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古声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主题
508

3758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铁蛋

Rank: 4Rank: 4

UID
6763
经验
46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2 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FONT size=3>  联都门下多是楹联好手,精通古声古韵者大有人在。铁某不才虽然是重点小学重点班的组长出身,在联都学习也有一段时日。但于楹联却仍是门外汉,终究上不得大台面,做不了大学问。这里就关于古声的一点粗浅想法呈之诸友,希望方家在见笑之余也给些教诲。
       平仄一题在楹联发展史上议之再议,及王力先生出,才算有了定论,那就是楹联必须讲究平仄,否则视为不工,不佳。非但如此,还要尽量用古声。
       </FONT><FONT size=3>对于须讲平仄,我是百分之九十九赞同。平仄相对能增加楹联的声律美。剩下的百分之一正是我想说的。平仄于楹联究竟是不是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对此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先看五代蜀主孟昶的第一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以今声论此五言联竟有四字出律,以古声论也不甚工;无独有偶,纪昀钟云舫等楹联大家也常常出律;奇怪的是他们仍被称为大家,所撰楹联流传甚广,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我粗略统计了手头的几百对古代楹联,平仄失据者三成余。巴金先生去世时,不少作家都撰联悼念,那简直是比着出律。这从侧面似乎提示了我们:平仄不是必须的!楹联的艺术性绝不仅仅局限于声律美,文字内容本身才是核心。律只是形,意才是神。如人,长相与穿着固然重要,但终归是外表,心灵美比外在美更具有内涵。遗憾的是如今从招考公务员到招聘服务员都讲究平仄,缺胳膊少腿的免谈,个头矮乙肝的不要!心灵美?回家自个美去吧!
         言归正传。 尽量用古声我就更不理解了,这点我只有百分之一赞同。今人为什么要依古声?平仄是为了增加楹联的声律美,俗点说是为了读上去好听。难道要学习楹联就得先学说古代话吗?何况,楹联首先是民俗文化,然后才是高雅艺术。普通百姓怎么讲古声?南方好一点,吾乡方言张口就和古声八九不离十。北方怎么办?这不是和提倡讲普通话背道而驰吗?我接触的不少爱好楹联的朋友对于古声其实并不很熟悉,通常靠死记,尤以北方朋友为甚;很多时候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确定某字古声。如此怎能体现楹联的口头艺术的特点?心里知道是入声,嘴上却读不出来,再讲究古声就显得滑稽了。</FONT></P>
<P><FONT size=3>        还有一点疑问,广义的古声概念究竟是依据唐代还是清代,甚或秦代?是当时的官话还是方言?以一般的说法,狭义的古声是形成于明清两代,如此说来明清之际已然摒弃前人“口音”,自立规章了。时代不断进步,语言也在变迁。为什么楹联界要回到古代呢?让人联想到书法艺术领域的多用繁体汉字,其实二者并不一样,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简化字的确制约了书家的表现手段。
       本文观点已在其他几个论坛出丑,居然没有人能让铁某信服。现在拿回家来给个位老师看看。需要说明的是,我对联都的各位老师都崇敬有加,绝无惹是生非的心态,对于北方朋友也没有挖苦之意,仅仅就事论事;水平所限,难免不周之处,愿承砖头!</FONT></P>
坚持洗脚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8

帖子

0

精华

621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7177
经验
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2
2
发表于 2006-2-22 21:58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本人不是对联大家,按理说,联理是大家们的事情,可是在实际对联创作中,现代联理有些束缚人的手脚,远远不如清前一些对联来的洒脱,尤其是一些网络对联论坛,评判对联时,先看,合不合马蹄韵,对联一定要马蹄韵吗?平仄竿不行吗?判断是否对仗,也用上了现代语法,比如前些天和月下赏梅MM争论,抛开对联质量,就是“老树”“烟花”,现在很多联友都会拘泥于,老=烟,不工,为什么不工?同样是偏正,不同的是老=烟的词性,如果对联可以拆成这样来学、对,我感觉,对自己的创作是一种束缚。就想以前很多人争论的“白发=青春”到底工不工?要是我,我认为工。联理是为对联服务的,如果联理条条款款太多,我认为是会阻碍对联发展的,既然对联存在了这么当年,从古时走来,古人,尤其是对联创作繁荣时期的清朝对联,他的一些手法是不容忽视的。</FONT></P><P><FONT size=3>我也不懂太多的联理,只是平时一些干啥,言者自言,观者自观,慧者,请您赐教。</FONT></P><P><FONT size=3>现在附上一散人一个帖子的部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就这帖子说说我看网络联与应征联对仗,希望对玩应征联的朋友有所帮助:</FONT></P><P><b><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一壑溪云迷石径
</FONT></b><b><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谁人笑语落槐花</FONT></b></P><P><b><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比如用这个联参加应征,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很宽松的对仗。比如“谁人”对“一壑”,偏正;比如“笑语”对“溪云”,自对;后三字略。澄蓝尽管对得宽,但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这是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把握较透,也可以看出她的功底。但问题也就出来了:谁敢保证应征联的评委都把规则理解掌握了?与此同时衍生出的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宽对可以宽到什么程度?朱承平在《对偶辞格》一书中总结出99种对偶辞格(名目之繁多直是闻所未闻,但每种偶格均有5个以上的例句),又有谁敢保证评委能理解通透?我个人觉得吧,这个尺度是很难把握的,跟评委的水平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为你不可能在自己的应征作品后面详细列出自己所用对偶辞格的名目极其例句来证明自己的对仗是合理合法的。那么我们只能尽量的做到对仗工整(即所谓的词性相对)以免落人口实,从而争取较大的机会。这个联如果参加应征,我担心会死在初评的:)</FONT></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11:55: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3
发表于 2006-2-22 23:08 | 只看该作者
-----用新声或是旧声写联,那是个人的喜欢、爱好。用今声入联,应该说明一下就可以了。在联界好象还没有人强调一定要用古声入联,或是一定要用新声入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 小时
主题
316

