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4|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业十六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主题
611

9440

帖子

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6811
经验
100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5
1
发表于 2009-9-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口果人尔能看日月白这段言舌,那言兑日月人尔白勺目艮目青有严重白勺散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主题
611

9440

帖子

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6811
经验
100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5
2
发表于 2009-9-9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截止,明晚孤城记得收卷

下期素手出题,9月12号开始,为期一周

素手这期结束后,第一轮结束。小宝最近忙,第一轮就不出题了。

第二轮将由出题人点评

第三轮互评

不光会写,还得会评。
女口果人尔能看日月白这段言舌,那言兑日月人尔白勺目艮目青有严重白勺散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主题
611

9440

帖子

1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6811
经验
100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5
3
发表于 2009-9-13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波亭1:——素手
久伫亭台悲旧史,天日昭昭,有忠孝不磨,恁是霜刀屠热血;
侧看松柏耸云霄,雄风凛凛,萃浩然之气,直携明月鉴忠魂。

可儿:联的条理不是很清晰。其实思路已经定下来了,起句也很好,只是到写的时候就乱了阵脚。比如上联,起句,悲旧史,这儿就可以顺着思路,写这史这悲。然后下联思路拉回,回到眼前,通过景的描写,来或进一步渲染,或感慨。现在这样写的,貌似用词不同,其实很纠结,说来说去就那层意思。

风波亭2:——素手
久倚栏干悲旧史,憾我辈来迟,未可黄龙同痛饮;
今从遗址仰威名,欣亭台无恙,好教后世鉴前车。

可儿:这联好些。主要是上下落点错开了。上下的起句换一下,情绪更统一。

风波亭3:——素手
平地风波起,便雪雨千年,终难洗三字冤屈,诸多愤慨;
英雄今古尊,纵亭台一炬,应知已功铭南宋,名烙西湖。

可儿:这联不错。好在有自己的思想。尤其下联,写亭却视亭为无物,精神已镌,何在一亭乎?细节处再精致些,诸多感慨,和亭台一炬,这两处比较粗糙。

风波亭4:素手
凭栏多感慨,叹将军虽死,正气犹生,碧血一亭足万古;
有柏耸云霄,蕴天地精神,英雄襟抱,劲节百尺傲千秋。

可儿:这联和第一联的缺点一样。上联已经说了正气碧血万古,下联还是这意思,徒费笔墨。

风波亭:——小葱
英雄归去灵安在?幸天日昭然,忠魂不灭,骂名不灭
今我复来泪满襟,问奇冤自古,错杀几人?得雪几人?

可儿:这联小葱给我看过,当时手头有点事,没多说。这联总的还行,个别处表达有点问题。从忠魂不灭到骂名不灭,转的太急,本意是指骂赵构秦桧,但是缺少过渡和交代,这两句放一起,容易给读者误解。其实没必要转到他人身上,就全着眼在武穆身上。
下联有新意,跳出某一事而从历史的高度来感慨,眼界自出。

乌江亭:——味道(哈哈,写完才看出来不小心藏头了,师傅加分)
乌骓不逝,虞美无吟,千古于兹多慨叹
江声别楚,功名归汉,一亭所望尽苍凉

可儿:无骓不逝,从后面的虞美不吟的并列意思看,逝字不准,再考虑。下联三句单独看都没问题,只是前两分句的描述,到结句的“一亭所望”,“望”字落空,既如此,何不就用景来渲染?这样一虚一实了写。

嵌字能自然嵌进去更好,但不要刻意。

乌江亭:——味道
数意气谁并风头,戮秦将,烧秦宫,裂秦天下,恨只因中原鼎镬图岂唯武
厄英雄莫推时势,功未均,谋未决,民未归心,再休论胜败兵家事竟不期

可儿:味道这联混乱的,上下尾句我断了几次句还觉得拗口。其实上联观点很不错,图天下,非惟武力使然,也暗说了项的多勇寡谋。
下联前句的论点,尾句的结论,中间的史事,似乎没能统一,至少我不知你到底要说什么。

风波亭:——孤城
山河也失色与斯亭,只三字奇辞,天理良知,都集此一番结束
英杰早化身以大日,护九原正气,丑奴恶仆,孰逃兹万世昭彰

可儿:孤城第三分句处,各再用一个领字来使语意更准确。否则有歧义。比如下联的护****,引领的分句,正气可护,丑奴恶仆就不能护。或者第二分句和第一分句位置互换,否则意思有点乱。
撇开这些,孤城这联思路笔力都可观。

风波亭:——小宝宝
居形胜地偏斯亭独怆,一千年风雨难消,岳王遗恨黎元痛。
望汩罗江而异代同悲,前后事忠良莫负,三楚曾沉南宋沦。

可儿:上联凸显了一个悲字,千古难消,结合其人其事,很自然的情感。下联这线拉得太长,汨罗江在西湖是望不到的,且两朝代也相隔甚远。再者,这儿拉来作陪,线放出去了,没能收回来。天马行空的联想感慨后,别忘了中心点是这一个“亭”。

乌江亭:——小宝宝
一生事拔山扛鼎,霸巨鹿,扫雍丘,只此亭前,剑出非为慷慨想。
千古间神追心惜,易安思,牧之省,重临江畔,潮来犹作叹息声。

可儿:这联不错,大开大合。上联不多说,正常的手法,下联的手法,如果和之前一联比的话,就知道,这联放出去收回来了。
用语劲健,对仗工巧,颇喜这一联。

风波亭:——传说中的大马甲无暇
风波乍起,叹驱寇有心,报国无门,一腔碧血山亭染;
遗憾难平,恨小人当道,奸徒施佞,千古奇冤天日昭。

可儿:思路很清晰。一述史一感慨。缺点是与“亭”不够粘连。毕竟这是写亭的,所以,如能在写的时候,从亭的角度,见、思、感,才会显得不离不弃。其实这只需要在写的时候,适当的穿插就可以。
你可以参看素手第一二联下联的起句,小葱下联的起句,味道乌江亭的结句,孤城风波亭的上联,小宝宝乌江亭的上下后两分句,就可以看出虽然也在议事议人,但是却可以看到“亭”的影子。

风波亭:白鸽
天地因何怒? 恨明镜高悬,忠骨亭堆,欲雪奇冤终一炬
古今如是同,叹韩侯赐死,袁君碎尸,独期后世更长思

可儿:恨明镜高悬,这句不明白,怒当有可怒之事,明镜高悬为何要怒?下联起句引得自然,类比的也有道理,只是最后的议论,绵软无力,使前面白白积蓄了那么多的愤慨。
喜欢上联结句,对此亭,思其事,恨不能一炬而焚,强烈的情感勃发。
女口果人尔能看日月白这段言舌,那言兑日月人尔白勺目艮目青有严重白勺散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7 00:59 , Processed in 0.0666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