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御赐金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关于《网络对联选辑》的募编倡议书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1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个人电脑的广泛使用,文学艺术的学习与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短短几年间,网络文学为社会提供了数以千百计的优秀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被搬上银幕和荧屏,为广大群众的生活添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时代作家,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增添了一支强劲的生力军。在这个百花齐放、万木争春的网络文学艺术领域中,有一株瑰丽秀雅的奇葩,以其精辟简练的文字、工整严饬的对仗与抑扬顿挫的音律美感,毫无保留地展示出华夏文明语言之美、对称之美、古典之美深深吸引着一群为之痴迷陶醉的爱好者,这就是我们的网络对联。

网络对联有着广阔的天地。
    网络对联具体由何时何人开始,已经很难查证了,自网络文学论坛中开设了第一个对联专栏至今,网络对联已经历了七、八度春秋。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全网络中专门的对联网站有近十家,在各文学网站中开设的专栏对联版块已超越百家,当中还不包括与诗词合用版块的论坛和联友的个人网页。

网络对联有着广泛的群众性。
    我们的联友来自各行各业,当中有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商人、作家、医生、律师、军人、公务员、艺术家等。我们的联友除了遍布在祖国大陆的各省、市、自治区外,还有为数不少来自港、澳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更有数以百计旅居海外的联友,以互联网作为桥梁,以对联作为自己对祖国抒发炽热情怀的载体。我们的联友,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次,据我个人所知,就有一位自来内蒙古地区的小姑娘,自10岁开始便参与网络对联的创作,更有多位年过花甲的老联友,离开工作第一线后一直致力于网络对联的学习与创作。

网络对联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网络对联的发展过程,亦非一路坦途的,由于广大联友多以发展个人爱好而走在一起,没有能够组建起达成共识的组织,也没有引起外界的关注与专家学者足够的指导和扶持,对联这一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必然产生出不同类别的创作群体,各类创作群体经常会为争取网络对联的主导地位而产生激烈的辩论,而网络对联的总体创作方向也往往会呈跟风走的趋势。尽管这样,网络对联还是在短短几年里面,从一无所有到资料完备,从简单模仿到大胆创作,从文字游戏到文学艺术,从摘录资料到撰写论文,在风风雨雨中一路高歌向前。

网络对联的发展是无私奉献的体现。
    在网络对联的发展过程中,倾注着千百对联爱好者的心血和精力,处处体现出无私的奉献与无求回报的崇高品德。如山东一位年过半百的公务员,数年如一日地,每天利用业余时间与助手一起搜集整理对联史料逾两千字,并将起录入编辑到网络上,为广大的对联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完备的学习资料。又如北京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为使网络对联的发展达成共识、加强论坛间的合作互通,四处奔走游说,花费了无限的时间和精力开办联盟竞赛。再如一位旅居美国的年轻博士医师,除积极参与对联创作外,还乐于捐资赞助网络对联的比赛活动,耐心调解网络对联各创作群体间的误会和矛盾。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网络对联爱好者、对联论坛管理者,在默默为网络对联的繁盛和发展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这一切,都是促使我产生了要组织力量募编这册《网络对联选辑》念头的动力。

网络对联部分作品已经具备出版水平。
    网络对联的作品,与传统对联相比,少了一份凝厚的文化沉淀,但多了一份初生之犊意气风发的特点,更适合于新时代广大群众的阅读与欣赏。网络对联与当代对联相比,在政治性方面稍有欠缺,却多了一份亲切感,更易被广泛接纳。从艺术角度衡量,网络对联普遍的思想境界还局限于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流,可喜的是,近期已涌现出一批题材广泛、贴近现实生活、寓意深刻的作品,这是值得及时给予倡导和支持的。网络对联与当今外界(社会)各类征联活动相比,其中有一部分联友的作品已经达到与之持平或超越的水平,其中有联友更在全国性的征联活动中屡创佳绩。收录这类作品并载入书籍,能有效地鼓舞我们广大网络对联爱好者的士气,为网络对联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和帮助。这一点,也是给予我要募编这册书籍的信心和保证。

让我们为前人的辛勤灌溉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
    在网络对联发展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有不少联友因为工作或其他需要离开了网络,离开了网络对联,当中有不少联友留下了部分至今仍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这些联友我们不应该遗忘,优秀的作品我们更不应该让其湮灭。对于这一类作品,我决定加以尽量搜集、整理和收编。让历史载下每一位为网络对联作出贡献的联友,也是我要募编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络对联选辑》需要广大联友的支持和帮助。
    要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对联作品里面选辑其千百之数,其工作量之巨,实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为保证该书能够尽量全面、客观、高质地把网络对联中具有各时期各类别的高水平作品展示出来,我在此倡议广大网络对联爱好者及对联论坛管理者能给予无限的帮助<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
 楼主| 发表于 2004-2-17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在天涯对联雅座看到了秋雁茶社发表的文章,也有要出版网络对联作品的想法。他们的这个想法当然还只是一个口号,但意味着什么呢?是威胁,还是鞭策?是故意,还是巧合?是能够共同合作,还是不良竞争?
我不下结论,我只是认为,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把宣传活动先开展起来,为免网络对联作品的编辑工作陷入比勇斗狠的不愉快,率先行动起来。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3
 楼主| 发表于 2004-2-17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把帖子又再编辑了一下,把邀请名单内的论坛名称补充上,至于网址及负责人等等,我的看法是不太合适列上去。请妃子尽量安排一下。

秋雁的做法是怎么样,我不置评论。
不过我想说一句,我的构想没有申请专利,秋雁在2月17日发布的帖子里面以1月25日作为通告时间,这点我没有必要作出猜测。
秋雁提出要编辑网络对联作品选的想法,这个和我提出的倡议书的方向有一定的重复性,换言之在实际操作上、对于广大联友的选择性方面都产生预计得到的混乱。

这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并不是一个斗勇比狠的场所,如果秋雁坚持要在这个项目上争取主动,那么我可以明确地表态,我宁愿主动退出,也不希望第一本网络对联作品选集在不良竞争中诞生。

但是我还要将本人编辑这册书的一些优势列举出来:
1、本人在出版社工作多年,熟识编辑、制作、出版、发行的全流程;
2、本人在制版、印刷方面已经得到朋友支持的承诺,制作费用已经可以明确肯定低于成本价;
3、出于工作的便利,我有50%的把握能得到广东省宣传部的支持,使书本纳入出版计划行列(免书号费等一些优惠政策)。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4
 楼主| 发表于 2004-2-1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权问题将会是比经费问题更头痛的事,这点在编委会正式成立后马上要进行充分的商讨和收集意见。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5
 楼主| 发表于 2004-2-25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有编委提出,邀请名单中漏掉了好些较有人气声望的论坛,所以马上补发倡议书,并邀请其中一些联友加入编委行列。所以编委名单的最后敲定延迟到月底。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五粮液先生平时注册的论坛还是比较地少,好一个大家闺秀了。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
 楼主| 发表于 2004-3-15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蒲公先生以及以上诸君的意见和建议。

内容质量的把关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照顾面方面,在绝大部分是高品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穿插部分中品,但绝不能因为情面而穿插品质低下的作品,这是我的观点。在书本的装帧、设计、编辑、用纸、印刷等等方面请大家放心,我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定会办到花最少的钱出高品质的书本。

论文之类的文章是否列入该书,时习之先生等也提出过意见,我也觉得有不专之嫌。是否放弃该部分,我想还是请大家多发言。

另外,我已经展开了部分论题,就请大家移步到编委办公室商讨具体方案。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4 12:54 , Processed in 0.0748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