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凌一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凌一二《格言联墨赏鉴》文字稿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9 | 只看该作者
34
后来不落他人后;
前进敢超自我前。
此联意浅但寓意深远。意即一个人虽然自身起步在别人后,但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努力,一定会跟上先行者,甚至超越他人。当一个人奋斗在前进道路上,要有敢于超越自己,认真检视自身的能力,切莫浅尝辄止 ,要保持领先,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人不仅要超越他人,还要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才是永不停止的前进。此为实用性极强的励志联语。(兰梦宁点评)

因时间时空等因素,后者往往不及先者,但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而要不甘示弱,奋发图强,急起直追,只有这样就会成为后起之秀和勇立潮头者,就会成功达到彼岸。前进是没有休止符号的,是永无止境的。过去的辉煌是历史,我们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超越自我,超越从前。联语首冠“后”“前”,尾又嵌“后”“前”二字,重字运用自然,浑无凿痕之感,且通俗朴实,言浅意深,颇值玩味。(李东雄点评)

后来居上,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意指晚辈后学在某方面的造诣,超出了前辈。此出句由后起后终,重字运用得妙极;对句十分工整,也同时折射出了一个言简意赅的道理,就是“不落他人后”为简,人生中真正之难事为超越自己,因为“自己”往往是自己在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和阻力!由此可看清凌师兄在修学道路上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乐观态度,及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和自我鞭策的决心。(吴杰点评)

这是一副言志联,更是励志联。该联语言平实,明白如话,却蕴涵深厚,论理崎崛,表意非凡,极具激励性。字里行间迸发出一种不甘落后,后来居上,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精神,真是满满一波正能量,催人奋进。特别是“敢超自我”的理念和志向更是难能可贵。当下,不少人总是自以为是,无自知之明,固步自封,不求进取,这种妄自尊大的思想已成了前进的桎梏。直面自我,打破桎梏,才能前进。那个“敢”字更折射着“智者兼勇士”的光芒,堪为联眼。该联用词准确,对仗工整,如“后来”与“前进”,“不落”与“敢超”,“他人”与“自我”等对仗工稳严整。在写作手法上运用回文格,尾字重叠首字,益觉妙趣横生,别具一格,且激励作用亦更强更好。(张贵祥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5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3
敢作敢为敢伏虎;
不卑不亢不吹牛。
短联能写出深意来很不容易,须字字如金。此联不仅短,还用了三个重字,而且熟语入联,初读时顿觉直白、干枯、无趣,然而反复品读,静静思考,才发觉余味无穷。此联写的是为人处事,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上联写做事的魄力、胆识,下联写说话办事具有恰当的分寸,彰显出可贵的品格。颇暗合时下流行的一句话:高调做事,低调为人。无私者无畏,能伏虎又不吹牛,只有品质纯洁高尚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吧。(风过梅园点评)
 
重字运用有加持效果。上联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下联是中庸的实践。气概尽可做大,然行为不可放大、浮夸不实,上下联分说精当。可做书签,因含个性语。(扫地僧点评)

琢磨斋主凌公大先生自题联,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当代青年,有了敢伏虎的精神、不吹牛的态度,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虎”和“牛”在这里,只是借以说事。我们还可以说,青年人,要虎虎有生气,生龙活虎;青年人,要有老黄牛的精神,要初生牛犊不畏虎。无论如何,一个青年人,只要有了正确的态度、大无畏的精神,就离成功不远了。(韩崇文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32
贵己非为真富贵;
宜人乃占大便宜。
这副格言联工巧质朴而富哲思,体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己的关系不啻是一种大智慧。(陆天泓点评)

此联不仅言简字工,“真富贵”、“大便宜”之类的语言近于白话,然而富含哲理,突出“舍己为人,为人即是为己”之大彻大悟。作为处世之格言,照此修为,必感悟到人生的另一重境界。(陈创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7 | 只看该作者
31
该清醒时须清醒;
不明白处要明白。
用反复、强调的手法以“须” 和“要”两个肯定语气来点睛,论点自明,引人深思。(张志强点评)

