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玉面苦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都第三十二场会试评卷贴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09 | 只看该作者

东城春早

一、
旧句重配:(20分)
出句:世上共求天下士 [李御]
对句:此生自比国之梁 [东城春早]
对仗技巧灵动,有卓然独立之态 16分

二、诗钟:合咏“重阳” (20分)
心怀故友登高去
头插黄花带醉归---化用 唐.杜牧 (菊花须插满头归 )诗句
指向性明确,对仗亦基本合理 14分

三、成联原创:题仰止亭(30分)
德誉古今,淡名淡利真君子;
功高日月,为国为民大丈夫。[东城春早]
口号化,难见作者思想
16分


四、赏评:(30分) 以下为一书院联,请作简要分析,观点不论,要求字数在200字以内,字数多了酌量扣分;


东城学评:此联贵在用很平常文字,很通俗语言把书院内涵尽现联中。
上联用“尽知名人士”从“数千里”集聚在此研读,可见,书院是何等名气?
下联从问入手,问众学子的志向,来此的目的?进而劝导他们应倍加珍惜这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完成学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做好充分准备。

赏而不评,不敢作结
16分


共计:62分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08 | 只看该作者
烟儿

一、旧句重配:(20分)
出句: 世上同求天下士[李御]

江山幸有栋梁才


工整、开阖有度,承接大方 15分


二、诗钟:合咏“重阳” (20分)

怕插茱萸伤寂寞


满斟菊酒慰沧桑


基本合格,寂寞沧桑之语,指向性过于广泛,与重阳关系不大
13分


三、成联原创:题仰止亭(30分)

斯亭留胜迹,叹凤舞琼花,泉鸣竹涧,神韵三千开境界。


至此仰名贤,钦词羞天子,墨领吴中,清标一帜傲群伦。

整联气韵流畅,但切入点过杂,言不在多而在精
20分


四、赏评:(30分) 以下为一书院联,请作简要分析,观点不论,要求字数在200字以内,字数多了酌量扣分;

此联用语平实古朴,意蕴深远。线条明晰,铺陈有致,言辞恳切,寄望殷殷。这是此联的成功处,但是从格律词性上看,有诸多不足之处;
1,词性不合;
讲贯切磋,文章事业,动词对名词
2,格律有失;
同学 尽 知名士,不远数千里 而来,讲贯切磋,实为 英才 渊薮;
平平 仄 平平仄
仄仄 仄平仄 仄平
仄仄平平
平平 平平 平仄

设身 作 何等人,愿闻二三子 之志,文章事业,须用 根底 功夫
仄平 仄 平仄平
仄平 仄平仄 平仄
平平仄仄
平仄 平仄 平平


多处出律,对仗过宽;
综观此联,多处硬伤,窃以为,作为学院联,并非成功之作;学生斗胆了

点评侧重点选择了格律对仗,其余地方反而一笔带过,方法不可取
18分


共计:66分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08 | 只看该作者
风若有语

一、
旧句重配:(20分)
出句:世上共求天下士 [李御]
集句:人间遍种自由花
集句之难,非一般人所能体会,难能可贵的是本句对出句的意境有所引导和开拓,更见其妙,18分

二、诗钟:合咏“重阳” (20分)
待到茱萸插鬓角
还来美酒就菊花 今音
对仗不细腻
11分


三、成联原创:题仰止亭(30分)

是德行风范 文化楷模
到此谁人不仰止

有沧浪绕环 青山怀抱
因之魂梦尽怡然

手法、节奏把握较稳,虽不见新意,亦无大误
19分


四、赏评:(30分) 以下为一书院联,请作简要分析,观点不论,要求字数在200字以内,字数多了酌量扣分;

上比行赞誉之言,以不远千里求学说明学子求学意志之强,和前文尽名士写出了学院闻名,英才倍出;下比作劝勉之词,以疑问入句,有作者之谆谆教导,教人从细微处做起,不做空中楼阁,饱含殷切希望。整联文字朴实而寓意深远,对仗工整,虽不合马蹄韵,却以句读为律。读时有奋发砥励之豪情化为兢兢业业更深思的感觉,能引起读者深思而欣然和之,是一上佳之作。

解读准确,点评简洁而有理有据
20分


共计:68分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08 | 只看该作者
慎之
一、
旧句重配:(20分)
出句:世上共求天下士 [李御]
对句:国中自有圣贤君 [慎之]
以出句为因,得对句之果,略有发挥14分

二、诗钟:合咏“重阳” (20分)
登高望远相思雨
触景生情寂寞风
基本符合诗钟的要求,但与重阳关联不够
13分


三、成联原创:题仰止亭(30分)
仰止丰碑,千秋风骨普天敬
丹青绝唱,一代画家举世钦
可谓老实
18分


四、赏评:(30分) 以下为一书院联,请作简要分析,观点不论,要求字数在200字以内,字数多了酌量扣分;

