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凌一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言联墨品鉴》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8 | 只看该作者
94
读书须做回头客;
行路多扶失足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是相辅相成的。读书不是机械地读,而是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人的认知是受年龄、眼界、心境等等限制的,此一时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彼一时再看,又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行路多扶失足人”所指的路可以是真实的路,也可以是对真实的失足人跌倒了去扶一把。这是一种直观意义的理解。当然这亦是基本的道德:让个座,扶下人,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则是:路是人生之路,失足人,是在人生路上迷失了方向的人,这时的扶,是一种心灵的点拨,一种精神的回归,而这种扶持,是影响人一生的。能于他人迷失、糊涂时,尽力拉他一把,这是一种大爱。如果我们都伸出援手,世界将充满了爱。此联从学习和为人这两个角度,阐述了一些看似浅显但却值得深思的道理。对联能引发思考,亦正如好书,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了。(卜用可点评)

此联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指出,读书破万卷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从“量”的角度而言。深刻领会书中含意,就要注重精读,不可“囫囵吞枣”,也就是读过一遍再回过头来读第二遍、第三遍,此乃“温故知新”也!读得多,领会方能深,教益才更多。出门在外,应当像雷锋同志那样,以帮助别人为乐。危难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及时施予援手。(龙包海点评)

“回头客”、“失足人”比拟生动,对仗贴切,寓意深刻。值得玩味!(何先绪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7 | 只看该作者
93
实实在在干实事;
正正堂堂做正人。
联作文字朴实无华,却道出为人做事原则:脚踏实地,光明磊落,这是不可偏废的至理名言。两组叠字修辞增加了作品文采,厚重感人。(吕淳民点评)

全联信手拈来,语言平淡,却含深意。人皆若此,善莫大焉。 (何新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一二 于 2019-3-30 23:33 编辑

92
山因挺脊高千丈;
人若哈腰矮十分。
这是一副很有哲理的联语。山因为体正才能高耸千丈,否则,重心不稳,必然倾倒;当然,矮小的石山自当别论。此处表面上是写山,实际上是写人。一个人因为行得正,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因为心地光明,他的形象才显得高大,才能像山一样地巍然屹立。人因为腰杆子挺得直、站得正才显得高大,如果腰弯了、背驼了,人自然就显得矮了。这是自然的生理特点,从这一意象引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涵义:人如果卑躬屈膝、点头哈腰,自然人品低下,矮了十分。联语告诉我们,做人要行得正才能站得稳,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光明正大,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做人居心叵测,鬼鬼祟祟,那就是一个形容猥琐,暗室可欺,为世人所不齿的小人。《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此联告诉了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节身守正,不履邪径,不欺方寸,高山仰止,邪恶不侵。
联语的对仗也十分讲究,“体”对“腰”为人体类相对,“正”对“弯”、“高”对“矮”为反义词相对,“千”对“十”为数词对,“丈”对“分”为表示度量的量词相对,非常工整。(邹宗德点评)

        赏罢琢磨斋主凌一二先生此副佳作,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语言平实,感染性强。联文多以常用实词构建,联意丰富厚重,通俗易懂。
        二、以自然物象命意,联文画面感强烈生动,立体性强。
        三、联意贯通,逻辑性强。言物,须通物理;言情,须通情理。联文两句中脉络气息流畅舒展。
        四、对仗技巧性强。“山”为静态,“人”为动态,动静结合;“体”与“腰”,人身部位相对,关联紧密;“正”与“弯”、“高”与“矮”、“千”与“十”、“丈”与“分”均很工整。
      五、格言性强。能从万物生存形态中感悟出人生某些哲理,再以绝对凝炼精辟的语言和对称的形式表达出来,便是格言联。格言联可以励志,修身养性,易于传播。此作堪佩!(翟功印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6 | 只看该作者
91
不吹不拍不伸手;
敢怒敢言敢出头。
    吹牛拍马,投机钻营,伸手要官要权甚至贪污侵占、索贿受贿,这些现象在社会上司空见惯、比比皆是。面对种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人同流合污,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敢怒而不敢言,也有的人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作者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首先,“不吹不拍不伸手”,就是要独善其身,出污泥而不染。然后,“敢怒敢言敢出头”,也就是要坚决反对和抵制腐浊和不正之风。谁都知道,出头是有风险的,是要付出代价的。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作者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社会歪风,其品行高洁、嫉恶如仇的形象跃然纸上。
    本联立意高远,对仗工整。三个“不”字和三个“敢”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尤其是“伸手”和“出头”用字准确,形象鲜明,真是令人拍手称快、拍案叫绝!(邹列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6 | 只看该作者
90
做人做事留余地;
求名求利戒贪心。
上、下联“做”、“求”两个动词复用,突显人们生存的作为,“余地”与“贪心”对仗工稳而巧妙,褒贬互见,“留、戒”作为联眼表达出作者鲜明的爱憎,揭示本联的主旨。                                                        (何先绪    点评)

