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原创]中秋杂咏 [打印本页]

作者: 学堂窝人    时间: 2007-9-26 10:14
标题: [原创]中秋杂咏

花送清香月送银,名茶美酒乐天伦。 一斤饼值千金价,胜过寒门一岁薪。

黑洞豪吞股票频,辛勤十万化烟尘。 可怜明月中秋夜,阿二归来泪满巾。

芸窗苦苦待夫君,官府归来不见人。 二奶琼楼频敬酒,相依含笑赏冰轮。

登楼骋目望双亲,惟见多情月笼身。 说好中秋回故里,为何深夜不归人?

乡村野老独伤神,翘望官方夜访贫。 汽笛一鸣心暗喜,不知车送醉中邻。

秋来孤岛起风波,大陆官兵夜枕戈。 赴火且看陈水扁,宛如寒夜一飞蛾。

传闻又欲炸伊方,月里嫦娥亦感伤。 同在地球村上住,为何一霸任嚣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8 15:18:55编辑过]

作者: 心雨笼晴    时间: 2007-9-26 22:18
亦俗亦雅,欣赏了:)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7-9-27 08:35

花送清香月送银,名茶美酒乐天伦。一斤饼值千金价,胜过寒门一岁薪。

以小见大,侧面反映社会贫富悬殊啊。

黑洞豪吞股票频,辛勤十万化烟尘。可怜中秋明月夜,阿二归来泪满巾。

可谓豪赌,心已经破碎,难以团圆了!

芸窗苦苦待夫君,官府归来不见人。二奶琼楼频敬酒,相依含笑赏冰轮。

“一日夫妻百日恩”与“家花不及野花香”两种观念的鲜明对比!适宜忆苦思甜,切忌喜新厌旧。

登楼骋目望双亲,惟见多情月笼身。说好中秋回故里,为何深夜不归人?

这个“望双亲”可能有歧义吧?这个表达应是子女望双亲,我猜想作者要表达的是双亲望子女,回家团圆啊。

乡村野老独伤神,翘望官方夜访贫。汽笛一鸣心暗喜,不知车送醉中邻。

民间疾苦有谁知?“翘望官方夜访贫”。原来却是邻居醉酒坐车归来,又一次破灭了乡村野老的希望。

秋来孤岛起风波,大陆官兵夜枕戈。赴火且看陈水扁,宛如寒夜一飞蛾。

搞“台独”,破灭两岸同胞的团圆之梦,其后果必然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传闻又欲炸伊方,月里嫦娥亦感伤。同在地球村上住,为何一霸任嚣张?

以美国为首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同是地球人,何必同室操戈?就连属于外星球的“月里嫦娥亦感伤”啊!

一页心总评: 此组《中秋杂咏》,取材广泛,放在一个以“团圆”为背景的日子里,可见主旨还是集中的。语言较为流畅。音律很和谐。惯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流露出作者“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的深厚情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7 8:38:04编辑过]

作者: 学堂窝人    时间: 2007-9-27 09:17

谢谢各位尤其是一页心兄的阅读和细评!

登楼骋目望双亲,惟见多情月笼身。说好中秋回故里,为何深夜不归人?

这个“望双亲”可能有歧义吧?这个表达应是子女望双亲,我猜想作者要表达的是双亲望子女,回家团圆啊。

-----这首的“双亲”还是平常的双亲:“父母”。主人翁是留守儿童,父母出外打工去了,盼望父母归来。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7-9-27 09:57

登楼骋目望双亲,惟见多情月笼身。说好中秋回故里,为何深夜不归人?

呵呵,是我想的不周到了。说的是留守儿童,确实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如果诗里行间容易看出来或者加小标题或加注就好了。


作者: 紫芝    时间: 2007-9-27 10:39
诗为心声,一组杂咏,言简意丰,道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操,值得敬仰和学习。
作者: 一页心    时间: 2007-9-27 13:39

本组诗的语言也很有特色的。有古典的,如芸窗、夫君等;也有现代的,如黑洞、二奶等;有平常生活化的,如“说好中秋回故里,为何深夜不归人?”;也有炼字谴词的,如“翘望官方夜访贫”等。再次向学堂窝人学习!


作者: 学堂窝人    时间: 2007-9-27 14:38

谢谢雅评!当之有愧啊。


作者: 心上秋    时间: 2007-9-27 15:06
有眼光,见小亦见大,看得这么宽,佩服!
作者: 罗贤生    时间: 2007-9-30 00:57

杂而不乱,主心骨硬棒棒的,学习。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