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上心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却上心头成联练习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8-7 19:39 编辑

词习作
《一剪梅》

残月如勾上窗,疏影清香,独影悠长。
酒阑更觉夜凄凉。烛也惶惶,人也怏怏

谙尽孤眠离别殇,怎不思量,能不心伤?
为谁消瘦损容光?泪已千行,星已微茫。

江城子 ·《自然灾害有感》
风狂雨骤卷西城。石飞崩,鸟悲鸣。
零落残红,归路少人行。
断壁残垣秋露冷,魂断处,乱山横。

临窗把盏问苍生:劫频倾,几时停?
终日消凝,何以治其平?
且看今朝民已觉,花草茂,景纷呈。

《如梦令》
明媚韶光如绣,
楼上小窗锁昼。
无语倚床帏,
唯有暗香依旧。
回首,回首,
不禁泪洒衣袖。

《满江红》
斗转星移,南海上,烽烟骤起
临岛屿,波涛汹涌,似吞岩垒。
几个苍蝇无所惧,众多蝼蚁能何为 。
人道是,风物岂无情,狼心矣。


誓忘却,盟背弃。
抛正义,绝恩谊。
为邻曾喋血,断碑残记。
自古出征怀壮志 ,今朝迎战同敌意。

念往昔,有彭大将军,谁相比。

《解佩令》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
   叹浮生、一腔幽怨。
   屡欲传情,奈路遥、音书全断。
   正销凝、何时再见。
  
   银河影下,疏星几点。
   到如今、方知时晚。
   天上人间,借梦来、神魂迷乱。
   仗西风、吹干泪眼。

《少年游》
雨晴烟晚,天粘衰草,春意已阑珊。
落花流水,态浓意远,和泪倚栏杆。
留不住,往昔欢笑,唯有更凄然。
几番风月,朱颜骤变,生怕忆当年。

《酷相思》
枫叶漫山红似火
冬将至,绪萧索
奈魂乱、月梦君弹破
怕见那,光阴过
又见那,光阴过


整日恹恹倦梳裹
莫问我,何须躲
恨今日、依然还怯懦
人去也,情深锁
人到也,情深锁


《双双燕》
淡云月夜,倚帏黯消凝,旧愁千缕。
孤灯明灭,衾冷枕寒无绪。
怎忘曾携手处,
但相忆、心如乱絮。
天遥地远追寻,梦里何时能去。

留住,朱阑共语。
奈风雨飘摇,与君难聚。
岁华已晚,空恨此生虚度。
竟日微吟作赋,
又却是、伤离最苦。
一片宋玉忧怀,脉脉幽情谁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3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说明:本期主评是【农夫荷锄】老师,因他家中有事忙不开,临时委托我代为点评。某固不才,但受人之托总要忠人之事,只好越俎代庖,勉强为之。有不当之处敬请包涵。谢谢!出句之要,唯文从字顺、明白晓畅、符合联律、嵌字无痕而已,如果再有点意思或意义,那就更好了。我是在【湖边山麓】老师初评的50个出句的基础上选出10个优胜句和10个优秀句的。
优胜句(排名不分先后)
21、出句:清水芙蓉尘不染【却上心头】(27楼)
赏析:直抒胸臆赞美荷花之品性高洁,也可理解为作者自喻或自勉。
34、出句:激浊扬清扶正气【四季春风】(41楼)
赏析:当前中央正组织“四风建设”,目的就是要“激浊扬清扶正气”,紧跟时代,呼应主旋律。
41、出句:莺声啼破清江晓【钓月】(48楼)
赏析:柳絮飞从何处,莺声啼破空山。借用古诗词,提升出句意境,清新健康,积极向上。啼破——晓,前后关联紧密。
50、出句:清风入墨添诗韵【四季春风】(58楼)
赏析:题诗作画,唯有笔顺墨足,方能酣畅淋漓、挥洒自如。如果这浓墨之中再加进几缕清风,必然更加神清气爽、心满意足。这当为文人梦寐追求之境界。
107、出句:这般清绝唯梅有【飞花】(116楼)
赏析:以“清绝”一词言梅,最为恰切,取清妙绝伦之意,亦可作人格之写照。
114、出句:夜钓清溪诗一篓【墨迹】(123楼)
赏析:夜钓于清溪之滨,乃隐者雅士之风。醉翁之意不在酒,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真乃诗意生活,一个“诗”字,活化也提升了出句意境。
79、出句:无悔我心,清水衙门书作伴【哈哈对对乐】(86楼)
赏析:清水衙门,多喻学校。身列教师一行,注定要甘守清贫,幸有诗书作伴,虽然经济疲软,但精神依然坚挺。阿Q一下,仍然可以自得其乐,所以我心不悔。
80、出句:清风无语,花下晒裈琴煮鹤【半亩方塘】(87楼)
赏析: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古谓煞风景之为。面对如此不堪之像,清风焉能无语?然而面对一群能做出如此煞风景之为的当权者,语又如何?不如无语。
86、出句:月皓风清,清歌一曲清江畔【老八路】(93楼)
赏析:连用三个“清”字而不觉重复累赘,只觉得清晰自然。久处其间,焉得不清?
28、出句:沧浪清兮,雄才无不济天下【悠闲渔翁 】(35楼)
赏析:《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正反两面的意思,而出句作者仅述其一面,是称赞也是希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清平盛世,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也能获得合理的待遇,不再有“怀才不遇”的苦恼。多么美好的愿望啊。

优秀句(排名不分先后)
19、出句:清风何事将帘卷【旧事温柔】(25楼)
66、出句:临溪自有清凉境【心蓝】(73楼)
68、出句:月影一帘清客隐【小隐】(75楼)
102、出句:清江闲钓一弯月【素手拨弦】(111楼)
122、出句:月借清风摇竹影【东方木国】(131楼)
147、出句:山泉泻玉激清妙【风过闲庭】(157楼)
152、出句:风清水碧荷花洁【碧海浪花】(162楼)
156、出句:时清海宴生灵幸【赋碧】(166楼)
164、出句:学荷一世身清白【生菜】(174楼)
151、出句:山色湖光,盈笺皆是清凉境【清弦泪】(161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1:别乡羁客临风叹【却上心头】
出句2:书不尽言清泪下【却上心头】
出句3:秋风卷地惊残梦【却上心头】
出句4:夜半诗成邀月赏【却上心头】
出句5:西园暮雨寒犹在【却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5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号卷:却上心头 63
一、对句【各15分,共45分】
1、出句:雨霁山流翠【缅甸哥】
1、对句:心驰笔沁香【却上心头】
评:无我之境突转为有我之境,触景生情,然句内关联可再紧密些。11
2、出句:不掩柴门待月归【缅甸哥】
2、对句:难藏心事盼君解【却上心头】
评:出句的有一种恬淡的隐居情坏,对句的心事落入红尘俗事,与出句的情调不协。9
3、出句:盛世欣逢,高梧遍植期鸣凤【缅甸哥】
3、对句:俗尘巧得,幽谷洞开寻伏龙【却上心头】
评:前分句有些费解,后分句与出句较近,可再升华。9

二、诗钟【25分】
分咏:荷花/
出尘离浊芳心苦
驱暑含风弱体凉【却上心头】
评:总览切题可以,上比前四字与后三字承接不佳,虽是事实,却显出尘无益,取象尚可斟酌,下比含字不准确,莫若摇,弱体一词亦令人费解,可再琢磨。16

