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且制新歌付雪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
俗,入声字
[简注歌台:在江苏南京芥子园。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工小说,善联语,尤精谱曲。有《笠翁文集》等。萦:萦绕。霜鬓:耳边白发,喻年老。雪儿:隋末李密的美姬,能歌舞,密常选宾僚之佳辞付之叶音律为歌,称雪儿歌。李渔为清初戏剧家,其芥子园有歌台,教习演唱之处所。联语表现了他热衷戏曲,不受俗事所牵绕的心绪,感情真挚。 见《古今名人联话》
7、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仄仄仄平平仄仄
书成恰似入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注毛稺黄:生平不详。望重:有声誉受人敬仰的人。名山:即名山事业的省称。汉司马迁撰《史记》,自序谓自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以著作为名山事业。联语造句稳重,上联切迁居,下联切著述成就,颂扬之意,祝贺之情自见。 见《中华对联大典》
8、题今又园 前 人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简注今又园:由南京移居杭州后建,是南京芥子园的又名。繁冗:繁琐杂乱。尘市:取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句意。1677年,李渔从南京移居杭州,居西湖之滨,筑园名今又园,联语用对比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湖山的美好和全家的欢悦。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9、贺张之鼐夫妇双寿 前 人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简注张之鼐:字仲谋,号半庵,浙江仁和人。曾为李渔的诗文及《论古》写评。“月圆”句:张之鼐夫妇生日均在中秋。此句既切事,又切景。齐眉:即举案齐眉,典出《后汉书·梁鸿传》。旧时形容夫妻相敬如宾真诚有礼。联语处处照应“双寿”,诸如“双影”、“齐眉”、“清光并照”、“秋色平分”,恰是这副贺寿联的一大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贺者的真挚情意。 见《中华对联大典》
10.赠贾汉复联前 人
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徒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简注贾汉复:字胶侯,号静庵,明末清初山西曲沃人。入清后,官至兵部尚书、陕西巡抚。安石:指晋时谢安,字安石,《晋书》载:东晋谢安石“累违朝旨,高卧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仕。后为尚书仆射,领吏部。斯园:指其在北京西草厂所建之园亭,“贾弃而不居,改为乡馆,凡山右(即山西)名贤之客都门者,皆得寓焉。”少陵:即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少陵,为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住居,自号少陵野老。广厦: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徒怀此愿”,但无法实现。联语意在褒扬贾氏,叙中有议,追昔抚今,有感而发。 见《古今名人联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