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原汉子老师--《说对谈联》之二:对联的尴尬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91 小时
主题
14

397

帖子

0

精华

517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2576
经验
5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7 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对谈联》之二:对联的尴尬
        新春佳节,是对联体现其大众性质的最佳时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一点也不假。但是,请你说一句真心话,你是否发现许多单位的对联上下联的位置颠倒了呢?你是否发现许多很讲究的人家的对联内容并不符合对联的起码格律呢?透过这些,你看到的是对联的荣耀还是尴尬呢?
       我是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记得小时候,乡亲们是很重视春节的对联的,不会写对联的要很虔诚的去找先生写对联,很认真的询问对联如何贴,难以忘怀的是(绝不是杜撰故事),我的一家邻居,特别爱惜大门上贴的对联,每过正月十五,总要小心翼翼地揭下来,妥善收藏,第二年再贴到大门上,一副对联总要贴二三年。也许不少人要说我的邻居寒酸,是的,他家确实很贫寒,但从他家大门上的对联,我看到的是对联的“荣耀”,也许他至今不知道对联是“国粹”,但他懂得对对联的尊重,懂得对文化的敬仰。
       有人说,当今时代迎来了既清朝和民国之后的第三次高潮,这话或许不假,但泱泱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有几人懂得对联,有几人重视对联?你从某单位大门对联上下联位置的颠倒是不是看到贴对联仅仅是他们要完成的一项习俗任务?你从衣食坐行特别讲究的人家门两边的对联,不符合起码的格律上,是不是看到,对联,仅仅是他家的春节“点缀品”呢?
       另外,大凡从事对联创作的人,亦有不少参加对联征集比赛,也一定看一些对联揭晓信息,但你是否发现,许多(真的不少)征联公布的获奖联,根本不符合对联的格律呢?是这些征联的组织者真的不懂对联的格律吗?(你见过有谁把不押韵的古诗词作为获奖作品公布呢?)从这些征联上面,我看到的是对对联的利用和践踏。另外,我还记得,2011年的国内春联征集中,“给力”一词很走红,有几家公布获奖联中,很大比例是使用“给力”一词的,从这种现象上,你感到的是什么?至于许多征联在截稿以后“默默无言”就更不要说了。(需要说明的是,我今天写的是“对联的尴尬”,举得例子当然是尴尬的例子,并不是否定如火如荼的对联征集评选。)
        普通老百姓不懂对联格律、不从事对联写作的人不懂对联格律都无可厚非,但从事对联写作或者研究的人,无视对联起码的格律,不能不说是对联的尴尬。
        如果说联律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的话,那么对对联的尊重更是迫在眉睫,作为一个楹联人,在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同时,更应该把净化自己的思想作为头等大事,作为楹联组织,在普及联律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对联的践踏。因为,只有唤起对对联的真正尊重,对联才会迎来真正的大繁荣、大发展,才会真正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佳作。
万里此多情 且映来一叶孤帆 千年黄鹤
数声教下泪 直吹落半轮冰魄 五月梅花
在线时间
238 小时
主题
1

329

帖子

0

精华

646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8622
经验
8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8
2
发表于 2012-3-27 20:1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7 小时
主题
12

571

帖子

2

精华

7746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8267
经验
351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9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6
3
发表于 2012-3-27 20:30 | 只看该作者
于稳切中求变化 向平实处觅新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090 小时
主题
128

5993

帖子

7

精华

5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1594
经验
88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0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1
4
发表于 2012-3-28 14:30 | 只看该作者
汉子老师所言极是,深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5
发表于 2012-4-30 21:36 | 只看该作者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 小时
主题
2

136

帖子

0

精华

262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576
经验
34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6
6
发表于 2012-5-10 19:39 | 只看该作者
先看了之三再来看的之二
叮人无事小
当事见人高
      ---洪都小子惠赠
俗尘莫问神通,闲心挂碧落秋云,苍山白露
羁旅合当历练,健笔收三川异景,九域风华
                              ---清源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05:04 , Processed in 0.0810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