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0|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能用古声韵 正确完整地 读出古诗词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从《切韵》到《唐韵到》《广韵》《平水韵》《佩文诗韵》其实音韵一直在变,声韵随时代而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古人尚知变化,今人还死守一千多年前的古韵,实在是一件天大的笑话。如果还用来阻碍新声韵的发展就是开历史的倒车了。
二、没有谁能用古代的声音把古韵字句读出来,就算你读出来了,谁知你读对了?古韵书那么多,以谁为准?其它韵书古人也准用,为什么现在反而只准用平水韵?多种韵都用岂不更乱套!
三、用古音与现代人交流是比较困难的,何况大多老百姓连现代语文都学得不深。
我是希望和现在的大多数人交流的,还希望对联文化能在大众中推广普及,所以觉得还是用今音好。
有文章说,很多律诗都有违律的情况。我没有一首诗一首诗地辨别,但我见过不少律诗是有违格律的。对此,我很困惑。
有了好句子,偏不合律,于是网开一面,说可以拗救;再无法救了,又网开二面,仍然承认它是律诗,虽然它有违律的地方。
如崔浩《黄鹤楼》有重字和违律,却说是古今七律第一;毛泽东《长征》有重字和违律,仍是七律经典名作。
哪又怎样才算律诗呢?不违律才算?显然不对。违律一处可以算律诗?那违律两处呢?三处呢?
按格律作诗才是律诗,但为什么违律了还说它是律诗呢?直接说不是律诗就行了呗,偏又使出“拗救”等手段,写词竟然还有“叶韵”,就是为了押韵临时改变某个字的韵,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所以强调严守格律是很荒谬的,也不符合古人制律的本意。
格律只是一个标杆,让人向此努力,就是在意思最佳的前提下尽量向格律靠拢,做到音韵更美,让诗词更完善,但不是非守不可的,一首诗中少部分违律大部分守律仍然算是律诗。
说直白一点,格律就是用来给人突破的。象崔浩那样,你突破了,格律框不住你了,你就是诗王了。
虽然学得糊涂,但我的观点还是明白的:
1、有了好诗句,能合律就写成律诗,不合律就写成一般古体诗,别生拉活扯硬要拿金箍往头上套,弄成内伤不划算。李白不是也用当时的自由诗打出一片辽阔的天地了么?
(有人说李白是尊重格律,其实根本原因是格律让他放不开手脚,无法发挥。)
2、有当评委的手下留情,词句大好就放他一马,古人也是允许违律的呢。
又学到些新东西 :
独酌老师说:“这个问题有许多人提出过(指古人律诗出律)。但是须问一句,你是按什么格律界定古人违反格律的
比如: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李白非常著名的‘送友人’。有人说‘横’与‘城’都是下平八庚,串韵啦!
是不是串韵,不是以平水韵来衡量,更不是以佩文诗韵来衡量,这些都是后代人编辑的。而唐人遵从的是唐韵。唐韵分206韵部和196韵部的
。”
原来唐人并不是按平水韵作诗的,是按他们当时的唐韵。
原来作诗是按“当时”的韵。
可笑有人还以“继承”唐诗为由硬要大家死守平水韵!!!
宋人作词用韵更宽泛,后来总结为“词林正韵”,也可以说宋人是遵“词林正韵”的了,总体上用韵是越来越宽松的,是适应当时音韵的。但有人还要强人遵“平水韵”作词,是更不如古人了。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风 于 2010-11-30 14:38 编辑

2# 川流不息

浅见不浅
谢谢赐教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见
4。功力弱者,应多花点功夫学习用平水韵创作。川流不息 发表于 2010-11-20 07:39


对此我不太赞同。
应该是学用现在活生生的今韵为好,怎么还抱残守缺地用僵化死硬的平水韵呢?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的人是不知平水韵为何物的

它离大众生活现实太远

文学要为大众服务

就必须用新声韵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要大家退回去学会古语呀?
仅仅为了把部分古文读好听点?

大多数人连现代汉语都学不通……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风 于 2011-6-16 19:55 编辑
从今日往前推,政府颁布的韵书最晚的是清朝的《佩文诗韵》。楼主提倡“抛开古韵,使用新韵”似乎太早了。等国务院颁布了新的韵书后再说不迟吧。
琴耘 发表于 2011-4-8 16:21


常识啊!韵书是要国务院来颁布的吗》?
你写诗是遵守《佩文诗韵》的吗?
鬼才相信!

《中华新韵》已经有了,只是有待完善。
学过普通话的张口就用,不必再学深奥的古文,不必学哪一家一地的方言!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风 于 2011-7-28 10:43 编辑

人猿分手已千年,谁还拼命学猴话?
联语复兴惟大众,自必无由用古声!

(本联是用新声写的,请推崇古声韵者放我一马)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风 于 2012-3-26 12:21 编辑
我用韵就用本地南昌方言,照样能来,
我是疯子 发表于 2011-8-10 21:11


看来我不但要逼自己学古音韵,还得学学各地方言{:5_100:} {:5_100:}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古声韵死亡了,这是不对的。因为现代声韵就是古声韵慢慢进化来的,它并不能象孙悟空一样凭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声韵本身已经与时俱进了,而许多人还抱着过时的声韵书(如平水韵)不肯放下,这才是问题所在。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主题
181

1302

帖子

1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247
经验
2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风 于 2012-9-15 16:07 编辑
艺海听涛 发表于 2012-9-4 23:04
“而许多人还抱着过时的声韵书(如平水韵)不肯放下,这才是问题所在。”
--------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误区是将格律诗用韵与平时说话的语音混为一谈:这是两码事。打个比方吧:现代人有谁像京剧念白一样说话?当然没有。但在京剧这种艺术形式里,必须要用戏剧化的语言,否则就不叫京剧了(应叫现代话剧了)。
...


回复先生,这比不成。
京剧是有读的:他们知道并能正确地念出来。
平水韵等古声韵却是无读的:请问你能用唐宋时的读音或平水韵那时通行的读音来读古诗词吗?我相信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就算你读出来了,谁知你读对了?
夜深狂写孙髯句  才浅偏吟李杜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3 23:00 , Processed in 0.0938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