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0|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期一年级B组升级考试试题(评阅老师:静听松涛老师、长久老师)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463 小时
主题
96

1696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0409
经验
67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9 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揽云追鹤 于 2012-9-29 21:43 编辑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考试要求:
1、 每讲独立总结一个纲目,(如第一讲有三个内容,分别书以:一、二、三)。
2.、不可大段复制讲义内容,建议大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3.、完全按照讲义内容进行总结,否则视为无效试题,评阅有权扣分或者不打分。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请同学们于10月10日(周三)晚12点前提交。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请评阅老师于10月13日(周六)中午12点前评阅。各位老师辛苦了!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0

15

帖子

0

精华

90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0496
经验
20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5
2
发表于 2012-10-2 09:12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12班 B组 B01 希冀的作业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
答、第一讲:对替粘
粘:就是指律诗的第三句 第五句 第七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和律诗的第二句 第四句 第六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同。反之为失粘。
对:就是指律师的第二句 第四句 第六句 第八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与第一句 第三句 第五句 第七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反。
替:就是一首律诗每句中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交替。反之为失替。
举例说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处粘面 莺粘平 暖粘脚 花粘家 欲粘燕 人粘春 爱粘草 东粘能 不粘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面对山 平对北 脚对亭 家对处 燕对莺 春对暖 草对花 能对欲 马对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杨对爱 阴对东 沙对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替:如 山北平(平仄平)面平脚(仄平仄)
第二讲 1起:是以律诗的第二个字的平仄来讲的。分为 平起 仄起两种。
2 收:是以律诗首句最后一个字来论的。
3律诗的首句最后一字师平声就是入韵。是仄声就是不入韵。
4按照律诗起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把律诗划分为:仄起平收式 平起平收式 仄起仄收式 平起仄收式。
第三讲一 七律常用的两种格
(一)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二)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孤平:如果律诗句式中出去韵字,只有一个平时,就是孤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也就是说七言的律诗中第三字绝不可以
将平通融为仄,那样就是孤平句。
拗救:把孤平句改为不孤平就是拗救。
三仄尾:在七言律诗的句子中如果出现仄仄平平仄仄仄就是三尾仄。
三尾平:在七言律诗的句子中如果出现平平仄仄平平平就是三平尾。

第四讲 一 韵  押韵是以平水韵为主。
二 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出句与对句句法一致,同一位置词语词性相当。如名词对名词......
三 七律音节的划分:12字一拍 34字一拍 567各一拍

第五讲
一 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始。 承就是承接。 转就是转折 深入。合就是总结。
(承句和转句必须是对偶,而起句和合句可以对偶也可以不对偶。起句如果对偶就叫首联。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
起句——首联 承句-——颔联 转句——颈联 合句——尾联
二 赋 比 兴
赋:就是有言其事,大白话。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触景生情。
二 对联
是处春光沽杏酒===何家稻谷散芬芳
诗于淡处存真意===酒到醇时四处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5 小时
主题
0

8

帖子

0

精华

155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40568
经验
15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8
3
发表于 2012-10-2 10: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0

45

帖子

0

精华

174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0356
经验
40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2
4
发表于 2012-10-7 1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轻云淡 于 2012-10-9 16:26 编辑

B组长-风儿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

第一讲
一、律诗的基础知识。
律诗:就是格律,是区别于古风等类的诗。
格律:
——格式,包括:平仄、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韵律、声律、音律
1.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反之为失粘。
2.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反之为失对
3.替:就是一个句中的2 4 6字位置平仄相交替,如平仄平或仄平仄。如果写成:平平仄或仄仄平,就是失替。
二、《平水韵》
1.我们学习律诗的标准韵书就是:《平水韵》,也叫《诗韵》 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平声30韵,上平下平没有分别。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十七韵。
2.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也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四声,去声就是现代的四声。
3.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第二讲
1.起:是以律、绝诗中首句第二个字来决定起,第二个字是平就平起,是仄就仄起。如平起: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或七: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或七:仄仄平平平仄仄、
2.收:收是以律、绝诗中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来决定收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最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仄收。如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或七: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或七: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什么是入韵和不入韵
1.仄起平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2.平起平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3.平起仄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4.仄起仄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第三讲义
  
一、七律常用的两种格式
七律常用的是首句入韵
1.孤平:就是在格律诗中,五言标准律句平平仄仄平和七言标准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中,如果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前后都是仄声字,出现两仄夹一平的现象,称之为孤平。
2. 拗救
在律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叫“拗字”,拗了就必须救,我们把其称为“拗救”
3.三平尾又称三平足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三字连续使用三个平声的句子。例如:平平仄仄平平平。
4.三仄尾: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例如:仄仄平平仄仄仄
注意一个问题 :七言的首字一律可以平仄不论。第二字一律不可以平仄不论
但还有一个规则:那就是 七言首字的平仄 任何时候都不承担 救抝的功能
因为首字平仄 既不能救上句,也不能救本句。

