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山耕棘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联体检诊所》正式回复孙则呜的诬蔑(6)简易门诊“满”字对联研究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1
发表于 2011-12-1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85# L翠拨青松  


下笔千言,此千言非数量词,乃名词。

七言律诗,此七言乃数量词。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川流不息 发表于 2011-12-14 12:46

“千言”不是数量词?真是越研究越“离题万里”了!;P

数量词
即数量形容词,是表示数、量或程度的形容词。 2.数量词包括不定数量词和数词(数词主要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有时“数量词+名词”也叫数量名词的。

最早数量词被归入名词,随后有不同的定名,如黎锦熙的数量副词、王力的单位名词、吕叔湘的单位词、高明凯的数位词和次数词、赵元任、陆志伟的助名词等等。直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在他们的《语法讲话》中给了这类词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相同的地位。现在量词独立成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自主数量词自主数量词更接近名词的特性,如:一天,一年等。

且列举一些“含数量词的成语”:

【一夫之勇】【一无所有】【一无是处】【一无所求】【一无所失】【一丝不苟】【一表人才】【一面之词】【一面之辞】
【二三其志】【二三其德】【二三其操】【二三其心】【二三其意】【二帝三王】【二龙戏珠】【二龙争珠】
【三三两两】【三五成群】【深更半夜】【三申五令】【三长两短】【三生有幸】【三生之幸】【三生有缘】【三年五载】
【四平八稳】【四面楚歌】【四分五裂】【四书五经】【四亭八当】【四大皆空】【四海为家】【四海升平】【四海归宗】
【五光十色】【五味俱全】【五岳四渎】【五雀六燕】【五彩缤纷】【五湖四海】【五马分尸】【五毒俱全】【五谷丰登】
【六出冰花】【六出奇计】【六亲不认】【六亲不和】【六韬三略】【六神无主】【六神不安】
【七上八下】【七拐八弯】【七荤八素】【七倒八歪】【七长八短】【七横八竖】【七步成章】【七情六欲】【七拉八扯】
【八面受敌】【八拜之交】【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八面来风】
【九五之尊】【九曲回肠】【九九归一】【九流三教】【九经三史】【九霄云外】【九死余生】【九牛二虎】【九牛一毛】
【十万火急】【十面埋伏】【十全十美】【十拿九稳】【十指连心】【十荡十决】【十有八九】【十恶不赦】【十载寒窗】
【百尺竿头】【百无一失】【百无一是】【百无一用】【百无一漏】【百无一能】【百无一成】【百无一存】【百发百中】
【千钧一发】【千锤百炼】【千秋万岁】【千秋万古】【千秋万代】【千秋大业】【千疮百孔】【千辛万苦】【千言万语
【万夫不当】【万夫莫当】【万无一失】【万不得已】【万世公论】【万事如意】【万古长青】【万缕千丝】【万马奔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2
发表于 2011-12-1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沉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吧,千个字  哪里是什么数量词了。千个 才是数量词 ,古汉语在量纲明确的时候都是省略的。数词当数量词用。千个字是偏正名词。千个才是数量词。

  千言,千(个)字   千是数 个是量 ...
漠野孤狼 发表于 2011-12-14 16:40


“沉下心来”何意?你是否该“沉下心来”仔细看看我94楼引用的内容?理论不能单凭个人的主观想象按个人所好来随意解释。你对数量词的理解太狭隘了!非得“一个”“一次”“一颗”才算数量词?“字”前面必须加“个”才算?下面红字都不算数量词?

须言一字千金
一字千回重照见
眼看一字千金
驰骋数千言
著书盈万言
一谈一笑失颜色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万言旧手才难敌,五字新题思有余。
谁知奏御数万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3
发表于 2011-12-1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应该支配“笔”,不支配“千言”。从意思上看,“下”应等于“拿起”,“下笔”等于“拿起笔”,“千言”是承接动词“下”之后的行为----写了千言。所以,木木坚持连动结构。

---------“下”既然“支配‘笔’”,“笔”当然就是“下”的宾语,“千言”怎么成了宾语之后的“承接行为”?

