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学堂预科二班第一讲二组作业 【点评老师:梦里红尘】(已结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541 小时
主题
404

1460

帖子

6

精华

693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140
经验
693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5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2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逝者如斯 于 2013-5-6 10:18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和(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和(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下联居(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  )、(  )和(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说明:作业截止时间:2013年4月24日24:00。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用论坛消息提前告知于我,延期不得超过7天。
恒心壮志常与共;
白雪阳春两相宜。--阿圆老师题
在线时间
461 小时
主题
18

331

帖子

0

精华

8186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653
经验
196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4
2
发表于 2013-4-18 00:23 | 只看该作者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 )、( 寿联 )、( 婚联 )和( 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归燕柳呈新【李思欢】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碧水落红英【李思欢】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人描醉意墨侵衣【李思欢】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个闲翁钓晚霞【李思欢】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峰息红利促心闲【李思欢】
李艳桃夭全入韵
莺歌燕舞尽思欢【冰天雪】

又见东风,窗外花开一树李
唯思故土,梦中月照几家欢【溪边浣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74 小时
主题
147

1492

帖子

4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120
经验
664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24
3
发表于 2013-4-18 01:18 | 只看该作者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 )、( 婚联 )、( 寿联 )和( 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 ;
“四声”即平、上、去、入。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1律诗格调,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
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贺岁炮分红【清荷微雨】
(过年放的炮竹外表都是红色的,一点火,炮竹就炸开了。分红:双关)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紫陌叠清香【清荷微雨】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琴弹秋水韵盈弦【清荷微雨】(对句应该不隔吧)
对句3:杯斟泉水韵盈心【清荷微雨】(虽然喜欢上个对句,为防止隔再对一句)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几点残花散冷香【清荷微雨】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江拥翠岛赏霞飞【清荷微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91 小时
主题
68

1367

帖子

3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2750
经验
489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6
4
发表于 2013-4-18 1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萱草无忧 于 2013-4-18 13:42 编辑

一、填空: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左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 )、(寿联  )、(婚联  )和(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四声即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最初,对联多以七言、五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落日水铺红 【萱草无忧】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瘦竹裹青衣 【萱草无忧】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琴弹月色韵成诗 【萱草无忧】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一片红枫映暮云 【萱草无忧】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松栖白鹤放云闲【萱草无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6 小时
主题
4

157

帖子

0

精华

4367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919
经验
10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9
5
发表于 2013-4-18 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微雨飞燕 于 2013-4-18 15:44 编辑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下联居(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 )、(寿联  )、(婚联  )和(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四声即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最初,对联多以七言、五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  
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落蕊水流红【微雨飞燕】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细雨湿红妆【微雨飞燕】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杯斟浊酒醉成诗【微雨飞燕】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满面倦容看暮云【微雨飞燕】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人停幽径赏莺啼【微雨飞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0 小时
主题
2

91

帖子

0

精华

66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2299
经验
66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6
发表于 2013-4-21 09:40 | 只看该作者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右 ),下联居( 左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 )、( 寿联 )、( 婚联 )和( 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戏柳燕裁青【赋碧】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细雨落清诗【赋碧】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琴吟碧水韵凝诗【赋碧】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枕飞花入梦香【赋碧】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鹤偎皎月赏云飞【赋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主题
249

64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3838
经验
287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5
7
发表于 2013-4-23 23:57 | 只看该作者
2018-天明照心,对联学堂预科二班第一讲二组作业: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明清)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婚联)、(寿联)和(挽联),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出句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引蝶陌铺红【天明照心】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 :碧水漾清波【天明照心】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 :酒斟弦月韵成诗【天明照心】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 :一径落红染履香【天明照心】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 :舟停古渡享风鸣【天明照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59 小时
主题
559

9562

帖子

2

精华

1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307
经验
3117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5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8
发表于 2013-4-30 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八路 于 2013-4-30 17:30 编辑

、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    )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 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 颔联   )和( 颈联   ),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  ),下联居(左 ),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春联  )、(寿联  )、(婚联  )和(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顶真 )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四声”指古音中的平  、上、去、入四个声调。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    律诗格调的特点是:
          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主,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如苏小妹联: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傅小松先生在《中国楹联特征论略》中概括楹联的特征为5个对立统一。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 落日水含红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皓月漾清光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口吟秋月露沾衣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对游鱼戏水波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雾罩云峰待天晴      
*                                                                                  老师,我按时在阅读本做了作业。不知道要放在这里,请原谅!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37 小时
主题
2

80

帖子

0

精华

244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1610
经验
5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2
9
发表于 2013-5-3 14:19 | 只看该作者
一、填空题
1、对联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
对偶)现象。
2、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严格要求(
对仗 )和(声律 )。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律诗中的(颔联 )和( 颈联),是完全成熟的对联。
3、对联在(
明清 )两代真正达到了鼎盛。
4、根据传统,张贴对联时,上联居(
),下联居(),横批在上、下联的上方位置居中
5、横批一般用于(
春联)、(寿联 )、( 婚联)和(挽联 ),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6、按艺术特点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称为(
顶针)联。
二、简答题
1、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请问“四声八病”中“四声”指什么?

答: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其中“四声”即平、上、去、入。

2、对联的艺术格调中,律诗格调有什么特点?

答:对联的艺术格调大致分为十种。

其中律诗格调的对联主要以五言、七言为主。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然占大多数。

3、对联的特征可概括为哪几个对立统一?

答:“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傅小松先生在其《中国楹联特征论略》中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5)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三、对句练习
出句1:迎春山吐绿【梨花飞雪】
对句1:映日水飘红【凝思】

出句2:春山流翠韵【秋水寒】
对句2:皎月印幽香【凝思】

出句3:笔写春山香染句【阆苑书生】
对句3:风摧细柳绿生枝【凝思】

出句4:两行归雁鸣秋色【那时烟雨】
对句4:一叶飞舟伴险峰【凝思】

出句5:山枕碧流观日落【三元】
对句5:燕依杨柳话春回【凝思】
学海无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1 18:54 , Processed in 0.0943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