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8|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能用古声韵 正确完整地 读出古诗词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主题
24

487

帖子

3

精华

1384

积分

联都进士

联都2007年度殿试探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5073
经验
13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1
发表于 2011-1-2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声字的特征大家都知道,并且从一些入声字的组合来看,其表达比较有:急疾感、逼迫感、抑压感、郁结感、错愕感、顿挫感等。入声字的发音特征大多是:短、顿、促。

但是在下有一点一直弄不清的,就是:与入声字最接近的是平声字,而不是上声或去声。而依我们现在的普通话读音,似乎去声更接近于入声。

众所周知,宋词是非常讲究声情的,但...

宋词中有一些现象说明:平、入是可以通融。这个仔细分析后就会有这个结论

宋词在用韵上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满江红应该押入声韵,但姜白石却有押平韵的满江红。虽是创新,但绝不是胡来。

不知谁能解答在下的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主题
24

487

帖子

3

精华

1384

积分

联都进士

联都2007年度殿试探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5073
经验
13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2
发表于 2011-1-2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中原音韵后,入声字有派入其它三声的现象,可见入声字的读音、意义,已有所变化。

目前对入声字读音特征的描述也多来自元以后。因此,我以为这已不能真实反映唐宋时入声字的读音了。或许正因为如此,产生了我们对唐宋时期入声字的不解。

以现在所言的入声字来看,一个入声字的音长也就是平声字音长的一半,在非常讲究音乐性的词牌来说,平韵若改为入声韵,就会造成节拍不合。该是平音字的时候,换成入声字,也很难拖腔。

所以,我以为对唐宋入声字的用法就不能局限在从读音上分析,恐怕还有其它不可知的内容有待挖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主题
24

487

帖子

3

精华

1384

积分

联都进士

联都2007年度殿试探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5073
经验
13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3
发表于 2011-4-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4楼

我无意,也无力反对这种说法。其原因在于陈风君所言的“诗”已非我们所讨论的唐诗或古诗之“诗”了。陈风君此处所说的诗,可能属于一类符合起承转合的,字数有规定的韵文学而已。

究其所在,可以说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唐诗的乐感,也忽略了宫商角徵羽与“六部”的对应,更忽略了其所呼应的文礼、社会因素。不用翻很多书,你随便就可以找到“宫商角徵羽”依次对应“君臣民事物”,也对应“土金木火水”。

这不是玄学,也不是漫谈。而是体现在诗词的创作中。我也是初步涉足此部分内容,所以不能说明的很详细。但可以肯定地说,诗词的发音、用字,用词,押韵,一定是与这些息息相关。

以此来看,新韵是不能反映出这些关系和声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主题
24

487

帖子

3

精华

1384

积分

联都进士

联都2007年度殿试探花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5073
经验
13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4
发表于 2011-4-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酌 于 2011-4-2 18:00 编辑

《南齐书·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毅,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追溯历史,应该是南朝的永明体开始了近体诗,周颙、沈约、谢朓辨四声严格诗律。到唐初,格律的发展臻于完善。



可以推测,唐时,音乐是文人自小的必修课。因此音乐熏陶的结果蔓延在他们的骨子里。在诗词的创作中本能地体现出来。



彼时的音乐是修养,是文化和思想的体现,是文人世子的基本功。而今天,世界变的太丰富,相对而言,音乐对人产生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大多人对音乐的感悟沉浸在娱乐之中。



唐时,自小的文化修养,使很多东西被固化,比如国与家,君与臣,父与子,事与物,等关系。要说这些都只体现在文字的字义之中必定是片面的,这些会本能地融进乐音之中。



再者,中国的象形文字不同西方,属于“有情文字”,其字音、其字义含有情怀。又,汉字是以单字为义。因此字与字,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体现了内容和情感,也体现了音韵美感。



可以说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唐诗的乐感,也忽略了宫商角徵羽与“六部”的对应,更忽略了其所呼应的礼制、社会因素。不用翻很多书,你随便就可以找到“宫商角徵羽”依次对应“君臣民事物”,也对应“土金木火水”。这不是玄学,也不是漫谈。而是体现在诗词的创作中。可以肯定地说,诗词的发音、用字,用词,押韵,一定是与这些息息相关。



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化中的古典诗歌,既有思想性,也有音乐性。



历史的变迁,造成统治者的地域文化对华夏文字有相当的影响。韵书的编纂者也因地域不同而又有倾向。因此,读音、字义的变化是顺势而行的。这也是韵书随着人文的变化而变化的原因。(例如中原音韵后读音入派三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字义例如:古义“妻子”就是妻与子,而现在就单指老婆,“无赖“,古义是“胡作非为”或“活泼好玩”之意,而现代则是“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如果仔细研究历代韵书,就会发现,每次的变化并不是大刀阔斧,而是“润物细无声”。这至少说明,早期韵书中,字的分类绝不仅仅只按字音,而还有很多纽带。举个例子(我自己统计过五律),平水韵中八庚、九青、十蒸就现代读音都会被归为一个韵部。而古人写诗用八庚韵的,是数倍于其它两韵。十一真也是十二文的数倍,一东也远多于二冬。也就是说,韵部的分类带有社会、情感因素。



从陆法言的切韵(193部)到唐韵(195部),广韵(206部)、集韵(113部)、平水韵(106部)、中原音韵(曲韵19部)以及现在的佩文诗韵(106部),都是不断地继承、发展、变化而来的。其韵部分类除了作为曲韵的中原音韵外,分类方法都有延续、衔接性。这样看来,是保持同样的遗传基因,是一脉相传的东西。而中华新韵的分类却与前者大相径庭,因此这些联系就反映不出来了。



如何在古韵和今韵之间取舍、绝不是一个喜恶问题,也不是一个多数与少数的问题。或危言耸听地说,若采用现在所谓的“新韵”,所丢失的就是上千年古代文字的基因,放弃了无数美好的东西。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破解文字的遗传密码,因此,我们期待着有钟情于这些内容的学者做详细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4 13:28 , Processed in 0.0965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