第四讲
一、关于的一些概念
韵书,历朝历代种类繁多。较早的韵书叫《玉篇》,它的作者顾野王是南朝梁陈之间文字训古学家。代表作有《日赋》,其后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然后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切韵》由陆法言、颜之推等八人共同编撰完成。《唐韵》基本对《切韵》的继承,在《切韵》的基础上,音、韵、字数等各个方面都有增删或修改。在众多的韵书中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是指从宋朝到现代 穿越了八百年的历史,国内国外皆在使用的《平水韵》。写格律诗就要压韵,压韵是压什么样的韵?以什么韵书为标准?这里要求是统一压《平水韵》。也有利于作业的评阅。
二、对偶
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的 出句与对句 句法结构一致,而处于同一位置的 词语词性相当。如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1:对偶只是全诗的一部分,跟对联不同。对联以及成联,是要整体写一件事情。律诗中的对偶通常在第二联和第三联,但也有例外。
2:举例说明:律诗对偶。且词性相当。
3:对偶须注意以下几点:最好不要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这样没有变化 就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时间来对时间,角度没有变化,也就是,原地不动
三、七律音节的划分如下: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五律音节的划分:12为一拍;345、字各一拍。)

第五讲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始  (首联)
承:就是承接 (颔联)
转:就是转折、深入(颈联)
合:就是总结(尾联)

承句和转句都是必须对偶,而起句和合句可以对偶也可以不对偶。起句如果对偶也叫首联。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
1、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转变,是紧扣主题。)
合: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2、起承转合的特点
格律诗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二: 什么是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同我们所说的大白话。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触景生情。
兴”字的本义是“起
因此把起句这个兴的手法的运用又称为“起兴”或“兴起”,意思是一样的

兴起的作用就是渲染和烘托,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意境
而兴呢?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同时“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


二、对联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答:对句:他乡雨夜起愁怀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答:对句:酒敬高朋念旧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7 小时
主题
1

258

帖子

0

精华

1766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405
经验
176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3
5
发表于 2012-10-8 09:04 | 只看该作者
代b-17书香入夜来 交作业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第一讲 律诗的基础知识。了解律诗的格式包括平仄,粘,对,替,字数和对仗押韵以及起承转合。律 指的是韵律 声律 音律。
1 粘 律诗中除首句外单数句的平仄要和双数句2,4,6位置上的平仄一样,这叫粘。反之则失粘。
2 对 律诗中双数句和单数句同一位置的平仄相反,叫对,反之则失对。
3 替 指一句中2,4,6字的平仄要交替出现,如 平仄平仄,反之则失替。
4 了解【平水韵】。平仄的规定,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以及什么是入声字。

第二讲 律诗的起,收,入韵。

1 起 律诗中第一句的第二字是这首诗的起句格式。二字是平这首诗就是平起。第二字是仄就是仄起。
2 收 律诗第一句中最后一字是平这首诗就是平收。最后一字是仄,就是择收。
3 入韵和不入韵 第一句最后一字是平,这首诗就是首句入韵式。是仄就是首句不入韵式。
4 按首句第二字为起句格式,律诗可以分为四种。1平起平收2平起仄收3仄起仄收4仄起平收

第三讲关于律诗禁忌和拗救

1 两种常用的平收格式是:第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
2 孤平。韵句中除韵字外前面唯一的平叫孤平。如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3 拗救 律诗中非正格体叫拗句。拗救分两种,一是对句救,二是孤平自救。五言用对句的第三字救,七言用对句的第五字救。
4 三平尾 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三字连续使用三个平声的句子。律诗禁忌
5三仄尾 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律诗禁忌。

第四讲押韵标准和音节划分

1 律诗的押韵以平水韵为准,必须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2 对偶 也是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指一联中同位置的字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如 名对名,动对动。律诗中颌联合颈联必须对仗。
3 七律音节的划分如下: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五律音节的划分:1、2为一拍;3、4、5、字各一拍。)


第五讲起转承合和赋比兴


1 起承转合  起是开始。有引领的作用。
承是承接,扩展。
转 转折深入转变。
合 就是最后总结,收尾句。承句和转句必须对偶。
  起承转合的特点整体性 连贯性 独立性。
2 什么叫赋 比 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平铺直叙。
比 就是比喻、拟人等。
兴 就是触景生情。比如 看见月亮想家乡。看见美人想到鲜花。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对句  别园初雨润新茶
2 出句  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对句  词到朴时隐妙音