    这是一副实实在在的格言联。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走极端,不能把事做绝了,要留有余地。求名求利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求名求利也不能太贪心,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超脱一些、洒脱一些。(邹列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6 | 只看该作者
89
无欲心方静;
有容谊始长。
用一句时髦的话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物质空前繁荣的21世纪,如何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捍卫灵魂净土,是对每个人提出的考问,凌老师的回答令人振奋!“无欲则刚,有容乃大”,非此无以换取静谧的心情和深厚的友谊,尽管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很难做到绝对的“无欲、有容”,但规避私心却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吕淳民点评)

此联化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之句,淡泊之志,包容之心,跃然纸上。人人若此,世必和谐矣。(何新建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5 | 只看该作者
88
律己克己短;
容人学人长。
初读此联即令人联想到常见的一句话: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上联告诫严于律己之法——克己短。下联告诫宽以待人之诀——学人长。全联短短十字,实乃修身养性之座右铭!(刘烈凡点评)

“己”与“人”是一对对立矛盾体。世人多看己之长,见人之短;或誉己之长,攻人之短;或容己之短,妒人之长。由此,则律己难,容人难。此联独辟蹊径,另开胸怀,能知己之短,克己之短;学人之长,容人之短,此非大勇气不能为之!联语将人生短长之辩证关系揭示得鞭辟入里,联虽短小,但语意警人,启示深长。(李克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5 | 只看该作者
87
立足当知足;
扪心不愧心。
联语言简意赅,蕴涵深邃,令人警悟。
上联是说一个人要懂得“知足”。立足,意思是站得住脚,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而“知足”的意思是,自知满足,即持盈保泰之意。俗话说,知足常乐。生活中(当然学术上除外),一个人经过一番打拼,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已经有了“立足”之地、“立足”之位,就可以“知足”了。若是贪得无厌,无限膨胀自我,不知满足,就不一定是好了。《老子》中写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曹植在《责躬诗》也写道:“知足免戾。”“戾”的意思是暴恶,罪过,乖张。知足不仅可以常乐,还可以免除些祸灾。
下联是叫人要处世无愧。扪心,意思是手摸胸口,有反省之意。愧心,意思是惭愧之心。一个人要“吾日三省吾身”,扪心自省时能无愧于心,才能活得安稳自在。清代石成金在《传家宝》中说:“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一个人一生中,要说无一点愧怍,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把一生中的愧怍降到最少最低。如何能尽量做到这一点呢?心怀真善美,力除假丑恶。我国古代著名的讲述为人处世的格言书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说:“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为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还说:“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尚书•周官》一篇中写道:“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意思是,做善事,就会心平气和,而且一天天显示出美好。行欺诈,就会费尽心机,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糕。以上都值得深思。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不愧人。这应是每个人努力的方向和结果。
这副对联艺术上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是巧用借义,对仗工整。短联十分讲究对仗的工整,就那么几个字,如果对仗再一宽,美感必然逊色。此联中,第二个“足”的意思是“充足”、“满足”的意思,而在此偏借其本义“脚”的意思,来与“心”相对,这样,这两词同属于人体类名词,且属于小类对仗,显得十分谨严,达到对仗工整的艺术效果。其次是巧用重字。这副短联中,“足”、“心”分别有规律地重复出现,造成音节回环往复之妙。第三,格律谨严。本联是以旧声入联。“足”、“不”二字,旧读均为仄声。上联音律是仄仄平平仄,下联是平平仄仄平。十分谐和。凡此种种,均可见作者极高的文字修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总之,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格律谨严、言辞简约、简练朴实、立论高卓、蕴涵深邃的好联,可以置之座右。(宋贞汉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4 | 只看该作者
86
万事当持正;
一生不信邪。
对仗工整,“不”字准确有力。整联正气凛然,透露出一股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倔强之气,令人钦佩。(白国成点评)