三、成联【30分】
题:平山堂 字数不限,资料自行百度。
蜀岗平山,古朴清幽骚客咏;
文章太守,风流儒雅世人夸。【却上心头】
评:今音成联,上比扣题不错,下比直接言人,切题稍偏,结句用语有些直白,全联浮于表象,如能承载自己的所感所悟或会更好。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联习作

题: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载同窗情意重
一生共穴梦终圆【18B312-却上心头】

再题:李清照
孤独半生,家国难宁叹仕女
词坛千载,易安佳句压须眉【却上心头】

题:岳飞
精忠报国,壮志未酬身已死
大义抗金,英魂不灭梦何堪【却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7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此稿依据新颁布的《联律通则(试行稿)》,并在2005年稿(80个知识点)、2006年稿(90个知识点)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点进行了取舍及修改。
二、因对联的部分内容在联界仍有争议,故此次的这108个知识点并非金科玉律,而只是本着目前联界基本认可的原则进行收集整理的,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三、本知识点的来源。一是参考了以下文献:谷向阳的《中国楹联学概论》、余德泉的《对联通》、尹贤的《对联写作指导》、甘桁的《楹联百话》、奉腾蛟《对联写作规则》等;二是参考了网上部分对联论坛的相关资料;三是飞扬的自己总结(有些常用知识点,查不到资料,或资料不全,飞扬只好自行拼凑,胡乱定义,还望方家指正)。以上知识点如有不当(因是手工录入,还可能还会存在录入错误),恳请跟帖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综合〗

1、【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2、【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律体文学形式出现的高峰期而论,“清联”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并驾齐驱。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3、【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4、【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5、【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6、【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

7、【字】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

8、【对联的标点】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

9、【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

10、【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

11、【全联】整幅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

12、【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与名胜楹联配合使用的称横额。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横批的字词和内容还应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横批”之“虚额”: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横批”之“实额”: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楼”、“同仁堂”。

13、【对联的书写与张贴】对联(上下联)的书写格式,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在实用中一般是竖写。竖写时,如果分成数行,则应注意上联要由右而左书写,下联要由左而右书写。上端要平齐,下端最内行(即最末行)应较短。使全联成为繁体的“門”字形。而在在张贴、悬挂、雕刻对联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此时左右,应以面对对联的人的左右来确定)。

14、【绝对】又称为片玉。对联中所谓的“绝对”一般有两重意思:一、指对联的技巧、用词之高妙达到空前绝后,甚至无与伦比的地步,令人叹绝。二、因联句奇巧、新颖、难度大而长时间无人对出的出句,常被称为绝对或片玉。如:明月照窗纱,个个孔明逐个亮(谐音镶嵌复姓人名:诸葛亮,字孔明。)

15、【合壁】或称“双壁”,指将“片玉”之联对上。

16、【短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少于七字的联语。

17、【中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在七至二十之间的联语。

18、【长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各达二十字以上的联语。

19、【句脚】在多句组成的对联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之为句脚,在单句联中,句脚即是联脚。

20、【联尾】上、下联的最末一个字。

21、【通用联】
适用于较大的范围的对联,叫通用联。如春联、励志联等。

22、【专用联】仅用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对象的对联。如: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此联仅适用于酒馆。

23、【胜迹联】为名胜古迹题写的楹联。胜迹联包括山水风光联、园林古迹联、祠庙墓陵联和寺院道观联。如:千峰拨地,万笏朝天。

24、【婚联】为婚嫁喜事所作的楹联,又称喜联。如:琴瑟春常润,人天月共圆。

25、【寿联】为他人(或自己)祝贺寿辰而作的楹联。旧时习惯,人到而立之年(年满30)方可称寿,因此寿联主要用于30岁以上的人。如:南山欣作寿,北海喜开樽。

26、【挽联】也叫哀挽联,是在治丧祭祀时悼念死者的,故民间也称丧联。如:绿水青山谁做主,落花啼鸟总伤神。

27、【题赠联】在社会交际应酬中用于题赠酬答的对联叫题赠联。题赠联分两种,一是赠人,一是自题。如: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28、【行业联】专门用于各行各业的楹联称作行业联。如: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29、【游戏联】以知识性、趣味性体现文字游戏的对联。如: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30、【节日联】在节日期间书写、悬挂的对联。如:春至芳菲入画图,化机活泼悟鱼鸢。

31、【春联】也叫“春贴”,它是对联家族中出现最早、最为普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类。五代时,蜀后主孟昶(音“厂”)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确凿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初,相传有一种叫“年”的鬼害怕红色,人们为驱邪害,采用红纸。明代时,“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例: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32、【网络对联】就是以传统对联知识为依托,以现代虚拟网络工具为交流手段的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8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8-7 08:31 编辑

第二部分:〖格律〗

A、〖基本要素〗

33、【对联的格律】是指对联的实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格式和规律。

34、【对联的基本要素】字句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35、【字句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句数、字数分别相等。如:萃百代人文,兴学重教,骋怀华夏千丛锦;汇八方俊彦,好善乐施,放眼客家一派春。

36、【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相对一致,或者说尽可能地相同或相近。如:风摇翠柳风啼序,日映红桃蝶恋花。

37、【合掌】对联禁忌之一。把左右手掌合起来,掌心对掌心,指尖对指尖,指根对指根称为合掌。合掌处处吻合谓之全合,部分合或一处合谓之半合一处合。此理用之于对联就是,上下联意义完全相同称之为全合掌,部分意义相同或个别词义相同称之为半合掌或一处合掌、二处合掌。对联制作应尽量避免合掌,尤其是全全掌更是对联之大忌。如全合掌: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38、【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39、【节奏相应】指上下联的节奏相同、相应、相似或尽可能保持一致。如:风和/日丽;人杰/地灵。

40、【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的细小段落。在对联中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这是对联格律中的一个声律要求,通过联句中有规律的停歇和韵律的变化,达到和谐的音乐美。节奏分声律节奏(也称声调节奏和音步)和语意节奏(也称意义单位)。

41、【节奏点】每节奏中最末一个字为节奏点。也称音步位,两字为一顿叫双音步,一字为一顿叫单音步。顿是音节单位。

42、【语音节奏】又叫声律节奏,是利用平仄声的交替与对立产生和谐的音节停顿来实现的,是从律诗中移植而来。是律诗的根本,其显著特点是按照诗中用字顺序,以两个字为一节奏,每一节奏第二字为节奏点(即音步)。如:临水/看云/起,钩帘/待月/来。

43、【语意节奏】又称意节,是依词语结构划分,即根据语意所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方式。语意节奏无固定字数。如: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44、【平仄相谐】指音韵和谐,包括平仄相对、平仄交替、上仄下平。

45、【平仄相对】主要是指上下联之间节奏点上的字,上下平仄应当是相反的。即上联是仄声的,下联就应当是平声;上联是平声的,下联就应当是仄声。如:入座(仄)有情(平)千古(仄)月(仄),当窗(平)无恙(仄)六朝(平)山(平)。

46、【失对】指上下联之间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不相对,即上下联同一节奏点都仄声或都是平声。

47、【平仄交替】主要是指在上联或下联内节奏点应平仄交替使用,即第一个节奏点为平,第二个节奏点应为仄,以此类推,也称平仄相间律。如:春风(平)放胆(仄)来梳(平)柳(仄),夜雨(仄)瞒人(平)去润(平)花(平)。

