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凌一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凌一二《格言联墨赏鉴》文字稿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3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8 | 只看该作者
98
一世光阴如弹指;
四时淡泊总开心。
此联若分开来看,似并无出奇之处,光阴弹指之喻也并不出新。拿“开心”来对“弹指”似乎还有点“无情”的味道。然而下联笔锋急顿,转而论人生之“淡泊”追求。对上联的“似水流年”的感慨作出升华,乃有“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妙也。(陈创点评)

此联以平凡人取平常心态,光阴有迫,波澜不惊,自是一番境界。(周永红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3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8 | 只看该作者
97
辛卯自题嵌名联
一心对出新天地;
二句联成零距离。
联语采用鹤顶格嵌入作者自己的名字,与此同时,还以鸢肩格嵌入“对联”二字,以此精到的修辞手法达到其直抒胸臆之妙境。短短七言,却将作者“一心”热衷于对联文化、最终受益于对联文化之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独具匠心。“新天地”,喻指新领域、新境界。“零距离”,则更是蕴含着“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而交融”之哲理与心境。联语对仗工稳,声律相谐。(叶子彤点评)

此联是青年对联家凌一二先生的嵌名联。此联对仗工整,格律严谨,气息流畅,联意厚重,寄托深远,有亲和力,且有格言联的内涵。
上联直抒胸臆,表明其执着的创作态度和创新精神。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醉倒不忘,醒来便读”。对联创作和其他文学创作一样,不要重复古人,不要重复今人,也不要重复自己以前的作品。要另辟蹊径,开出一片新天地。这也可说是公大先生一贯遵守的原则。下联很具亲和力。这说明对联有很好的社交功能和公关功能,一两句话就拉近了和联友及读者的距离。倡导楹联人不要相互诋毁,要和谐,因为“联人总是一家人”。 推广到其他领域,亦然。(胡光明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7 | 只看该作者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7 | 只看该作者
96
学富只因常好学;
才高还要更贪才。
撰短联不易,撰首尾同字之短联尤为不易!予观凌先生此联,初觉平常,然细品之后,大有深意。“学富五车”与“才高八斗”双典切题自然,含而不露,得蕴藉之美;语句朴实,对仗工稳,联意紧密,显非凡之功。“贪”字既与“富”字遥相呼应,又升华主旨,堪称神来之笔!此格言联足当与天下读书人共勉!(王绍伟点评)

此格言联有两大特点:一是境界很高。学富五车,根本原因就在常常好学;才高八斗,仍不满足,更进而造就非凡才能,这是古今大学问家、大事业家的必由之路。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贯彻始终而行之。联语充满哲理,人生就是一部好学和求才的经典历史。巧在一个“好”字,一个“贪”字,将好学和求才的渴望和决心有机统一,并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体现出好学和求才道路上的深刻体会和科学总结。只要为此而奋发者,必定大有作为和收获成就,不愧为做学问和做事业之道也。二是联文手笔不凡。两个“学”字、两个“才”字分嵌上下联头和联尾,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词性和平仄协调,颇具节奏感和音乐感,散发出强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堪称精品之作。(唐意诚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7 | 只看该作者
95
学有浅深勤则易;
事无大小惰皆难。
读书行事乃人生两大主旋律,学习不管深浅,唯勤为径;做事无论大小,懒惰便一事难成。作者深知此理,且熟读前人辞章,信手拈来,撰出己意,异曲同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实乃格言范例,精准联语。(何首旺点评)

学问有浅有深,浅则易,深则难。古人云,业精于勤。没错,再深奥的学问,只要勤于研究,便都是简单的。事情,如果懒惰的话,再小的事也做不成,根本就甭提事大事小了。万败皆因惰,难怪古人“止学”里,“止惰”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陈坤玉点评)
一勤一惰,一易一难,逻辑紧密,题旨亦明。细读两比联语,皆是生活感悟而来,经得起岁月推敲。(赵继杰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一二 于 2020-12-18 16:08 编辑