连动结构:连动结构也称连谓结构,分为连谓短语和连谓句式。
连谓短语是由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其他几种结构关系(主谓、动宾、偏正、中补、联合),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的结构。比如“上街买菜”吃饭穿衣,爬山涉水,挥毫泼墨,吟诗作画,节衣缩食,承前启后,上天入地,烧火做饭,。。。和“下笔千言”结构一样吗?“下”是谓语,另一个谓语成分是哪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4
发表于 2011-12-1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非要说千言是数量词,那请问,千言是谁的数量?千个字,明显就是名词字被数量词千个修饰的偏正名词。

下笔,可以说是写的意思,其实这个写,是隐含了字的,下笔,你还可以说是“写字”的意思。根本就不能当 ...
漠野孤狼 发表于 2011-12-14 18:45

快被你搞糊涂了。什么“千言是谁的数量”?千言本身就是“数”和“量”,原来的稿费不就是按字数计费的吗?你所谓的“偏正名词”不正是数量词吗?
“下笔,可以说是写的意思..."你不是说过:“你还得从迷雾中走出来,看其本来字词的结构和意义,如果你按照意译法去变化着去弄,那是弄不对的,同一个词组或者成语同样的意义,你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搞就完全乱套了”吗?既然要仔细抠,就要逐词逐字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5
发表于 2011-12-14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里面:
      数词:表数目的词,与量词结合,称为数量词。分为: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倍数词、概数词。
      量词:表示事物或者动作单位的词,与数词或者指示代词“这”“那”结合。分为:名量词(或物 ...
漠野孤狼 发表于 2011-12-14 19:03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与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名量词
(物量词)
一把(镰刀)
一屋子(人)
动量词
去一  说一
http://xh.5156edu.com/page/z8338m5798j18550.html


你这个表只是在线新华字典的数词和量词的基本解释,也没有“数量词”条目,太简单了。
定义:数量词即数量形容词,是表示数、量或程度的形容词。
一言 一行,一针 一线,一草 一木,千言 万语,三心 二意,七嘴 八舌,千恩 万谢,五花 八门,两面 三刀,五湖 四海,千方 百计,三山 五岳,五羊,五花,五车,五言,六朝(古都),八骏,九重,九州,十面,百族,万国,万里,十亿,四大洋,三十六宫,十万八千里,。。。都是。特点是“数”(+“量”)+“名”,传统意义上的量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6
发表于 2011-12-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笔千言”的分析:
1、状中式:动词“下笔”与数词“千”,作动词“言”的状语。与此同时依句辩品:“下笔”与“千”这两个词,显示“副词词性”。
2、连动式:动词“下笔”与“言”连动,数字词“千”是状语。 ...
三羊 发表于 2011-12-15 17:01

要这么复杂化吗?判定一个词性若这么复杂,还真应了孙逐明的这段话了:

“为什么说词性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呢?因为用语法功能来判别词性,遇到特殊的词语,要从各个角度多方位地去考察作综合性的判断才能有正确的认识,要考察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句子成分的分析本身就很复杂〕,要考察它在词组里充当什么成分,要考察与它搭配的词是什么词性〔你看,一个词的词性分析又带出许多词的词性分析〕,要考察各个词在这个句子里表达什么意义?有时候还要考察它们可以如何变换,可不可以添加某些能够帮助词性辨别的词语〔比如,能不能加时态助词,能不能加副词很,能不能添加宾语,等等等等〕……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所以汉语的词性分析是语法界的老大难,许多特需词语的词性,至今许多语法家仍然在争执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么困难的方法,一般作者是绝对不可能掌握得很正确很全面的,何况当今的现实是,真正知道究竟应当如何正确地区分词类的人,在我所看到的网上的联律理论家和作者里面,简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我反对过分依赖语法分析法的根本原因。”
                                   -------孙逐明:《判定词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7
发表于 2011-12-1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诗 七言诗  这里“五言”、“ 七言”不是诗的数量,因为“言”不是诗的“量纲”。例如“首”,就是诗的量纲 ,五首诗,七首诗,“五首”,“七首”才是诗的“数量”。五言、七言是指诗的特性,表示特征性质的,是 ...
漠野孤狼 发表于 2011-12-14 16:08

“量必须是后面名词的量纲,不是量纲就不是数量词。数量词就是数字加量纲”
----这说法太机械了,有很多数量词是“数+名”,不需要甚至无法写出“量纲”的。如“回头一笑百媚生”,“一笑”可以认为省略了量词,但也不好确定是哪个量词。一“个”笑容?一“声”笑?一“丝”笑意?“百媚",百“种”媚态?“千娇百媚”,“娇”用何量纲?“一度思卿一怆然”(一度怆然思卿)“怆然”用何量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1 12:35 , Processed in 0.0943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