48、【失替】是指上联或下联内节奏点平仄没有交替使用,即两个相临的节奏点都平仄或都是仄声。

49、【上仄下平】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安排一般是上仄下平,即上联句脚是仄声,下联句脚是平声。如:山径摘花春酿酒(仄),竹窗留月吟夜诗(平)。

50、【内容相关】就是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相关、相扣、相联、相呼应,上下联之间有着合理的内存逻辑关系,或相近,或相反,或相关。不论正对、反对和串对,都应围绕一个特点的主题加以表达和阐述,使主题突出,中心思想明确。内容相关是创作、鉴赏、评析对联的基本原则。如: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51、【工对】又称严对,即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同、平仄相谐、语义相关,总而言之就是既对又联,上下联互相对应,相互关联,完全符合联律。在一副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多数的概念是75%,即7个字至少有5个是工的,就是工对;7个字都是工的,叫全工对),就是工对。工对是对联的最高境界,它可以产生一种整齐和谐的美。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2、【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就是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平仄大体相对,词性大致相当即可,但内容仍然相关。宽对,往往只需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可以了。古今楹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B、〖对仗形式〗
53、【正对】亦称同类对,指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或上下联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人事物,虽然内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联同义或基本同义。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4、【反对】指上下联的内容相反的对仗,它们从相反的角度去阐述一个主题,两相对照,对比鲜明,相反相成。如:满招损,谦受益。

55、【串对】也叫流水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表达的对仗,出句对句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出句与对句在语法上一脉相承,互相不能脱离,更不能颠倒,犹如顺流而下。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56、【自对】又称当句对、边对、就句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便赏眼前生意满;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不知山外有尘寰(此联前两句,从上下联相同位置来看,词性与结构都不对仗,但联中的各自为对都很工整。工整的自对补救了上下联对仗不工的缺憾)。

57、【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语的甲义的同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如: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下联中“东西”主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时,借其表方位意思来与上联的“南北”相对。

58、【虚实对】“虚”为虚拟的,抽象的,或概念的;“实”是实写的,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清的。指上下联内容或都是虚的相对(如: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或都是实的相对(如: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或上下联分别为虚实相对(如:西出昆仑东入海,神驰泰岳志廉摩天)。

59、【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无情对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逐字相对;二是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三是大量采用借对法。
60、【诗钟】是清代中期以来文化人文娱活动的一种。它是在限定的短暂时间内,限定的特殊条件下,创作七言对句的一种文字游戏性质的活动。诗钟叫法来源是:在出题以后,把点燃的香横放着,香根上系根线,线头坠个铜钱,下面再放个盘子,香着到那里,把线烧断,铜钱落在盘子里,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说明时间已到,必须交卷,因此称为“诗钟”。诗钟的创作,一般采取出题、答卷、评定、发奖等一连串的方式,以集会形式进行。此种集会称为“吟社”、“诗钟社”、“折枝社”等,简称“社”。

61、【诗钟格】诗钟限定条件方式甚多。总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要求嵌字的,一是要求嵌字的,都称为“格”。都用一副七言对偶句组成。嵌字的,称为“嵌字格”,不要求嵌字的,又可分为“合咏格”、“分咏格”两种方式。

62、【诗钟嵌字格】是诗钟里最常用来出题的一大类。指出题者指定几字,并要示嵌在指定的位置的一种对联方式。所嵌的字称为“眼字”,简称为“眼”。

63、【诗钟合咏格】即将题意表现于钟联中,以不犯题字为原则。例:“花落知多少,合咏,不犯题字:凄凉墙外飘难数;狼藉阶前扫几回”。

64、【诗钟分咏格】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联起来。例:近视眼,杨贵妃,分咏:面前但觉乾坤小,掌上犹嫌体态肥。

C、〖平仄规定〗

65、【四声】汉语的四声有旧四声和新四声。所谓旧四声(古声),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平、下平)、上、去、入”五个声调读法,其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所谓新四声(今声),即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即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作第一、二、三、四声)四个声调读法为今音,它有一二三四声和轻声。“阴平、阳平”两声为平声;“上声、去声”两声为仄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89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66、【平仄】古人做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通“侧”,即不平之意,平仄之分即汉字声调读法的两大分类,圆缓平和的读音为“平声”;短促有力的读音为“仄”。一联之内,不能只用平声或仄声字,应当有规律地交替使用。

67、【用韵规则】目前联界实行新旧四声双轨并行,但古声、今声不能在一幅联作中混用。

68、【短联平仄形式】如按语音节奏而论,短联平仄规律如下(以下均为正格):

一言联:
仄,(墨)
平。(泉)

二言联:
仄仄,(月夕)
平平。(霜容)

平仄,(风扁)
仄平。(月圆)

三言联:

三言联平起式:
平平仄,(红泉馆)
仄仄平。(白石桥)

三言联仄起式:
平仄仄,(荷叶厂)
仄平平。(杏花园)

四言联:

四言联平起式:
平平仄仄,(书林漫步)
仄仄平平。(艺海泛舟)

四言联仄起式:
平仄平仄,(书以明理)
仄平仄平。(德能立名)

五言联:

五言联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云来山补缺)
仄仄仄平平。(月静水无声)

五言联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老我书千卷)
平平仄仄平。(惊人笔一枝)

六言联:

六言联只有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汉柏秦松骨气)
平平仄仄平平。(商彝夏鼎精神)

七言联:

七言联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流壁立撑天柱)
仄仄平平仄仄平。(百道泉飞落地维)

七言联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碧海长空悬宝刹)
平平仄仄仄平平。(苍泉峭壁涌名山)

69、【多言联平仄形式】如按语音节奏而论,多言联是由一言至七言联句变化排列组合而成,每一句脚的仄平,应符合一至七言的平仄形式(按正格而论)。

如八言联: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雪后寻梅,霜前访菊)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风中听竹,雨际培兰)

上联句脚平仄安排,其规律是:

平仄,
仄平。

这正是二言联平仄的形式。

70、【拗】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就是说,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此之为“拗”。

71、【拗救】就是对中古律诗中的拗句(即平仄的运用不符合一般的规定的句子)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补救,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把另一个该用仄声字的易为平声字或相反,使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上恢复平衡状态。这一“拗”一“救”,合起来便称为“拗救”。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那末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来了,这叫仄拗平救。若是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那就在本句或者对句的相应的该用平声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叫平拗仄救。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如五言联平起式正格为: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变格为:

仄平仄平仄,(案头檩三益)
仄仄平仄平。(座右铭四非)

上联第三字应平而用仄,第四字应仄而为平,下联第三、四字平仄换位,对句完成拗救。

如七言联仄起式正格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变格为:

仄仄平平仄平仄,(自是君身有仙骨)
平平仄仄仄平平。(何如此处学长生)

上联第五字“有”应平而仄,第六字“仙”处应仄而平。平仄易位,本句完成拗救。

7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原是律句规则,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具体说(上联)在遵守对联“禁忌”的基础上:三言句“一不论”(□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论”(□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73、【三仄尾】指上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仄声。如:依法修行可入道。

74、【三平尾】指下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平声,也叫三平调。如:有笔墨诗书做伴,与棋牌酒烟无缘。

75、【出律】当出句为标准韵律,对句也必须使用标准韵律。无论对句哪个位置的平仄发生错误,都是出律。

76、【马蹄韵】也称 “马蹄格”,是汉语“仄顶仄,平顶平,”即“平平仄仄平平”这样平仄两两交替交替的规则。因其平仄格式如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而被学界形象称为“马蹄律”。