赏其联,须得其味。此联在将说而未说之中,算是提了个醒。然而,何时该清醒,哪处不明白,联语中并未“清醒明白”地指出来。而读者审时处地,细细品来,则余味无穷也。
郑板桥风流绝代,犹谓“难得糊涂”,想必我等凡俗,欲“清醒明白”也是大不易也。(陈创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7 | 只看该作者
30
该罢手时休出手;
善低头者会抬头。
罢手、出手;低头、抬头,寻常字面经作者妙手烹调,顿觉香气扑鼻。联句含有很深的哲学辩证思考:通过“该、休”两个字的转折完成了“罢手、出手”的矛盾转换,巧妙之极也;下联更是拓展意境,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豪迈和坚韧,颇堪把玩。(吕淳民点评)

看到这副联,使我想到了一副名联:让三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凌先生这副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联成功地应用了两对反义词 “罢、出”、“低、抬”和复字“手”“头”,增强了这副对联的艺术性。上联“该罢手时休出手”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包容精神和和谐处事之大胸襟、高境界。下联“善低头者会抬头”极具哲理性,头先要低得下才能抬得起、抬得高,审时度势方能进退自如,此乃大智慧也。综观全联,平凡言语中自见精神,艺术创作上尤见功力。(孙起点评)

此联深含哲理。处事为人,以审时度势为要。此联之核心为一“忍” 字。上下联对仗工整, “休” “会” 二字,颇得玩味。(何新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7 | 只看该作者
29
攻关不要胆如鼠;
创业仍需劲似牛。
对联是给人看的,它的功效,就是想告诉读者一点东西。春联一般都是祈福,而这副春联的妙处,在于既表达辞旧迎新的意思,又很好地处理了两个关系。一是胆小如鼠和力大如牛的关系。二是鼠不善交往和牛能够干活的关系。不过,仅仅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还不能使对联具有实际的社会功效,就好像你说天要下雨一样等于没说。当作者加上攻关、创业这两个当前时髦的词汇,你就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了:攻关像老鼠,缩头缩脑,肯定有心无力;创业像黄牛,再接再厉,自然功到事成。对联一旦有了思想,同时也就有了活力。(吕湘术点评)

    这是一副鼠年生肖春联。老鼠在人们的心目中从来就没有好形象,带鼠字的词语或者成语基本上都是贬义的,如胆小如鼠、贼眉鼠眼、鼠目寸光等等,所以鼠年生肖春联很不好写。作者迎难而上,另辟蹊径,反话正说,上联写“攻关不要胆如鼠”,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很深。鼠年之后是牛年,下联写“创业仍需劲似牛”,顺理成章,一气呵成,让人读了以后产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叹。(邹列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7 | 只看该作者
28
光阴攥在手心里;
血汗凝于脚印中。
上联点明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要让宝贵的时间在眼前白白地流失,要抢抓机遇,干自己要干的事。下联进一步强调,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如何才能干好自己要干的事?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要付出必要的心血和汗水,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走出灿烂的人生。
上下联是递进关系,珍惜光阴,走好七彩人生路,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全联声律协调,对仗工稳。以“脚印”对“手心”,颇具匠心。(文希林点评)

常言道: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当我们像孔子一样慨叹“逝者如斯”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谨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句,把光阴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我们还得付出辛勤的劳动,一步一个脚印。毕竟,不劳而获非君子,脚踏实地最实在。(陈坤玉点评)

白话入联,语意晓畅,对仗工稳。好处在化虚为实、虚处实说、虚功实做。上联说要珍惜时间。我国自古就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等成语,都是形容时光之易逝。郑板桥题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联云:“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其下联用大禹惜寸阴和陶侃惜分阴典故来奉劝人们珍惜时间,可谓简练之极。琢磨斋的上联,要紧在一个“攥”字,光阴原不可攥,却偏要攥住,还要攥在手心里,恁般宝贵,此一层也;要攥住光阴,不许它从手指缝漏掉,徒留叹息,就得去辛勤劳作,此又一层也。下联劝人们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要走实走稳走好,每一个脚印都要成为逝去时光的印记,都要是心血和汗水的凝结。其结想与得力处与上联略似。此联不足之处在于上下联语意稍嫌合掌,下联拓得不够开,故容量不足。(谢子元点评)

