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13期四年级十四讲A组作业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42 小时
主题
132

210

帖子

0

精华

7470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2239
经验
168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8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渔村13期四年级十四讲A组作业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2、用典要注意什么?
3、这节课我们介绍几个五绝类型?
4、写出五绝的四种格式


二、临摹下面这首五绝或自己写一首咏物诗,任选。
《五绝•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要求:临摹的是方法哈,可以咏其它的物,不一定非得是鹦鹉
1、格律正确
2、用词要凝练,尽量做到语绝意不觉
3、说出你写的诗是采用了今天学的哪种方法


评阅要求:


1、格律正确10分
2、用词要凝练,尽量做到语绝意不觉 10分
3、说出你写的诗是采用了今天学的哪种方法10分
4、意境 30分


在线时间
246 小时
主题
1

147

帖子

0

精华

554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862
经验
135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8
2
发表于 2013-10-20 0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尘小妹 于 2013-10-20 18:02 编辑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第十四讲A组若尘小妹作业: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答:典故的运用方式如下:
1.引用前人语句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kōnghóu是一种拨弦乐器](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
③反引:就是将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道而用之,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作用。

4、借用。即借前人的典故或诗句为我所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作改动。虽为别人的诗句,但是作者赋予新意,引起读者联想,因故知新,起到活用前人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胸中意旨的作用,大大精练了语言。
如:梅尧臣的《五绝•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二、用典要注意什么?
答:用典要注意的如下几点:
一要用得自然得当,忌生搬硬套;
二是精而勿滥,用多了,成了典的堆累了,那就是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了。
三是要熟不要生,忌用生癖的典。别人都不知道的典,用了白用,不能说明问题,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让人家不理解你的意思。

3、这节课我们介绍几个五绝类型?

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绝的这几个类型——
1、 整体不可划分型
2、 单句出彩全篇强型
3、 汉古诗型

4、写出五绝的四种格式

五绝的四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临摹下面这首五绝或自己写一首咏物诗,任选。
《五绝•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要求:临摹的是方法哈,可以咏其它的物,不一定非得是鹦鹉
1、格律正确
2、用词要凝练,尽量做到语绝意不觉
3、说出你写的诗是采用了今天学的哪种方法

《五绝· 见一笼中鸟亡有句》
      
文/若尘小妹
翠羽笼中殒,西风一笑过。
若知今日事,应悔学高歌。
采用今天的第二种2、含蓄蕴藉,语绝意不绝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9 小时
主题
0

32

帖子

0

精华

109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6792
经验
22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7
3
发表于 2013-10-20 1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空谷听泉 于 2013-10-20 14:11 编辑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答:典故的运用方式如下:
1.引用前人语句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kōnghóu是一种拨弦乐器](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
③反引:就是将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道而用之,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作用。

4、借用。即借前人的典故或诗句为我所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作改动。虽为别人的诗句,但是作者赋予新意,引起读者联想,因故知新,起到活用前人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胸中意旨的作用,大大精练了语言。
如:梅尧臣的《五绝•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二、用典要注意什么?
答:用典要注意的如下几点:
一要用得自然得当,忌生搬硬套;
二是精而勿滥,用多了,成了典的堆累了,那就是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了。
三是要熟不要生,忌用生癖的典。别人都不知道的典,用了白用,不能说明问题,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让人家不理解你的意思。

3、这节课我们介绍几个五绝类型?

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绝的这几个类型——
1、 整体不可划分型
2、 单句出彩全篇强型
3、 汉古诗型

4、写出五绝的四种格式

五绝的四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临摹下面这首五绝或自己写一首咏物诗,任选。
《五绝•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要求:临摹的是方法哈,可以咏其它的物,不一定非得是鹦鹉
1、格律正确
2、用词要凝练,尽量做到语绝意不觉
3、说出你写的诗是采用了今天学的哪种方法
  

雪  
    文/空谷听泉
万物复苏前,飘飞别九天。
迎春诚作主,清洗旧山川。

马桶
文/空谷听泉

别居小天地,静无车马喧。
时听风雨怒,妙处不能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9 小时
主题
0

32

帖子

0

精华

109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6792
经验
22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7
4
发表于 2013-10-20 14:26 | 只看该作者
江边柳
文/一蓑烟雨
临水含烟翠,经风玉段修.
垂丝悬戏饵,可是钓春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 小时
主题
1

13

帖子

0

精华

52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6795
经验
9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8
5
发表于 2013-10-20 1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僧有礼 于 2013-10-23 17:53 编辑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5

373

帖子

0

精华

251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43052
经验
25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1
6
发表于 2013-10-22 1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羽格格 于 2013-10-25 20:51 编辑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第十四讲A组长-南羽格格作业: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答:典故的运用方式如下:
1.引用前人语句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kōnghóu是一种拨弦乐器](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
③反引:就是将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道而用之,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作用。

4、借用。即借前人的典故或诗句为我所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作改动。虽为别人的诗句,但是作者赋予新意,引起读者联想,因故知新,起到活用前人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胸中意旨的作用,大大精练了语言。
如:梅尧臣的《五绝•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二、用典要注意什么?
答:用典要注意的如下几点:
一要用得自然得当,忌生搬硬套;
二是精而勿滥,用多了,成了典的堆累了,那就是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了。
三是要熟不要生,忌用生癖的典。别人都不知道的典,用了白用,不能说明问题,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让人家不理解你的意思。

3、这节课我们介绍几个五绝类型?

