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0|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期一年级D组三讲作业提交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0

24

帖子

0

精华

3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2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
1
发表于 2011-7-2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D5 绮萌  第三讲作业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唐诗三百首中的七律,并:
1.结合二讲三讲讲过的起句承句的注意点,去认真领会作者的起句承句,看有无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方。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5.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起句迅猛,“忽传、初闻”,强调突然性,继而引发喜极而泣百感交集的的心情波动;承句,看到亲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后分句对前分句扩展,是喜的递进。
2.读过。
3.首字平仄分配比:2/6
4.立意: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二)《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起句总写;承句分别写两位友人各自所去之地可见的景象。
2.读过。
3.首字平仄比:4/4
4.立意: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劝慰莫悲观、莫消极。
(三)《望蓟门》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1. 起句的“箫鼓喧喧”引出客心的“惊”字,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承句,从远处望和高处望来描写,进一步塑造肃穆的景象,承前面的“惊”字。
2.读过。
3.首字平仄比:4/4
4.立意: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描写了让人心惊的军中所望景色。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想为国立功的追求。
5.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承句在诗中的使命不单是承接,还要扩展。承接和扩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具体到诗中,就是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但要把握扩展的尺度,不能漫无边际,需给转句留有余地。这样,转句时才会自然,不会显得吃力。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o彩| 六合投o注| 网络赚钱去SO娱o乐o城:顶级信用o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0

24

帖子

0

精华

3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2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
2
发表于 2011-7-3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影子老师,辛苦了!
俺的作业是马虎了,下次一定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 04:41 , Processed in 0.0948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