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2006佳联三百副》出版 [打印本页]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1-8 07:48
标题: 《2006佳联三百副》出版
[attach]17626[/attach]
[attach]17627[/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8 9:06:22编辑过]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1-8 07:54
<P><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3>有需要该书的联友,按以下地址汇来人民币10元即可:</FONT></P>
<P><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3>100051</FONT></P>
<P><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3>北京邮政51局920信箱</FONT></P>
<P><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3>刘太品</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 14:54:32编辑过]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1-8 07:57
<P>《2006佳联三百副》出版</P>
<P>    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及中国对联作品集编委会组织编选的《2006佳联三百副》一书,日前已由诗联文化出版社出版。
    《2006佳联三百副》由马萧萧先生担任顾问,常江先生担任终审,刘太品主编,金锐责编。本书是在《中国对联作品集》(2006年卷)二万余副入编作品的基础上,精选出三百副联语并加以点评编辑而成,入编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当代对联创作的一流水平,点评文字精短简练,图书编排大方,封面装帧精美。是初学对联者的良师,也可以说是欲提高联语创作水平者的益友。
    本书的编辑工作是一项纯公益性的文化工程,今后会在年度《中国对联作品集》编纂工作的基础上逐年进行下去。本书现向联界公开发售,每册含邮资10元。各地对联组织以及对联教育基地集体订购从优,十册以上每册5元,二十册以上每册4.5元。
    书款请寄100051北京邮政51局920信箱  刘太品收。
    联系电话:13241902008</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8 7:57:42编辑过]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1-8 08:02
<P 2em">对联的文学性与文学类对联</P><P 2em">——《2006佳联三百副》序</P><P 2em">如同三原色可以组合成五光十色的七彩世界一样,我们若用还原法来解构表象纷繁的对联文化现象,可以得出文学性、实用性与谐巧性这三个最基本的层面,也即对联的三种本质属性。只有从这种三元论的视角,才有可能全面把握对联文化的整体面貌与内部结构,若仅从其中一元或者二元的角度分析问题,必会得出偏颇的结论。如 “对联本身是一种游戏,以此娱乐而已”的观点,是仅从谐巧性出发的结果,“联语,小道也,然社会应酬,文人雅士都用之,其声价亦高于一般礼品百倍”的观点,是仅从实用性出发的结果,“对联是诗中之诗”的观点,则是仅从文学性出发的结果。梁章钜《楹联丛话》的基本观点是立足于对联的文学性兼及实用性,而一些现代学者视对联为“俗文学”或“民间文学”的观点,则是主要针对了对联的实用性与谐巧性。</P><P 2em">单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对联的三种特性之间似乎应是等价的,但联系到我们的文化传统及现实的价值取向,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特性,对联文学性的地位便马上被凸现了出来:文学性强的对联无疑占据了对联文化的高端、体现了对联艺术的精粹。这里所谓的文学,主要指狭义的纯文学概念,这种文学性的对联,是用“音乐性、形象性、含蓄性与情感性”的语言,通过“题材的选炼、主题的开掘、意境的营造、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修饰”等过程,达到了一定“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承了中华诗歌的风雅传统,是真正的语言艺术。</P><P 2em">当我们用这种三元论的观点去审视浩如烟海的古今对联作品时,我们会并不满足于把一些联语称为“文学性强的对联”,而是有足够的理由从对联分类学上把一类对联称之为“文学类对联”,并以此与“实用类对联”和“谐巧类对联”三足鼎立。现代文艺学所归纳出的文学功能,不外抒情、写景、说理、叙事等,对联除了因自身体制上的先天缺陷不适宜于叙事之外,在抒情、写景、说理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传统的对联分类中,述志联、格言联、哲理联对应“说理”,名胜联对联“写景”,自题联、题赠联、感怀联等相对应“抒情”。文学类对联虽然有时也会有实用的功能或谐巧的成份,但文学性无疑是它们的主要属性。与此同理,文学类对联之外的实用类对联和谐巧性对联,虽然它们的主要属性是实用或谐巧,但绝对不表示它们不具有文学的属性,比如有些实用类对联——如高手所撰的挽联——往往有着极强的文学性。</P><P 2em">理论与创作总会交互影响:当代联学理论中,对联批评与对联鉴赏是相对薄弱的版块,而关于突出对联文学性的声音,长久以来一直淹没于“平平仄仄”的低层面论争之中;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对联创作中直白的口号大行其道,枯燥的概念稳居主流。</P><P 2em">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对联创作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以网络联手为代表的联界“新生代”更是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作者正意识到“力避俗套”与“务去陈言”的重要性,丰富对联表现手段和开拓对联意境的尝试使得不少无愧于古人的优秀联作不断涌现。对联文化在其低端继续保持大众化的同时,高端必须回归到文学性的大道之上。</P><P 2em">为了展现过去一年的对联创作成果,推出精品,引导创作,我们从新出版的《中国对联作品集》(2006年卷)中选取了三百副佳联,略加点评后集为一册,奉献给广大联友。本书的编辑得到了正在病榻上的马萧萧先生的关心支持,常江先生通审了全部文稿,金锐担负了大部分的选稿与点评工作。点评工作交叉进行,以避免自评自己作品。</P><P 2em">本书的选联与200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的结果大致相符,因时间仓促,选稿与点评或有不当之处,欢迎联友指正。若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肯定,这顶工作会逐年度进行下去。</P><P 2em">                                                                                                    刘太品</P><P 2em">                                                                                               2007年12月8日</P>
作者: 冷江文雨    时间: 2008-1-8 08:23
支持.我想买一本.地址如下:
作者: 小字辈    时间: 2008-1-8 11:00
好书,值得一观[em01][em02][em17]
作者: 神舟七号    时间: 2008-1-8 15:03
<FONT size=4>粗略读了一遍,选得太好啦.装帧设计的比去年更好.</FONT>
作者: 俗家弟子    时间: 2008-1-8 16:33
物美价廉
作者: 物生有两    时间: 2008-1-8 18:06
刘老师好!我三个月前买了一本您和谷老师编写的《对联入门》,书中丰富的内容和细致的讲解,感觉还真的不错,受益颇多。这段时间我正在北京出差,不知能否告知您的办公地址,我顺路时候去拜访您并购买您的这本新著?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8-1-8 21:17
打他手机,跟他直接联系好了,都在北京,挺方便的,:)
作者: 彩云追月    时间: 2008-1-9 13:39
<P>买一本<a href="http://www.china-liandu.com/mailtltp2002@163.com" target="_blank" >http://www.china-liandu.com/mailtltp2002@163.com</A>这个地址怎么打不开呀?</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9 13:41:27编辑过]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1-9 17:11
<P><a href="mailtltp2002@163.com" target="_blank" >ltp2002@163.com</A></P><P>晕~~  这是网易邮箱,不是论坛信箱哈~</P>[em04]
作者: 剑冷天河    时间: 2008-1-9 18:58
祝贺!
作者: 画船听雨眠    时间: 2008-1-9 20:16
<FONT color=#f70909 size=5>从一般读者的角度看,《佳联三百副》是——</FONT><P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f70909 size=5></FONT></P><P><FONT color=#f70909 size=5></FONT></P><P 0cm 0pt; 21.75pt? TEXT-INDENT:><FONT color=#f70909 size=5>一部英华,集粹纳精,该买!</FONT></P><P 0cm 0pt; 21.75pt? TEXT-INDENT:><FONT color=#f70909 size=5>全年锦绣,知今鉴古,当存!</FONT></P>
作者: 风中飞絮    时间: 2008-1-9 22:41
<P><FONT color=#cc33cc size=3>记得在征集作品后,也曾寄过10钱,但是在信中寄出的,所以无法查实是否钱已收到,不知书是否已经寄出?</FONT></P>
作者: 水土闲人    时间: 2008-1-10 16:36
<P>严重祝贺《佳联300副》出版!</P><P>偶曾得益于刘老师惠赠过的《佳联500副》,在此谨表谢意。</P>[em27][em27][em27]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8-1-10 22:1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风中飞絮</I>在2008-1-9 22:41:04的发言:</B>