77、【对联平仄正格】马蹄韵的基本原理在于“平平仄仄两两交替”,只要句中和句脚严格做到“两两交替”就应该视为正格。

78、【对联平仄变格】没有严格遵循“平仄两两交替”规则即可视为变格。

79、【乱脚】对联禁忌之一。一般来说,对联上联要求仄声收尾,下联要求平声收尾。联末平对、仄对仄或上平下仄,统称为乱脚。如:清风入座吟新诗;明月敲窗叙旧情。“诗”和“情”同为平声。

80、【同声落脚】对联禁忌之一。对联每边两句以上者,单边句脚平仄要交替,双边句脚平仄要相对;每边三个分句时,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而四个或四个以上分句的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如:讲道德,做好事,奉公守法;学雷锋,树新风,为国利民。此联上联各句脚为仄声,下联各句脚为平声。再如:金碧两坊,东西双塔,星辉云灿,光于中夏;湖山十里,烟火万家,乐后忧先,式是南邦。此联上下联后三个句脚都是同声。还如: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载传佳话;几分清风,风分明月,四时邀友人。此联上下联第一个分句句脚同落平声,第二分句句脚同落仄声。

81、【粘律】上下联二、四、六偶数位平仄相同。
第三部分:〖创作〗

82、【出句】原则上是根据对联的格律而出的半联,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83、【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别人所出的半联。这两句严格讲应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现在原则上一般指根据他人的出句而按对联格律对的另外一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84、【成联】又称自撰联、自对联、联语。原则上讲,是按照对联格律,由一个作者创作的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成联包括自创联、集联、改联、仿联、命题联等。

85、【自创联】作者对某一事物有所感触而自行创作的成联。这样的成联因是原创,原则上应具有更高的学习和欣赏价值。

86、【集联】将古今诗文、碑帖中的字句,按照楹联的基本规律,根据集联者所要表达的宗旨组成的新联。集联包括集字联、集句联、摘句联、集名联等。

87、【集字联】主要是从碑帖书法中选字而撰写成联。如何子贞从《兰亭序》中集字联:少生闲气天长静,不作大言怀自虚。

88、【集句联】从已有诗词中将本不相干的两句配成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集句联最严格的要求是在同一作者诗文中找句子,必须将不同诗文里本不相干的两句配成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而不允许照搬原作的上下句。如是照搬是“摘句”而不是集句。如郭沫若集毛泽东诗句联: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89、【摘句联】从同一人的诗文中摘取成句,不作任何修改,以楹联的形式落实集联者构思,寓以新的含义。如陈毅摘杜甫《将归草堂途中有作》为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题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90、【集名联】就是将人名、地名、药名等连接成联。如集鲁迅书名:《故事新编》须《呐喊》,《朝花夕拾》莫《彷徨》。

91、【改联】指移用诗文 中的成句或成联,在文字上略作改、移、增、减而另铸新意的楹联。改联包括改字

92、【改字联】改变原联中的一字或几字,使联意变化的联。如: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上联集高适《别董大》中句子,下联集王维《送元二使西安》中“西出阳关无故人”,将“无”改成“多”。

93、[添字联] 在原联的基础上,增加一字或数字,使联意变化的联。如苏小妹读了权势子弟方若虚的诗后写了一批评联:笔下才华少,胸中韬略无。其兄苏东坡怕得罪人,将联改为:笔下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94、【减字联】在原联的基础上,减去一字或几字,使联意变化的联。如有人结婚,另一人写婚联闹事: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新娘见后,将上下联最后一字都撕了,变成: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众人拍手叫绝。

95、【移字联】在原联的基础上,把其中的某些字移换位置的联。如黄埔军校曾有这样的门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后来黄埔军校性质发生变化,有人将原联中“请”与“莫”字进行了移换,变成: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96、【仿联】模仿别人楹联的模式、句式、风格及特色而制作的楹联称为仿联。如有人仿“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作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97、【命题联】按指定的内容作的联。分为征联,看文写联、看图写联等。

98、【征联】由征联者发起,提出征联主题、内容、联类、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联,然后由征联评委对应征作品进行遴选,并评出奖次。

99、【看文写联】根据提供的一个文字素材写的联。

100、【看图写联】根据提供的一副图像写的联。

101、【句眼】指一句诗、词、曲、赋、联中的最精当的,起到画龙点睛,盘活意境的字。

102、【领字】对联长句,尤其长联长句中用以引领下文的字词,一般可以点断,字数在1—3之间;原为从词曲中使用的。如:此处有清风朗月,其人如劲柏苍松。(按古韵,柏,入声)“此处有”和“其人如”即为领字。

103、【重复用字规则】如果上联(或出句)重复使用某个字时,下联(或对句)必须在相同位置重复使用另外一个字。例:春风吹来春气象,好曲奏出好风光(上联重复“春”,下联在相同位置重复“好”)。

104、【重字】分为几点说明:一是同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例:法界,世界。二是异位重字:指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例:陶匠抟泥,掌中观果;樵夫观弈,梦里入槐。三是异位互重:作为一种成联手法,比较特殊,允许适当使用。例:万法一心,空不异色;一心万法,色即是空。四是虚字相重:受赋体骈文的影响,对联允许适当虚字(之乎者也等)相重 。例: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105、【上重下轻】或上强下弱,对联禁忌之一。对联是对称性文体,上下联要保持平衡,或下联略强于上联,作联一定要忌上联气盛,下联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如:万仞惊峰承日月;一枝柔柳伴花枝。

106、【意境】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意境也称境界,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

107、【联评】根据一副对联,对联意进行解释,对背景进行阐述,对字词来源进行追查,对格律及修辞进行分析,并最终给予评价的一段文字。

108、【联理】在不断的学习、创作中,针对楹联某一问题而确定主题所作的理论性文章。因其涉及论点、论据、论证等,创作难度相对更大,故而其学习、借鉴的价值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0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祝英台

女扮男装求学,巧遇良缘,三载同窗心暗许
泪流襟袖抗婚,恰逢天意,一生共穴梦终圆【18B312-却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1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醒罢平生如大梦==
醉时往事似轻烟【却上心头】
已是山深无觅处==
还期海角有知音【却上心头】
余生策杖青山隐==
来世诵经古寺居【却上心头】
闲来竹杖敲青石==
坐待春风迎黄莺【却上心头】
有意携云归石岫==
无缘随月去天宫
【却上心头】
春江水暖鸭先知==
柳岸花妍风快递[限无情对]【却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2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8-10 09:10 编辑

出句1:我骑春风于跨下[扫冢人]
对句1:  尔担明月在肩头[却上心头]  
出句2:弹指风云八百里[扫冢人]
对句2:  回眸岁月五千年[却上心头]
出句3:弈罢推枰闲放鹤[扫冢人]
对句3:  吟时观卷懒煎茶[却上心头]
出句4:鬓丝疏懒贴黄花[扫冢人]
对句4:  素面凄哀流玉泪[却上心头]
出句5:一捧相思和月煮[扫冢人]
对句5:  满腔寂寞对风吟[却上心头]
出句6:惯看浮名能有几[扫冢人]
对句6:  笑谈荣辱亦无多[却上心头]
出句7:一介草堂诗补陋[扫冢人]
对句7:  万间广厦士遮寒[却上在心头]
出句8:对峙青山已忘年[扫冢人]
对句8:  相持碧水难归海[却上心头]
出句9:笔底狂澜横老气[扫冢人]
对句9:   文中傲骨励青年[却上心头]
出句10:一畦新绿春犁垄[扫冢人]
对句10:  满树绯红蝶扑花 [却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却上心头 于 2013-9-6 23:08 编辑

