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轻云淡 于 2012-10-9 16:26 编辑
B组长-风儿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
第一讲
一、律诗的基础知识。 律诗:就是格律,是区别于古风等类的诗。 格律:
格——格式,包括:平仄、 粘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 1.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反之为失粘。 2.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3.替:就是一个句中的2 4 6字位置平仄相交替,如平仄平或仄平仄。如果写成:平平仄或仄仄平,就是失替。 二、《平水韵》 1.我们学习律诗的标准韵书就是:《平水韵》,也叫《诗韵》 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平声30韵,上平下平没有分别。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十七韵。 2.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也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四声,去声就是现代的四声。 3.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第二讲
1.起:是以律、绝诗中首句第二个字来决定起,第二个字是平就平起,是仄就仄起。如平起: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或七: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或七:仄仄平平平仄仄、 2.收:收是以律、绝诗中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来决定收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最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仄收。如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或七: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或七: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什么是入韵和不入韵 1.仄起平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2.平起平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3.平起仄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4.仄起仄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第三讲义
一、七律常用的两种格式 七律常用的是首句入韵 1.孤平:就是在格律诗中,五言标准律句“平平仄仄平”和七言标准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中,如果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前后都是仄声字,出现两仄夹一平的现象,称之为孤平。 2. 拗救 在律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叫“拗字”,拗了就必须救,我们把其称为“拗救” 3.三平尾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三字连续使用三个平声的句子。例如:平平仄仄平平平。 4.三仄尾: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例如:仄仄平平仄仄仄 注意一个问题 :七言的首字一律可以平仄不论。第二字一律不可以平仄不论 但还有一个规则:那就是 七言首字的平仄 任何时候都不承担 救抝的功能 因为首字平仄 既不能救上句,也不能救本句。
第四讲
一、关于“韵”的一些概念 韵书,历朝历代种类繁多。较早的韵书叫《玉篇》,它的作者顾野王是南朝梁陈之间文字训古学家。代表作有《日赋》,其后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然后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切韵》由陆法言、颜之推等八人共同编撰完成。《唐韵》基本对《切韵》的继承,在《切韵》的基础上,音、韵、字数等各个方面都有增删或修改。在众多的韵书中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是指从宋朝到现代 穿越了八百年的历史,国内国外皆在使用的《平水韵》。写格律诗就要压韵,压韵是压什么样的韵?以什么韵书为标准?这里要求是统一压《平水韵》。也有利于作业的评阅。
二、对偶 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的 出句与对句 句法结构一致,而处于同一位置的 词语词性相当。如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 1:对偶只是全诗的一部分,跟对联不同。对联以及成联,是要整体写一件事情。律诗中的对偶通常在第二联和第三联,但也有例外。 2:举例说明:律诗对偶。且词性相当。 3:对偶须注意以下几点:最好不要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这样没有变化 就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时间来对时间,角度没有变化,也就是,原地不动 。 三、七律音节的划分如下: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五律音节的划分:1、2为一拍;3、4、5、字各一拍。)
第五讲一: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始 (首联)
承:就是承接 (颔联) 转:就是转折、深入(颈联)
合:就是总结(尾联)
承句和转句都是必须对偶,而起句和合句可以对偶也可以不对偶。起句如果对偶也叫首联。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 1、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转变,是紧扣主题。)
合: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2、起承转合的特点
格律诗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二: 什么是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同我们所说的大白话。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触景生情。 “兴”字的本义是“起”
因此把起句这个兴的手法的运用又称为“起兴”或“兴起”,意思是一样的
兴起的作用就是渲染和烘托,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意境
而兴呢?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同时“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
二、对联
1、出句: 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答:对句:他乡雨夜起愁怀
2、出句: 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答:对句:酒敬高朋念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