素心怀淡月;
尘梦了无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 小时
主题
4

11

帖子

0

精华

41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1796
经验
6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15
6
发表于 2012-10-8 10:59 | 只看该作者
B-18  牧马人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考试要求:
1、 每讲独立总结一个纲目,(如第一讲有三个内容,分别书以:一、二、三)。
2.、不可大段复制讲义内容,建议大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3.、完全按照讲义内容进行总结,否则视为无效试题,评阅有权扣分或者不打分。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第一讲
学诗要有诗心
1.文以载道,诗以言情。
 千百年来,那些感人肺腑而流传不衰的诗篇,无一不是诗人的情怀和心志的形象显现。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特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
“文以载道,诗以言情”。“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正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2.诗心”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对诗歌要有一种“敬畏”之心。
“敬畏”就是对诗词文字的一种尊重。因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旨趣就是走向高贵和高雅。如同科学和自由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一样,高贵和高雅也是人类永远追求而心仪的生存佳境。否定这一点,便是自甘堕落。”
一、        律诗的基础知识
律诗就是格律,是区别于古风等类的诗。
何为格律:
格——格式,包括:平仄、 粘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
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反之为失粘。
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替:就是一首律诗每句中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交替。反之为失替。
二、《平水韵》
在汉语音韵学上,把汉语的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古音系统 中古音系统 近代音系统。
《平水韵》也叫《诗韵》 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平声30韵,上平下平没有分别。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十七韵。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也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四声,去声就是现代的四声。
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1223年,金朝平水(一说是官名,一说是地名)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古韵书《排字韵》的残片,其内容与王文郁的《新刊韵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韵的组织,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在王文郁发行平水《新刊韵略》大致相同的一段时间,据信是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壬子年(1252年),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此书已佚失,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与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发布的206韵的科举考试用官韵《礼部韵略》不同,新的《礼部韵略》和王文郁的106韵的平水《新刊韵略》是一致的,要么是平水《新刊韵略》的修订本(若王文郁的作品在前),要么是被平水《新刊韵略》参照的韵书(若刘渊的作品在前)。106韵和107韵的区别只在于上声的“拯”、“迥”两部合并与否。元初的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
第二讲
平仄中的四声
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上、去、入。南北朝时,梁武帝曾经问周舍什么是“四声”,周舍回答那就是“天(then)子(cix)圣(sjengh)哲(triet)”;这四字正好代表“平上去入”四个不同的声调。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一、起。是以律诗中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决定起,第二个字是平,就是平起,第二个字是仄,就是仄起。
二、收。律诗中的收是以首句,最后一个字来论的。
律诗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决定收,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最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仄收。
三、入韵和不入韵。
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  首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就不入韵。故此,律诗分为以下四种:
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四种。
1.、平起仄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2.、仄起平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3.、仄起仄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4.、平起平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首句压韵):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首句压韵):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首句不压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第三讲
一、七律常用的两种格式
七律常用的是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平起平收首句要入韵案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案例: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二、孤平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诗词曲词典》:“孤平”,诗律术语。律诗大忌。五律中“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一字、七律中“仄仄平平仄平”句型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是“犯孤平”,也就是说,除了韵脚之外,只余一个平声,是不许可的。倘若用了仄声字,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三、拗救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
四、三仄尾和三平尾
在七律的句子中,如果出现了“仄仄平平仄仄仄”,或者”平平仄仄平平平“的句子,我们就叫它 三仄尾 (三平尾)。

第四讲
一、押韵
压韵是统一压《平水韵》。
韵书,历朝历代种类繁多。较早的韵书叫《玉篇》,作者顾野王是南朝梁陈之间文字训古学家。其后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然后由陆法言、颜之推等八人共同编撰完成《切韵》,对后世影响巨大。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合用,所以唐朝《切韵》实际简化版为193韵。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二、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对偶注意的几点:
1.最好不要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这样没有变化 就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
2. 在写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时间来对时间,角度没有变化,也就是,原地不动 。
三、七律音节的划分:
七律音节的划分为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
第五讲
一、起承转合的含义
起:就是开始 。 承:就是承接。 转:就是转折、深入 。合:就是总结。
在一首七律诗歌中,起句如果对偶也叫首联,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所以一般用起句、承句、转句、合句来称呼律诗的四句。这四句也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转变,是紧扣主题。)
合: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起承转合的特点
格律诗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画
承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画
转联表现感情,从纵、横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说
尾联又从白发日增,因病断饮而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说
二、赋、比、兴的含义
赋:就是直言其事,如同我们所说的大白话。
比:就是比喻,这个无需解释。
兴:简单的说,就是触景生情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兴”字的本义是“起” 。因此把起句这个兴的手法的运用又称为“起兴”或“兴起”,作用就是渲染和烘托,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意境。同时“兴”还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
是处春光沽杏酒
他乡秋色染情愁。

诗于淡处存真意
情倒深处无闲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主题
29

60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6777
经验
26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9
7
发表于 2012-10-10 09:2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希冀同学。考卷由我来批阅,不当之处请谅。
第一讲:对替粘
粘:就是指律诗的第三句 第五句 第七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和律诗的第二句 第四句 第六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同。反之为失粘。
对:就是指律师的第二句 第四句 第六句 第八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与第一句 第三句 第五句 第七句 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反。
替:就是一首律诗每句中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交替。反之为失替。
举例说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处粘面 莺粘平 暖粘脚 花粘家 欲粘燕 人粘春 爱粘草 东粘能 不粘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面对山 平对北 脚对亭 家对处 燕对莺 春对暖 草对花 能对欲 马对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杨对爱 阴对东 沙对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替:如 山北平(平仄平)面平脚(仄平仄)

第一讲还有律诗其他基础知识和平水韵。答题不完整。扣2分。
第二讲 一 1起:是以律诗的第二个字的平仄来讲的。分为 平起 仄起两种。
2 收:是以律诗首句最后一个字来论的。
3律诗的首句最后一字师平声就是入韵。是仄声就是不入韵。
4按照律诗起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把律诗划分为:仄起平收式 平起平收式 仄起仄收式 平起仄收式。
第二讲讲义回答正确+14分