冯振心《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第2法:

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如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明僧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挾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

明姚汝循《回雁峰》
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
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
欧阳永叔词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亦此句法。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假设性、转折,因果,递进,陈述
如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明黄荣《牡牛图》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如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去岁中秋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如宋皱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宋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如唐杜甫《解闷》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如唐李白《苏台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王廷相《芜城歌》
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如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
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
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如唐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明汪本《舟中有成》
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
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如唐杜牧《秋浦途中》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宋苏轼《又和景文韵》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如唐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气作问,如明陆容《题画》
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
何年了却公家事,来趁山人几日凉”。
  
第13法:

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如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明钟顺《清夜闻笛》
小楼人醉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
短笛谁吹断肠曲,满庭香雪落梅花。
  
第14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如唐李商隐《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宋朱熹《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
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第15法:

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如宋项安世《夜雨》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清何绍基《无园种菜》
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
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
  
第16法:

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如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
何如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第17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如唐王翰《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邪,音ya,二声,牙音。若邪:溪水名,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城东北);

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
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
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党怀英《立春》
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
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
  
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王涯《塞下曲》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清孙原湘《蕉窗听雨图吕生乞题》
滴尽残窗碎雨声,破人秋梦到天明。
不知一夜诗情好,转在潇潇叶上生。
  
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如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田僧《题福教寺诗》
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烟笼白塔低。
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
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如唐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宋邵雍《天津感事》
阳乌西区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如唐李商隐《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清周准《蝴蝶词》
万花谷里逐芳尘,自爱翩跹粉泽新。
多少繁华任意恋,不知只是梦中身。
  
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如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若个:谁,那个)

唐张继《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如宋俞桂《溪流》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
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如宋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金刘昂《吊李仲坦》
文章巧与世相违,身后新恩事已非。
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番春雨绿如衣。
  
第26法:

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宋陆游《杂感》
故旧书来问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
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
  
第27法:

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如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明解缙《赴广西别甥彭雪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第28法:

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如明张羽《题陶处士象》
五儿长大翟卿贤,彭泽归来只醉眠。
篱下黄花门外柳,风光不似义熙前。

明龚诩《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第29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如唐张祜《听筝》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寒云一夜风。

宋杨万里《龙山送客》
念念还乡未得还,偶因送客到龙山。
分明认得西归路,又是回车却入关。
  
第30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明童承叙《宫词》
三三两两不知愁,结束罗裙学打球。
傍晚忽闻仙乐近,分明只在殿东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1法:
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如唐白居易《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明刘绩《听胡琴》
胡弦轻轧语星星,破入甘州便泪零。
一种尊前沈醉客,解听争似不曾听。
  
第32法:
“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如明夏寅《春夜曲》:宝鸭烟消几缕香,月移花影过长廊。
春情一种无聊赖,自起烧灯照海棠。

清沈受宏《同钱太史泛舟座有女郎湘烟戏题》
酒绿灯青夜语中,家乡同隔海云东。
伤心一种天涯客,卿是飞花我断蓬。
  
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而第四句则其所忆之事也。如宋欧阳修《过中渡》
得归还自欲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明归有光《《初发白河》
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
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如唐贾岛《赠人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李商隐《宫词》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明王恭《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如唐郑谷《席上赠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明王儒卿《寄吴郎》
旧事巫山一梦中,佳期回首竟成空。
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第36法: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如唐杜牧《题城楼》: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宋陆游《杭头晚兴》
山色苍寒野色温,下程初闭驿亭门。
不须更把浇愁酒,行尽天涯惯断魂。
  
第37法: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如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闺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元宋元《讨柴》
海树年深成大材,一时斧伐作薪来。
山人指点长松说,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38法:“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如唐张祜《退宫人》
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
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清朱凤翔《村外闲吟》
荷锄时趁月明归,稚子依依候竹扉
竞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第39法: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如宋苏轼《春日》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元高明《题青山白云图》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
茅庐早起无他事,去看南溪新水生。
  
第40法: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如唐李商隐《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闺婿,辜负香裘事早朝。

宋张咏《雨夜》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第41法: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如唐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宋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第42法:“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如唐韩愈《初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孙原湘《画梅》
新年无客到山家,雨洒幽窗鼎沸茶。
最是称心清绝事,对梅花恰画梅花。
  
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如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李商隐《代赠》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宋郭震《老卒》
老来弓箭喜离身,说著沙场更怆神。
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第44法:“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如唐杨凌《明妃曲》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
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明赵师秀《采药径》
十载仙家采药心,春风才过得幽寻。
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荫。
  
第45法:“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如唐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高蟾《春》
明月断云青蔼蔼,平芜归思绿迢迢。
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东风也不消。

第46法: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如唐王维《送沈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明谢榛《怨歌行》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绕楼东复转西。

第47法: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如唐杜牧《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明皇甫濂《杨柳枝》
韶华回首怅离宫,梁苑隋堤荒草中。
独有江边杨柳色,垂垂还是怨秋风。

第48法:“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

宋陆游《楚城》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第49法: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如唐李益《隋宫燕》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贾岛《马嵬》
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
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第50法: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如唐韦庄《鄜州寒食》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明王时保《湖口县》
青山一簇几人家,帘卷湖光日未斜。
好是客船来泊处,一行官柳暗平沙。

第51法: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如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宋苏轼《菡萏亭》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第52法: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如唐令狐楚《少年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宋俞桂《江头》
渔浦山边白鹭飞,西兴渡口夕阳微。
等闲更上层楼望,贪看江潮不肯归。 
  
第53法: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如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牧《南陵道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寒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如元杨维桢《张士诚席上作》
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江山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清孙原湘《题扇》
月光到地白于雪,花气上天香作云。
如此乾坤如此夜,不知何处著尘氛。
  
第55法: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如唐李涉《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一日闲。

宋陆游《夏日杂题》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沈。
茅檐三日潇潇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明陈献章《得廷实书》
洗竹添花张户曹,忽抛闲散事煎熬。
东门春水无人钓,又长溪头几尺高。
  
第56法: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如唐白居易《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宋陆游《梅花绝句》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狗
耳听八方,尽忠职守平安夜
眼观六路, 竭力提防伪善人【18班B312-却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6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狗
耳听八方, 尽忠职守平安夜
眼观六路, 竭力预防伪善人【18班B312-却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烟学凑对韵 》原在 诗词学堂中级班 发表, 现在复制到  诗词学堂初级班 給各同学学习和
欣赏如烟老师的写作!

