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渔舟读书笔记13 关于元曲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321 小时
主题
1142

1万

帖子

19

精华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12336
经验
280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3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1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21 09:18 编辑

关于元曲 大家来一起学习


渔牵柳线钓蟾诗,舟影荷风醉梦迟。
唱菊吟秋春意动,晚香又吐万千丝。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2
发表于 2012-2-21 1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21 10:31 编辑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3
发表于 2012-2-21 1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21 10:32 编辑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4
发表于 2012-2-21 1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21 10:32 编辑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蕴藉〕   小石唱:〔绮丽妩媚〕   高平唱:〔条畅晃漾〕   般射唱:〔拾缀坑崭〕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5
发表于 2012-2-21 1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渔舟唱晚姐姐 于 2012-2-21 10:33 编辑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象歌词一样)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就象一首歌的音调。曲调名 就象现在的G大调拉。C调了等等)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象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6
发表于 2012-2-21 10:37 | 只看该作者
一半儿”乃可兼词谱之曲牌。它较普通词谱特别的地方大致有两点:   一是个别位置的字明确具体声调(比“平仄”更严格)。比如它的第二句的第六个字和第三句的第六个字均规定为“去声”,末尾字明确规定为“上声”;   二是某位置的词语已固定。比如它尾句的两个“一半儿”就是固定的。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平去平(韵)。   中仄中平平去平(韵),   去平平(韵),   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7
发表于 2012-2-21 10:40 | 只看该作者
《一半儿》(《忆王孙》)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去平,平仄仄平平去平,仄平平,上去平平平上去平上。其中首句首字可平,三字可仄;二句首字可平,五字可平,尾字可仄叶;三句首字可仄,三字可平,尾字可仄叶;末句尾字可平叶,若用仄叶,则只能用上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8
发表于 2012-2-24 11:56 | 只看该作者
词谱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8

477

帖子

5

精华

113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33
经验
11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9
发表于 2012-2-24 11:58 | 只看该作者
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3 小时
主题
6

175

帖子

1

精华

6239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242
经验
11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4
10
发表于 2012-2-26 13:14 | 只看该作者
{:5_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48 小时
主题
73

2347

帖子

8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1088
经验
444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6
11
发表于 2012-11-4 1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豹 于 2012-11-11 10:53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8 04:14 , Processed in 0.0908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