪痕。贵贱无分方寸地,阴阳有隔几重门。 云山万里形容杳,草舍三更气息存。借酒相邀求一晤,和衣入梦觅芳魂。 格律工稳,首句和颔联较好。9.6*8=76.8
5. 雨洒清明岳麓村,新思旧绪泪花昏。杜鹃染尽先驱血,黄土添成将士魂。 万点落櫻哀早寄,一杯淡酒志犹存。纸船明烛烧三遍,祭奠英灵教子孙。 第二句大拗。缺乏诗意。5.5*6.5=35.75
6.七律清明 又是东风点众村,青山饮泣奠灵魂。泪光沾湿千家眼,幡纸催悲万户门。 祭洒祖亲安睡路,追思血脉慰冥根。新风盛世铭文悼,旧俗今除报国浑。 颔联合掌。缺乏诗意。7*6.5=45.5
7. 清明 踏青揽景入烟村,时雨纷呈著艳痕.翠岭迂回幽境立,闲云翻卷石阶吞. 扶桑践卧荫绵毯,穿径疏看蔓引荪.满壁霞霓辉倩影,流莺三月叫黄昏. 格律尚可。有诗意。9*7.5=67.5
8。清 明 年年从此日,岁岁道今言。溪柳风吹散,云鸢草憾媛; 迟迟牵旧绪,缓缓奠新尊。烛月非他夜,阴阳各半存。 “憾媛”费解。5*6=30
9.清 明 频逢时雨至,总遇行行幡。道道凄情肃,枝枝碧叶繁。 花飞三两片,草醉百千村。野涧幽身聚,茔头唤故门。 首句三平尾。语言和意境较俗。6.5*6=39
10.清明 时节至清明,谁人又断魂?野花迷远道,深草没荒坟。 纸烬化飞蝶,烛烟遮泪痕。来年祭者几?回首望孤村。 首句出韵,有两处小拗。内容平平。5*7=35
11.清明雨忆思 纷纷时雨荡人魂,满目青青尽泪痕。可叹清明方忆祖,当怜祭扫又无孙。 云天在野如愁重,叩念于心似酒温。憾事经年多化恨,何思叶落再归根? 格律工稳。有诗意,无新意。9.2*7.5=69
12。清明 去年记起清明雨,一路桃花润幾番, 星冷曾疑藏宿魆;草長猶未掩孤幡。 红塵万里难摧厌;碧海千帆复寄言. 闻读蓼莪君见淚,挽襟同拜我椿萱。 格律工稳。有诗意。9.2*8.5=78.2
13.七律.清明 清明细雨流新泪,烛火寒香祭父恩。松柏伤神思梦语,杜鹃泣血隔英魂。 捧来新土添青冢,撷取春花寄白痕。一世艰辛创大业,只留清气满山存。 格律工稳,思想积极。9.2*8.5=78.2
14.七律*清明 柳条舒展杏花繁,碧野春风鸟语喧。初识文昌金鹗事,始思玉帝紫薇垣。 真源勘破佛无语,疑冢修成石不言。青史垂名休用意,读书真义在元元。 有小拗。颈联妙。9*8=72
15.七律:[清明哭挚友] 清明祭雨泣孤坟,热泪横流老目浑.十载晨昏同雨露,半生荣辱共寒温. 抚琴冢畔肝肠断,挂剑枝头手足存.唯恐泉台空寂寞,但祈婵月伴君魂. 格律工稳,感情真挚。9.5*8=76
16.清明 不复凄清在墓园,人声渐共雨声喧。野花丛里抛金纸,病树枝头挂白幡。 供品堪将陈一地,孝心恨欲表千番。平时若得常来扫,何必今朝祈万言。 有小拗。内容有新意。9*8.5=76.5
17.七律 清明.思恩师 一抔黄土掩尸骨,每遇清明人断魂。忆昔生前循善诱,而今隔世难相论。 望庐思人宛然在,入梦萦怀如或存。谨记谆言拓新路,暂凭薄纸报师恩。 韵律杂乱。语言平平。3*6.5=19.5
18.五律 清明 又是清明节,生生欲断魂。山花掩小径,荒草没孤坟 幡纸成灰烬,浊烟遮泪痕。此情待追忆,祭洒慰冥根。 多小拗。缺乏诗意。8.5*7.5=63.75
19.清明 东风又送廉纤雨,漫惹残花落故园。独倚雕栏空涕泪,只怜幽梦不留痕。 堪嗟杏雨添愁绪,一任飞红扑酒樽。纵使名香烟散尽,奈何风笛不招魂。 语言缺乏变换。内容尚可。9.2*7.5=69