上平:
上平一东:春回
云对雾,地对穹,丽日对春风。
黄鹂对紫燕,迷雾对晴空。
坡上李,水中虹,樵叟对渔翁。
山青迎杏嫩,柳绿衬花红。
深岫流泉惊睡鸟,清池锦鲤戏顽童。
一盏诗壶,才咏庭前桃馥郁;三分雅意,又吟陇上树葱茏。


上平二冬:人生
成对败,迈对冲,宵小对骄龙。
功名对利禄,傲骨对青峰。
留春曲,对晚钟,傲慢对谦恭。
人生书锦绣,心海展丹彤。
酌酒三杯犹惬意,回眸一世亦从容。
笑掷浮名,陋室萦香书雅韵;闲吟意趣,山泉把酒赋青松。


上平三江:月下
光对影,户对窗,渺渺对幢幢。
山高对海阔,远友对邻邦。
情切切,浪淙淙,古榭对桥桩。
箫音穿逸水,紫气抹清江。
皎月悠然荷点点,轻舟飘荡影双双。
缥缈云来,绮梦缠绵凝晚照;氤氲雾散,襟怀澹淡溢胸腔。


上平四支:观梅
浓对淡,锦对丝,白雪对红肌。
香魂对素韵,虬骨对娇枝。
花数点,意无期,玉面对清词。
凌云逢老树,卧雪作新诗。
脉脉含芳荒野处,婷婷带泪杏花时。
沃野别寒,放眼平川吟蝶早;清风送暖,凭栏曲径报春迟。


上平五微:春归
红对绿,去对归,叶嫩对鱼肥。
风行对燕至,柳展对花飞。
桃荫茂,李丛葳,草盛对云稀。
荷塘流碧影,沃野洒春晖。
北岭风吹香入梦,西楼月映影披衣。
翠水穿林,脉脉清泉山旖旎;烟云戏鸟,濛濛淡雾蕊芳菲。


上平六鱼:送别
天对地,水对鱼,远近对亲疏。
风来对棹去,影泣对声嘘。
容黯淡,意踌躇,冷露对孤车。
春城风正骤,杏雨泪犹涂。
别绪诗空交雁阵,相思写满付云书。
抱月于心,万水重重休似梦;追舟在岸,千山漫漫竟如初。


上平七虞:思亲
风对月,鹭对凫,柳影对云衢。
舟来对梦去,鸟树对湘湖。
情欲切,意犹孤,山径对村梧。
苍峰飞雨乱,冷院落花枯。
游子天涯牵故里,家慈柳畔望归途。
漂泊经年,醉墨修书嫌驿远;云游数载,乳鸦反哺恨心愚。


上平八齐:幽兰   
花对谷,石对溪,春韵对黄鹂。
分香对数茎,相倚对同栖。
芊叶盛,野丛低,清露对云霓。
靑枝丛为伴,疏影簇相携。
气爽盈盈凝浅翠,神清楚楚媲诗题。
细叶临风,楚殿烟微凌冷月;芳姿斗雨,幽崖雾渺卧山泥。


上平九佳:沈园   
荷对水,落对差,古苑对新槐。
梅槛对宋井,射圃对琴阶。
思海角,望天涯,浅唱对深埋。
寒墙堪并立,怨柳亦相谐。
断壁悲歌留遗恨,残笺洇泪诉衷怀。
伉俪情深,执手相看成泪眼;鸳鸯意重,欲书难托聚阴霾。


上平十灰:雪梅  
风对雨,洁对灰,白雪对红梅。
虬枝对玉魄,傲骨对奇魁。
孤树发,独根催,清气对云堆。
高标随冬遣,逸韵伴春来。
昨夜香飘清雪域,今晨风递雨花台。
笑破严霜,任遣高寒归鹤远;香浮野陌,犹教疏影看春回。


上平十一真:有感   
平对淡,伪对真,鹤友对松邻。
游仙对墨客,雅士对文人。
唐宋韵,菜根神,养性对修身。
无求心无浊,无欲意无尘。
不与繁枝花为伍,但同丝竹律相亲。
俊逸幽怀,庄子再生何处觅?诗书满腹,孔丘来世不言贫。


上平十二文:读史  
今对古,馥对芬,旧韵对新文。
李陵对管仲,伪将对真君。
歌勾践,赞从军,举国对超群。
春秋求收获,子产善耕耘。
苏武忠心情缕缕,卫懿弃国鹤纷纷。
诸葛隐居,大志胸怀存战乱;唐且出使,只身虎穴建功勋。

上平十三元:母爱  

慈对爱,圣对尊,恒久对渊源。
一生对十月,百孝对千言。
无寒意,有母温,远水对家门。
天涯思苍发,海角念山村。
霜染苍颜纹路刻,风吹白发雪花翻。
世事如斯,世上唯余何事重?人生于此,人间第一是亲恩。


上平十四寒:思远  
山对水,海对峦,柳瘦对花残。
梧桐对菊影,研墨对凭栏。
千里望,百遍观,秋暮对心酸。
归鸿随露冷,去雁过窗寒。
寂寞无由提笔重,相思缱绻忘衣单。
落叶有情,香溢何时人已至;红笺无寄,风飘此处泪轻弹。


上平十五删:抒怀
诗对梦,日对寰,胡马对阴山。
人生对墨韵,百味对一般。
秦时月,汉代关,苦泪对苍颜。
流云凝雨雾,归棹入港湾。
伴雾伴歌梁道道,随风随意水潺潺。
笔托为谁,默默轻抒能醉舞;人立于世,匆匆过往不停攀。



下平;
下平一先:春约  

梅对雪,树对燕,迷雾对晴川。
莺声对桃面,分柳对流泉。
初画卷,再添鸢,日暖对鱼鲜。
风吹行水畔,鸟唱绕亭边。
切望青峰拂远梦,轻梳翠草赏波涟。
倚竹轻嗟,仙境蓬壶何处在?凭栏闲坐,醉人春色展眉前。


下平二萧:春竹  
林对影,簇对条,傲雪对凌霄。
红花对碧叶,劲节对春潮。
颜清雅,态高标,翠琐对青雕。
千竿生古径,万里看今朝。
拔地但求邀燕至,入空不为把云招。
雾嶂阶前,吸露随霜无改貌;寒烟暮里,临风伴雨不弯腰。


下平三肴:杜甫  
今对古,虎对蛟,愤懑对怒嘲。
二悲对三别,劲旅对荒郊。
和泪泣,把诗敲,爱国对同胞。
花溪环草舍,社稷在眉梢。
碧水青山行路漫,孤舟老病坐船艄。
日月同辉,流韵诗章青史缀;田园伴梦,功名利禄净身抛。


下平四豪:屈原  
忠对狡,壮对豪,天问对离骚。
楚辞对章句,绝唱对江号。
怀志向,著情陶,献策对挥毫。
变法寻梦远,图强恨山高。
冻雨侵袭何事降?流云转变祸横遭。
迹洒人间,屈子曾经歌滚滚;行吟江畔,汨罗依旧涌滔滔。


下平五歌:雨荷  
风对雨,笠对蓑,近岸对凌波。
枝间对叶底,浪涌对渔歌。
陶翠袖,醉新荷,玉露对娇娥。
风吹凝雾影,雨散出星河。
绿伞盈盈人妩媚,红花脉脉影婆娑。
举首依亭,烟柳堤边谁不定;凝眸止步,瑶池深处棹穿梭。


下平六麻:小聚   
晨对暮,树对花,翠竹对红霞。
兰亭对水榭,浊酒对清茶。
谈往事,醒韶华,笨鸟对寒鸦。
微风留挚友,夜雨绾轻纱。
聚散浮云为过客,欢愁瀚海似流沙。
岭鹤相随,知己一生常海角;萍踪且伴,佳音在世易天涯。


下平七阳:品茶  
云对雾,水对湘,翠绿对金黄。
银杯对玉液,春露对神汤。
烹几许,散满堂,润腹对清肠。
轻咂喉泛韵,细品齿留香。   
神壮豪情抒笔墨,津生爽气沁心房。         
闲品人生,自古云烟凝梦幻;熏陶性志,从来风雨聚诗章。


