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毕业考试题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817 小时
主题
41

1651

帖子

31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68381
经验
697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8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6-11
1
发表于 2015-11-2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锺家山人 于 2015-11-22 15:47 编辑

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毕业考试题
学号网名:A28  锺家山人 得分:

一、应对(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出句:俯钓长流,纵心物外;
1
对句:泛舟碧水,惬意杯中。

2出句:夕照余晖,烂漫彤霞迎夜色【夜空的蓝】

2
对句:晨光晓日,风流彩蝶吻朝花【锺家山人】

二、出句(每20分)
请以“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晋·陈寿”为内容出句,格式不限。

答:出句:阴雨夜冬,三余当想农忙事【锺家山人】

三、成联(20分)
以“蝴蝶”为题作成联,四、七句式。

答:陌上溪边,翩翩起舞留双影;
    花中叶下,紧紧依偎共一枝。

四、名联赏析(20分)
白云观华室  郑燮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要求:至少要从形式、手法、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赏析,不少于100字,每少10字扣1分。

答:《白云观华室  郑燮》赏析: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此联为郑燮题北京广安门白云观华室之联。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县令。郑燮工诗、词,善书、画,亦擅楹联。白云观在北京广安门外,是全真派著名道观。创建于唐,曾称天长观,太极宫,长春宫,清代重建。
    该联在立意上抓住了道观的特色和道教的本质。上联讲华室读经,意谓要把道教经典中最精要的内容,理解消化、牢固掌握,并身体力行,就能终身得到益处。下联讲种竹,栽好六七竿竹,就可使四壁清光弥漫。
    该联为“五四”句式。对状非常工整。数量词运用精当,概括性强。“一两句”,是概括的说法。道教经典极为浩繁,据说共五千余卷,所以只能择其最精要部分,牢固掌握。同理“六七竿”亦如此。栽好六七竿竹子,就可使道观四壁清光弥漫。道教讲究“清”的境界,道家教义中就有清静无为的思想,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就有玉清、太清、上清等。
    此联在用字上也很精准。联语结合道教寺观环境向道士提示读经要诀,一个“咬”字,用得十分形象精炼,独具神功。对到此的游客,亦对如何读书的问题,也有启发作用。

五、毕业感言。20分 毕业了,有很多话要说。请你谈谈本学期学习的体会,特别欢迎对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不少于200字,每少10字扣1分。
答:本人参加联都对联初级学校第22班的学习,即将毕业了。回思过去,感慨万千!一言以蔽之:受益非浅。
    从罗校长到几位老师,个个认真负责,人人严格精心。为我们树立了严谨治学的光辉榜样。此其一也。
    从《对联的联律解读》到《对联的有句无章》总共六讲。每讲都是精典之作。使我们学到了对联写作的基本功及技能技巧,同时也懂得了对联赏析的基本方法。此其二也。
    从入学考试到毕业考试,从课内作业到课外练习,从相互酬唱到群内互动,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从而增加了练笔机会,使我们学得生动活泼。此其三也。
    ……
    但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小意见,不当之处请校长和老师们海涵。
    ①入学考试卷面上有分数设置和评卷老师安排,可是至今还未评阅。
    ②在作业题分数的设置上是否可作适当调整。如第一讲作业的第四题和第五题,比较苛刻。即使答对了其中几小题,也会得0分。本人觉得不够合理。
    ③学员流失率较大,是不是也应保学控流?
备注:
1、请在卷首填写学号和网名。
2、已设置“回帖仅作者可见”,自动隐藏。
3、答卷在此跟帖便可,不要用彩色字体。
4、答卷时间:2015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24时(历时半个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5 04:17 , Processed in 0.0819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