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清明节习俗
[打印本页]
作者:
逍遥浪子
时间:
2007-3-26 20:12
标题:
清明节习俗
<P><a href="http://www.yuanscn.com/web/Article/UploadFiles/200612/20061203132947810.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yuanscn.com/web/Article/UploadFiles/200612/20061203132947810.jpg" border=0></A></P>
<P><FONT size=4>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FONT></P>
<P><FONT size=4> 荡秋千 </FONT></P>
<P><FONT size=4>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FONT></P>
<P><FONT size=4> 蹴鞠 </FONT></P>
<P><FONT size=4>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FONT></P>
<P><FONT size=4> 踏青 </FONT></P>
<P><FONT size=4>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FONT></P>
<P><FONT size=4> 植树 </FONT></P>
<P><FONT size=4>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FONT></P>
<P><FONT size=4> 放风筝 </FONT></P>
<P><FONT size=4>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FONT></P>
<P>
http://www.whereshow.com/country/images/qingming.mp3
</P>
作者:
逍遥浪子
时间:
2007-3-26 20:1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逍遥浪子
时间:
2007-3-26 20:22
<P><FONT size=6>清 明 祭 祖 古 今 谈
</FONT><FONT face=华文细黑 size=4>清明节是中华<a href="http://www.nongli.com/item1/custom/naxi.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民族</FONT></A>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
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
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 . 严延年传》载,
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B>还归东海扫墓地</B>"。
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
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
"<B>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B>"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
"</FONT><FONT size=4><FONT face=华文细黑><B>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B>"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
"</FONT></FONT><FONT size=4><FONT face=华文细黑><B>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B>"
唐代杜牧的名句:
"</FONT></FONT><FONT size=4><FONT face=华文细黑><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
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
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
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
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
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
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
有的称"前三后三";
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
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a href="http://www.nongli.com/item1/custom/naxi.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民族</FONT></A>慎终追远、
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因此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
不少海外侨胞、华裔,也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
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自古以来,
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
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
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IMG src="http://www.xyinfo.ha.cn/loca/hejiaan/5.jpg"></FONT></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6 20:24:50编辑过]
作者:
如梦儿
时间:
2007-3-28 16:09
<P>长知识,谢谢浪子![em23]</P>
作者:
亦真亦幻
时间:
2007-3-28 17:32
<P>浪子真不错哦,又知道不少东东了.</P>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