3050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小雅居伙计

Rank: 4Rank: 4

UID
6307
经验
40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20
4
发表于 2006-2-22 23:26 | 只看该作者
<P>凡大师者,可不究平仄!根据:意先于工。</P><P>对于对联中用古声还是用今声,我很赞成铁版的意见。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老要抓住古人的东西不放?我们可不可以给后人留一点当今这个时代的印记呢?——铁版说出了我一直想说又不敢说(因本人还没入流)的话。</P>
我写我心,何求一字能传世;自娱自乐,但愿平生不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9

41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7348
经验
64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23
5
发表于 2006-2-23 22:3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铁前辈的观点 文化是要进步的 有今何必尊古呢 学习中 乱说
心素如简 人淡如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主题
508

3758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铁蛋

Rank: 4Rank: 4

UID
6763
经验
46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9
6
 楼主| 发表于 2006-2-24 1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大蒙老师的话:现在楹联界普遍承认古声。今声虽然没有谁明确反对,但是如果参加比较正规的比赛使用今声需注明,古声则不必,各类显示汉字平仄是资料也以古声为准。似乎古声才是楹联“官方语言”。
坚持洗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主题
508

3758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铁蛋

Rank: 4Rank: 4

UID
6763
经验
46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9
7
 楼主| 发表于 2006-2-24 11:31 | 只看该作者
尊古本身没错,问题在于泥古!
坚持洗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946

6914

帖子

15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十大明星斑竹

Rank: 10Rank: 10

UID
998
经验
100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5
8
发表于 2006-2-24 12:0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铁画银钩</I>在2006-2-24 11:31:00的发言:</B>
尊古本身没错,问题在于泥古!</DIV>
<P>关于对联声律的讨论文章很多,大多见仁见智.我倒以为,用今韵需注明还是用古韵需注明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声律上大家都认可"对联可以用古韵,也可以用今韵,不混用就行"的原则.这不存在"泥古"的问题呀.:)</P>
小憩自然凉 心怡处处皆福地浅斟不愿醒 身醉时时梦桃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4

114

帖子

0

精华

153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冰河钓叟、酒铺常客

Rank: 2Rank: 2

UID
7187
经验
2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4
9
发表于 2006-2-24 12:06 | 只看该作者
9494
无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主题
508

3758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铁蛋

Rank: 4Rank: 4

UID
6763
经验
46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9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24 13:5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苏三</I>在2006-2-24 12:03:00的发言:</B>


<P>关于对联声律的讨论文章很多,大多见仁见智.我倒以为,用今韵需注明还是用古韵需注明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声律上大家都认可"对联可以用古韵,也可以用今韵,不混用就行"的原则.这不存在"泥古"的问题呀.:)</P></DIV>

如果真如苏三兄所言,不存在泥古的问题,那我也就没必要发这个帖子了。铁蛋正由于学联以来所见所闻而有此谬论。苏三兄当然不是泥古的人。可是泥古者大有人在,偏偏认为古声就是正宗,今声不过是二奶。君不见?
坚持洗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06

1016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2899
经验
156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1
11
发表于 2006-2-24 19:40 | 只看该作者
<P>个人观点:</P>
<P>现在写诗、词、联等所谓用古音,其实是以《平水韵》为准,《平水韵》成书于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专家认为它采用的是唐韵。——<FONT color=#ff0033>南宋人用唐韵,显然没有与时俱进!可是有没有人批评南宋人泥古呢?我没考证过。:))</FONT></P>
<P>后来,人们都以《平水韵》衡量平仄。尽管唐代已经遥远,读音多有变化,仍没见有人提出“<FONT size=3>今人为什么要依古声?</FONT>”,哪怕是对联极盛时的清朝,也没提出用“今音”(当时的今音是满洲话吧??^_^)。——以《平水韵》为基础的平仄衡量,遂成为诗、词、联的主流——并未因时代变迁读音有变而改变这个传统。</P>
<P>所以,今人以“古音”为主流并不为过。如果说这是“滑稽”,那么诗、词、联这些传统艺术,原本就该这么“滑稽”的。</P>
<P>就我而言,既然学联,当然也就学古人的规则,按古人的规则论平仄。我觉得要是我也起哄说用今音,这很滑稽的,我何德何能,居然要去颠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呢,毕竟<FONT color=#ff0033>清代</FONT>乾隆皇帝都不敢有违《平水韵》的<FONT color=#ff0066>唐音</FONT>呢,我算老几呀。</P>
<P>当然,有人敢于突破传统,认为用“古音”滑稽,我也不反对,我佩服您!愿您开天辟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22:24:3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12
发表于 2006-2-24 22:4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是一种交流办法,也是一种子选手学习方法,也是吸纳的过程,大家踊跃发言吧。通过讨论以后,一些看法可能有所改变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13
发表于 2006-2-24 22: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几乎每个班都讨论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主题
508