点评:
1,4句联,联中连词与助词相对,“而”为连词,“之”为助词。两者都是虚词,可以相对。

2,联中不同词性间互相对仗。在句中自对,这样的联是很好的,对仗也算工整,当属佳作!当然这种自对形式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上联“讲贯切磋”可以分成两个并列词组“讲贯”“切磋”,他们形成两个并列词组互对,同样下联“文章”“事业”是两个并列词组或是连绵词互对成并列结构,这样上下联是并列词组互相成当句对。

3,只要同为并列结构,即便结构内部存在不同词性也是可以相对的。“句中自对”,这是一种工整的对仗。

分析局限于字面,于立意风格之类丝毫不触及,是为舍本逐末
17分


共计:62分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07 | 只看该作者
溪然

1
世上共求天下士
山南可得意中贤
为对而对,规矩而无发挥 13分

2、重阳(合咏)
簪花戴菊香樽满
远瞩高瞻极目舒
自对手法不适于诗钟,后三字不工 8分

3、题仰止亭
瞻君子若山,山巍巍,巍千丈
举栋梁持国,国济济,济一堂
庄重,风格与所题之地切合,虽用顶针手法,不谓之得亦不谓之失,断句亦不觉滞涩
19分


4、试评利川大水井书院联:(清代李浚远)
此联运用古人“虚、实词”的对仗规则,用现代规则评价,恐有不准。全联上表下谦,体现文人情怀,贴切书院氛围。


细品上联四句,句句紧扣书院主题,思维缜密,句式灵活。将何人、何地、何事、何情,交代充分。上联如此平述,下联易于展开。


再看下联,抒发学子心声,勉读书之人需谦忍、专注,方可成就人生的理想抱负,这即是封建科举文化最高精神境界。从小小书院一联,却看到整个社会文化层面,对联可贵于此。


分析见层次,间接而前面,敢于依据自己的分析而下结论。 21分

共计:61分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07 | 只看该作者
竹溪山人

一、
旧句重配:(20分)
出句:世上共求天下士 [李御]
对句:诗前独羡酒中仙【竹溪】
诗前、酒中仙,有所指亦有所寄托,与出句的关联尚不够明朗,问题在独羡二字,意到而无法更致远。 16分

二、诗钟:合咏“重阳” (20分)
再佩茱萸欣此刻
曾来菊苑再登高
重复了一个“再”字,后三字对仗亦不工整  6分

三、成联原创:题仰止亭(30分)
到此方知,远古高山随我数
何来感悟,他年圣誉为君传
文字立意皆无新意,随处可用  17分

四、赏评:(30分) 以下为一书院联,请作简要分析,观点不论,要求字数在200字以内,字数多了酌量扣分;

此为励志楹联,上联写实,。联语大气豪放。八方才俊聚集,抓住书院的特点。下联,寄希望于学子殷勤学业,想要做什么样的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要踏实学习,需要有真的功夫才可以,可谓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言简,点评亦简,前半段的分析到位,后半段啰嗦 17分

共计:56分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07 | 只看该作者
小胖少爷

一、
旧句重配:(20分)
出句:
世上共求天下士 [李御]

对句: 胸中自养浩然情【小胖少爷】
受原诗句影响大,承接、对仗都中规中矩,略显得呆板 12分

二、诗钟:合咏“重阳” (20分)
登高独醉菊花酒
望月倍添佳节思【小胖少爷】
平实、对诗钟的基本要求不够清晰
12分


三、成联原创:题仰止亭(30分)
极目眺东南 此地风光明古郡
仰承怀世事 斯时名士尽先贤
【小胖少爷】

文字之间略见清新气,上下联之间隐约可见跌宕,可谓亮点
20分


四、赏评:(30分) 以下为一书院联,请作简要分析,观点不论,要求字数在200字以内,字数多了酌量扣分;

赏析: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直叙胸意上联起笔即以“人”为中心展开铺叙,同学俱是名士 ,千里之远都要来突出了书院的吸引力之大。“讲贯切磋 英才渊薮” 隐含着书院学术氛围的浓厚。下联则紧承上联既然说到了“人”那么就要考虑“态度”的问题, 所以下联笔锋一转不论是何等人都要在基础学习上苦下功夫。整联通篇流畅 ,用语平实自然
,以六七四六句式结构成联,运用自对设问手法平仄互换,读来抑扬顿挫。句脚规则符合联律,实为书院联中的上品


分析流于表面,结论缺乏说服力 18分

共计:62分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23:11 , Processed in 0.0699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