20.<清明> 遍野梨花寒食近,寻春未果倚朱门。幼童相逐秋千戏,游子思归旧曲翻。 欲借神灯捎烈酒,唯期薄意报深恩。新枝又绿家公墓,偏少一人不孝孙。 末句孤平。用典无新意。5.5*7=38.5
21.清明 又是一年细草喧,携风带雨过蓠门。 唯闻牧笛阳关调,不见当年杏花村。 孤冢凄凄风漠漠,离魂渺渺泪昏昏。归来独酌何人伴?新月半弯上小轩。 首句孤平,第四句大拗。内容尚可。4*8=32
22.清明 知为踏青知为恩?清明时节过山村。 风生水面柳烟幛,云起坟头柏木幡。 烧纸垂髫思扑蝶,燃香白发欲招魂。 来年相祭几人在,四面青山夕照昏。 多处小拗。颈联贴切生活,尾联较悲观。8*8=64
23.清明 淑气催花柳色妍,春衣春酒祭郊原。纸鸢哀乐随风起,木魅斜
关于重字的讨论:
23.清明 淑气催花柳色妍,春衣春酒祭郊原。纸鸢哀乐随风起,木魅斜阳向岭翻。浮世百钱寻药钵,寄庐一梦听歌盆。衔杯赋月且为乐。从此羞同一事烦 ----律诗不规则重字为大忌。但本首中第一个乐为“音乐”的乐YUE4,第二个乐为“欢乐”的乐LE4。似这种情况可以认为不是重字吧?
----------------------------------------
另:从打分有的相差悬殊,反映我们尚没有一个详细的标准。只有律和意2项,就会因每人的感觉不同有较大的误差,这是今后要改进的。赛诗台要长期办下去,开始几期尚缺乏经验。希望哪位斑竹或诗友先起草一个标准草稿,讨论确定个统一标准,以便今后可以有个统一标准。(我近期很忙,有劳其他斑竹或和各位诗友了)
狂狂生老师、L翠拔青松老师、柳韵依依老师、泥裳雨衣老师您们辛苦了~~~
点评十分精彩,受益非浅!
晚辈有礼了:)))[em27][em27][em27]
13.七律.清明清明细雨流新泪,烛火寒香祭父恩。松柏伤神思梦语,杜鹃泣血隔英魂。捧来新土添青冢,撷取春花寄白痕。一世艰辛创大业,只留清气满山存。
创大业,三仄。-1。此处为避三仄,祭奠之词完全可用“成大业”。 “细雨流新泪”不够简练。“白痕”凑对。新=春不工。- 2“只留”应“永留”。9×8=72
创:平水韵为通,有下平七阳韵,今音用作“创伤”时为平,用作“开始办”为仄。不知古音是否也这样分?
诗之高下, 除了"可诵" (即合乎韵律), "有味" (即合乎顺,达,雅,风,)
还有一环, 乃是做诗人的诗, 所谓诗境. 乃是弃俗.
如清明; 人人都 纸灰都效蝶儿飞 酒味爭同村杏老.... 则评者昏昏欲睡... 看今高分的, 皆别出心裁者也!
....................
我提议评分, 先有三个关口:
韵律 佔30, 内容(包括用字用辞, 意思,和起承转合) 佔30 意境(包括风格, 韵味 ) 佔 30 另 10分 是送给气韵更胜者, 不同凡响者.
诗之高下, 除了"可诵" (即合乎韵律), "有味" (即合乎顺,达,雅,风,)
还有一环, 乃是做诗人的诗, 所谓诗境. 乃是弃俗.
如清明; 人人都 纸灰都效蝶儿飞 酒味爭同村杏老.... 则评者昏昏欲睡... 看今高分的, 皆别出心裁者也!
....................
我提议评分, 先有三个关口:
韵律 佔30, 内容(包括用字用辞, 意思,和起承转合) 佔30 意境(包括风格, 韵味 ) 佔 30 另 10分 是送给气韵更胜者, 不同凡响者.
