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期一年级B组二讲作业提交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21
发表于 2011-7-22 1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7-22 14:28 编辑

B12-乐乐作业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的,二讲作业全部算未完成】
(一)、《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上景下情。起句和承句是景,转句入情合句实比
“合句实比”是什么意思?合句没有“比”法啊
2、运用兴的手法。起句兴起,风,天,猿,渚,沙,鸟表现作者悲哀惆怅的心情
不是风,天,猿,渚,沙,鸟就表现作者悲哀惆怅的心情,而是风急,天高,猿哀。。。。。。才表现的,如若是微风清风,艳阳天就不会悲了是吧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情景交融2、运用赋的手法,忽然来的消息和激动的心情。
(三)、《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上情下景
2、没有运用兴的写法。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问君的心情,赋起。前分句描写君的心情,嗟,叹的意思,别,分别的心情。谪居,官场受挫。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 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
(四)、《积雨辋川庄作》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上景下情
2、兴起的手法。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
起句是赋的,没有用兴嚎
(五) 、《蜀相》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兴的手法。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赋的写法
起句有兴嚎,“柏森森”这一处景的描写至少是作者悉心挑选的,而且从七言的音节来说,第五字开始就一字一分明,这样就尤把后三字显得突出,我们都知道老杜是个很严谨的人,可见实有用意。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第一:要注意起句不要写的太满 要给承句留有余地
第二: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递进、平行、相连的关系
第三: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第四: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第五: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第六:起句一定要扣题。
第七: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
筆度拙评:两题中除以上所点到的以外,余可。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七律•谒包公墓》
包水潋波光,肃肃陵园向晚阳。
气长留松柏翠,摩碑塑记孝廉刚。
未持端砚标天地,铡亮陈警庙堂。
谒敬贤公皆赞叹,为官清振朝纲。
筆度拙评:诗平仄无误,窄韵。
起句按题要求用了兴,只是这兴得不太成功,效果不是很好。主要在于遣词造句上,句子生硬难免会让作者的原意打折扣。
承句紧承起句的“陵园”,且“正气”承来“肃肃”。后分句尾三字很刻意,有凑韵字之嫌。
转句拓来承句,程度更进一层。
合句未能升华,于全诗来讲也是最弱一处。一则相对转句,气势上弱;二则内容上又回到了承句,“为官清正”=“正气”,不免显得啰嗦。“正振”双声。
全诗语言白描,句子生硬,起承转合的连贯性还是不错的。两“州”两“正”。建议乐乐施主平时多读唐诗,这会对自己遣词造句有些帮助,在写诗时也不会感觉词穷了。
==================================================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22
发表于 2011-7-22 1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7-22 14:31 编辑

B6 梦儿 提交作业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上景下情
2,用了兴的手法   猿啸哀  哀是作者的心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1、情景交融
2、没有用兴手法 首联发端,强颜为笑,点出复杂矛盾情心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情景交融
2、起句没有有用兴的手法,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起句是比兴的嚎
黄庭坚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情景交融
2、起句有用兴的手法  笑  愁
杜甫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上景下情
2、没用兴的手法  是用了赋吧
就是赋了,自信一点嘛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要注意起句不要写的太满 要给承句留有余地
2 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 递进 平行 相连的关系
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6:起句一定要扣题。
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筆度拙评:两题中除以上所点到的以外,余可。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咏松 下平一先韵
身似盘龙傲向天,叶如玉手托云烟
风霜雨雪若,寒涧悬崖也跹。
送月清辉洗翠容,迎霞朝雾沐鲜妍。
不希杨柳逶客,只羡劲松挺立仙。
筆度拙评:诗有失粘,失替,失对,甚至连3,5句处落脚为仄音也弄错了。
起句未按作业要求兴起,而是用了比法。后分句相对前分句弱势了些,建议“玉手”可以再琢磨下。“身似”,“云烟”双声。
承句顺势拓展,但格律上的问题较多。先是对仗问题,“寒涧悬崖”对“风霜雨雪”,不妥。平仄上,“等”字处本该为平,导致自句中失替,和起句后分句“叶如玉手托云烟”也就失粘了。此外“闲”字处本该为仄。“蹁跹”叠韵,“蹁”韵字入诗,且“蹁”字处本该为仄。
转句前分句不太明了,“送月清辉”?还是“月送清辉”?从后分句来看,其实转句这种方法甚好,转得灵活新颖而又有拓于承句。奈何平仄还是很头疼啊,“送月清辉洗翠容”本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鲜妍”又一个叠韵,又一个韵字入诗。
合句是整首诗的败笔,一则是太弱,没有升华;二则与起承转句间的角度不一致。细细体会下,起承转其实都是站在松内,以松的角度写的诗,而合句却是突然跳到了松外,作为一个评论者的角度写,所以这之间的落差也就造成了读者的不适。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合句未能升华。此外,“迤”处本该为平的嚎,又导致失替失粘,而且与“立”也失对。
全诗抛开平仄的问题,单于写法上来讲,梦施主的起承转安排得都是比较不错的,合句是一大败笔。此外,梦施主格律上的问题真的也待补习,炼字,语句上的精练等这些可以先缓缓。老纳以为,还是先把框架做起来吧,至于框里面的细工可以慢慢雕磨嚎。
==============================================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23
发表于 2011-7-22 1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7-22 15:15 编辑