<P><FONT color=#cc33cc size=3>记得在征集作品后,也曾寄过10钱,但是在信中寄出的,所以无法查实是否钱已收到,不知书是否已经寄出?</FONT></P></DIV>
<P>可能是寄丢了,刘老师明天会重新寄出的,MM到时注意查收一下的,)</P>
作者: 望樓    时间: 2008-1-10 23:04
我住在香港,是否也能寄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1-11 01:1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望樓</I>在2008-1-10 23:04:43的发言:</B>
我住在香港,是否也能寄</DIV>

能寄,不就多花点邮费么?发地址过来即可。
作者: 塞上长城    时间: 2008-1-11 07:47
<P>我六月份就寄去了钱,只来了一本07年的对联作品选,而没来《佳联三百副》,不知怎么回事。本来说赠一本《佳联三百副》的嘛。请先生查对。</P>
作者: 彩云追月    时间: 2008-1-11 09:2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不合时宜</I>在2008-1-9 17:11:34的发言:</B>

<P><a href="http://www.china-liandu.com/mailtltp2002@163.com" target="_blank" >ltp2002@163.com</A></P>
<P>晕~~  这是网易邮箱,不是论坛信箱哈~</P>[em04]</DIV>

[em04][em04][em04][em04][em04]
作者: 二传手    时间: 2008-1-29 07:41
春节期间有要这本书的联友,书款可汇——274300山东单县楹联学会转刘太品收。
作者: 冷江文雨    时间: 2008-3-12 17:13
此书收到,拜读中.今日下午存入刘老师建行卡中102元(另购对联入门4本).请查收.
作者: wanglm    时间: 2008-4-5 18:46
<P>哪位联友知道“中国楹联出版社”、<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66">诗联文化出版社</FONT></b>”和“诗联书画出版社”的详细地址、电子邮件,望跟帖告知。谢谢</P>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4-6 16:55
<P>诗联文化出版社,与偶联系就成,ltp2002@163.com</P>
作者: 不合时宜    时间: 2008-4-6 16:58
<P>诗联书画出版社,为原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先生所创办。</P><P>中国楹联出版社,为郑州策划专家牛书友先生所办。</P>
作者: 冷江文雨    时间: 2008-5-17 17:2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冷江文雨</I>在2008-3-12 17:13:39的发言:</B>
此书收到,拜读中.今日下午存入刘老师建行卡中102元(另购对联入门4本).请查收.</DIV>

收到.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4 17:35:23编辑过]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