下平八庚:秋景  
鸿对雁,去对行,孤唱对难鸣。
黄花对红叶,冷露对香橙。 
枫交错,水纵横,菊笑对风迎。
穿梭渔火亮,点缀岸堤明。
但望林深无鸟语,还闻波静有歌声。
慢品苏黄,桂酒一杯浮月影;轻吟唐宋,烟云万里助诗情。


下平九青:夏夜   
池对岸,榭对亭,皎月对流星。
微风对淡雾,水静对云停。
蛙鼓响,笛音宁,柳影对荷馨。
参差间叶绿,错落有枝青。
短棹飞花盈梦境,清心醉酒入云霆。
品味人生,世事云踪如柳絮;尘封几事,人生浪迹似浮萍。

下平十蒸:思乡  

峰对路,鸟对鹰,雨过对云蒸。
晴湾对翠谷,水涉对山登。
思乡起,著意升,笔瘦对情增。
心从穿草迹,绪解绕青藤。
把酒青丝凝远棹,缝衣白发向残灯。
海角一生,不语烟云飞有影;天涯几度,空笺雁字去无凭。


下平十一尤:秋感  
寒对冷,寂对幽,霭雾对清秋。
空枝对瘦叶,雨扰对云流。
枫依岭,菊染丘,桂艳对琴悠。
随风经水畔,把酒卧山头。
海角浮云承雁字,天涯孑影望谁眸?
意兴和云,似梦人生看叠浪;襟怀抱日,如烟往事付行舟。


下平十二侵:偶感  
清对冻,瑟对森,冷入对寒侵。
蝉鸣对雁唳,雨泣对风吟。
看倦鸟,望疏林,笔叹对诗寻。
风霜犹屡至,苦辣亦常临。
应赞梅花同雪色,堪歌清韵有冰心。
风雨一肩,去俗省身清肺腑;浮生半世,隔尘养德净胸襟。


下平十三覃:林中   
松对竹,雾对岚,岭北对村南。
红花对绿水,翠谷对清潭。
奇峰叠,峭壁含,山秀对天蓝。
瞻泉念,入谷探,虽苦对犹甘。
春秋多少事?风雨一肩担。
远梦无尝难意悔,浮云纵过不心惭。
洗却尘埃,养德还从呻吟语;熏陶雅性,省身且伴菜根谭。


下平十四盐:求学   
求对学,傲对谦,驿路对幽帘。
忠心对孝义,母爱对师严。
秃笔瘦,倩影纤,柳荫对廊檐。
敲诗留雅句,揽卷忘香奁。
且避尘埃寻静逸,但持素性觅安恬。
一日高飞,莫向流星冲远落,三分勤勉,还如笨鸟用心潜。


下平十五咸:无题
陈对旧,默对缄,尺素对书函。
飞鸿对荡雁,妄语对忧谗。
花间泪,梦中衫,呐呐对喃喃。
纯情怜岭树,雅意爱山岩。
悲叹杨花随雨动,欣观幽竹入云嵌。
梦里情牵,石证三生无得愿;人间谁恨?河铭一渡不征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五音:(转载)


    都说一个人唱歌跑调叫五音不全。那么五音是哪五音呢?五音者:宫、商、角、徵、羽。具体到我们平水韵里便是
宫:韵母为 ong的
商:韵母含有 a\an\ang的
徵:韵母还有i的
羽:韵母还有 o、 u的
说到五音 便离不开四呼。四呼五音六部。
四呼为:开口呼 齐齿呼 撮口呼 闭口呼。
开口呼:顾名思义 就是读这个字的时候口是张开的。比如 华 扬 商安  先 等等。
齐齿呼:顾名思义,就是读这个字的时候牙齿是对齐的。比如:泥 枝 诗 词词等。
撮口呼 顾名思义 就是口搓起来。像雨啊 鱼啊 湖啊。
闭口呼:所有的入声字均为闭口呼。
都知道古时候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如果你忧愁的时候 吟唱时候面部表情就是咧开的,比如杨啊 这样子那就会给人很别扭的感觉。通过分析韵部和诗的内容的感情 不难发现 十一尤一般是表达忧愁的感情十一尤是撮口呼,这样吟唱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和表达的感情就相协调。如此才能更有感染力。
徵 是齐齿呼 读徵的字时 牙齿是对齐的。不如扬 那样子嘴巴咧开,发扬这个音的时候可以同时微笑。但是如果你读鱼  试试读这个的时候 看能笑着读不?所以呢 一般徵 音的韵部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淡淡的愁。不像十一尤那样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大喜不大悲 徵 音的韵部表达的感情。一般开心的感情多用商。七阳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 激昂的 感情。这些不是我们死性的规定,而是我们的前人就总结出来的。所以呢 在写诗的时候如果你这首感情是愁的 首选便是十一尤。注意看下八庚九青的韵字,多是和感情有关的。所以一般涉及到情的时候用这两个韵部的多。
在唐诗三百首的五律和七律中,并不是所有的韵部都均衡的使用,有的用的较多,有的用的较少.我们可以通过学读前人的作品,从中寻找一些前人用韵的规律,或者用韵的大致范围,这样可以大量的缩短我们选韵的时间.
四支韵多以写感怀为题
八庚韵则是更多的倾向于情感色彩。
七阳韵适合写开心快乐的,不适合表达那种比较压抑的内容.比如,九青,适合表达感情;比如四支,感怀;七阳,一先,适宜表达开心的内容;这涉及到四呼的问题,凡是开口呼的韵适宜表达高兴的内容.
有个特殊的:
【桥 韵母为ao  为羽不是商哈】
平水韵部 四呼
一:撮口呼部
【上平 一东】、【上平 二冬】、
【上平 六鱼】、【上平 七虞】、
【下平 十一尤】、【上声 一董】、
【上声 二肿】、【上声 六语】、
【上声 七麌】、【上声 十三阮】、
【上声 十七筱】、【上声 二十五有】、
【去声 一送】、【去声 二宋】、
【去声 六御】、【去声 七遇】、
【去声 十一队】、【去声 十八啸】、
【去声 二十号】、【去声 二十六宥】
二:开口呼部
【上平 三江】、【上平 九佳】、
【上平 十四寒】、【上平 十五删】、
【下平 一先】、【下平 四豪】、
【下平 六麻】、【下平 七阳】、
【下平 十二侵】、【下平 十三覃】、
【下平 十四盐】、【下平 十五咸】、
【上声 三讲】、【上声 十四旱】、
【上声 十五潸】、【上声 十六铣】、
【上声 十八巧】、【上声 十九皓】、
【上声 二十一马】、【上声 二十二养】、
【上声 二十七感】、【上声 二十八琰】、
【上声 二十九稴】、【去声 三绛】、
【去声 九泰】、【去声 十卦】、
【去声 十四愿】、【去声 十五翰】、
【去声 十六谏】、【去声 十七霰】、
【去声 二十二祃】、【去声 二十三漾】、
【去声 二十八勘】、【去声 二十九艳】、
【去声 三十陷】
三:齐齿呼部
【上平 四支】、【上平 五微】
【上平 八齐】、【上平 十灰】
【上平 十一真】、【上平 十三元】、
【下平 二萧】、【下平 三肴】、
【下平 五歌】、【下平 八庚】、
【下平 九青】、【下平 十蒸】、
【上声 四纸】、【上声 五尾】、
【上声 八荠】、【上声 九蟹】、
【上声 十贿】、【上声 十一轸】、
【上声 十二吻】、【上声 二十三梗】、
【上声 二十四迥】、【上声 二十六寝】、
【去声 四寘】、【去声 五未】、
【去声 八霁】、【去声 十二震】、
【去声 十三问】、【去声 二十一个】、
【去声 二十四敬】、【去声 二十七沁】
四:闭口呼部:
【入声 一屋】、【入声 二沃】、
【入声 三觉】、【入声 四质】、
【入声 五物】、【入声 六月】、
【入声 七曷】、【入声 八黠】、
【入声 九屑】、【入声 十药】、
【入声 十一陌】、【入声 十二锡】、
【入声 十三职】、【入声 十四缉】、
【入声 十五合】、【入声 十六叶】、
【入声 十七洽】
记住 宫商角徵羽的区分方法就可以了啊。这个在以后的填词里是少不了的。( 五音是按四呼来加以区别的)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区别他们的感情色彩。
四呼是发音的方式。比如商音你要用开口注意的方式来发出。一个是音一个是发音的方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从这些作品中可明显看出,内容几乎都是与感情有关的。不是友情,就是兄弟情。为什么唐诗三百首里,涉及感情的作品,基本上都压八庚和九青呢?为什么不压别的韵部?当然也有压四支的。但压四支的通常较伤感。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些韵部所压的韵,与作品的内容,是不是也有些关系呢?换句话讲,不仅要求我们守韵律,而且压韵与要表达的内容有关。古人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作品涉及情感的时候,他们直接就选这些韵部的字压;其中,九青较多;其次有成、心部;说情,就用情部的韵;相对于其他韵部而言,更容易表达清楚,以后我们写作品的时候,不妨照这样去做。
    今晚的是临时交流的 没有事先写好的讲义。
    以前一位老师,仔细看过《唐诗三百首》,其中心情中等的,一点不悲的,约只有不超过两首压九青韵。据此总结出:
    1、唐人写作品,与感情有关时、不开心时,这个韵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包括李白、杜甫在内。
    2、作品内容多为别离,不是兄弟,就是朋友,要不就是挂念。因此我们在压韵的时候,也可以象唐人这样简单些,不必要那么复杂。
    相对容易的韵,当然也是相对正确的韵。这和韵字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按照自己所选定的内容,可以很简单直接选择一个韵来压;就象前人所做的那样,简单,多半也是最合理的。
   心情带有愤怒的时候,选一东,二冬,较多。
   因此,平时写作品的时候,用不着把《平水韵》翻完,根据内容,完全可以很轻松的决定选择哪个韵部;这个最简单的韵,能够使作品生辉。因为韵字在律诗中,总是最突出的;合适的韵字,对作品的影响不言而喻。阳韵,比较轻松开朗的。
   十四寒和十五删相对其他开口呼 有点区别。
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不止诗有选韵的讲究。词更是如此。每个词牌都有各自特定的表达情感。如果这个词牌的内容要求是表达开心的 你却表达成了悲伤的,那么这便是失腔。如果你选的韵和你表达的感情相冲突了 就是落韵。网络上很多拿起词牌 不审直接就填的比比皆是。因为五音的不同,唱的时候就有了抑扬顿挫,古人创作词谱,就按照唱起来流畅,听起来舒服,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发明一个词谱。
    五音 就两个变音,一个变宫  一个变徵。2变+5音=填词的七个基本调子----简称七调。
    比如你要填沉重内容的词牌那么沉重程度的不同,选择的词牌就不同,反过来,选择的词牌不同,沉重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一切由内容决定。这个内容以后不再讲到六讲就交流虚词的运用。