初见凌先生此联应是在《和谐之韵——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对联选》中,第一印象就是“邪”字用得很有意思,算是别出心裁。“邪”字代表一切非正义的东西。
今日再看此联:十个字,字字工稳,行联毫不拖泥带水,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以不加任何修饰的句子,以一种近于“霸道”的语气坚定地表达了作者“正邪不两立”的态度。言简意赅而富于思想,一腔正气跃然纸上,是不可多得的好联。(陈创点评)

上下联的意思基本相同,却无合掌之嫌,一正一反,相得益彰。凡事都应持正,不为世故人情所囿,不为个人利益所累。若遇不持正之人之事,坚决与之抗争。生命不息,抗争不止。 这干净利索的联句人人都看得懂,但愿人人都能照此去做,以使正义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需要千千万万无私无我、大智大勇之人为她呐喊,为她拼搏,甚至为她牺牲。(程鸿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3 | 只看该作者
85
站稳脚处世;
伸直腰为人。
这联用一个成语就是:不卑不亢。人必须有自己的立身之本,能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自然不惧风吹雨打,亦自然可以抵抗诱惑,也不必为求生存而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同时,所谓站稳脚跟,亦指为人须有自己的立场,有立场才能在必要时仗义执言,才能挺起脊梁为自己、为他人撑出一方天地。(卜用可点评)

处世为人之道,在于“身正”。古人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箴言,正是告诫人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豁达大度的人。此联作者以拳拳之心提醒人们:处世为人,在于“行得端,走得正”,只要正正当当处世为人,大可不必对权贵“奴颜婢膝”,不卑不亢、伸直腰板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迷失自我!(龙包海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3 | 只看该作者
84
知难而进;
见好就收。
此对短小精悍,作者惜字如金,区区八个字组成一副语重心长的劝勉格言联。上联“知难而进”境界开阔,言简意赅,以昂扬积极的心态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进取之心。举凡成大事者,一帆风顺少,艰难困苦多,只要不临阵退缩,正视困境,迎难而上,往往就柳暗花明,成功在即。下联“见好就收”亦富含哲理,警示人们在成功后,春风得意时要始终保持清醒,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见好就收”,保持低调,不要张扬,以立于不败之地。(高应峰点评)

将两个成语信手拈来即成佳构。知难而进,不怯懦,不气馁; 见好就收,不莽撞,不贪得无厌。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前行而又量力而行,这就是智慧。把上下联当作一个整体来读,我们就会感受到1+1>2这一不等式的魅力。(程鸿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3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处世(24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2 | 只看该作者
83
世事本沧桑,饱历沧桑明世事;
人生多坎坷,久经坎坷笑人生。
岁月无情,那些坎坷和挫折,曾经让我们伤痕累累。然而,岁月亦多情,很多年后,回头再看当初跌倒的地方,你会看到,再爬起后,你成熟了一分,坚强了一分,勇敢了一分,智慧了一分。这时的沧桑和坎坷,就转化成了精神财富。所以,不要惧怕坎坷,不要逃避挫折,勇敢面对,磨练自己,总有一天,你会站在岁月的高点,笑看沧桑,豁达淡定。(卜用可点评)