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绝的这几个类型——
1、 整体不可划分型
2、 单句出彩全篇强型
3、 汉古诗型

4、写出五绝的四种格式

五绝的四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临摹下面这首五绝或自己写一首咏物诗,任选。
《五绝•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要求:临摹的是方法哈,可以咏其它的物,不一定非得是鹦鹉
1、格律正确
2、用词要凝练,尽量做到语绝意不觉
3、说出你写的诗是采用了今天学的哪种方法

        《五绝•九寨之水》
             文/南羽格格
   本非尘世物,青女碎菱花。
   百水名天下,无人胜彩华。

注:1、菱花:菱花镜
       2、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达戈的男神,热恋着美丽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达戈用风月磨成一面宝镜送给心爱的女神色嫫。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宝镜宝镜的碎片散落人间,变成了114个晶莹的海子,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山谷幽林之中。从此,人间便有了这处童话世界般的梦幻仙境九寨沟

觉得哪种方法都算不上,含蓄蕴藉,情思真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6 小时
主题
1

147

帖子

0

精华

554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862
经验
135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8
7
发表于 2013-10-22 11:4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2576136640)  11:40:17
这个古人言过太多,如果专门求5绝,应该要道常人所不能道
老师(2576136640)  11:40:46
第2句真的太粗糙,要她改下第2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4 小时
主题
1

27

帖子

0

精华

1361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6693
经验
30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18
8
发表于 2013-10-22 20:21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第十四讲A08-鹤翔作业: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答:典故的运用方式如下:
1.引用前人语句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kōnghóu是一种拨弦乐器](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
③反引:就是将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道而用之,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作用。

4、借用。即借前人的典故或诗句为我所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作改动。虽为别人的诗句,但是作者赋予新意,引起读者联想,因故知新,起到活用前人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胸中意旨的作用,大大精练了语言。
如:梅尧臣的《五绝•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二、用典要注意什么?
答:用典要注意的如下几点:
一要用得自然得当,忌生搬硬套;
二是精而勿滥,用多了,成了典的堆累了,那就是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了。
三是要熟不要生,忌用生癖的典。别人都不知道的典,用了白用,不能说明问题,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让人家不理解你的意思。

3、这节课我们介绍几个五绝类型?

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绝的这几个类型——
1、 整体不可划分型
2、 单句出彩全篇强型
3、 汉古诗型

4、写出五绝的四种格式

五绝的四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绝:白玉
文/鹤翔
终身披雪羽,婉转向天歌。
犹困金笼里,还思引玉娥。
宿衣代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44 小时
主题
4

355

帖子

0

精华

757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778
经验
180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7
9
发表于 2013-10-25 0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财经学人 于 2013-10-29 09:34 编辑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十四讲A组作业  A07—声声慢
一、简答题:
(一)关于典故的运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直用、化用、借用、引用等。
1、引用前人语句。   
①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2、引用神话传说。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
③反引:就是将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道而用之,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作用。
4、借用。即借前人的典故或诗句为我所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作改动。虽为别人的诗句,但是作者赋予新意,引起读者联想,因故知新,起到活用前人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胸中意旨的作用,大大精练了语言。

(二)用典也不可随便用,要注意:一要用得自然得当,忌生搬硬套;二是精而勿滥,用多了,成了典的堆累了,那就是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了。三是要熟不要生,忌用生癖的典。别人都不知道的典,用了白用,不能说明问题,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让人家不理解你的意思。
另外,用典故的最好在诗后注明什么典故。

五绝的几个类型:
1、整体不可划分型
2、单句出彩全篇强型
3、汉古诗型
最常见的五绝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混和物。即句子虽然不是每一句都凝练若斯,但是还是比较有单句的意境的,而整体感、立体感又强。

(三)五绝的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临摹下面这首五绝或自己写一首咏物诗,任选。
        五绝  猫
       文/声声慢
午困卧怀沉,夜精伏宅深。
纤身降社鼠,高足啸山林。
答:是整体不可划分型。尾句是指老虎,运用了老虎是猫的徒弟的传说,意思是作为老师的我是猫,我希望我的学生个个赛猛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 小时
主题
0

5

帖子

0

精华

42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6768
经验
6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5
10
发表于 2013-10-25 11:44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第十四讲A05-墨染作业: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答:典故的运用方式如下:
1.引用前人语句
1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
2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kōnghóu是一种拨弦乐器](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1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2暗引: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
3反引:就是将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道而用之,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作用。

4、借用。即借前人的典故或诗句为我所用,有的一字不改,有的稍作改动。虽为别人的诗句,但是作者赋予新意,引起读者联想,因故知新,起到活用前人千锤百炼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胸中意旨的作用,大大精练了语言。
如:梅尧臣的《五绝•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二、用典要注意什么?
答:用典要注意的如下几点:
一要用得自然得当,忌生搬硬套;
二是精而勿滥,用多了,成了典的堆累了,那就是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了。
三是要熟不要生,忌用生癖的典。别人都不知道的典,用了白用,不能说明问题,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让人家不理解你的意思。

3、这节课我们介绍几个五绝类型?