94
学无止境任贪学;
行有禁区须慎行。
联作的涵义简单明了,无需多言。在此要说的是炼字,“贪学”之“贪”入木三分,化贬为褒,堪称点睛之笔,俗手大多止步于“勤学”,稍有探求者或曰“恒学”,独此“贪学”似未经人道!下比相对上比稍微逊色,但亦为不可多得也。(吕淳民点评)                      (刘绍彬点评待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6 | 只看该作者
93
休贪身外千千万;
莫负心中万万千。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故,身外物纵有“千千万”,归根结底是名利二字。佛学上有句话叫做:心无所往。指的是,一个人越是执着于什么,越会被它所困扰。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多少人,丢失了健康,丢失了亲人……更有甚者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天下的祸端,皆因这两样东西所牵绊,故“休贪”,唯有清心寡欲,方能获得一方宁静。下比讲“莫负”,莫负的内容,每个时期的人不尽相同,各人也不尽同,或隐逸,或仁义,或勤劳、善良、节俭、担当、感恩等“万万千”,当下我们最莫负的共同内容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负伟大的时代,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尽心尽力!上下联一舍一守,佳矣。(方留聚点评)

身外之物千千万,不外乎钱财珠宝,休要贪恋;心中所想万万千,不外乎梦想理想,莫要辜负。果能如此,梦想定会实现。
本联对仗工整,言简意赅,尤其是“千千万”和“万万千”的交叉重字,为本联增色不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邹列强点评)

此联不见佳处,然亦中规中矩,上联言廉明,下联言谨信,以千千万,万万千虚笔带过,未尝不可,但终觉未落实处,反不为美。(渠芳慧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6 | 只看该作者
92
心雄常觉高山矮;
气壮方知狭路宽。
此联用通俗平实的文字,道出精到深厚的人生处事哲理。全联短短十四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读来提神振气。上联中的“高”,“矮”,下联中“狭”、“宽”,运用反意对比的艺术笔法,起到强烈的反差效果,令人读来为之一动。(许明点评)

以气格胜,不无英雄意气,足见侠士胸怀,心雄气壮之下,高山亦为之矮,狭路亦为之宽,人生处世遇挫败处或当如此。(渠芳慧点评)
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人死亦次之”,充分说明主观能动性“心”的重要。那么,要是“心不死且雄”结果又当如何呢?毫无疑问,此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人生旅途,面对高山和狭路,是绕行还是开拓,是停步还是登攀?选择不同,结果自然各异。
郑板桥有联云“人高山矮;水浊心清。”与斯联在表现手法上或有异曲同工之妙。联中“雄、高、矮”,“壮、狭、宽”,对比强烈,逻辑严密。全联词语平实,风格明快,哲思隽永,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联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令人读罢,心中顿生豪迈,过目难忘。真乃一副励志格言佳联。(蒋东永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4 | 只看该作者
91
心黑易生红眼病;
眼红莫赚黑心钱。
以技巧取胜,两处用到异位互重之格式,以及上下比衔接,均自然无痕。易生倒也无妨,然须克己,求其放心,复归于道义之门。谆谆之诲,语重心长,读者默识,足以为戒。(王龙强点评)
笔者一读此联,顿觉眼前一亮,心灵尽洗。平实如白的语言中,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可谓“两句三年心琢玉,片言精辟铁磨针”。
联语从关乎人性的角度命意,直击人心,让人振聋发聩、棒喝当头。“心黑”亦为“黑心”,“眼红”即是“红眼”,纵观当今社会黑心商人坑人、黑心食品泛滥,人们深受其害。见不得别人好的“红眼病”,唯利是图、见钱眼红的赌徒贪棍随处可见。作者将这些社会现象信手拈来,上联一语破的,道出了“红眼病”与“黑心钱”的辨证关系与滋生根源;下联提升主题,更兼告诫,指出了做人处事的道德底线。
全联用词贴切,对仗工稳,交叉相对,重字相对,足见其技巧娴熟,且联意贯通,逻辑性强,了无斧凿,浑然天成。通读该联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朗朗上口,过目不忘,给人以启迪与警示,是一副难得的佳联。(吴建华点评)
从技法上说,这是一副特殊规则重字的格言联,“心黑”与“眼红”,“红眼” 与“黑心”颠倒重复而对,形成一种循环之美,且全联直抒胸臆,干脆利落,上联述理,下联规劝,一红一黑,对比鲜明。虽字重而未曾让人有复赘之感。(应绿霞点评)

讽世颇深,见精巧,上下联反复巧用心黑、黑心、眼红、红眼数词,竟不觉其意重复,也是难为了。红眼病巧用双关,黑心钱则无,一憾。(渠芳慧点评)

