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初级学校第23班第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主题
8

82

帖子

0

精华

599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2182
经验
5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1-11
1
发表于 2016-3-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初级学校第23班第四讲作业   

学号网名:A48-刀锋             得分:   



第一题:常识(20分)  
1)学习对联本讲要求我们哪三多?(10分)
答:学习对联要求我们能够多读、多记、多想。
多读——常读名家的诗、词、曲、对联……体味古典文学之美。陶醉于铿锵的音韵之中,幻想于优美的意境之中,流连隽永的文字之中。从而增强兴趣,收获快乐和美的享受,把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为什么要多读诗、词、曲?因为对联是由诗、词、曲发展而来,词、曲的长短句和领字尤其要留意,因为在长联的创作中时常会运用。在多读时我们还应留意句中的平仄,这对入声字的记忆和格律知识的熟悉很有帮助。多读时还要慢慢培养起能够筛选鉴别好坏的慧眼。
多记——读,往往是流光片影,只有记在脑里才有真正的收获。在多读时一定要积累。积累不是漫无目的的死记硬背,而要背得巧、背得好。有些诗词不用全背,只要截取其中优美的句子和词汇就足够了,为我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多读好句子有利于提升对意境的感悟,多记有利于以后创作的造境。多记词汇可以使写出的句子更具古意,更具文采;多记前人十分工整的词汇,对以后对联和成联在速度上和工稳上有很大帮助。
多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读多记还不行,还要随时思考。只有思考后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否则始终是东施效颦。思考什么?思考句子的结构、意境,如果对古典诗词的这两点不了解和熟悉,在遣词造句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语句混乱,辞不达意,过于白话等。还有就是思考能不能将所记的句子和词汇化用到创作中,多思是为了多得和活用。

2)对联的章法,要应用灵活,要求是什么?(10分)
答:对联的章法要应用灵活,要求周密、完整,布局得体,脉胳清晰,还要做到跌宕有致,那种平铺直叙的写法,是无章法可言的,也很少写出较好的对联。


第二题:读本讲对联写作技巧,用任一法,不限句式,题茶联一副。(20分)   
例联:  一百五十七  13.12.06揭晓:首届“印象周宁高山茶”全国楹联书法大赛评选公告(优秀奖)  
茶缘即是禅缘,几千年得此一壶,古雅温馨湿润,肺腑因之不渴;  祖业犹如道业,数万里参其三味,甘甜素淡清凉,乾坤所以常香。 (来自高原汉子老师对联收藏)     
咏茶
几叶养人,乘虚小恙能休矣;
一壶济世,饮马深杯亦快哉。

第三题:咏桃花,句式不限。(20分)  
咏桃花
以我等观之,灼灼其华,万般可爱无非色;
引六如醉者,嶙嶙是质,千重车马俱是空。

第四题: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为意境,四四七句式,作成联一副。(20分)   以“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为意
倦眼千山,望断苍云无觅处;
凄身一径,立残红雨有情时。

第五题:言志高远,作自勉联一副,句式不限。 (20分)
居止三坪,胸怀亦可兼天下;
身无七尺,胆气何妨出斗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5 12:56 , Processed in 0.0823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