B-15 云楚
一、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古人的七律, 1.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2.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此诗情景交融。
2、用了兴的手法,诗中先言六朝古都金陵凤凰台的荒凉,以引起所言之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此诗为上景下情
2、没有用兴的手法,而是用赋,起句叙述诸葛祠堂的景象
起句有兴嚎,“柏森森”这一处景的描写至少是作者悉心挑选的,而且从七言的音节来说,第五字开始就一字一分明,这样就尤把后三字显得突出,我们都知道老杜是个很严谨的人,可见实有用意。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此诗为上景下情
2、没有用兴的手法,起句写新春的一片景象与塞外的对比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此诗为情景交融
2、用了兴的手法,借助幽凉冷落的门厅引出后面的感伤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1、此诗为上景下情
情景交融嚎
2、用了兴的手法,先写登楼所见的万千变换,以引起对世事的感概。
起句赋起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1、起句不可写得太满,需要为承句留下余地;
2、前后分句关系可为互补、递进、平行、相连;
3、所选景物需要为情服务,不可跟主题无关;
4、景物需要符合自然逻辑;
5、如以景语开头,需选用符合心情的景物;
6、起句要扣题;
7、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交待。
筆度拙评:两题中除以上所点到的以外,余可。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七律 平行线
南飞孔雀北飞雁,东涌江河西坠天。
冷月从来寒夜出,艳阳岂伴苦情眠。
徒劳总历相逢路,怎奈皆当寂寞迁。
心是平行分两线,纵然身聚又谁怜。
筆度拙评:诗平仄无误,窄韵。
起句兴起,以孔雀在南边飞,雁在北边飞;江往东流,日向西沉起兴。
承句顺势进一步兴。冷月由来皆为寒夜中现;而“眠”时往往是晚上,不可能有太阳相伴。且就算退一百步说,是白天“眠”,那也因为“苦情”而不会觉得是“艳阳”,谁都能够想得到,人心情不好时自然看一切都不会灿烂嚎。只是“冷”和“寒”太近,建议把“冷”这个形容词换下,像“幽”什么的都行。
转句笔锋一转,在一番兴后作者转入自己之情,直诉自己之情怀。就是后分句有些费解,大概是因为扣韵字才引起的问题吧。
合句前分句可谓是对转句的补充说明,奈何后分句不足。“谁怜”是建立在前分句而言,两颗心若两条平行线,这有谁怜呢?可是这么一来这“纵然身聚”就显得多余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纵然身聚又谁怜”,这个句子前四字和后三字的关联,关联性强不?貌似联不起来,假若,是“纵然身聚梦难圆”,或者“纵然身聚又何缘”?是不是会比较有关联和逻辑些?
全诗上章皆兴,下章抒情,唯合句后分句关联性不那么强,余皆不错,不失为一首好诗。尤其是上章兴得比较好,此诗总体来说不错!云楚施主继续努力,期待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24
发表于 2011-7-22 1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7-22 14:57 编辑