这副励志联上下各有侧重,两相璧合,堪称佳作。上联主要是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陶渊明诗中名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应自勉,岁月不待人”,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人的生命不能改变,我们只有把时间紧紧攥在手中,珍惜分秒,不虚度年华,勤奋学习工作,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更加富有意义。下联中的血和汗水,指辛苦的劳动,血汗凝于脚印,必定是一步一步坚实的脚印,奋进的脚印,持续的脚印,也是丰收的脚印,成功的脚印。时不我待,努力不懈,必将有一个大写的人生。(蒙卫军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6 | 只看该作者
27
光阴常向懒人借;
风月且从佳境赊。
凌一二联友这副言对格言联,上联用了倒装句式,即“常向懒人借光阴”,懒人的典型特征这一是“浪费时间”。世间万物能量守恒,光阴亦如是,向懒人借光阴,颇具想像力,警醒人们惜时惜阴。下联风月泛指景色,风月从佳境赊,喻意“于善美处求真”的道理,着一赊字犹显佳境之珍贵。(李忠云点评)

我亦长恨己之时紧,羡人之暇多,恨不能借我几分以读写。惜此意未能道出,读上联一叹。“赊”,透出书生况味,读下联再叹。(宋贞汉点评)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曾国藩曰: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鲁迅说:我常常把别人喝茶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然此类皆勤奋者语,懒惰的人却常常有大把的光阴从身边溜走而毫不自惜,本联说光阴常向懒人借,十分传神,勤奋的人视时间如金,自己都不够用,如何肯借出,只有懒人才视时间如粪土,借借亦无妨。好风月不用一钱买,既无需买,赊也无需还,何不优选佳境之风月乎。(曹文献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6 | 只看该作者
26
过无大小皆须改;
功有高低不可贪。
联语平易浅近,通俗易懂,如话家常。作者妙用反衬手法,在平淡中见神韵。遣词琢句,工绝警绝。它道出了人生的大道理,说明了人生的行为准则,充满正能量,这既是谆谆教导,又是警世恒言。(李海河点评)

既语重心长,又截铁斩钉。通俗如话,意思深邃,诚处世金言。(宋贞汉点评)

此联讲述的是:无论过错大小,都必须一律改正,切不可放任自流;无论功劳高低,都不得贪图索取。这才是我们对于功过是非应持有的一种正确态度。全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是一副令人警醒的喻理佳作。(钟胜天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6 | 只看该作者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5 | 只看该作者
25
富不行仁何曰富;
穷而仗义岂为穷。
显然作者的用意不在物质贫富,其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良苦用心隐约可见!“贫富”的巧妙转换既有趣味又饱含哲理,引人深思。读后深感含义隽永,言近而旨远。(吕淳民点评)

上下联分别用设问与反诘突出“行仁”、“仗义”的主旨,首尾复写“富”、“穷”,含意隽永,前者系本义,后者则反其道而用之。妙极!(何先绪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4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5 | 只看该作者
24
峰高不必人皆越;
路险何妨我独行。
富于哲理,视角独到。上比不作豪言壮语,逞匹夫之勇,而是殷殷叮嘱,各人须量力而行,过犹不及。知己所长,固然为难;识己所短,更属不易。下比笔锋一转,言即使前方险阻重重,何妨独自先行,筚路蓝缕,造福后人,大有佛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无畏精神,此真大勇也。读罢不禁肃然起敬!(王龙强点评)

我们常说要“勇攀高峰”,毛泽东也曾在其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峰高”, 作者用一直包容的心态,没有苛责人们一定要攀越高峰,但作者也没有说不用攀越,这里就体现了作者只是寄希望于人们只要勇于攀登就够了,不必要求人人皆须攀越。这正符合了:尽人事而听天命的意思。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没有攀越高峰,也问心无愧了。
下联起笔写到“路险”,使我想到了毛泽东的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又想到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作者以一种不畏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以一种充满自信和自豪的心态,坦然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即使是“微斯人”,自己也勇于独行,可钦可佩,令人肃然起敬。
    整联来看,体现了作者在做人做事上,“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高标人格,对人们深有启发和教益。(闫长安点评)
古往今来,格言对联多不胜数。凌一二先生执着于格言联的创作,数量既丰,质量亦高。其难得之处,在于能自出机杼,有自己的独到思考。“山登绝顶我为峰”,上联似乎是反其意而用之。下联承上联而来,为流水对法。“独行”二字,笔锋一转,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不是要时时处处去争强好胜,去攀顶登峰,而是要不惧艰险,走自己的路。(傅小松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3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4 | 只看该作者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一二 于 2020-12-18 16:06 编辑