开口呼  对应五音之商,带a的音节,表大笑或略伤的情感;
齐齿呼  对应五音之徵,带e、i的音节,表微笑或伤或中性的情感;
撮口呼  对应五音之宫、羽,带ong、o、u的音节,表伤,根本笑不出;
闭口呼  对应五音之角,入声字。
四呼。五音,有四个发音的方式,分别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闭口呼(合口呼),即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9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56法习作:

第1法:

                 
                   七绝 ·《感怀》
一别津城已数年,几回魂梦亦相牵。
谁将此意陈秋月?却望津河清泪弹。  

第2法:      
        
             七绝 ·《学诗有感》
竟日吟诗不厌诗,案前洒墨夜阑时。
欲将诗意传明月,诗意因何有所思?

第3法:

              七绝 ·《月夜感怀》
西风卷地百花残,独倚窗帷泪未干。
已惯影孤空对月,缘何又觉月光寒?

第4法:
   
           七绝 ·《写诗》
夜阑凑句月常窥,搜尽书山觅妙词。
蕴秀笔端千点墨,却难携墨入佳思。


第5法:

          七绝 ·《送别》

去岁陵园送尔行,疏烟淡日鸟悲鸣。
如今与尔蓝桥见,烟锁流云上玉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主题
134

5771

帖子

31

精华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960
经验
206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7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15樓  翰海一鶴
悠悠万古傲苍穹,叠叠千峰幻彩虹。
夏后双龙携缀雨,周王八骏带生风。
林间漫布迷樵客,溪畔停留友钓翁。
舒卷随心天地阔,清烟常伴乐由衷。
        
李商隐 《九成宫》诗有句『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马蹄。』以之而成颔联点题,妙着!
刘威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有句『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以 [漫布] [停留] 写云因风动。『烟迷樵客』的景致活现。
尾联大有齐己的『劳生有愿应回首,忍着无心与物违。』休闲至乐,欣赏。

31樓  閑云天遠
有意出深岫,来裁五色裳。
时临湖照影,偶约鸟同航。
忽见枯禾土,正愁黎庶肠。
不求织女巧,带雨济南疆。

这诗起句即以「云无心以出岫」换骨来点题,「旋裁五色冰蚕锦,自在云间白鹤飞。」承接作起联下句,好。
再以行踪演绎组成颔联。转结改以悲天悯人的心来煽情,结得好,欣赏。


27樓  洹南书生
朝游南海暮归京,
万里江天任纵横。
莫谓长风随我意,
心无所累一身轻。

起句有吕岩句的影子,但韵字用 [京],推想作者可能身居要职。
随后的句子加强了我的印象。大气干云,好气势。
结句更是一针见血。庙堂之内,众皆「心无所累一身轻」,百姓之福也。
以浮云自命,好比兴。
用字谴词,浅白而不失风范,好诗。

35  却上心头
凭借清风何处去?
霓裳曼舞任逍遥。      
生来本是无根物,
日月相携共寂寥

起句写出云行进的主要动力,次句以「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霓裳羽衣舞来描绘「云容罗袖轻舒,身躯转,」比兴高妙。逍遥形容其飘逸的态势,相得益彰。
转结 [无根] [寂寥用得好,一派高傲不群,相携日月。就如说话般明浅简洁,寓意深厚,好结,欣赏

51樓 夢如烟
纷纷霭霭行何处?
辙迹飘然似絮飞。
欲伴青松随物态,
悠悠出岫自天机。         


任昉 《答刘居士》有句『行无辙迹,理絶心机。』起承句在在点明无心、自在。
转结句重申前两句的中心,悠然自得。去留无迹,空灵神韵。
如烟诗境,又进一步。推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7 22:27 , Processed in 0.1915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