B4  梦雪作业
一、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一、.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二、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1、此诗上景下情
2、诗没用兴的手法,是用赋的手法。前六句写蓟门之险,而题目“望”字包之。作者由望而感,表达自己渴望跃马疆场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笳鼓喧喧”渲染一种深厚的战争气氛,所以兴起
二、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一、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二、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1、此诗情景交融。
二、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2、用了兴的手法,诗属咏怀古迹,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是独自、孤独的意思。慨叹时间的流逝,六朝繁华一去不返,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是的“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三、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二、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1、情景交融
2、诗用兴的手法。将黄鹤神话与眼前景物结合,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显得十分飘逸自然。
四、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一、.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二、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1、诗中上景下情
2、赋的手法。这首诗是写行旅华阴时所见的景物,抒发吊古感今的情感。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即景生感,诗人笔下华服境内山峰突起,大道平整、意境跌宕,气象万千,面对此景,用尾联反诘,借向旁人劝喻,说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能安心学长生之术。
五、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 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 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 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 羞将白发对华簪。
一、.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章法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交融】
二、分别说出它们的起句有无应用兴的手法
1、诗中上景下情的章法。
2、用赋起的手法。前四句宫禁之景,暗中奉承裴舍人的地位。随后诗人笔头一转,后四句就写自已十年来仍穷途落魄。“阳和”句是说,虽有和暖的太阳,毕竟无法使自己的穷途落魄之恨消散。
二、上景下情的章法,写起句要注意什么?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
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
筆度拙评:两题中除以上所点到的以外,余可。
三、七律一首,自命题,上景下情式,要求起句用兴的手法
七律  赏梅  
谁耐寒霜迎腊笑,红梅作使报窗前。
轻盈扶醉含娇态,绰约神清疑绛仙。
香漫入帘添雅韵,闲吟绮阁题新笺
芳邻逸品甘为友,癖爱名花情暗牵。
筆度拙评:平仄有一处失误嚎,转句分后句三平尾了。韵字安排合理。
起句未按题目要求兴起,不过以梦雪施主这种设问而起的方法也不错。略微提个建议嚎,老纳以为不要直言“红梅”为好,打个比方,如果像“为春作使”等这样的,不露言语而又一目了然,是否会好些?
承句顺承起句窗前的梅,细写梅之状态。“神清”=“扶醉”对仗不是很工。
转句进一步刻画梅,只是后分句的问题比较多。一是与前分句没拉开距离,层次依然停留在前分句上;二是很明显看得出是为对前分句而对的,且“闲吟”=“香漫”还对仗不工;第三,后分句的表达上不行,语句上处理得不妥。因为前面都是站在梅的角度,所以读者就会很惯性地顺着你的文字下去,可发现“梅”不可能“吟”,也不可能去“题笺”时,读者才蓦然回首,原来梦雪施主早已狸猫换太子,换到人的角度了。所以这就是问题!至少这之间的转换过渡得不自然。那么此处,老纳再举个例子,若是将“闲吟”变成像“心闲”这样的词儿,是否会觉得顺些,自然些?而且这样一来,转的效果也能出来了,将前面的景语顺势而又自然地带入到了情语。
合句如果在原转句的基础上看,于感情上来讲不会很连贯,按老纳给你的方向去改,或许会好些。此外,合句未能升华。前分句相当之生硬,不免有凑字之嫌;后分句“名花”两字有待斟酌。
全诗来讲起承句相对好些,下章转句后分句开始浪费字词笔墨严重。而且由于转句未能处理好,导致其本该有的效果不能发挥到位,甚至对合句也产生了不少影响,当然合句本身自己也存在些问题嚎。这些梦雪施主注意起来。
相比上次作品,梦雪施主的进步很大,整首诗思路明确。鉴于老纳在评阅时也是匆匆,所以只能给施主指些方向怎么改,不能落实到具体字词,因此事后施主当自己再去好生琢磨下怎么改。相信梦雪施主会成为大诗人,期待施主的下一个飞跃!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25
发表于 2011-7-22 14:49 | 只看该作者
评阅得比较匆忙,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指些方向。还是一句老话:建议可以被采纳,也可以被无视,但重要的还在于有问题大家交流。因为我们是在相互学习,在学习上谁都是学生嚎。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 小时
主题
0

6

帖子

0

精华

17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44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
26
发表于 2011-7-22 19: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笔度老师 老师辛苦了{:5_1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0

7

帖子

0

精华

1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64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7
发表于 2011-7-22 21:1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辛勤评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5 小时
主题
0

47

帖子

0

精华

51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4890
经验
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5
28
发表于 2011-7-23 12: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百忙之中抽宝贵的时间来为我们评阅,评阅可谓字字珠玑,让梦雪又学到了不少知识,学生一定继续努力,再次谢谢老师哦!{:5_1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主题
105

655

帖子

0

精华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0657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18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4: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主题
105

655

帖子

0

精华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0657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18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4: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05:28 , Processed in 0.0916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