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宋·吕蒙正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7 1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B></B>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B></B>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闕,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B></B>为宰相。吕蒙正<B></B>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 关系极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吕蒙正<B></B>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B></B>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B></B>,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吕蒙正<B></B>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
-----------------------------------------------------------------
附录:【吕蒙正墓入养晦处碑】
    吕蒙正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其墓葬在尉氏县朱曲乡北二里小寨村内,海拔83.6米。冢高约20米,直径是66米,现保存完好。据《洧川县志》载:“吕蒙正字呈功,河南洛阳人。祖梦奇户部待郎,父龟图起居郎。恶蒙正而逐之。蒙正流寓于洧,在此苦读。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以状元第授临丞,太宗、真宗时以敢言著称,任三任宰相。卒谥文穆,葬于洧,建有祠堂,春秋致祭”。 墓周有小寨,墙高三丈(小寨村名由此而来),每逢春秋,乡人谒陵,登高远眺,空旷无际,爽气宜人,故有“吕祠爽秋”之誉,列入洧州八景之一。在吕蒙正墓南约一里许的地方,立有“吕蒙正养晦处”石碑一通,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立,1930年重立。另据记载,洛阳金石乡奉先里也有吕蒙正墓并有富弼所撰神道碑。旧志郑北四十里有吕蒙正墓。洧川在新郑北,是否指此墓,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查实。
==================================================================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z彩| 六合投z注| 网络赚钱去SO娱z乐z城:顶级信用z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主题
5170

2万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兵马大元帅

Rank: 6Rank: 6

UID
5297
经验
27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26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8:53 | 只看该作者
【吕蒙正撰题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吕蒙正撰制春联
    当过北宋两朝丞相的吕蒙正,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得厉害,少年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大了以后,家里也没什么起色,还是穷得叮当响。这一年,到了过年的时候,家中空无一物,悲伤之余,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这副奇怪的春联在家门口贴出来以后,不大工夫,就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大伙儿莫名其妙,猜不出对联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站在那儿瞎嘀咕……这是一幅漏字联。漏字联是对联<B></B>的一种特殊创造方法。作者选用人们的通常用语,有意漏掉一两个字,让读者去猜想,这也是一种谜语联。上联“二三四五”缺什么?缺一;下联“六七八九”,少什么?少十。简而言之,是缺一少十。一与衣,十与食谐音,其意就是“缺衣少食”。而横批是“南北”,不正是“没有东西”吗?它表达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充分表达了作者当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讽刺。当读者猜透了作者的用意之后,顿感作者构思之奇妙,可谓神来之笔矣!吕蒙正巧妙地运用对联谜,诉说了自己生活的困苦。短短一副对联,说尽世态炎凉。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王五马六,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吕蒙正讽题势利亲邻(37+37=74字)
    吕蒙正金榜题名当了大官以后,过去那些有钱的邻居,便纷纷携带财礼前来贺喜巴结。吕蒙正见了,百感交集地说道:“诸位乡亲请先在中堂就座,然后我到我的书斋一观。”酒足饭饱之后,他们陆续来到吕蒙正的书房,吕蒙正笑着说:“晚生草就一联,呈请诸位一阅。”只见纸上书就此联。这些来客看罢,羞得无地自容。不一会儿,便一个个灰溜溜地走出了吕府。

==================================================================

【吕蒙正合撰、应对联】

君恩臣必报;
父业子当承。
——吕蒙正调改倪兴官联
    北宋年间,河南洛阳有位书生叫吕蒙正。他家境清贫,靠卖字作诗为生。一天,吕蒙正路经赵员外府门外,只见一群文人墨客,正在装腔作势,高谈阔论。一打听,原来是赵员外年过五十得贵子,高兴非凡,以重金聘请文人墨客为他作门联。现在,这帮儒生搜尽枯肠,苦思无对。突然,工部侍郎的儿子倪兴官大呼一声“有了”,便得意地提笔写下一联,贴在赵府大门上:“子当承父业;臣必报君恩。”众儒一见,急忙奉承,赵员外也称赞不一。谁知站在旁边的吕蒙正不禁大笑起来:“这样的对联贴在门口,也不怕别人笑掉牙!”倪兴官见是位粗布蓝衫的穷士,便蛮横地说:“滚开,你有什么资格评论!”众儒生也发出一阵狂笑。吕蒙正面对讥笑侮辱,不以为然,朗声吟道:“举目纷纷笑我穷,我穷不与别人同。腰间拔出龙泉剑,斩断穷根永不穷。”倪兴官一把拉住吕蒙正说:“你说本联错在何处?倘若说不出理由,我要上衙门告你侮辱斯文!”吕蒙正推开倪兴官的手,理直气壮地说:“你想告我?我还要告你呢!此联不但粗劣,而且有灭族之祸。”赵员外一听,大吃一惊,忙躬身问道:“客官请道出事由。”吕蒙正笑哈哈地说:“此联颠倒人伦,目无君父。岂能臣在君上,子在父前。”众人一听,面面相觑,无言一对。这时,赵员外觉得吕蒙正言之有理,便请吕蒙正另作一联,以光耀门楣。吕蒙正见盛情难却,就说:“不必重写,只要把对联中的字倒置变动一下,改成这副对联。

未老思阁老;(赵员外)
无才做秀才。(吕蒙正)
——吕蒙正应对赵员外
    赵员外见吕蒙正才思敏捷,年少有为,有心再试试他,就合着自己的身份出了这一上联,要吕蒙正和。吕蒙正看了倪兴官一眼,微微一笑对出下联。赵员外一听,满口称赞,打算将女儿黛菊许配给吕蒙正为妻。这时,倪兴官醋意大发,恶狠狠地吟出一句上联,吕蒙正毫不示弱对以正联(见下)。

牛头焉会生龙角?(倪兴官)
狗嘴何曾出象牙?(吕蒙正)
——吕蒙正应对倪兴官

一介寒儒,妄想攀龙攀凤攀丹桂;(倪兴官)
三尊宝像,岸然坐鳖坐象坐莲花。(吕蒙正)
——吕蒙正应对倪兴官
    (接上)倪兴官紧接出此上联。吕蒙正看到客堂正中的一尊佛像,即景生情对以下联。倪兴官诗才平庸,无言以对,虽气得七窍生烟,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赵员外听了,拍案叫绝,当即要婢女去闺房传话小姐,告知已为其择得佳偶。黛菊小姐自小聪明,能诗善词,才貌双全。听了婢女的传话,就禀明父亲,说自己也有一联,如吕蒙正能对出下联,方可议婚。她的上联是(见下)。

因荷而得藉;(赵黛菊)
有杏不须梅。(吕蒙正)
——吕蒙正属对赵黛菊
    吕蒙正一看小姐出的乃是一副谐音联,便一挥而就属对下联。上联“荷”谐“何”、“藕”谐“偶”;下联“杏”谐“幸”、“梅”谐“媒”。小姐见对得工整,比喻得当,不禁嫣然一笑,默许了婚事。婚后,小两口志趣相投,相亲相爱,形影不离。吕蒙正在妻子的辅助下
剑彩得勤磨,即有待高扬,无须大隐;
琴声劳渐拨,谐三江逸韵,五岳雄风。
(魏启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18 15:24 , Processed in 0.0706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