第三讲一 七律常用的两种格
(一)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二)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孤平:如果律诗句式中出去韵字,只有一个平时,就是孤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也就是说七言的律诗中第三字绝不可以
将平通融为仄,那样就是孤平句。
拗救:把孤平句改为不孤平就是拗救。
三仄尾:在七言律诗的句子中如果出现仄仄平平仄仄仄就是三尾仄。
三尾平:在七言律诗的句子中如果出现平平仄仄平平平就是三平尾。
第三讲讲义回答正确+14分
第四讲 一 韵  押韵是以平水韵为主。
二 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出句与对句句法一致,同一位置词语词性相当。如名词对名词......
三 七律音节的划分:12字一拍 34字一拍 567各一拍

第四讲讲义回答正确+14分
第五讲
一 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始。 承就是承接。 转就是转折 深入。合就是总结。
(承句和转句必须是对偶,而起句和合句可以对偶也可以不对偶。起句如果对偶就叫首联。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
起句——首联 承句-——颔联 转句——颈联 合句——尾联
二 赋 比 兴
赋:就是有言其事,大白话。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触景生情。
第五讲讲义正确+14分
二 对联
是处春光沽杏酒===何家稻谷散芬芳
诗于淡处存真意===酒到醇时四处香
第一联 春光/稻谷  景隔  扣2分。
第二联 存动词 四量词 不对仗 扣1分。
希冀同学考卷答题基本正确,知识扎实,学习认真。对联格律掌握准确 。此次答卷得分95分。给你鼓掌,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主题
29

60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6777
经验
26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9
8
发表于 2012-10-10 10:02 | 只看该作者
自来水笔 发表于 2012-10-2 10:58
B05-自来水笔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考试要求:

问好自来水笔同学。此次考卷由我来批阅,不当之处请谅。
第一讲  律诗基本知识
一、律诗的基础知识
1、律诗:包括:平仄、 粘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2、在格式中,粘指的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
3、对指的是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
二、《平水韵》
1、《平水韵》律诗的标准韵书。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
第一讲讲义回答正确+14分
第二讲  律诗的韵
一、起
起:平起或是仄起,是以律诗的首句第二字的平仄来论的。第二个字是平,就是平起;第二个字是仄,就是仄起。
二、收
收是以首句,最后一个字来论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最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仄收。
三、入韵
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首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就不入韵。
第二讲还应包括: 律诗的四种格式:
   按照首句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可划分为:
   A:平起平收,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B:平起仄收,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C:仄起平收,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D:仄起仄收,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答题不完整 扣4分。
第三讲 七律诗的常用格式
一、七律常用的两种格式
七律常用的格式: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和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二、孤平
1、孤平是句式中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时,就是孤平。
2、七律孤平是针对“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而言的。
三、七律的三仄(平)尾
在七律的句子中,如果出现了“仄仄平平仄仄仄”,或者”平平仄仄平平平“的句子,称为三仄(平)尾。三仄(平)尾都是律诗之大忌,要避免出现。

第三讲讲义回答正确+14分

第四讲  韵和音节
一、韵
律诗的押韵,无论是律句还是绝句,都必须压平水韵。
二、对偶
1、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的“出句与对句”、“句法结构一致”、“而处于同一位置的”词性相当。
三、七律音节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
第四讲讲义回答正确+14分
第五讲 起转承合和赋比兴
一、起转承合
起:就是开始;承:就是承接 ;转:就是转折、深入;合:就是总结。格律诗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二、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
比:就是比喻、拟人等。
兴: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兴起下文。
第五讲讲义正确+14分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对句:双双紫燕入帘栊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对句:人到无求得正心
俩个对句意境不错 。试如果双双改为长天如何  。对联得分30分。
自来水笔同学答卷基本正确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今后答题认真仔细为好。考卷得分96分 。祝贺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主题
29

60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6777
经验
26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9
9
发表于 2012-10-10 10:40 | 只看该作者
轻云淡 发表于 2012-10-7 19:51
B组长-风儿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

问好风儿同学。此次考卷由我来批阅 不当之处请谅。
第一讲
一、律诗的基础知识。
律诗:就是格律,是区别于古风等类的诗。
格律:
格——格式,包括:平仄、 粘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
1.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反之为失粘。
2.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3.替:就是一个句中的2 4 6字位置平仄相交替,如平仄平或仄平仄。如果写成:平平仄或仄仄平,就是失替。
二、《平水韵》
1.我们学习律诗的标准韵书就是:《平水韵》,也叫《诗韵》 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平声30韵,上平下平没有分别。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十七韵。
2.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也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四声,去声就是现代的四声。
3.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第一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第二讲
1.起:是以律、绝诗中首句第二个字来决定起,第二个字是平就平起,是仄就仄起。如平起: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或七: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或七:仄仄平平平仄仄、
2.收:收是以律、绝诗中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来决定收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最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仄收。如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或七: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或七: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什么是入韵和不入韵
1.仄起平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2.平起平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3.平起仄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4.仄起仄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通览风儿同学的答卷 回答认真细致。但是第二讲你丢下了关键的一句:
什么是入韵和不入韵
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首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就不入韵。
答题不完整,扣3分。
第三讲义  
一、七律常用的两种格式
七律常用的是首句入韵
1.孤平:就是在格律诗中,五言标准律句“平平仄仄平”和七言标准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中,如果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前后都是仄声字,出现两仄夹一平的现象,称之为孤平。
2. 拗救
在律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叫“拗字”,拗了就必须救,我们把其称为“拗救”
3.三平尾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三字连续使用三个平声的句子。例如:平平仄仄平平平。
4.三仄尾: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例如:仄仄平平仄仄仄
注意一个问题 :七言的首字一律可以平仄不论。第二字一律不可以平仄不论
但还有一个规则:那就是 七言首字的平仄 任何时候都不承担 救抝的功能

