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陈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律通则》的几点意见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1
发表于 2012-4-25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律诗中的句子,有什么出律不出律的说法?我们平常说话,难道还有出律不出律之谓吗?可见你坚持按“135246平仄法律”这把尺子在衡量所有的句子。我前面说过:“即使真理,也有实用的范围”。而你正是将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才适用的一句话,当做普遍适用的真理。你就错在这里。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25 12:19


原来如此,你也知道“适用范围”,那你为何将五七律诗不对仗的首联尾联,当成对联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2
发表于 2012-4-2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2-4-25 12:54 编辑
这是我的观点呀?你不同意可以批驳嘛!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25 12:44


这是术语,古人的诗文,两句为一联。这是很肤浅的诗词知识。何须“批驳”呢?
和我们对联文体的联,不是一个概念。王力《汉语诗律学》有专门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3
发表于 2012-4-2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的两句,称为一联。构成一联的要素是字数对称。一联中词句构成对仗,即称为“对仗联”。律诗的“对仗联”单独使用,即为“对联”。“对联”又来源于骈文中的“对偶句”,因此对联又不完全同于律句
金筑子 发表于 2012-4-26 10:07


何为“对联又不完全同于律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4
发表于 2012-4-27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有疑问吗?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26 11:46


律句,所指的对象,只是一句。
“律句”与“拗句”相互对应,与对联何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5
发表于 2012-4-2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如此人家说了“对联又不完全同于律句”你还有什么疑问?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27 07:47


纯属狡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6
发表于 2012-4-2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先生真的不懂么?对联,可以用律句构成,又可用非律句构成。也就是说,构成对联的句子可以如律句一样讲平仄,也可以如骈句一样不讲平仄。
=====================
我看你对“律句”的概念,与诗句想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7
发表于 2012-4-2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先把什么是律句,什么是出律等基本概念闹明白再来辩论。。
L翠拨青松 发表于 2012-4-27 11:38


看来,你不懂什么是“律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8
发表于 2012-4-2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先生真的不懂么?对联,可以用律句构成,又可用非律句构成。也就是说,构成对联的句子可以如律句一样讲平仄,也可以如骈句一样不讲平仄。
金筑子 发表于 2012-4-27 11:06


骈句,不讲“平仄”?真有你的胆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29
发表于 2012-4-27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和三羊先生已经讲不清楚任何问题了!所谓平仄,是唐以后的律诗、词,才讲平仄。所谓律句,专指律诗的讲平仄的句子。律句,与骈句毫不相干。骈文产生于汉魏六朝,那时还没有平仄理论,当然也就没有平仄要求。三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2-4-27 17:25


你“曾经”身为诗刊的编辑,起码的知识与职业道德正理应该或多或少的有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30
发表于 2012-4-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和三羊先生已经讲不清楚任何问题了!所谓平仄,是唐以后的律诗、词,才讲平仄。所谓律句,专指律诗的讲平仄的句子。律句,与骈句毫不相干。骈文产生于汉魏六朝,那时还没有平仄理论,当然也就没有平仄要求。三 ...
金筑子 发表于 2012-4-27 17:25


唐以后才讲“平仄”?有证据吗?不要与青松一样,信口开河,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31
发表于 2012-4-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以前就讲“平仄”?三羊有证据吗?
金筑子 发表于 2012-4-28 09:26


三羊无证据,难道等于金筑子有证据吗?

王力说的沈约定平仄,你敢攻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1 02:57 , Processed in 0.0939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