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联巧对,妙笔生花——读古广祥《中药趣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64 小时
主题
66

465

帖子

0

精华

532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1149
经验
98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3 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野斋主 于 2012-6-23 20:50 编辑

奇联巧对,妙笔生花

                    ——读古广祥《中药趣联》



吴岱宝



    《汉典》云:“趣”者趋向;兴味也。而这种趋向,兴味一定使人感到愉悦、快乐。读香港新闻出版社社长古广祥先生的《中药趣联》,最大的感受是一个“趣”字。这个“趣”,生面别开,趣味盎然,值得深深体察,玩味。

      第一是雅趣。先生祖籍广东五华县,70年代末移居香港,继而白手起家,创办香港新闻出版社,专心于文化事业,取得不俗成绩。古父是驰名省港两地的中医师,再加上先生好与医界贤者往来,受其影响,深感中医药治病救人的重要意义。鉴于当时港英当局主导卫生政策,中医师备受歧视,这种不正常现象刺激了他,于是矢志投身中医药传播事业。他深知“小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国”的真谛,于是与一班志同道合之士,于1996年成立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和创办中华医药报。为迎接97香港回归,古广祥策划了在深圳召开的有900多人参加的“国际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与业务合作研讨会”,两岸三地医药界首脑积极参与,社会各界赞誉:“非同凡响”,同道盛称:“前无古人”。多年来,作者以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为己任,凭高雅兴趣,借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奔涌,四处奔走呼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药趣联》的面世应该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中药文化使者”给予中国乃至世界奉献的精神食粮。其意义的深远不言而喻。

    第二是情趣。细读《中药趣联》,我们不难感受到:先生对于这本书的热情与付出。先生年少时随父亲采药,煎汤制丸,中草药烂熟于心;及长积二十年学习、推广中医药之感悟;历时两年重温《烫头歌》、《药性赋》,查阅四万中药名;“历经一年门无闲客、座无杂宾之静心修改”,作品才得以面世。而且,先生“为求每一副药联‘名正言顺’及减少‘直而呆拙’,”脱稿前向专家、教授当面请益。显现出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不耻下问的良好品德和勤谨好学的精神风貌,也显现出先生对于本书的无限挚爱和满腔热诚。这种孜孜以求、兀兀穷年的高尚情怀,正是这本书别有意味的思想价值所在。她给我们启示在于,对传统文化继承、研究、弘扬和发展应该采取怎样一种神圣态度。这种高尚的情趣,是值得肯定和发扬光大的。

    第三是旨趣。《中药趣联》的主旨十分明确。在扉页封面上,作者十分恭敬的写了一行文字:“谨以此书献给辛亥革命100周年及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不懈努力的人们。”也就是说,作者力图通过此书,宣传中药文化,让更多的人理解、传承、发扬这一中华国粹。所以在编排的时候,每一副对联下面,都做了必要的注解,说明药名和功能主治,并且尽可能的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做到了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了解中药知识。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校长王秋英教授说:“《中药趣联》具有文学性和实用性,是国药文学的最新飞跃。该书堪称实际杰作,值得推崇。”可谓一语中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题志:“弘扬中华医药,促进全民健康”,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周礼杲教授题志:“独创风雅楹联,弘扬中华国粹”,正是《中药趣联》旨趣的良好注脚。

    第四是妙趣。《中药趣联》的“趣”全在一个“妙”字上。

    首先是立意上的妙言要道。 “生地旋花,翠鸟致神心不死;熟军排草,毛鸡塞豆夜来香。”这副由十味中药组成的对联,不乏人生的感悟和哲理。其它如“厚脸皮告天鸟,银头发寻骨风。”“远志骨,分水翁,六旦怀山药;凌霄花,统天草,千秋对月莲。”等等,莫不如此。暨南大学教授敖杰男说:“《中药趣联》别具风格,从另一个角度弘扬了祖国医学的文化风采,每副对联都蕴含着人生哲理。”的确如此。作者十分注意作品炼意,力求把人生感悟、处世情怀、品德修养、情操历练蕴含在药名对联中,形象贴切,含义深远。

    其次是语流上的妙笔生花。传统的中药对联,离不开其它词语的连缀。“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上联三味中药用“耕”连缀,下联三味中药用“过”连缀。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对联概莫能外。《中药趣联》突破了传统对格,“每副楹联皆无借用连词、介词、助词组合,” 这无疑增加了创作的难度。由一千多个药名组成的二百多副对联,没有一个辅助词语连缀,而且要做到文从字顺,意象丰满,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全赖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使得涉笔成趣,妙笔生花。“陈知白,山翁锁地风,江南卷柏千张树;李寄生,水母铺墙草,石上开花百日粮。”这副由十味中药组成的对联,读起来毫无生涩之感,相反显得很顺溜,而且意境优美。作者巧妙的利用了药名中的动词“锁”、“卷”、“铺”、“开”,顿使联语灵动自如,生机盎然。类似这样例句在书中俯拾皆是,很有视觉冲击力。