因为首字平仄 既不能救上句,也不能救本句。
第三讲讲义回答正确+14分
第四讲
一、关于“韵”的一些概念
韵书,历朝历代种类繁多。较早的韵书叫《玉篇》,它的作者顾野王是南朝梁陈之间文字训古学家。代表作有《日赋》,其后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然后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切韵》由陆法言、颜之推等八人共同编撰完成。《唐韵》基本对《切韵》的继承,在《切韵》的基础上,音、韵、字数等各个方面都有增删或修改。在众多的韵书中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是指从宋朝到现代 穿越了八百年的历史,国内国外皆在使用的《平水韵》。写格律诗就要压韵,压韵是压什么样的韵?以什么韵书为标准?这里要求是统一压《平水韵》。也有利于作业的评阅。
二、对偶
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的 出句与对句 句法结构一致,而处于同一位置的 词语词性相当。如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
1:对偶只是全诗的一部分,跟对联不同。对联以及成联,是要整体写一件事情。律诗中的对偶通常在第二联和第三联,但也有例外。
2:举例说明:律诗对偶。且词性相当。
3:对偶须注意以下几点:最好不要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这样没有变化 就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时间来对时间,角度没有变化,也就是,原地不动 。
三、七律音节的划分如下: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五律音节的划分:1、2为一拍;3、4、5、字各一拍。)
第四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第五讲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始  (首联)
承:就是承接 (颔联)
转:就是转折、深入(颈联)
合:就是总结(尾联)
承句和转句都是必须对偶,而起句和合句可以对偶也可以不对偶。起句如果对偶也叫首联。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
1、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转变,是紧扣主题。)
合: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2、起承转合的特点
格律诗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二: 什么是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同我们所说的大白话。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触景生情。
“兴”字的本义是“起”
因此把起句这个兴的手法的运用又称为“起兴”或“兴起”,意思是一样的
兴起的作用就是渲染和烘托,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意境
而兴呢?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同时“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

第五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二、对联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答:对句:他乡雨夜起愁怀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答:对句:酒敬高朋念旧情。
对联格律意境俱佳 ,得分30分。
风儿同学的答卷基本正确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习刻苦认真。此次考卷得分97分。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主题
1

114

帖子

0

精华

453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0477
经验
11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4
10
发表于 2012-10-10 18:42 | 只看该作者
B03--渔村书童 升级作业如下:
第一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律诗的基本知识,其中有基础知识有以下几点内容。
1、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
2、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3、替:就是一个句中的2、4、6位置的平仄相交替,反之为失替。
二、《平水韵》。主要讲的是声调和平仄,古代把声调分为四种,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其中平:是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是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第二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什么是起:起是由律诗中首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来定的,若首句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称为平起,若首句第二个字为仄声,则称为仄起。
二、什么是收:收是由律诗中首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定的。若首句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则称为平收,若首句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则称为仄收。
三、什么是入韵,什么是不入韵。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反之是仄声就是不入韵。
四、七律的格式:按照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划分,可划分为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四种。其中平收式都必须入韵且为平韵。
第三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一下几点:
一、七律中常用的两种格式是:
1、仄起平收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收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孤平:孤平就是句式中除掉韵字,只有一个平时,就是孤平。
拗救:在律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叫“拗字”,拗了就必须救,我们把其称为“拗救”。
注意:七言的首字可以平仄不论,但是第二个字不可不论。且七言首字不可承担拗救作用,因为首字的平仄即不能救上句也不能救本句。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那样就成了"孤平"句。
三、三平尾,三仄尾:七律的句子中最后三个字同时为平则称为三平尾,若最后三个字同时为仄则称为三仄尾。三平尾和三仄尾是格律诗中的大忌。
第四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一下几点:
一、韵:是律诗增加美感,增强格律的法宝。不论绝句还是律诗都统一压平水韵。
二、对偶: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的 出句与对句 句法结构一致,而处于同一位置的 词语词性相当。律诗的对偶与对联不同。对联以及成联通常都是整体讲一件事,而律诗中的对偶通常在第二、第三联主要是承转上联的作用。
三、七律节奏的通常划分为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
如:平平/仄仄/仄/仄/平
第五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一下几点: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起就是开始,承就是承接,转就是转折、深入,合就是总结。
其中起句如果对偶就首联,承句叫颈联,转句叫颔联,合句如果对偶叫尾联。
1、起承转合的作用: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承,扩展作用(扩展主题),转,转变、深入作用(转变、深入或紧扣主题),合,总结作用(对全文进行总结)
2、起承转合的特点: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二、什么是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接讲述事物。比:就是比喻,一种修辞方法。兴:作者要表达心情或者情感的一种手法。
二、对联:
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对句:无边月色念佳人
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对句:酒至浓时显窖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0

45

帖子

0

精华

174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0356
经验
40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2
11
发表于 2012-10-10 18:52 | 只看该作者
静听松涛 发表于 2012-10-10 10:40
问好风儿同学。此次考卷由我来批阅 不当之处请谅。
第一讲
一、律诗的基础知识。

谢谢静听松涛老师,辛苦了!咖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主题
29

60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6777
经验
26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9
12
发表于 2012-10-12 09:03 | 只看该作者
渔村书童 发表于 2012-10-10 18:42
B03--渔村书童 升级作业如下:
第一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律诗的基本知识,其中有基础知识 ...