23
登高始觉崇山矮;
搁浅安知大海深。
这是一副借景抒情的哲理联,托物言志也。仔细阅读,用心体会后,深为作者开阔的视野、深远的意境所折服。联作选取生活小事起笔,登高极目胸次夐远,非志向高远无以识破玄机,双关手法蕴藉深刻;下比深入探求,孜孜不倦!搁浅是因为环境所限,到广阔的大海一展抱负,大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恢弘气象,允推佳构。(吕淳民点评)

(刘绍彬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4 | 只看该作者
22
读书须做回头客;
行路要扶失足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是相辅相成的。读书不是机械地读,而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人的认知是受年龄、眼界、心境等等限制的,此一时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彼一时再看,又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行路要扶失足人”所指的路可以是真实的路,也可以是对真实的失足人跌倒了去扶一把。这是一种直观意义的理解。当然这亦是基本的道德:让个座,扶下人,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则是:路是人生之路,失足人,是在人生路上迷失了方向的人,这时的扶,是一种心灵的点拨,一种精神的回归,而这种扶持,是影响人一生的。能于他人迷失、糊涂时,尽力拉他一把,这是一种大爱。如果我们都伸出援手,世界将充满了爱。此联从学习和为人这两个角度,阐述了一些看似浅显但却值得深思的道理。对联能引发思考,亦正如好书,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了。(卜用可点评)

此联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指出,读书破万卷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从“量”的角度而言。深刻领会书中含意,就要注重精读,不可“囫囵吞枣”,也就是读过一遍再回过头来读第二遍、第三遍,此乃“温故知新”也!读得多,领会方能深,教益才更多。出门在外,应当像雷锋同志那样,以帮助别人为乐。危难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及时施予援手。(龙包海点评)

“回头客”、“失足人”比拟生动,对仗贴切,寓意深刻。值得玩味!(何先绪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3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4 | 只看该作者
21
胆宜放大胸宜阔;
手莫伸长脚莫歪。
此联对仗工稳,朴实无华,也是养身修行之佳作。清康熙年间藏书家曹寅《赠程吉士》诗:“鬚如蝟磔口经义,放胆能论天下事。” 清朝诗人郑板桥故居中堂题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近代书画大家张大千先生自题对联。“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胸阔”即是少动怒,少生气,少在意,心胸要宽大。诗人陈毅有《七古·手莫伸》:“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脚莫歪”与走正道一脉契合。上联意为在干事创业中要敢于拼搏,有胆魄,也要有宽广之胸襟,海纳百川。下联则给人以警醒,人生只有走正道,方可圆梦。(兰梦宁点评)

此联的大意是:(做人的)胆量应该放大,胸襟应该宽阔;但是手不要伸得太长,脚不要走歪。
此联平实中蕴藏厚重,通俗中内涵深刻,短小精悍,匠心独具。
行笔独实。行笔一般指书法中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在楹联创作中则指起笔、落笔与收笔的过程。此联从“胆”起笔到“脚”收笔,十分平实。联中运用人体的“胆”“胸”“手”“脚”四种器官与肢体,使读者可以亲身感受,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而“大”“阔”“长”“歪”的描写,则使人深感朴实无华,充满真实感。
内涵独深。内涵是指内在的涵养,是一种抽象的但绝对存在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此联的内涵在于期待与警示。上联展示了作者的期待。胆量决定魄力,胸襟决定志向,两者对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胆小如鼠”“胸怀狭窄”的人,事业是不可能成功。所以,作者用两个“宜”字表示深切的期待。下联展示了作者的警示。人是有私欲的,但不能突破遵纪守法的底线。纵观古今历史,凡是伸手要钱、伸手要官、伸手要权的人,凡是走歪路、走斜路的人,要么就违纪违规,要么就违法犯罪,都没有逃脱应有的惩罚。因此,作者用了两个“莫”字给世人以警示。
技法独妙。技法就是治联的技巧与方法。此联技法独妙有三:一是联句对偶尤佳。上联的“宜”是表示支持什么,倡导什么,下联的“莫”是表示反对什么,限制什么,上下联在对偶的形式上为反对,按照历史文学家刘勰的 “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对偶原则标准,所以该联对偶形式尤佳。二是联句内藏技巧。上联两个“宜”字,下联两个“莫”字,为有规则重字的妙用,并列对举,相互映衬,宣染了特定的审美环境,体现了作者的治联功底。三是联句对仗工稳。在词性结构上对应平衡,做到了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在名词对名词中做到名词小类对仗。在平仄对立上做到了平起仄收,二四六平仄分明,朗朗上口,展现了音韵美。(陈宏伟点评)