    再之是结构上的妙手偶得。从药名对联的结构看,作者并没有刻意做作,而是顺天应势,随物流转;笔随意走,自然天成。这里有常见的六字、七字单句联,更多是八字以上节律各异的多句联。仅以第一分句三字为例,两句的有三五、三七、三八、三九、三十等句式;三句的有三三五、三三七、三五七、三五八、三六七、三七七、三七九等句式;四句有三三五七、三四四七、三五五七等句式。其它首句四字、五字、六字、七字者,也不尽相同,突破了传统对格,多生变化,随物赋形,摇曳多姿。结构上的妙手偶得,使得联语生动活波,灵活多样,少有斧凿痕迹。正如作者一副十味中药联描绘的景象一般:“望江南,仙鹅抱蛋,大叶钩藤,黄瓜绿草千层喜;生半夏,野鹿梅花,金鸡落地,白米茹粮九里香。”

    再之是格律上的妙语天成。传统谐趣联,常常因为顾及趣味而忽视格律。这不是作者有意而为,而是联语受专有名词、术语等等的限制,不得已而为之。中药名约定成俗,传承数千年,自然不可以随意更改。这是联语创作的最大障碍。但是作者却独辟蹊径,庖丁解牛,行云流水,游刃有余。“中药名称多富诗意,且有脱俗。”这是作者采药用、制药丸、逛药铺、翻药典、悟药理,多用于积累,善用于生活,巧用于文章,耳濡目染的心灵感悟,正是妙语天成的原委所在。作者援笔在手,药名的丰富多彩,绚烂多姿,一下子奔涌而至,成就一个多彩多姿、五色斑斓中药联语世界。“楼梯草喜花,猢狲接竹千年见;底板藤研药,白马分宗四月飞。”这副由八味中药组成的对联巧妙自然,明白如话,结句一副奔马图,意象丰富,境界宏开,激荡人心。更重要的是,二百多副这样的对联,“不重复使用药名,尽量做到合平仄,工对仗,求趣味,”遵守《通则》,对仗工稳,合辙规范,尤为难能可贵。显现出作者妙语天成内在功力。敖杰男教授说:“《中药趣联》平仄、对仗堪称工整,文风严谨,集艺术和实用于一体,值得一读。”诚如斯言。

    最后是风格上的妙趣横生。专题楹联因受创作前提限制,最易刻板划一,缺乏灵动妙趣。这一点作者也是煞费苦心。就风格而言,作者力求活脱自然,风格各异。或清新,或厚重,或激越,或沉稳,或椽笔挥洒,或工笔细描,或白描写意,或浓墨重彩。读来花团锦簇,目不暇给;令人风光入怀,击节称赏。试看一下几副作品:
    夜叉头,红道士破门拉拉狗;
    天泡果,紫河车通棍转转藤。

    楼接草,铁树花,柱角歪歪果;
    水浮莲,高山栗,岩林密密松。

    老虎师藤,秋海棠鸿头育沛;
    香蕉弄蝶,夏枯草大杆通幽。

    田鸡叫出冬,大狗响铃鹅抱蛋;
    铁树飞来凤,金蝉脱壳地通花。

    随风子看瓜,水曲山青花冠木;
    解暑藤承露,天蓝地锦柳穿鱼。

    天脚板藏茄,老虎牙志取姨妈菜;
    地肤苗露木,雷公箭方图姊妹花。

    这些作品风格不一,各有玄机。作者苦心孤诣,力图在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乐趣。或让人会心,或让人思索,或让人莞尔,或让人激励。给人以十分美好的阅读体验,在不经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可谓仪态万千,妙趣横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教授说:“作者运用千余个中药名组成两百副中药对联,妙笔生花,悄然成趣……足见作者驾驭文字能力很强。”当然,除去文字功底之外,我觉得对于读者来说,更多感悟的是作者深厚文化底蕴和光大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精神境界。这也是《中药趣联》得以成功的力量所在。“奇联巧对,妙笔生花”(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曾珏成题词)。“弘扬国药,妙语成联”(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题词)。专家的题词十分精辟做了概括。笔者不避浅陋,草拟一联,略表祝福:
    中药趣联,仪态万千连广宇;
    热肠古道,祥和一卷荡春风。


2012年5月31日匆草

偶有文章娱小我
独无兴趣见大人
宝鸡楹网http://www.cn0917.com/bbs1/index.htm
一蓑烟雨http://wyzz888.blog.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9-27 23:32 , Processed in 0.0669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