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都2014年春节征联优秀原创春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0865 小时
主题
3237

9098

帖子

25

精华

1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11199
经验
291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8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6 1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26:【余仁杨】
笔底龙蛇描愿景;
人中骐骥奔联都。
湘水垂竿评;工稳,好个联都之春。
望海胡拍:工整,好联,可以挂在余老师家门上。君子所见略同(我喜欢这样结构及写法)。(选为精华)

https://user.qzone.qq.com/295858544/main
书傲百城,三余冬夜雨;仁扬六合,四辟夏春秋。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

帖子

精华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3344
经验
威望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
2
发表于 2014-2-8 09:30 | 只看该作者
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3 小时
主题
6

81

帖子

0

精华

167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9625
经验
37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2-5
3
发表于 2014-2-8 09:31 | 只看该作者
孟繁锦为什么要谋求连任会长?(讨论之二)
  
  
            侃之
  
  为什么孟繁锦要谋求连任中联会会长呢?是因为他心系中国楹联大业么?还是有其它原因?答案是: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是一个肥差和美差,他舍不得其中的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他这个会长平时的工作,坐班不坐班谁也管不了他,领着丰厚的薪水或者叫补助。平时就是写写题词,写写信,发个指示,开个会议,封个称号,授予个牌子,到各地走走,参观参观风景名胜,写写字,收点润笔费和土特产,到处受到追捧,鲜花、掌声,颇有一种联坛领袖的风范和自得,很美呵。这样的好事和位置,谁能主动让出来呢?中联会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没有考核部门,也没有考核指标,所以会长也没有压力。随心所欲地做点什么,就能博得一些廉价的掌声和喝彩。
  说孟一点也不心系中国楹联事业,可能是冤枉了他。在其位,谋其政。因为中联会会长的职责所在,他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责任使然,他都得为楹联事业做些事情,这是他应尽的义务。所以做些事情,不但应该,而且必须。
  他这个会长,当了十年了,当得如何呢?是做了些事情,但是事情不是他一个人做的,各地方楹联事业的发展的功劳,不能算到他的头上,因为没有他当会长,甚至极端点说,没有中联会,各地方的楹联事业也未必不能发展和繁荣。况且中国楹联事业在孟任会长之前就发展20多年了,已经为事业腾飞奠定了良好基础。孟既不是学会创始人,也不是学会元老。他介入学会当个名誉理事,还是1998年的事情。他只是中联会其中的一任接班人而已。
  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些事情,而且也没有做好。最大的失误和问题,就是败坏了中国联坛由魏传统、马萧萧等先生开创的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
  如果你不信,我举例说明如下:
  1.任人唯亲。孟繁锦2004年上任前后,就另起炉灶,把原来学会的工作人员(其中有在困难时期为中联会的生存做出很大贡献的同志)全部抛弃,几乎全部换上自己的老战友,组成了“孟家班”。自己当老板,可以一手遮天,为所欲为。这是为什么?是为了自己谋取私利方便。把一个全国性的文艺学会变成了自家的私人店铺。2009年的六代会后,他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兼职会长和秘书长,在联坛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流毒甚广。后来又把秘书长职位赏给跟随自己多年的忠心耿耿的老战友。他真的“以会为家”了。评选首届“梁章钜奖”,像中国楹联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常江先生这样的人竟然没评上。而且当时资深的中联会副会长都没有参加评选的资格。因为孟知道,他资历还浅,别的副会长评上,他不舒服。我相信,等今年再评选的时候,中联会的班子成员都可以参加评选了,因为孟已经认为自己也能够格了。评选优秀楹联报刊,根本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而是他大手一挥,圈定几个。一些有影响的楹联报纸榜上无名,这样的评比根本说服不了全国楹联界,效果适得其反。
  2.践踏组织原则。孟繁锦自从2004年中国楹联学会五代会上担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以来,不讲组织原则。学会重大事情对在北京以外工作的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共有副会长14人,其中北京5人,北京以外9 人)连个招呼也不打,仅由在北京的会长、副会长和个别常务理事、理事参加的所谓“常务办公会议”决定,故而出现由理事、常务理事讨论副会长去留的政治笑话。这里仅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某副会长2004年是中国楹联学会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不到一年,突然被改任为网络委员会副主任,事先和事后学会从来没人和他打过招呼。第二个是2007年,中国楹联学会命名某县为“中国楹联文化县”,事先也一点没和当地的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市楹联家协会主席打声招呼。在北京以外工作的副会长们普遍感到:他们对中国楹联学会一切工作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甚至比不上在北京中国楹联学会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美其名曰常务办公人员,而在北京的中联会会长助理薛宗汉先生,竟然不是常务办公会议人员,岂非怪事?说明谁当常务办公人员,全是孟一个人说了算)。六代会上变本加厉,确定领导班子成员这么大的事情不通过会长办公会议,不和当事人沟通,无正当理由,擅自把几个才干一届、尚年轻的副会长排除在新的领导班子之外,而把已经连任几届的、几乎要超龄的副会长保住。典型的拉山头、搞宗派的做法。为了达到目的,会议时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见《六代会黑幕》一文),保证他的目的实现。
  3.做事唯钱。几年来在他的主持下,中国楹联学会发展会员不讲质量,盲目扩充人员数量,膨胀式发展,目的是为了多收会费,也为了满足其当楹联大军统帅的虚荣心。评选和授予楹联荣誉称号都要被评选者交“命名费”。评选“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城市要交纳1-2万元甚至更多。农村中小学申报“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也要上交中国楹联学会上千元到上万元的命名费用,致使基层学校意见纷纷。他们说,我们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本来已经很辛苦了,自己学校经费都很紧张,还要上交中国楹联学会,这样的话,我们以后不搞楹联教育了。至于这些收上来的钱是怎么使用的,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中楹用会费购买两辆汽车,花费几十万元。其实从中楹会的活动情况看,一台足矣。车辆几乎成了孟自己的专车,不知道每年的花销多少。孟一个校级退休军人,没资格坐专车的。
  4.个人崇拜。中国楹联学会确定会歌、会徽等涉及全局性的问题,由孟繁锦自己创作、设计,不经过试用,不广泛征求全国楹联界的意见,不通过理事会议,仓促地说确定就确定下来。五代会后的头两年孟繁锦还把自己排名在中国楹联学会创始人、德高望重的名誉会长马萧萧先生之后,排在名誉会长常江先生之前。到这几年却排在了马萧萧先生之前。过去下基层的时候,联友请他写字还给写,现在基本上不写了,在一个地方最多也就是写一两幅。他自己说,写多了不值钱了。他写字前,跟班的随员要安排清场,一般联友想看他写字都不行了。他的做法,与名誉会长马萧萧先生等名家一直平易近人的作风相比,天壤之别。《中国楹联报》从创刊就使用的马萧萧先生题写的报名,孟也竟然给换成了自己的“墨宝”。
  如果说心系中国楹联大业,首先就是要维护《中国楹联学会章程》的尊严,主动退下来,树立一个表率。这才是孟的正确抉择。
  奉劝聪明的孟先生,别做超龄连任的美梦了。不追究你的错误,就是楹联人高抬贵手了。否则,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小心原来仅有的那点尊严也得丢掉,落得晚节不保的名声。
  前车之鉴,还远么?
  
                           2014年2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07:24 , Processed in 0.0899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