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十五期四年级D01-仲夏之雪绝句五十六法研习帖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主题
2

87

帖子

0

精华

256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728
经验
60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 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仲夏之雪 于 2013-8-2 15:18 编辑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七绝   秋枫
天山裹纱时烟媚,
探眼枫红色对明。
点晕秋光疏落地,
蓝空映景曙光宁。

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押下平:八庚部


七绝   伶仃离人
东山破晓晨色泻,
草屋净清画墨凉。
竹外箫声悲月落,
离人远月暗伤乡。
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押下平:七阳部



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七绝   寻寺
凌山细涧飞直下,
峭壁青松曲径幽。
借问行僧何故去,
钟鸣独顶引心投。

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押下平:十一尤部(第10法)





第6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第9法: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0 17:29 , Processed in 0.0641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