联语抓住了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深究了其根源 ,警示人们遵守道德底线,不做亏心事,莫赚黑心钱。语言通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俗中寓大道理;浅显中蕴深内涵;提示中藏剖析、劝导、告诫;轻言中催人警醒、惶恐、痛悔。长幼皆能晓义,智愚均可惊心。可谓有理无需语重,诲人不在言多。
该联对仗工稳,词性细密到了小类和分支。有规则的重字运用,韵味十足。可见作者对联技巧娴熟,游刃有余;语言风格简朴,炉火纯青。大拙中藏大巧,大愚中蕴大智,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好联。(谭爱平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3 | 只看该作者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3 | 只看该作者
90
务实何言三缺一;
攻坚更要一当三。
该联特色有三:一是联语流畅凝练,一个勤于务实、善于攻坚、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联虽短小,意味深长,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教化作用。二是用词似信手拈来,“三缺一”来自麻将术语,“一当三”源于成语,皆化用自如,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三是善用修辞技巧,数字“一”“三”复字交错相对,妙不可言,是联文的一大亮点。(刘良新点评)

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是求事,不说空话,不夸夸其谈,而亲历亲为,巧干实干。"三缺一",常指四个人玩牌差一个人而玩不成。此处借用,反其意而用之。攻坚,就是披坚执锐,克敌制胜。《史记丶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作者将其“以一当十”化用为“以一当三",既是从平仄对仗要求而改,也是上下联重字使用之需要。联中“三”“一"数字运用工稳,恰到好处。联语体现了勇往直前,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慨和大无畏革命精神。(李东雄点评)
三缺一,口语,来源于麻将游戏,标准麻将是四个人打的,有时出现三人缺少一人而不能凑成一桌的局面。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局面,后来在麻将中约定,如果现场只有三个人,就规定三个人一起玩,规则不变。现泛指因缺人而事情不能进行下去。例如打篮球比赛缺一人,即可说“三缺一”。“四缺一”一词略有:你是来补空缺的之意,大家忌讳。此外,按照语言学、心理学各方面习惯,“三缺一”比“四缺一”更顺口更合适。
干事业做事情,人们讲究求实务实,配上三缺一在这里既是指要实干精神兴业兴事,不要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无聊的娱乐游戏上,又是指干实事时要立刻下马付诸于行动,不要非得把人事凑备得非常齐全,有些事情的部分条件可以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完善操。
宋 叶适《终论六》云:“夫谋天下之大事,成天下之大功……必有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攻坚排深之力而后可。” 攻坚,指攻打强敌或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比喻解决某项任务中最难的问题。
攻坚更要一当三,是指在事情攻坚的重要阶段,一定要一个人当三个人使,拿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与能力,达到预期目的。
这副联通俗简单,巧用数字换位对仗,把事情的哲理表达得非常准确到位,耐人寻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翟功印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3 | 只看该作者
89
未甘落后不居后;
辛苦争先敢领先。
联语巧用借对(未、辛)领起,将联颈的反义(甘、苦)理顺,再用复字组词,使上、下联形成尖锐的对立,而以“不”、“敢”助动,达到相反相成的主旨,修辞手法堪称绝妙!                                 (何先绪点评)

以平实的语言,激励人不仅要有不甘落后之意,更要有积极进取之心。其深意在摒除消极懒惰,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下联进而提出人要勇于付出、不怕辛苦,勇于领先而敢担道义,使整联的思想内涵得以升华。全联通俗易懂,主题鲜明,于人于己都不失为一副好的砺志联。(胡小敏点评)

语出硬健,激励人心,全联着眼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心动方能行动,唯有心存不甘,好学上进,方可真正不会落后;但要维持在前茅,亦非易事,须付出辛勤汗水方可。过程虽苦,但终究天道酬勤,一个“敢”字,下笔千钧,充分肯定了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必然联系,铿锵吟来,能驱钝惰,提激情,令人于谆谆教诲间,如坐春风。(渠芳慧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2 | 只看该作者
88
为人切莫缺心眼;
处世安能耍嘴皮。
上联用“切莫”表肯定,下联用“安能”以反诘,断然否定“缺心眼”、“耍嘴皮”的负面形象。 (何先绪点评)

这是一副相当口语化的对联。“缺心眼”、“耍嘴皮”等词语,街头市井,客室厨台,随处可闻。正因为如此,此联平添三分亲切和三分戏谑。而在戏谑讽刺之余,凝炼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由浅及深,见微知著,非大家不可如此。(陈创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1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2 | 只看该作者
87
无书始觉读书少;
有气方知静气难。
环境改变才懂得珍惜过往,读不到书才发觉读书的可贵,金玉良言,通俗但说理透彻;下联直言人生修养,有气之时确乎难以平心静气,劝诫人们要心胸开阔些,遇事不钻牛角尖。(吕淳民点评)

