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我心飞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3>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FONT></P>
<P><FONT size=3>  近日,又认真看了论坛关于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的几个帖子。觉的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与说明:一是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二是如何看待“隔”与“不隔”;三是如何解决所谓“隔”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  一、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对联”的概念。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FONT></P>
<P><FONT size=3>  那么,什么是“对句”和“联语”呢?所谓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所谓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FONT></P>
<P><FONT size=3>  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有联友可能马上会提问:新颁布的《联律通则》总则第六条是这样说的:“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既然《联律通则》都对“对联”有了这样的规定,那到底对联上下联之间是应该关联,还是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因《联律通则》的制定思路我不清楚,我不敢乱做解释。但我猜想:是不是制订规则者考虑了联语在广义的“对联”概念(对句和联语)中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的原因,而让《联律通则》面对着一个广义的概念,只为一个狭义的概念(联语)定了规则?</FONT></P>
<P><FONT size=3>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我们似乎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那就是除了“对句”以外的绝大部分“对联”,其上下联内容是应该相关联的。</FONT></P>
<P><FONT size=3>  二、如何看待“隔”与“不隔”</FONT></P>
<P><FONT size=3>  假如上文的猜测成立,按照上下联内容应该相关联的原则出发,为了把握内容相关的程度,把“隔(时隔、景隔和意隔等)”与“不隔”引用到对联创作和赏析中来,也就不是什么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或无中生有了,因为它只不过是为说明问题而来,并不侵犯对联的创作原则,我们应以理智的心态来接受它。</FONT></P>
<P><FONT size=3>  那么,如何来看待“隔”与“不隔”?我的理解是:第一、“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第二、“隔”与“不隔”是有适用范围的。第三、“隔”与“不隔”是随着对联创作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1、如何理解“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妨用一个图形来说明。</FONT></P>
<P><FONT size=3>(图一)</FON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size=3>  我们估且把对联比喻成上图中从“A”点出发的两条锐角射线,“BC”点所在的线代表上联,“DE”点所在线代表下联。从这个图形我们可以看出:既“对”且“联”的好联,应在“BC”和“DE”这两段内,过了“B和D”点,离“A”点越近,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近(到达“A”点,则为全合掌),过了“C和E”点,离“A”点越远,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不关联。此图中, “B、C、D、E”这四个点并不固定,也就是说“BC”和“DE”长度也不固定,它的长度取决于对联的意境与对对联的把握与理解。</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如何理解“隔”与“不隔”的适用范围。借八班学堂讨论中出现一联:</FONT></P>
<P><FONT size=3>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FONT></P>
<P><FONT size=3>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FONT></P>
<P><FONT size=3>  这副对联如不加说明,大家一看就很容易发现,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但如果把联贴在教育局的门口,为表明教育局近期的工作重点,起宣传作用,这副联又不“隔”了。可见,有些应用联,抛开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可能你会觉得他们之间“隔”,但结合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就是它的“目的性,实用性”。由此可知,一副对联是否有合适的适用范围,并是否将其放在了合适的适用范围,决定了这副联“隔”还是“不隔”。
<P></FONT>
<P>
<P><FONT size=3>  近期,空空道人老师写了篇《试论对联之“隔”》,该文中?script ></script>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优彩| 六合投优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优乐优城:顶级信用优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飘儿</I>在2008-7-29 17:04:53的发言:</B>

<P><FONT color=#ff00ff size=4>       <FONT face=仿宋_GB2312>飞扬校长好 ,溪花校长好,先顶下帖子 ,内容我看了几遍,就是对于图,不怎么理解 .</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能不能单独将图再仔细讲讲 ,谢谢 .</FONT></P>[em23][em23][em23]</DIV>

飘儿,静下心来认真再看几遍,相信你能看懂。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
<P>三羊请飞扬校长解释一下:</P>
<P><FONT size=5><B>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B></FONT></P>

</DIV>
<P>
<P>谢谢三羊老师的关注。
<P>此处所说上下联“隔”了,是指内容关联上。正如您所说,如果将“重教尊师”改成“勤政爱民”,上下联内容都统一到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上,关联就比较紧密了,自然就不“隔”了。</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30 8:55:44的发言:</B>