上联言胆子要大、胸襟要阔。胆子大,敢于担当,自然不怕事。胸襟阔,疏于计较,自然能容人。下联粗看似有些莫明其妙,但联想到陈毅元帅的名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就该明白了。“脚莫歪”就是要求“脚正”,“脚正”自然行得正,脚正不怕鞋歪。
全联讲为人之道,更是讲为官之道。照上联去做,你的站位会越来越高,你的朋友圈会越来越大。照下联去做,你能坚守道德底线,不会犯原则性错误。胆大而不妄为,成功、吉祥、欢乐会永远伴随着你。(程鸿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3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3 | 只看该作者
20
低调做人人正大;
小心行事事方圆。
谦虚谨慎是中华五千年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如何处世做人?凌老师给出了醒目的标准:低调做人,胜不骄,败不馁,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切忌飞扬跋扈,此为人之本也;小心行事,务求恪尽职守,办事圆满成功,这是智者的谆谆教诲,表现出凌老师丰富的阅历,真知灼见跃然笔端!(吕淳民点评)

“低调”对“小心”,“正大”对“方圆”,绝妙!“人”与“事”叠用、顶针,凸显本联主旨在于正确地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何先绪点评)

有哲理,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技巧。正大/方圆。正/大/方/圆似能双解。(张志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3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3 | 只看该作者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23 | 只看该作者
19
常思一二知一二;
不慕万千容万千。
此联的大意是:经常关注思考一些(重点)问题与现象,就能够知道和掌握其特点与本质;不要羡慕外界或他人呈现的各种(数量众多)荣光与变化,但是要容纳外界或他人各种(数量众多)荣光与变化。
细细品读此联,即提供了认知社会的方法,又传授了个人修为的方式。
首先,思考问题要抓住重点。“一二”是指少数,也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一二”,就抓住了重点,并对其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就能够发现、了解和掌握其变化规律与特点,就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认知事物要突出“常思”。常思是一种执着的态度,是一种不懈的追求。思天地、思进取、思己过,等等,这些都是思考,如何使思考成为认知事物的钥匙,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常思”,就是要经常思考、时刻思考和长久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较为彻底地认知事物。
第三,个人修为要讲究包容。修为是指一个人的修养、 素质、 能力。个人的成功与幸福跟个人修为成正比例关系,所以修为对整个人生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凌先生在下联就传授了方法。一是心要静,不羡慕他人众多的名利。大千世界,充满无限的欲惑,面对金钱、权力等要静下心来守住底线,不羡慕,不贪婪。二是胸要宽,包容他人众多的荣光或个性,适应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做人就应该像大海一样宽容大度、包容一切,只有如此才能彰显我们的气度.才能增强我们的修养。(陈宏伟点评)

此联饶有意思,妙在叠用数字而不浮泛。上联之“一二”为见识学养之“一二”,思得“一二”,自可积少成多,有为学不可贪多之意。下联之“万千”则为胸襟气度之“万千”,言浮世繁华之万千何需艳羡,不卑不亢,不偏不倚,胸襟中自有“万千”气象。上下联下笔有所别而立意合于一处,可谓是守得“一二”,方得“万千”。作者尝用名凌一二,此联正可铭之座右。(咸丰收点评)

凌一二先生格言联言浅意深、语近情遥,读来隽永有味。如:
常思一二知一二;
不慕万千容万千。
所谓格言,就是富含教育意义且可作为准则的话。用对联形式表达出来的格言,即为格言联。凌一二先生这副格言联,上联强调一个“思”字。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而独具的行为,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卡迪尔说:“我思,故我在。”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有经常思考,才能有所领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下联写对待生活的态度。万千世界既五彩缤纷,又充满诱惑。我们该怎样面对这花花世界呢?凌一二先生告诉我们,既不能羡慕虚华,又要能容人容事。不羡慕虚华,则须具恬淡;能容人容事,则要有器量。具恬淡则多逍遥自洽,有器量则无愤懑怨尤。全联脱胎于于右任先生“常思一二,不想八九”之语而又有所深化,且“一二”与“万千”重复使用而又有内在逻辑联系,故读来摇曳生姿,给人启迪。(谢卫民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7 14:46 , Processed in 0.0918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