简单的语句,却彰显出深刻的道理,规则重字的运用,增加了联语的表现力、感染力。(张志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2 | 只看该作者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1 | 只看该作者
86
听风听雨非听命;
写水写山是写心。
整联以闲适为主调,表达了外物抒我内情的创作观点,在闲适之中也表现出一种积极奋斗的情怀。(邱钰云点评)

该联对仗工稳,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外行能看懂,内行也认可,表达了作者出世与入世的心境和渡人渡己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样也表达了作者的个人修为与文化底蕴,是为佳作。(曹敬元点评)

此联的联眼是“非听命”、“写心”。 听风听雨是心境,非听命是心志。写水写山表相,写心是实质。人生听风听雨,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但绝不能听命于天,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是一路险阻,也能拨开人生迷雾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写心指是写内心世界,宋梅尧臣《传神悦躬上人》诗:“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客体传神,为主体达意,是一种心灵化的艺术。“造化”是客观的自然,“心源” 就是写心,指艺术家的感悟和情思。只有“写心”,才能震撼人心,达到艺术至高境界。(蒙卫军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1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1 | 只看该作者
85
天遭云黑天终白;
山被雾灰山自清。
此联借对,以清对白,着色过目清新。所谓清者自清,不畏浮云所遮,身正何顾影斜也。此联顺畅,明了,道人所未道,喻世良深!(尚洪涛点评)

天因云而晦明,山因雾而明灭,本自寻常,却因作者绘声绘色之笔触而别具哲思。此联一写天,一写山,却不隔,皆因立意新警。细细读来,一意贯之,有清者自清之意。正可谓沉著有味,发人深省。(咸丰收点评)
这副对联告诉我们一个“清者自清”的道理。乌云一时漫天遮盖,但总有风吹云散之时,朗朗天穹终有清白之日;灰蒙蒙的尘雾笼罩山峰,但山峰从不曾因此而改色,仍然保持着清白之躯。由物及人,那么,我们只要像联中的“天”与“山”一样坚守本色,心志不移,就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即使一时谣诼纷纭,甚至遭到迫胁,也会内心敞亮,相信云雾总有澄清之日,并坚守到雾散云开。该联比拟形象,以自然之现象揭示处世之哲理,手法娴熟。(谢卫民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1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1 | 只看该作者
84
天下岂无常乐事;
人间惟有不平心。
上联以提问的口气成句,引人思索。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是否有常乐之事呢?思索之下,大多能得出结论:常乐在视角,在心态,在境界。知足者常乐;以解天下忧为乐,则无不乐。总之,文字很有弹性和张力,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下联字面上看似写实,言人间不平事,生不平心,发不平鸣,实则亦引人深思。联系上文,“不平心”和“常乐事”是一对矛盾呀。从社会人生的角度,我们需要恰当的“鸣”,从修身的角度,我们需要保持“乐”。这就提示每个人去把握平衡之法。“江汉又逢开口笑,文章几作不平鸣”,大约是大多数读者心中的结论了。
  提出问题,引而不发,而偏能诱导读者自己拿定主意,悟出人生之学,是为高明之处。(刘可亮点评)

此联的大意是:天下难道没有经常快乐的事?人间只有不平衡的心。
这是一副哲理深刻的流水对。
上联对天下有无常乐事进行议论,作者的态度是“岂无”,难道没有?用反诘的语气表示肯定。有无常乐事的关键是怎样看待常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今古人们认为的人生四大乐事。但人生漫长,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或身处逆境,遭受打击;或命运多舛,一生坎坷,等等。天下仁人志士把困难作为人生的磨炼,把挫折当成人生的必然过程,始终充满信心,这就是常乐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史无前例的大事,经历了千辛万苦,在伟人毛泽东看来是“万水千山只等闲”,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展现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天下最大的“常乐事”。
下联继续议论有无常乐事的决定因素。自然界的发展有其变化规律,人类的进步也有运动规律,遵循规律,保持良好的平衡心态,人类社会应该美好和幸福的。而“不平心”则是心中充满怨恨、暴力、傲慢与偏见,造成侵略、撕杀、欺行霸市、尔虞我诈等罪恶现象时有发生。纵观中外历史,无论是战火的挑起、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是社会文明的倒退、家庭的不幸,都由当事人的不平心态决定的,或是统治者、或是平民百姓,概莫能外。此联告诉我们,良好的平衡的心态,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扭曲的不平的心态,就会阻碍社会进步,毁灭家庭与人生。(陈宏伟点评)