3758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铁蛋

Rank: 4Rank: 4

UID
6763
经验
46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9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21:46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color=#0000ff>回慕容泊尔老师:</FONT></B></P>
<P><B><FONT color=#0000ff>      一:平水韵主要讲的是韵,和声不可等同。这里就不扯远了。</FONT></B></P>
<P><B><FONT color=#0000ff>     二:皇帝不可为之事,我辈未必不可为;试问,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探讨平仄,乾隆可以吗?他连电视都没看过,给个电话他也不会用。</FONT></B></P>
<P><B><FONT color=#0000ff>    三:没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平仄不能尝试改变?</FONT></B></P>
<P><B><FONT color=#0000ff>    四:传统诗词艺术以古声为准,的确是现状,但谁也包不准会延续到什么时候。不得不承认的是,诗词作为一门艺术,时至今日已经逐渐势微,想来与诗词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有些牵连吧。</FONT></B></P>
<P><B><FONT color=#0000ff>   五:对联本该是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可是古声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一个自小接受普通话教育的人突然要学古声不是容易事,象慕容老师这样的人毕竟不多。即使凭借积累知道哪些字古声为入声,恐怕读出来也别扭。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只有书籍,而没有录音资料。如果一门艺术的追求者越来越少,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吧。</FONT></B></P>
<P><B><FONT color=#0000ff></FONT></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5 22:23:11编辑过]
坚持洗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主题
508

3758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铁蛋

Rank: 4Rank: 4

UID
6763
经验
46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9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21:53 | 只看该作者
心平气和,就事论事。
坚持洗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96

3018

帖子

1

精华

4186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进士

Rank: 2Rank: 2

UID
4180
经验
418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5
16
发表于 2006-2-25 22:1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00000>铁画银钩,立正,稍息!报数!</FONT></P><P><FONT color=#000000> 严肃点,不能笑!</FONT></P>
云水齐欢 天山共色 风烟俱静 日月同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84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74
经验
9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5
17
发表于 2006-2-26 00:54 | 只看该作者
<P>铁画的疑惑也是我学联以来的疑惑,支持铁画的观点,今音应该看成当前对联的主流,是对联的发展方向,提倡用今音做联。</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11:58: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84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5374
经验
9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5
18
发表于 2006-2-26 01:14 | 只看该作者
<P>我曾向道人老师问过这问题,发来大家参考:
在推广使用普通话的今天,可是科举考试重视古声的程度甚于今声,试部几乎每次考试都说今声要说明,否则按古声。我认为用古声须注明,今声可免,毕竟现代人学的、用的是今声,懂古声的人却很少。为什么话要如此说?今后可否一律改变这样的说法?

道人答:</P>
<P>对于诗词联的声律,有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用今声写诗词联,是最近几年才提倡的,目的是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诗词对联创作。而老一辈诗词联作家习惯于用古声入联,实际上,今人创作诗词对联也不可避免地沿用古诗词联的一些语汇,而这些语汇(包括一些成语)都是古声。从古声到今声的转型过程过程中,许多词汇就无法得到利用,这是今声的尴尬之处。目前,诗联界普遍采用的是古声和今声双轨制,但今古声不能混用。试部提示今声要说明,也有其道理,因为许多次科举考试都有重配题,重配题采用古诗词中句子,对句必须用古声。另外,多数考官是按古声出句的,要求应考者用古声对句,也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允许用今声的地方,也只有成联创作了。所以才有这样的提示。我最近主持的会试中,已经取消了这种提示,给今古声同样的待遇。</P>
<P>我认为,学诗词对联,掌握古声,也是必要的,如古声中的入声字,在今音中被分配到四声中了,而许多词牌,是明确规定用入声入韵的。大多数诗词联爱好者还是能基本掌握古声的。说“现代人学联,懂古韵的人很少的”,是缺乏依据的。</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1:14:5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 小时
主题
196

2464

帖子

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曾经的女巫

Rank: 6Rank: 6

UID
3408
经验
41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24
19
发表于 2006-2-26 10:35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皓月这个帖子发的不错,难道还记得道人老师的话,学习了~~,题外话,学习古声,并不难,不比广西老乡学普通话难,铁蛋这个贴子,不过是提出自己的一个看法,也无可厚非。</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 小时
主题
220

2430

帖子

3

精华

3545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4123
经验
35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7
20
发表于 2006-2-26 14: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擎雨飘风皆乐事
夏花秋叶俱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17:57 , Processed in 0.1045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