又假如重复的字, 或词, 是故意, 是強调, 是必须, 也算作反败为胜! 又有故意作败笔, 而引入惊人的一下句, 又作别论....
"黄鹤"为其一, 但它不是标准的例子...
关于重字的讨论:
23.清明 淑气催花柳色妍,春衣春酒祭郊原。纸鸢哀乐随风起,木魅斜阳向岭翻。浮世百钱寻药钵,寄庐一梦听歌盆。衔杯赋月且为乐。从此羞同一事烦 ----律诗不规则重字为大忌。但本首中第一个乐为“音乐”的乐YUE4,第二个乐为“欢乐”的乐LE4。似这种情况可以认为不是重字吧?
----------------------------------------
另:从打分有的相差悬殊,反映我们尚没有一个详细的标准。只有律和意2项,就会因每人的感觉不同有较大的误差,这是今后要改进的。赛诗台要长期办下去,开始几期尚缺乏经验。希望哪位斑竹或诗友先起草一个标准草稿,讨论确定个统一标准,以便今后可以有个统一标准。(我近期很忙,有劳其他斑竹或和各位诗友了)
1. 52.5+40+67.5+75.2=235.2 2. 51+60+49.5+15=175.5 3. 77.9+70+85+83.52=316.42 4。 64.32+80+90+76.8=311.12 5. 65.28+85+85+35.75=271.03 6. 61.2+75+50+45.5=231.7 7. 51.3+65+60+67.5=243.8 8。 53.1+50+70+30=203.1 9. 44+64+63+39=210 10. 69.6+72+81+35=257.6 11. 54+80+88+69=291 12. 83.6+80+80+78.2=321.8 13. 71.2+72+63+78.2=284.2 14. 54+70+60+72=256 15. 53.94+70+99+76=298.49 16. 62.30+70+70+76.5=278.5 17. 40+72+56+19.5=187.5 18. 72.25+72+54+63.75=262 19. 72+80+63+69=284 20. 55.2+80+80+38.5=253.7 21. 57.20+72+81+32=242.2 22. 48.45+90+75+64=277.45 23. 70.08+80+85.5+78.2=313.78
我数学没有学好,请大家帮我看看有没有算错的。
13.七律.清明清明细雨流新泪,烛火寒香祭父恩。松柏伤神思梦语,杜鹃泣血隔英魂。捧来新土添青冢,撷取春花寄白痕。一世艰辛创大业,只留清气满山存。
创大业,三仄。-1。此处为避三仄,祭奠之词完全可用“成大业”。 “细雨流新泪”不够简练。“白痕”凑对。新=春不工。- 2“只留”应“永留”。9×8=72
创:平水韵为通,有下平七阳韵,今音用作“创伤”时为平,用作“开始办”为仄。不知古音是否也这样分?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下平七阳,创(创伤),动词开创为仄。
诗之高下, 除了"可诵" (即合乎韵律), "有味" (即合乎顺,达,雅,风,)
还有一环, 乃是做诗人的诗, 所谓诗境. 乃是弃俗.
如清明; 人人都 纸灰都效蝶儿飞 酒味爭同村杏老.... 则评者昏昏欲睡... 看今高分的, 皆别出心裁者也!
....................
我提议评分, 先有三个关口:
韵律 佔30, 内容(包括用字用辞, 意思,和起承转合) 佔30 意境(包括风格, 韵味 ) 佔 30 另 10分 是送给气韵更胜者, 不同凡响者.
诗之高下, 除了"可诵" (即合乎韵律), "有味" (即合乎顺,达,雅,风,)
还有一环, 乃是做诗人的诗, 所谓诗境. 乃是弃俗.
如清明; 人人都 纸灰都效蝶儿飞 酒味爭同村杏老.... 则评者昏昏欲睡... 看今高分的, 皆别出心裁者也!
....................
我提议评分, 先有三个关口:
韵律 佔30, 内容(包括用字用辞, 意思,和起承转合) 佔30 意境(包括风格, 韵味 ) 佔 30 另 10分 是送给气韵更胜者, 不同凡响者.
前两项无可挑剔,但毫无意境,给多少分合适?
