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关注楹联文化建设 徐光春挥毫题词 [打印本页]

作者: 赣鄱哪吒    时间: 2007-11-4 16:43
标题: 关注楹联文化建设 徐光春挥毫题词
<FONT size=3><b>人民网河南视窗讯</b> 南阳日报报道:(记者周若愚陈琰玮)我市楹联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日前,省委书记徐光春在百忙中分别为规划建设中的“南阳楹联长廊”和编纂中的联书《联萃耀京丹》题名。</FONT>
<P><FONT size=3>    楹联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南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市因势利导,大力弘扬楹联文化,将之视为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文化品位、增添文化内涵的良好途径。多年来,我市始终把创建楹联大市摆在议事日程,紧抓不放,先后4次下发正式文件部署楹联组织机构建设,开展大征联活动和硬件楹联普及悬挂工作,特别是成立“市普及楹联组委会”及办公室的做法,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此一家。</FONT></P>
<P><FONT size=3>    市领导高度重视楹联文化城市建设工作。去年3月,市委书记何东成在全市党代会上提出“规划建设南阳楹联长廊”;并在旅游工作会上强调要“突出楹联大市特点,把楹联这些‘珍珠’串起来,推向世人”。他和市领导黄兴维、李天岑、张锦同、褚庆甫、解朝来等还亲自为南阳解放广场和白河公园等地撰联。市领导张德武出任市楹联学会会长。</FONT></P>
<P><FONT size=3>    在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活动中,市楹联学会功不可没。他们以开展征联活动的开拓精神、编纂联书的刻苦精神、撰写联论的创新精神、不登高峰不罢休的执著精神,创造了数个全国第一:征集楹联作品13万多副,这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屈一指;已出版4本联书,这在全国也是最多的。第五本联书、即由徐光春书记题写书名、以南水北调联为主的《联萃耀京丹》目前正在加紧编纂中。</FONT></P>
<P><FONT size=3>    2000年,我市荣获“河南楹联第一市”称号;2004年10月,我市成为中国楹联学会首批命名的3个国家级楹联文化城市中的一个。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语言学教授常江认为,南阳已具备了向中国楹联文化第一市目标冲刺的条件。</FONT></P>
<P><FONT size=3>    徐光春书记对南阳楹联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让我市干群备受鼓舞。何东成说,徐书记的题词,是对我市楹联文化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市楹联工作人员的鼓舞和鞭策,此举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南阳楹联大市建设、南阳文化名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南阳整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应抓住徐光春书记题词这一契机,乘势而上,主动出击,大力发展楹联文化,打造楹联文化第一市。</FONT></P>
<P><FONT size=3>    弘扬楹联文化,大力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是市委、市政府近两年将在文化建设上认真做好的10件实事之一。何东成说,楹联是我们的文化资源,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是我们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大市跨越的突破口。南阳是河南名胜联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不独官署衙门、庙堂寺院,甚至宅院祠堂、茶肆戏楼中亦不乏好联;改革开放发展的火热生产生活是创作楹联文化不竭的源泉;享誉海内外的南阳作家群,越来越壮大的楹联创作队伍,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金字招牌,数以万计的楹联作品积累……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FONT></P>
<P><FONT size=3>    何东成要求,大力发展楹联文化产业,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因地制宜,恰到好处,精雕细刻,不留败笔。全市上下都要以激情、热情创作适合人民群众需求、具有地方特征、符合时代特征的佳联,在全社会形成悬挂楹联的浓厚氛围;在春节前,开展征楹联、写楹联、送楹联活动,为我市文化名市建设增添新的光彩。</FONT></P>
<P><FONT size=3>    市委副书记贾崇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进忠要求各新闻宣传部门发扬主动创新精神,以徐光春书记题词为切入点,大力宣传楹联文化,推动南阳楹联文化及楹联文化城市建设深入开展。
</FONT></P>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