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三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对偶”来解释界定“对仗”,是辩证法与逻辑学的错误!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1
发表于 2012-4-1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士 于 2012-4-16 10:44 编辑

一代天骄lookout在“天涯问答”提问“对仗和对偶的区别是什么?”
nuerhong1966的回答是:
•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山士个见:此回答基本讲清了对偶与对仗的关系,未学过辩证法和逻辑学的人也看得明白。从形式逻辑上看,对偶句与对仗句具有属种关系,对偶句是属概念,对仗句是种概念,对偶句包含对仗句,对仗句包含于对偶句。对仗句一定是对偶句,而对偶句不一定是对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2
发表于 2012-4-1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句中自对是特殊规则,死抠定义,则它们连对仗句也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3
发表于 2012-4-1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放弃“重字”与“平仄”的话,可以这样说:
对仗句涵盖对偶句。对仗句是“属概念”,对偶句是“种概念”。
例如: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晚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王十朋联)
但看前面的两个分句,他们是对仗句,决然不是对偶句!”


既然对仗句涵盖对偶句。对仗句是“属概念”,对偶句是“种概念”,又焉有“是对仗句,决然不是对偶句!”之理?二者岂不成了不相容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4
发表于 2012-4-16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士 于 2012-4-17 10:25 编辑

我没糊涂,请问:对仗句与对偶句,谁的外延大?谁的内涵多?
实际上,除开单一的对联,在骈文、律诗、词等文体中,很难找出是对仗句而非对偶句的例子。

现回到楼主的帖名上来:“用对偶解释界说对仗,是辩证法和逻辑学的错误。”意思是不能用对偶来说明对仗,也不能用对偶给对仗下定义。然而偏偏有人就这样做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已故的王力先生。恰巧我手边就有一本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10月第一版)。在第四章 对仗 第一节 今体诗的对仗(第83页第3行)中,王力先生说:“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如天对地,风对雨,长对短,来对去,等等。拿今天的语法术语来说,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①,副词对副词。” “注①:有时候,动词(特别是不及物动词)可以对形容词。”
这是不是“用对偶解释界说对仗”了呢?不但是,而且是!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界说对仗,太宽了,然而治学严谨的王力先生,非常注意分析法。在第97页,他说:“古体诗的对仗和今体诗不同。第一,今体诗(律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古体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可以(而且常常)同字。………第二,今体的对仗必须是平对仄,仄对平,否则是失对;古体诗可以是平对平,仄对仄。……….总之,古体诗的对仗是很自由的。”在第四章 词的对仗中,他结合大量实例介绍了词的对仗特点。
王力先生很注意论域,本书所论的对仗只涉及今体诗(律诗)的对仗,古体诗的对仗和词的对仗,没有把其他文体的对仗牵扯进来,自然也不会受“句中自对”的质疑。
遗憾的是,如此深入浅出而又精辟的论述,却被人判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错误”,九泉之下,何以能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5
发表于 2012-4-17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士 于 2012-4-17 11:22 编辑

106# 三羊
1、从2.9以下所举的实例中,没有一例“是对仗句而非对偶句”。
2、引用的材料恰恰正是“对仗可以用对偶来解释界说”的论据。
3、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都是动词相对,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这一条太重要了,它充分说明句中自对并非所谓“对仗句”的专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6
发表于 2012-4-1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108# 三羊
真佩服您的执着。在下无话可说了。最后只想问一句:“对仗能不能用对偶来解释界说?”(请用“能”或“不能”回答足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7
发表于 2012-4-1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这可是你在106楼引用的王力先生的论述,这是不是在 用“对偶”来解释界说“对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8
发表于 2012-4-1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士 于 2012-4-17 20:44 编辑

113# 三羊
请先回答:王力先生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这是不是在 用“对偶”来解释界说“对仗”?是,还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9
发表于 2012-4-1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专门抠王力的字眼呢?113楼已经解释!
如果你认为,王力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是准确的,那么在下三羊问:你来回答!

骈文中的对偶,叫做什么?
三羊 发表于 2012-4-17 21:01

呵呵,不正面回答却顾左右而言他,想转移论题?我才不上当。
现话归正题。
用“对偶”来解释界说“对仗”,我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对偶”是解释或界说“对仗”的一个相关概念。仅此而已。这句话并没有断定“对偶”就是“对仗”、“对偶”和“对仗”是一回事。
如果三羊先生对此理解不认同,请提出。
如认同,我再谈下一步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主题
51

957

帖子

15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8740
经验
36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9
10
发表于 2012-5-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畔肥羊进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18:48 , Processed in 0.1144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