15号,挂剑典故,季子挂剑
这个故事,也许最能表达中国古人对于友情的理解。江苏徐州的“挂剑台”就是这个故事的见证。历史跃千年,“挂剑台”建而毁,毁而建,但它永远是友情与仁义的丰碑。
季子,名叫“札”,为春秋时代吴国国君寿梦的小儿子。
“挂剑”的故事,发生在吴王余祭四年春天。季札奉命出使鲁国,接着又访问郑国、卫国、晋国。途中,路过徐国,受到徐国国君的热情招待。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吴太伯世家》和刘向所著的《新序》当中,都对这次外交活动有所记录。据记载,季札带宝剑经过徐国,徐国的国君看到这口宝剑,他嘴上虽然没说,可脸上的表情却显示着很想得到这口剑。季札因为还要佩戴宝剑出使中原各国,所以没将宝剑献给徐君,但心里已经决定,回程时一定将宝剑献给徐君。当年秋天出使各国后,季札又路过徐国,而徐君已经去世,埋葬在徐国都城的郊外。可是,季札还是要解下宝剑赠给徐国的嗣君。随从急忙劝阻:“此剑乃吴国之宝,不可以赠人。”季札回答说:“当日路过,徐君观剑,口虽不言,脸上的表情却显示着爱剑之意。那时,我已决定回来再献。如今他故去了,我不献剑,即是欺骗自己,为一口剑而自欺,正直的人不为。”于是季札把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行礼之后,便踏上归国之路。
中国有句俗语:“人在人情在,人不在断往来。”季札的行为,表现了对友情的坚定,一诺千金,生死不逾。何况,这许诺还没有付诸言语,变成契约呢!
“挂剑”这件事过了三十年以后,因为看不惯侄子们争权内讧,季札去了现在的江苏常州,古时称延陵,由此,得了“延陵季子”的称呼,并终身不再回吴国都城。
徐国人非常赞赏季札的行为,就来歌唱道:“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最让人追怀的,还是他的挂剑酬友。唐代诗人杜甫在《哭李尚书》一诗中有这样两句:“欲留挂徐剑,犹回忆戴船。”宋代诗人黄庭坚《李濠州挽词》咏也有两句:“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由此,可以证明“季子挂剑”的文化影响。
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现在徐州云龙山下,徐君墓、挂剑台又修缮一新了。这说明,如今人们对情,对意;对诚实,对诚信的一种珍视。
15号,挂剑典故,季子挂剑
挂剑枝头手足存
建议参赛的网友,用典 要说明。
呵呵!偶来复核,当一会儿老师!
1. 52.5+40+67.5+75.2=235.2 58.8 2. 51+60+49.5+15=175.5 43.88 3. 77.9+70+85+83.52=316.42 79.11 4。 64.32+80+90+76.8=311.12 77.78 5. 65.28+85+85+35.75=271.03 67.76 6. 61.2+75+50+45.5=231.7 57.93 7. 51.3+65+60+67.5=243.8 60.95 8。 53.1+50+70+30=203.1 50.78 9. 44+64+63+39=210 52.5 10. 69.6+72+81+35=257.6 64.4 11. 54+80+88+69=291 75.75 12. 83.6+80+80+78.2=321.8 80.45 13. 71.2+72+63+78.2=284. 4 71.1
14. 54+70+60+72=256 64 15. 53.94+70+99+76=298.49 74.74 16. 62.30+70+70+76.5=278. 8 69.7
17. 40+72+56+19.5=187.5 46.88 18. 72.25+72+54+63.75=262 65.5 19. 72+80+63+69=284 71 20. 55.2+80+80+38.5=253.7 63.43 21. 57.20+72+81+32=242.2 60.55 22. 48.45+90+75+64=277.45 69.36 23. 70.08+80+85.5+78.2= 319 79.75
名次/编号/分数 1---12---80.45 2---23---79.75 3---03---79.11 4---04---77.78 5---15---74.74 6---11---72.75 7---13---71.1 8---19---71 9---16---69.7 10--22---69.36 11--05---67.76 12--18---65.5 13--10---64.4 14--14---64 15--20---63.43 16--07---60.95 17--21---60.55 18--01---58.8 19--06---57.93 20--09---52.5 21--08---50.78 22--17---48.88 23--02---43.88
15号,挂剑典故,季子挂剑
挂剑枝头手足存
建议参赛的网友,用典 要说明。
能教季子挂吳刀, 如成连之绝琴, 原是很适当的典故联句, 我评之, 只"肝腸断,手足存"的揍, 和意之浅白无转折也!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