这副对联告诉了我们一个“幸福快乐”的秘诀:保持一颗平和之心。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这话说得不错,但似乎总给人一种无奈和消极的感觉,也给那些不思进取的人提供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和借口。而凌先生的这幅对联则不一样,他告诉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拥有一颗不平之心。试想,天天看到这也不平,那也不平,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怎么能快乐得起来呢?这世界,不平之事常有,而平和之心不常有。所以,这世界真正快乐的人不多。故凌先生发一反问:“天下岂无常乐事?”答案不言而喻,不但有乐事,而且有常乐事,只是需要你放下不平之心。当然,放下不平之心,并不意味着不进取,不抗争,而是选择另一种进取或抗争的态度和方式。有句话说得好:“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少些不平,多些行动,以平和之心乐观对待生活,天下事无不快哉!该联利用设问修辞,一问一答,主旨明确,言简意赅。(谢卫民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1 | 只看该作者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1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09:50 | 只看该作者
83
涉远方知前景美;
登高何惧顶峰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总结获取知识的两个途径。司马迁,徐霞客都是从万里路中走出来的典范。当然,时下一日游,三日游,周末游,大假游,国际游,未必都能游出司马迁和徐霞客的效果,但肯定游出了新收获,这点是不容置疑的,至少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美在远方”不是诱惑,而是真实的存在。远方呈现的美足以使自己享受到一次不折不扣的愉悦,惋惜不跳出井口的青蛙永远不知道最美的风景竟然设在了远方。
  去远方的目的也许不止一种,或是一次简单的放松,从而卸去些许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或是一次跟风操作,随潮流丈量一次土地得以锻练肌肉,或是为获取一段记忆标本,装进生活侧页使之散发余香,或许……总之,他体验到了最美的风景在远方,美在远古历史积淀下来的人文世界,美在自然山水形成的神韵风光,美在各种古典哲学构建而成的优雅厚重……美在远方,美就美在自己亲眼见证了书上介绍的事物内涵以及书上见不到的另一类文字,这些美足可用来充实内心大片的空白,从而使自也成为一道美的风景。
 “涉远方知前景美”,是引导和号召迷茫者迈出坚实脚步的呼唤;是在对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的贫乏者发出的遗憾叹惋;是在为跃跃欲试者提供横向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下联转入纵向说理,把知识的储备与人生事业组合出一个立体空间,使其在这个空间里体现到自己的价值。
 “高处不胜寒”,进取者,他本身知道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的原理,这个终会令他不太舒服的因素是他预知的,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信念始终不弃不离,于是他表现出对压力的无所畏惧,且始终用无比坚强的意志来贯彻执行他的登高行动,这种抗打击、勇拼搏的精神成就了强者恒强的生活例子。(李春晓点评)
    凌一二先生以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格言联而名扬联坛,此联亦然。全联意象优美,说理形象,言简意赅,含蕴深刻。上比“涉远方知前景美”,让人想到一句很有名的现代诗:“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前景美与涉远,互为因果,有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下比“登高何惧顶峰寒”,登高与顶峰,互为因果,不同于常规的是,作者以反苏东坡“高处不胜寒”的意境,用何惧反问,翻新了典故,拓展了意境,增强说理的张力与魅力。上下比珠联璧合,表情达意,精准稳妥,可做座右铭,允称佳作,良有以也。(吴岱宝点评)

远方最美——这是毋容置疑的!近处的风景太熟悉,而太熟悉的地方往往会变得平淡甚至暗淡。     
美在远方,美在高处。虽说“高处不胜寒”,但“无限风光在险峰”。险峰即是顶峰。很多人为登上顶峰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亦在所不惜,因为站在顶峰能见到他人所不能看到的美景奇观。这个“顶峰”我们可以理解成空间意义上的顶峰,也可以理解成事业上的顶峰抑或是精神境界上的顶峰。
仔细想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涉远”的过程。不妨温习一下王安石的名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当然是有志者。为践其志,王安石发出了“登高何惧”的豪言壮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如果能穿越到现在,我想王安石对此佳联也一定会产生共鸣。(程鸿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18:06 , Processed in 0.0906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