<P>什么是“对句”和“联语”呢?所谓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所谓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P>
<P>------------------------</P>
<P>“对句”和“联语”的分界线,如何确定?</P>
<P>“联都 → 工部 → 应对创作区”的一般性对联,</P>
<P>是属于“对句”?还是“联语”?</P>
<P>
</P></DIV>
<P>
<P>什么联归属“对句”,什么联“归属”联语,看看概念,相信大家能看明白。但他们之间是否有严格“分界线”,我并未深究。但我认为,对我们这些业余对联爱好者来说,研究清楚这个“分界线”好象没什么必要。</P>
<P>第二个问题应试情况而论吧,您说呢?</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30 16:34:35的发言:</B>


<P>我读楼主的帖子,意思好像是:对句,可不关联;联语,应该关联。</P>
<P>您的原话:“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P>
<P>我的理解有误?!</P>
</DIV>
<P>
<P>没错。对这个我也是瞎猜着玩,对与不对,大家如有兴趣就一起吹吹。</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30 17:11:53的发言:</B>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我感觉是一工,就老靠拢A 点,容易合掌。</FONT>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工对,并不等于靠拢A!</FONT>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春兰”对“秋菊”,谁靠拢谁?</FONT>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上联:秋菊;</FONT>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下联:AB</FONT>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A,你不弄个季节时令词,春兰、夏荷、冬梅,你咋办?</FONT>
<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FONT>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ff size=4></FONT></P></DIV>
<P><FONT color=#000000>呵呵,我在讲内容关联,总感觉三羊先生再讲词语对仗。</FONT>
<P><FONT color=#000000>关于第一个图,应不难理解吧?</FONT>
<P><FONT color=#000000>越往A点,上下联内容就接近,越远离A点,上下联内容就越不相关。</FONT>
<P><FONT color=#000000>举几个例子,先看这一句:</FONT>
<P><FONT color=#000000>布谷声声催懒汉, </FONT>
<P><FONT color=#000000></FONT></P>
<P><FONT color=#000000></FONT></P>
<P><FONT color=#000000>子规句句警闲人。</FONT></P>
<P>上面这个句子很工对吧?但这两句说的一个意思,是全合掌,就如同上下两联合在A点上。我这个图,可千万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字来解释,要看整个句子。</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30 17:16:39的发言:</B>


<P>三羊明白!我最反感偷换概念!

<P>对联,是平行语。好似铁道永不相交平行线!

<P>
</P></DIV>
<P>三羊先生,对对联的理解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从词语对仗上讲,他们是平行语没错。但我这个文章是从上下联的内容来说的。上下联都说一个事,在内容表述上还能说他们平行,毫不相干吗?</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7-30 16:59:29的发言:</B>


<P>字字工对,难道竟然成了“失误”?!
</P></DIV>
<P>没有说,字字工对就是失误。</P>
<P>在八班的讲义中,我举了这么一个例子:</P>
<P>如这么一个出句:
琴伴庭前月
两个人各对了一句,分别是:
对句一:箫吹岭上云
对句二:衣无世外尘</P>
<P>对句一非常工,对句二在小类范围上不如对句一工,但两句哪句更好?</P>
<P>显然,对句二更好。</P>
<P>对初学者来说,字字工对是基本要求,目的是为了打牢基本功。当有了一定基础,就要讲究“意”为先,即在意好的情况下,字词对仗可适当放开。
</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飘儿</I>在2008-7-30 17:24:19的发言:</B>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部分联友没有深刻的理解,写完联后用“实用目的控制论”来检验对联“隔”与“不隔”,有可能出现问题。</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问各位 :什么问题 ? 如何发现这就是一个问题 ?再就是 问题怎么让初学习者避开 .</FONT></P>
<P>[em23][em23][em23]</P></DIV>
<P>举个例子:假如某联友本来在没有实用目的的前提下写一副春、秋相隔的写景对联,有人看了说隔。而他却解释说,我写这个联,挂在两个并列的图旁边不行吗?其中一个图画的是春天,一个图画的是秋天。用“实用控制论”来解释是可行的。但每写出这样的联,都这样来解释,这对初学者来说能不出问题吗。
<P>所以道人老师的“实用控制论”的正确理解应是:在实用控制的前提下,即已知为什么写,为何写的前提下,可以写些看似隔的联。但千万不可无目的的写完联后,发现隔了,用这个理论来解释。</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8-2 18:41:18的发言:</B>


<P>飞校:

<P>1、关于关联

<P>谈对联的“内容关联”,离不开“词语对仗”。因为,<FONT color=#ff0033>因对仗才使得对联有了关联</FONT>。<FONT color=#ff0033>所谓内容关联,实际就是对仗词类的关联。</FONT>词类,准确的说,就是对仗词类。他不同于语法词类。</P>
<P><FONT color=#0000ff>飞扬:三羊先生,我真的看不懂您的理论。且您的这种观点我反对。
</FONT></P>
<P>2、关于合掌</P>
<P><FONT color=#000000>布谷声声催懒汉,
子规句句警闲人。</FONT></P>
<P><FONT color=#ff0033>此联,是否认为“一个事物不同的两个方面”?另:懒汉、闲人,最多是近义词吧。</FONT></P>
<P><FONT color=#0000ff>飞扬:此联“布谷”与“子规”、“声声”与“句句”、“催懒汉”与“警闲人”几乎都是一个意思,怎么能说成“一个事物不同的两个方面”?这个联是典型的全合掌。</FONT></P>
<P><FONT color=#000000>可参阅下面的三个对联:</FONT></P>
<P>成都 武侯祠 联:
此老不攻画,不善书,不经杂诗,压倒蜀吴魏中几多伪士;
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临大节,算来夏商周后一个纯臣。
————————————“此老”、“其人”,同指。

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八十寿辰贺联:
测黄道赤道白道,离经叛道,赞钰老步人间正道;
探行星彗星恒星,戴月披星,愿哲翁成百岁寿星。
————————————“钰老”、“哲翁”,同指。</P>
<P>王维《故南阳》诗句:
淑女诗长在
夫人法尚存
————————————“淑女”、“夫人”,同指。</P>
<P><FONT color=#0000ff>飞扬:对联中只要不是全合掌,少部分合掌是允许的。您举例的这几个联就是少部分合掌,且这几联与上文“布谷、子规”那个全合掌联差别很大的。您没看出来吗?</FONT></P></DIV>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羊</I>在2008-8-2 21:06:21的发言:</B>


<P><FONT size=5>飞校:</FONT>
<P><FONT size=5>能否解释一下“显然、更好”的理由呢?</FONT>
</P></DIV>
<P><FONT size=3>借我讲义的原文来解释一下:</FONT>
<P><FONT size=3>  两句均符合对联格律“六要素”,但我们再细细品一下,就会发现“对句一”完全受“控制”于出句了。如:见到出句的“琴”,他就只想到在乐器的范围内挑其它乐器,见到“庭前”,就只想到找另外一个具体的景物,见到“月”就只想到在天文景物中找个其他的,结果对的句子只能说中规中矩。</FONT>
<P><FONT size=3>  再看“对句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他在用字用词上,摆脱了义类工对的束缚,在词性一致的情况下适当放宽,结果便出现了对句二这种上联写景,下联写理的对联,通过下联的写理,将“无尘”“潇散”等传统哲学意味的清逸之气贯通,使得整联有了更高的意境。</FONT></P>
<P><FONT size=3>  对一个联的欣赏,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可能你不接受。但是从我欣赏角度来看,我怎么看都觉得句二比句一好。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句二“显然更好”的原因。我不知道这个解释您是否满意?</FONT></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可儿</I>在2008-8-4 20:00:06的发言:</B>
<FONT size=3>飞扬,才发现你的头像看上去很傻,象个受气包的样子</FONT>[em03][em03][em03]</DIV>
<P>S可儿,皮痒了?欠捧!</P>[em13]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葱</I>在2008-8-4 20:35:24的发言:</B>


哈哈哈,果然~~~~~`</DIV>
<P>我让你笑,明天你就只剩葱头了!</P>[em13]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color=#0000ff size=3>谢三羊先生解释。对:</FONT></b></P><P><b><FONT color=#0000ff size=3>布谷声声催懒汉
子规句句警闲人</FONT></b></P><P><b><FONT color=#0000ff size=3>这样的句子,用个例子来说,就几乎是同一个人穿两件不同的外衣而已,对这样一个实际一样的句子,我不知道三羊先生为什么说它不合掌?如果这个句子不合掌,烦请三羊先生能否找个合掌的例子来,先好让我区分一下合掌与不合掌的异同。</FONT></b>
</P>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1 07:19 , Processed in 0.0849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