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1|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能用古声韵 正确完整地 读出古诗词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61 小时
主题
29

712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2008年二甲进士

Rank: 4Rank: 4

UID
13659
经验
8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1
1
发表于 2011-1-2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独酌老师的疑问,潇雪曾经思考并查找过一些资料,但是尚未完全弄清楚,这里提供一点材料和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万树说过:“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从元曲押韵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来,上声和平声的关系比去声和平声关系更为密切。当然,元朝的上声和宋朝的上声可能已经不是同一个东西了,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认为,去声的特殊性是比较大的。
平韵词改作入声韵词,因为姜夔这个例子比较著名所以似乎显得很突出。不过仔细想来,其实兼有平韵和仄韵两体的词牌并不在少数。但是单独要求押入声韵的,倒是不多。入声韵不和上去声通用,表明入声相较于上去声有它独特之处。这种特殊性和去声的特殊性并不是一回事,因此我们说,仄声里面还要细分。而由此可见,上去声在某些地方比较接近,而平上入声在另一些地方比较接近。
另外,宋词中平仄通叶的词牌,大多数不用入声韵和平声韵通叶,而是用上去声。似乎可以作为一个佐证,令我们认为从音感上说,上去声和平声还是更加接近的。
入声本身无所谓调形,因为它音长太短,还没来得及体现出一个音高的走势就结束了。因为发音短促,所以使得我们听起来觉得很像一个降调。其实,从发音的角度上来讲,发成一个短促的平调或者升调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大自然罢了。而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一旦入声字失去韵尾,很有可能的发音倾向是平声。因为入声的特征是短促,失去韵尾不短促的话,其反面就是平衍,最利于平衍的声调,无疑是平声了。这只是潇雪个人揣测,没有多少证据。是不是能够看做是入声和平声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4 00:52 , Processed in 0.0736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