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81
在线时间45 小时
主题0
记录0
联都会员

经验4 点
威望1 点
金钱12 ¥
在线时间45 小时
主题0
联都会员

- UID
- 22459
- 经验
- 4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4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8-8
|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8-20 20:44 编辑
C15—琴台飞歌
1.总结五讲讲义中心内容.(30分,平均每讲6分)
答:五讲讲义中心内容总结如下:
第一讲:重点讲了两个问题。
1.读诗的必然性:培养诗句的语感,解决写诗词穷的问题。
2.律诗的特点.格与律的不同和在写诗时应注意和防范的相关知识。重点讲了起承转合,选韵和貌似律诗的几种诗体表现形式。
格—格式,包括:平仄,粘对替,字数,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
平仄划分: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式。
押韵:必须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通押。
选韵应注意的讲究:1.窄韵2.险韵3.僻韵4.倒韵5.叠韵6.撞韵7.挤韵8.窜韵9.双声10.复韵
貌似律诗的诗体:1.老干体(气势宏大,内容贫乏)
2.伪诗(内容非言正、非言志)
3.玄诗(算命诗)
4.象诗(内容空洞,无病呻吟)
5.四不象诗(内容杂乱无章,没有明确的主题)
6.打油诗(旧体诗的一种,白话、俗语,内容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
筆度拙評:OK,干净明了。6分
第二讲:
1.诗美的三个方面:语言美,意境美,音律美。
2.情与景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情景交融。
3.起承转合及其特点:整体性(整体美,缺一不可)、连贯性(紧密不可分割)、独立性(不可替代性)。
4.重点讲解怎样写起句,以及起句应注意的要点:
A,起句不可写的太满,要留有余地.
B.起句前后分句的关系:互补,递进,平行,相连。
C.起句为转句服务。
D,选取景物符合自然规律。
E.符合心情格调。
F.扣题。
G.时间,地点一般在起句交代。
5.比和兴在起句中的作用,兴与赋的区别的与关系:
兴的作用强调的是创造意境,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赋就是说大白话,直言其事。
筆度拙評:OK。6分
第三讲:
1.举例讲解了写诗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扣题不准,语言白话。
2.通过举例,着重讲解了承句的写法和立意的重要性。
牢记承句在诗中所承担的使命是:承接、扩展。
3.律诗音节的划分和读法。
4.首字平仄的分配。
筆度拙評:OK。6分
第四讲:
总共讲了以下五点:
1.记住平上去入四声的特点。
2.诗脉:一诗一脉,只能表达一个主题,一个中心。
3.转句的功能和要求:
功能:转折,深入。
要求:A.干脆利落
B.不断裂,注意衔接性.
C.形转而意不转.
4.读诗三要法:
A.粗读应注意的方面.
B.细读需要掌握的部分.
C.精读,试着去领会诗人所表达的中心和意图,从中借鉴并受益。
5.着重强调转句的三种方式:字面上转,诗脉上转还是两者皆具。
筆度拙評:OK。6分
第五讲:
一,合句特点和注意事项。
合句特点: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合句多数情况下是全诗的诗眼。
注意事项:
1.前分句要稍微总结前面六句。
2.前句为后句作准备,利于前后分句的衔接。
3.使用比,达到字尽而意不尽的目的。
4.还要注意扣回起句。
5.达到余味无穷的效果。
二.比的相关内容:
1.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比拟(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种方法)、
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其中又包括横比和竖比之分)
三.韵字的选择和处理办法:
1.换韵。
2.用名词性的韵字。
3.用倒数第三个字淡化这个韵字,避免太突出。
四.承句名词、非名词的使用。
筆度拙評:OK。6分
总分:30分
二. 写一首七律诗,题目自拟(25分,五个小题平均每题5分)
问道鹤鸣山
久闻道发鹤鸣山,跋山涉水奔赴难。
遥望深山藏道观,不闻鹤鸣空等闲。
二十四洞辨时节,迎仙阁内待客返。
遍寻三丰踪迹无,空留古柏话尘缘。
筆度拙評:诗平仄有误,粘对失误,对仗混乱,韵字乱蹿,重字亦多,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七言律诗。但我们不难看出其思路是很有条理的,而且文字功底亦有之,相信在学了格律诗的知识后,运用起正确的方法,定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真诚期待施主的飞越。5分
总分5分
三. 自评诗.(25分每小题5分)
答:
1.审题:以鹤鸣山为题,写有关见闻。
筆度拙評:OK。5分
2. 立意:主写慕名游览鹤鸣山一路的见闻,触景生情,从而抒发了物是人非的寥落心境。
筆度拙評:不错的立意。5分
3.章法:起—以久闻鹤鸣山乃道教发源地为起句,慕名而至。
承—由远而近的见与闻。
转—由见到山上的景致旧址,联想到当年朱棣几次派人在鹤鸣山迎请张三丰,终不得见,道士吴伯理修建迎仙阁,以待某一天在此相遇。
合—古迹依在,然物是人非,张三丰终隐山林,唯见亲手种植的那棵已近千年的古柏,苍翠茂盛,无语诉说当年发生的一切,不胜黯然。
筆度拙評:很有条理。5分
4.诗脉:久慕鹤鸣山,辗转而至——由远及近的所见所闻——观山上古迹引发联想——感叹物是人非的惆怅与落寞
筆度拙評:OK。5分
5.由于个人对太极的偏爱,对道教的发源地自然生出无限向往和渴盼的心情,当知道道教发源地就在成都不远处的大邑县鹤鸣山,便打定主意一定要亲临。当辗转到鹤鸣山时,远远的看到山的全貌,山上路树成荫,道观掩隐,近看石鹤,展翅欲飞,然终未听闻仙鹤鸣声,山上传说颇多,旧址依在,然物是人非,山上荒凉之极,未免失落,带着黯然的心境离开。
筆度拙評:哈哈,那老纳是不是不该喊施主了,应该喊道长。5分
总分25分
四:对联(20分)
出句1. 风月焉能偿酒债(染月)
答:是非岂可颠乾坤
筆度拙評:三平尾了嚎。“是非”=“风月”不妥,“是非”存在正反间的两面性;“乾坤”=“酒债”不妥,“乾坤”两面,“酒债”一面。4分
出句2. 往日诗心零落尽(染月)
答:今夕才思汹涌出
筆度拙評:平仄有误嚎,不过对句倒有几分意思。6分
总分10分
得分70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