问好渔村书童同学 此次考卷由我来批阅 ,不当之处请谅。
第一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律诗的基本知识,其中有基础知识有以下几点内容。
1、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
2、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3、替:就是一个句中的2、4、6位置的平仄相交替,反之为失替。
二、《平水韵》。主要讲的是声调和平仄,古代把声调分为四种,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其中平:是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是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第一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第二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什么是起:起是由律诗中首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来定的,若首句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称为平起,若首句第二个字为仄声,则称为仄起。
二、什么是收:收是由律诗中首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定的。若首句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则称为平收,若首句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则称为仄收。
三、什么是入韵,什么是不入韵。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反之是仄声就是不入韵。
四、七律的格式:按照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划分,可划分为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四种。其中平收式都必须入韵且为平韵。
第二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第二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什么是起:起是由律诗中首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来定的,若首句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称为平起,若首句第二个字为仄声,则称为仄起。
二、什么是收:收是由律诗中首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定的。若首句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则称为平收,若首句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则称为仄收。
三、什么是入韵,什么是不入韵。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反之是仄声就是不入韵。
四、七律的格式:按照首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划分,可划分为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四种。其中平收式都必须入韵且为平韵。
第三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一下几点:
一、七律中常用的两种格式是:
1、仄起平收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收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孤平:孤平就是句式中除掉韵字,只有一个平时,就是孤平。
拗救:在律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叫“拗字”,拗了就必须救,我们把其称为“拗救”。
注意:七言的首字可以平仄不论,但是第二个字不可不论。且七言首字不可承担拗救作用,因为首字的平仄即不能救上句也不能救本句。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那样就成了"孤平"句。
三、三平尾,三仄尾:七律的句子中最后三个字同时为平则称为三平尾,若最后三个字同时为仄则称为三仄尾。三平尾和三仄尾是格律诗中的大忌。
第三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第四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一下几点:
一、韵:是律诗增加美感,增强格律的法宝。不论绝句还是律诗都统一压平水韵。
二、对偶:对偶也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是指一联诗中的 出句与对句 句法结构一致,而处于同一位置的 词语词性相当。律诗的对偶与对联不同。对联以及成联通常都是整体讲一件事,而律诗中的对偶通常在第二、第三联主要是承转上联的作用。
三、七律节奏的通常划分为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
如:平平/仄仄/仄/仄/平
第四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第五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一下几点: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起就是开始,承就是承接,转就是转折、深入,合就是总结。
其中起句如果对偶就首联,承句叫颈联,转句叫颔联,合句如果对偶叫尾联。
1、起承转合的作用: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承,扩展作用(扩展主题),转,转变、深入作用(转变、深入或紧扣主题),合,总结作用(对全文进行总结)
2、起承转合的特点: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二、什么是赋、比、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接讲述事物。比:就是比喻,一种修辞方法。兴:作者要表达心情或者情感的一种手法。
第五讲讲义回答正确加14分。
二、对联:
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对句:无边月色念佳人
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对句:酒至浓时显窖香
俩个对句 格律 对仗俱佳 意境好 词性相当 。得分30分。
该同学的古典文学基础扎实 。已有相当的水平,答题以自己深化的语言形象作答。对句功夫深厚。向你学习了。此次得分100分。祝贺你,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0

45

帖子

0

精华

174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0356
经验
40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2
13
发表于 2012-10-12 21:18 | 只看该作者
B12-心约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归巢燕子比双肩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醉在江南有梦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主题
0

45

帖子

0

精华

174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0356
经验
40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2
14
发表于 2012-10-12 21:19 | 只看该作者
B08-浅秋(765932185)
诗于淡处存真意==
琴又横时思故人
是处春光沽杏酒==
何方妖孽乱陈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主题
29

60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6777
经验
26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9
15
发表于 2012-10-12 22:16 | 只看该作者
轻云淡 发表于 2012-10-12 21:18
B12-心约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归巢燕子比双肩

问好心约同学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归巢燕子比双肩
2、出句: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醉在江南有梦依
此俩个对句 格律 对仗俱佳 意境好 词性相当 。仅对联而言可以得满分30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主题
29

60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6777
经验
26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9
16
发表于 2012-10-12 22:26 | 只看该作者
轻云淡 发表于 2012-10-12 21:19
B08-浅秋(765932185)
诗于淡处存真意==
琴又横时思故人

问好浅秋同学。俩个对句
诗于淡处存真意==
琴又横时思故人
是处春光沽杏酒==
何方妖孽乱陈塘


《诗于淡处存真意==
琴又横时思故人》 格律 对仗俱佳 意境好 词性相当 。

《是处春光沽杏酒==
何方妖孽乱陈塘 》看不出你的意境想说什么,一幅完整对联就要说明一个完整的故事。另外,虽然说平仄135不论 但是
(何方妖)三个平 在联句的相替 总是不足。
对联分数给27分吧。批阅不妥之处 请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主题
1

114

帖子

0

精华

453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0477
经验
11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4
17
发表于 2012-10-12 22:30 | 只看该作者
静听松涛 发表于 2012-10-12 09:03
问好渔村书童同学 此次考卷由我来批阅 ,不当之处请谅。
第一讲的主要内容,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律诗 ...