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绝的这几个类型——
1、 整体不可划分型
2、 单句出彩全篇强型
3、 汉古诗型

4、写出五绝的四种格式

五绝的四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临摹下面这首五绝或自己写一首咏物诗,任选。
《五绝•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要求:临摹的是方法哈,可以咏其它的物,不一定非得是鹦鹉
1、格律正确
2、用词要凝练,尽量做到语绝意不觉
3、说出你写的诗是采用了今天学的哪种方法

五绝*咏菊
摇曳东篱下,迎霜独自开。
不为春色绽,只把秋思裁。
你会流泪,并不代表真的慈悲.我会微笑,并不代表一切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5

373

帖子

0

精华

251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43052
经验
25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1
11
发表于 2013-10-25 13:42 | 只看该作者
若尘小妹 发表于 2013-10-20 08:07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第十四讲A组若尘小妹作业:

作业:

评阅:月老师
这是一首很不错的绝,用字精到,布局。谋篇都很到位。
最可贵的是一篇小小的五绝向大家阐述一个很深刻的社会现象以及这现象给人类带来的应该深思的问题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下:翠羽﹉笼中殒,这句自身的连接很好。语句流畅,自然。点题明确
也为全篇的伸展做了很好的陈铺。承句西风﹉一笑过,自然连接紧凑。不存在句字断节。承接上联跟好,诗的思维放的也很开。情感脉络通畅
若知今日事,转得很好,证明作者诗词功底很好。绝的写作技法掌握很好。这句把诗的情感色调退至高潮。
应悔学高歌。结句得的不错。意境深远,寓意深刻。于全篇回扣紧致
不过注意哦。这里学高歌  三平尾哦。学这里懂用。平读
得分:9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5

373

帖子

0

精华

251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43052
经验
25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1
12
发表于 2013-10-25 13:58 | 只看该作者
空谷听泉 发表于 2013-10-20 13:53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评阅:月老师
第一首写的不太理想,雪的特点虽然抓住了,可描述的不过形象,还有在意向上也模糊了,得分60分。
第二首属于妙笔。这个妙在于一个常用隐僻滴生活用具可以用那么形象,空灵的文字,很传神滴表达其特点与功用。赞!表明作者的善于观察生活,心思敏锐,拥有诗人独特的感知能力。 得分9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5

373

帖子

0

精华

251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43052
经验
25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1
13
发表于 2013-10-25 14:04 | 只看该作者
空谷听泉 发表于 2013-10-20 14:26
江边柳
文/一蓑烟雨
临水含烟翠,经风玉段修.

评阅:月老师
这首诗起句唯美飘逸。很不俗,承句空灵。。转句转的很自然。结句结的大气,很不俗。全篇也有尾句更加出彩   
得分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5

373

帖子

0

精华

251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43052
经验
25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1
14
发表于 2013-10-25 1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羽格格 于 2013-10-25 14:09 编辑
南羽格格 发表于 2013-10-22 10:15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第十四讲A组长-南羽格格作业:

作业:

评阅:月老师
这首诗得不错。其出彩点在首句 本非尘世物。看多么的空灵,多么的清新脱俗   
就五个字,让我们感受九寨沟仿若仙境特色  承句接的很好,这里启用了典故增加了诗得韵味和耐读性。说明作者不是诗词功底特好。就是小脑袋瓜特聪慧。赞个
这个转句,单看转的很大气,百水名天下。这是怎么一种气势,如果这里为想突出九寨沟的水更出名的话,这个引是很不错的。可惜了尾联来个娇妍胜晚霞  
这里虽然很好的突出了九寨沟水之奇特   
可作者在转句和尾句承接的关系处理不是很好额
百水名天下,娇妍胜晚霞。请仔细分析下。是不是没有连接上哦。所以需要再斟酌下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其自然衔接上

得分:8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5

373

帖子

0

精华

251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43052
经验
25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1
15
发表于 2013-10-25 14:08 | 只看该作者
宿衣 发表于 2013-10-22 20:21
小渔村十三期四年级第十四讲A08-鹤翔作业:  

作业:

评阅:月老师

这首白玉写得很特别,过于含蓄、朦胧,但这样写并不容易得高分。建议写的更清楚明白一些

得分: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9 小时
主题
0

32

帖子

0

精华

109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6792
经验
22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7
16
发表于 2013-10-25 22:50 | 只看该作者
空谷听泉 发表于 2013-10-20 13:53
作业:
一、简答题
1、典故的运用方式?

同意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18 03:08 , Processed in 0.0780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