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百法之九十一 作促句诗法 促句诗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须有气韵,有胎息,非多读古诗不能应手也。否则,掉转不灵,便失之滞;锻炼不精,又失之俗。兹将其作法略示于后: 悲 秋 宋 筠 江南秋色摧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 家在江头白鸥浦,一生未归鬓如织。 伤心日暮枫叶赤,偶然得句应题壁。 上诗暑、雨、浦三字为一韵,织、赤、壁三字为一韵,然六句却有六转。第一句是虚写秋来,第二句是实写秋来,第三句是因秋思家,第四句是思家不归,第五句是怕到秋深,第六句是作诗悲秋。层层都到,可与文忠公之《秋声赋》并传。 学诗百法之九十二 作无题诗法 无题诗亦有寄托,盖以闺房儿女之情,寓感事伤时之意。炼字须稳,琢句须工,字字听之有声,扪之有稜,方为神品。兹举二诗为侧,并示作法于下: 无题二首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威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上二诗一首写梦境,一首写往事。而第一首结句又用一“隔”字,第二首结句又用一“灰”字,似真似幻,若即若离,均无实事可征也,此与《游仙诗》同一迷离惝恍,真为难得。 学诗百法之九十三 作怀古诗法 怀古诗随时随地,有触即作,但须有寄托,有议论。若就古人事迹,平铺直叙,则不失之板滞,即失之冗弱,学者最宜切戒。兹举二例并示作法于下: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上诗起二句是写现在,故用一“旧”字、一“荒”字,以折出新字,第三句提出西江月,第四句提出吴王宫,用一“今”字、一“曾”字,便有无限感慨之意。 越中怀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上诗起二句是写当年之盛,第三句从战士折到宫女,盛之至也。“只今”一点,与前首同一感慨。 学诗百法之九十四 作竹枝词法 “竹枝词”专写风土,其体与七绝近似,但重音节而意义次之,重气韵而文采次之,大都皆眼前指点之语。今示其作法于下: 临平湖竹枝词 厉 鹗 双鬟十五荡舟徐,不见清波锦鲤书。 侬似湖中石鼓样,望郎望似蜀桐鱼。 上诗写女儿相望之意,首句言女儿之操业,次句言女儿之候言,三、四两句以石鼓、桐鱼为比,语语动人,其郑、卫之遗欤? 端溪竹枝词 李 峰 楚楚青衫别样新,归宁南渡到江滨。 一竿油伞双籃盒,绿树斜阳唤渡人。 上诗写出门归宁状况。首句言所著之衣,次句言出门之由,第三句言所持之物,末句点醒唤渡,层次极为整齐。 学诗百法之九十五 作柳枝词法 “柳枝词”与“竹枝词”体虽同而实则大异,盖专咏杨柳故也。惟以清丽委婉,可以歌唱为合格;若俚词俗语,亦不宜羼入。兹示作法如下: 西湖柳枝词 厉 鹗 相识东风万万条,冶游付与玉骢骄。 等闲回首情难尽,行过长桥又短桥。 藏鸦门外绿愔愔,染雨烘晴色渐深。 底事钱塘苏小小,不将翠带结同心。 千丝踠地复临湖,记得当年卖酒垆。 惟有个侬偏爱惜,三眠还要倩人扶。 芳草春来断客魂,杨枝只合伴桃根。 满湖碧水游船散,西月东风在寺门。 斗尽纤腰一两枝,水仙王庙日斜时。 青青不许游人折,细叶如颦更泥谁? 路旁烟态罥朱楼,长送行人千里游。 愿作涌金门外树,生来浑不识离愁。 上六诗一气呵成,第一首言游客,第二首言妓家,第三首言酒楼,第四首言舟子,第五首言僧寺,第六首言羁人。寄托深远,不仅为杨柳咏也。 学诗百法之九十六 作打油诗法 打油诗,本滑稽诗之一种,然亦有寄托在内。相传有人出门打油,忽发诗兴,顷刻间而诗成,故遂以“打油”名之。音节不甚讲究,实为歌谣之遗,大约以七言四句者较多。今示作法及举例如下: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人欢乐几人愁? 几家夫婿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上诗言离别之苦,俗不伤雅,故难能而可贵。 春耕夜起早迟眠,小妹担茶郎种田。 秧要日头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天。 上诗写农家情景历历如绘,而将茶、桑、麻、稻并入四句之中,尤极自然之致。 学诗百法之九十七 作宝塔诗法 “宝塔诗”虽为游戏之作,然须有步骤,有层次,否则叠床架屋,有何意味?而且尤忌凑合、板滞等病。兹示作法于下: 咏酒 一至七字阙 名 酒,酒。 酌来,饮取。 君莫诉,时难久。 偏乐少年,能娱老叟。 对月不可无,看花必须有。 千髡一醉一石,刘伶解酲五斗。 临行强战三五场,酩酊更能相忆否? 上诗无一复语,无一重笔。起六句言饮酒必须有德,七、八两句言老少皆宜,九、十两句言对月、看花皆宜,十一、十二两句寻出两个古人作诗,末两句回顾前事作结。潇洒风流,诗中圣品①。 ┈┈┈┈┈┈┈┈┈┈┈┈ ①此种作品毫无意义,只是笔墨游戏而已。 学诗百法之九十八 学作棹歌法 “棹歌”与“竹枝词”相近,如渔家唱晚之歌,既须婉约,又贵轻灵,下字似倚声,琢句似风谣,方有真趣,较之“采桑歌”、“采茶歌”别有一种丰韵,是在作者之善为摹写耳。今述其作法如后: 升平湖棹歌 丁立诚 紫光赤色扫尘埃,今日升平湖自开。 红煞桃花青煞柳,春风无数峭帆来。 赤鸟夭玺瑞征多,小石灵函字细摩。 乐府重翻宝鼎见,厌他水调竹枝歌。 邱丹羽化賸荒祠,杉柏阴遮碧一池。 敲破竹扉童不应,小眠惊起白鸥儿。 阿兄舒国绾朝绯,阿弟禅关割妄机。 谁继放生团社约,鱼苗如蚁绿初肥。 广严请梵歇枯龛,春水门前记浴蚕。 唤起鲜于旧诗老,护伽兰礼褚河南。 安平七字艳坡仙,摹勤贞珉又百年。 且采本山茶叶好,一瓯雪沸宝幢泉。 上六诗第一首言湖上风景,第二首言湖上古迹,第三首写鸥,第四首写鱼,第五首写蚕,第六首写茶叶,而满湖画本都在诗中,真风雅绝伦之作也。
学诗百法之九十九 学作宫词法
宫词者,记宫中之事也。须语类讽谏,恰合诗人忠厚之遗,而词句之间,尤宜含蓄而不率直,隐约而不显露;否则非失之怨怒,既失之轻薄,甚无取也。兹故示其作法于下:
宫 词 熊人霖
雕梁燕子语喃喃,宠绿怜红月已三。
半雨半晴梅子熟,檐前都是爱宜男。
上诗首句以燕子自比,次句言色衰宠弛,如春暮之三月也;三、四两句还望恩幸,措词何等委婉,而哀怨之意已溢于言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