世事即世间的事物,沧桑指变故。人生即生命的过程,坎坷指困难。本来,“人生多坎坷,世事本沧桑”,就已经是一副对联,但显然内容单薄,缺乏深度。作者通过挖掘,继续就世事与沧桑、人生与坎坷的关系进行辨证,从而使对联的容量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变得充满了哲理。另外,反复使用同样的词汇,使得对联更加生动有趣,也反映出作者制联的功底。(吕湘术点评)

    此联运用了重叠反复的修辞方法。上下联首句直抒胸臆,感叹强烈。重词手法的使用,使联中的哲理意味更加精切突出。(杨晓雁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1 | 只看该作者
82
凭心而论,心高不若心平点;
放胆以求,胆小何如胆大些。
万仞高山,始于跬步。心再高,目标再远大,也要由眼前琐碎的小事一点点做起。一屋不扫,安以扫天下?放平心态,放开身段,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高度是一点点攀来的。平心,是达远的要素;好高骛远,是成功的魔咒。然而这不是要我们谨小不敢为。大胆追求,细心经营,大胆为我们排除障碍,平心使我们走稳步伐。联语质朴自然,是告诫,是鞭策。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合为人而著。这点,作者做到了。(卜用可点评)

此联属于格言联。遣词造句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透着作者的睿智。联语采用叠字修辞手法,“心”、“胆”二字的多次重复出现,既深化主题,又在语言洗练、语意含蓄的同时,令关键字往而复来,使之具有节奏美、音乐美,读来教人余味无穷。联语尚“心平”、崇“胆大”,讲求虚其心、平其意、和其气,迈其步、放其胆、创其新,此实乃修身抚世之道也。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叶子彤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1 | 只看该作者
81
岂羡寿高方种德;
休因境困不攻书。
这副联精妙之处在于“种”、“攻”这两个动词,亦通常所谓“诗眼”。生活中,能够长寿的方法很多,但作者构思奇妙,联想到“播种道德”这样的笔法;下联则再拓宽意境,以长于攻书的观点总结全联,则提升了主题。(王家安点评)

联首“岂”字反诘有力,警示了“德”应从小抓起,犹如雕刻大理石。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不要等到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时,尽管“夕阳无限好”也“只是近黄昏”了。道出作者言外之意。接着作者又用“休、不”这双否表肯定的句式,直抒“要攻书”之胸臆。作者精诚所至,境困人定会幡然醒悟:境困犹如风暴,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境困不逊沙漠,沙漠也有绿洲。联中“种德”比“积德”更形象生动;“境困”比“家困”更拓展;“攻书”比“读书”深刻强烈。见其作者心领神会“僧敲月下门”的修辞精华。敦诗书,德不孤,修辞严谨、含蓄,妙构!(吕英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主题
407

2725

帖子

4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8547
经验
99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7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1 | 只看该作者
80
忍辱偏能成气候;
临危正好试英雄。
琢磨斋主年纪轻轻,而进行对联创作时,却显得格外老成,呈现出一派大家风范。下联“临危正好试英雄”与文学大师郭沫若的名句“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不是如出一辙么?一个“试”字把危难是英雄的试金石这一人生哲理说得透彻无余,不愧为一副抒怀言志的佳联。(李华广点评)

此联展示了一个忍辱以酬志、临危而履险的坚定品质、豪迈气派形象。上比的“偏”字用得精妙,一反平庸的俗套。上、下联的 “忍辱”、“临危”,很自然地使人联想起成语“忍辱负重”与“临危不惧”、“临危受命”之意,给人坚强意志、奋发有为的鼓舞和激励。全联气势自然、气宇轩昂。(扶造雄点评)

多么睿智而又豪迈的联句!只要想想历史上的勾践、韩信是怎样炼成的,只要看看当今的美国、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是如何应对的,此联的意蕴便不难领会。赏读此联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大海,因为大海能容天下浊、能经天下浪。(程鸿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6 07:54 , Processed in 0.0815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