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18
发表于 2012-10-12 2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但愿人长久 于 2012-10-13 01:19 编辑
淡月无痕 发表于 2012-10-8 09:04
代b-17书香入夜来 交作业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代b-17书香入夜来 交作业
问好书香入夜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长久水平尚浅,妄评之处还望海涵,如有异议我们再行商榷。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第一讲 律诗的基础知识。了解律诗的格式包括平仄,粘,对,替,字数和对仗押韵以及起承转合。律 指的是韵律 声律 音律。
1 粘 律诗中除首句外单数句的平仄要和双数句2,4,6位置上的平仄一样,这叫粘。反之则失粘。
2 对 律诗中双数句和单数句同一位置的平仄相反,叫对,反之则失对。
3 替 指一句中2,4,6字的平仄要交替出现,如 平仄平仄,反之则失替。
4 了解【平水韵】。平仄的规定,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以及什么是入声字。
第一讲内容总结的到位,得14分
第二讲 律诗的起,收,入韵。

1 起 律诗中第一句的第二字是这首诗的起句格式。二字是平这首诗就是平起。第二字是仄就是仄起。
2 收 律诗第一句中最后一字是平这首诗就是平收。最后一字是仄,就是择收。
3 入韵和不入韵 第一句最后一字是平,这首诗就是首句入韵式。是仄就是首句不入韵式。
4 按首句第二字为起句格式,律诗可以分为四种。1平起平收2平起仄收3仄起仄收4仄起平收
第二讲内容也很完整,得14分
第三讲关于律诗禁忌和拗救

1 两种常用的平收格式是:第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
2 孤平。韵句中除韵字外前面唯一的平叫孤平。如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3 拗救 律诗中非正格体叫拗句。拗救分两种,一是对句救,二是孤平自救。五言用对句的第三字救,七言用对句的第五字救。
4 三平尾 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三字连续使用三个平声的句子。律诗禁忌
5三仄尾 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律诗禁忌。
第三讲内容总结的很完整,得14分
第四讲押韵标准和音节划分

1 律诗的押韵以平水韵为准,必须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2 对偶 也是对仗。是一种修辞格。指一联中同位置的字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如 名对名,动对动。律诗中颌联合颈联必须对仗。
3 七律音节的划分如下:
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五律音节的划分:1、2为一拍;3、4、5、字各一拍。)

内容和提纲总结的很到位,得14分
第五讲起转承合和赋比兴


1 起承转合  起是开始。有引领的作用。
承是承接,扩展。
转 转折深入转变。
合 就是最后总结,收尾句。承句和转句必须对偶。
  起承转合的特点整体性 连贯性 独立性。
2 什么叫赋 比 兴。
赋就是直言其事平铺直叙。
比 就是比喻、拟人等。
兴 就是触景生情。比如 看见月亮想家乡。看见美人想到鲜花。
内容准确,得14分
二、对联(30分)

1.出句:是处春光沽杏酒【灵馨儿】
  对句  别园初雨润新茶             此联  春光=初雨   杏酒=新茶  不工,别园意味不好 。得分13分
2 出句  诗于淡处存真意【灵馨儿】
  对句  词到朴时隐妙音              此联工整,词性相当,但是前四句诗与词、淡处和朴时基本合掌,说的是一回事,没有新意。此联虽工,但却没有宕开扣3分
评:书香入夜学友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作业完成的也很认真,基础知识得70分,对联部分得28分,共计98分。长久学习了。还望以后的学习再接再厉,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19
发表于 2012-10-12 2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但愿人长久 于 2012-10-13 00:33 编辑


B-18  牧马人
问好牧马人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长久水平尚浅,妄评之处还望海涵,如有异议我们再行商榷。
一、总结五讲讲义的中心内容。(70分,平均每讲14分)

第一讲
学诗要有诗心
1.文以载道,诗以言情。
 千百年来,那些感人肺腑而流传不衰的诗篇,无一不是诗人的情怀和心志的形象显现。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特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
“文以载道,诗以言情”。“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正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2.诗心”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对诗歌要有一种“敬畏”之心。
“敬畏”就是对诗词文字的一种尊重。因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旨趣就是走向高贵和高雅。如同科学和自由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一样,高贵和高雅也是人类永远追求而心仪的生存佳境。否定这一点,便是自甘堕落。”
一、        律诗的基础知识
律诗就是格律,是区别于古风等类的诗。
何为格律:
格——格式,包括:平仄、 粘 、对、 替、 字数 、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
粘:就是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反之为失粘。
对:就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2 4 6字位置的平仄与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相同位置字的相反。这就是“对”。反之为失对。
替:就是一首律诗每句中2 4 6 位置字的平仄相交替。反之为失替。
二、《平水韵》
在汉语音韵学上,把汉语的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古音系统 中古音系统 近代音系统。
《平水韵》也叫《诗韵》 共有一百零六个韵,平声30韵,上平下平没有分别。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十七韵。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上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也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四声,去声就是现代的四声。
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1223年,金朝平水(一说是官名,一说是地名)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古韵书《排字韵》的残片,其内容与王文郁的《新刊韵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韵的组织,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在王文郁发行平水《新刊韵略》大致相同的一段时间,据信是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壬子年(1252年),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此书已佚失,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与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发布的206韵的科举考试用官韵《礼部韵略》不同,新的《礼部韵略》和王文郁的106韵的平水《新刊韵略》是一致的,要么是平水《新刊韵略》的修订本(若王文郁的作品在前),要么是被平水《新刊韵略》参照的韵书(若刘渊的作品在前)。106韵和107韵的区别只在于上声的“拯”、“迥”两部合并与否。元初的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
内容总结的很细致得14分
第二讲
平仄中的四声
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上、去、入。南北朝时,梁武帝曾经问周舍什么是“四声”,周舍回答那就是“天(then)子(cix)圣(sjengh)哲(triet)”;这四字正好代表“平上去入”四个不同的声调。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一、起。是以律诗中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决定起,第二个字是平,就是平起,第二个字是仄,就是仄起。
二、收。律诗中的收是以首句,最后一个字来论的。
律诗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决定收,最后一个字是平,就是平收,最后一个字是仄,就是仄收。
三、入韵和不入韵。
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就入韵。  首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就不入韵。故此,律诗分为以下四种:
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四种。
1.、平起仄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2.、仄起平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入韵式
3.、仄起仄收式 也叫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4.、平起平收式 也叫平起首句入韵式
(首句压韵):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 (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首句压韵):
(平)平(仄)仄  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首句不压韵):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  平  平(仄)仄 平。   
(仄)仄(平)平  平  仄 仄,(平)平(仄)仄  仄  平 平。
内容很到位也很细致,得14分
第三讲
一、七律常用的两种格式
七律常用的是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平起平收首句要入韵案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案例: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二、孤平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诗词曲词典》:“孤平”,诗律术语。律诗大忌。五律中“平平仄仄平”句型的第一字、七律中“仄仄平平仄平”句型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是“犯孤平”,也就是说,除了韵脚之外,只余一个平声,是不许可的。倘若用了仄声字,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三、拗救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
四、三仄尾和三平尾
在七律的句子中,如果出现了“仄仄平平仄仄仄”,或者”平平仄仄平平平“的句子,我们就叫它 三仄尾 (三平尾)。
内容总结的细致准确,得14分
第四讲
一、押韵
压韵是统一压《平水韵》。
韵书,历朝历代种类繁多。较早的韵书叫《玉篇》,作者顾野王是南朝梁陈之间文字训古学家。其后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然后由陆法言、颜之推等八人共同编撰完成《切韵》,对后世影响巨大。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206韵,过于细,唐代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合用,所以唐朝《切韵》实际简化版为193韵。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在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时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二、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对偶注意的几点:
1.最好不要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这样没有变化 就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
2. 在写诗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时间来对时间,角度没有变化,也就是,原地不动 。
三、七律音节的划分:
七律音节的划分为1、2字为一拍;3、4字为一拍;5、6、7字各为一拍。
内容细致且很到位,得14分
第五讲
一、起承转合的含义
起:就是开始 。 承:就是承接。 转:就是转折、深入 。合:就是总结。
在一首七律诗歌中,起句如果对偶也叫首联,合句如果对偶也叫尾联。所以一般用起句、承句、转句、合句来称呼律诗的四句。这四句也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起承转合的作用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转变,是紧扣主题。)
合:总结的作用(总结,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起承转合的特点
格律诗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画
承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画
转联表现感情,从纵、横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说
尾联又从白发日增,因病断饮而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说
二、赋、比、兴的含义
赋:就是直言其事,如同我们所说的大白话。
比:就是比喻,这个无需解释。
兴:简单的说,就是触景生情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兴”字的本义是“起” 。因此把起句这个兴的手法的运用又称为“起兴”或“兴起”,作用就是渲染和烘托,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意境。同时“兴”还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
内容到位细致,得14分
是处春光沽杏酒
他乡秋色染情愁。
此联上下联句隔景,且杏酒对情愁也不工。扣4分
诗于淡处存真意
情倒深处无闲愁此联重字、下联深字和无字失替,处和闲失替,无闲愁三平尾,本来你的对句有警句的意味,思路很好。一个无字把意味弄的索然无味了,如果再改改相信是个好联,本来此联该多扣分,但是联意很好为表鼓励只扣3分
评:本次作业认真细致,基础扎实,共得分93分,再接再厉,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 小时
主题
2

18

帖子

0

精华

78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0513
经验
18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6
20
发表于 2012-10-13 00: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希冀 发表于 2012-10-2 09:12 小渔村12班 B组 B01 希冀的作业 一、 ...

B组15咏沁
对联:是处春光沾杏酒=何方普照暖心房
诗于淡处存真意=意境可堪情缘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4 20:46 , Processed in 0.5148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