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树德]:对联为什么被“边沿化”?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24 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6>对联为什么被“边沿化”?
陈 树 德</FONT></P>
<P align=center></P>
<P align=left><FONT size=4>   “边沿化”是个新词,表示某人、某事、某物不被人重视,只能在夹缝里过日子。对联的遭遇颇为类似,甚至更甚,因为对联既不入三教九流,连“经”、“史”都不入。王德亚先生在《对联三题》中列举了对联的“六大悲哀”:对联无史、对联无集、对联无家、对联无位、对联无课、对联无刊。这些说法虽然有些过头,但对联不入文史,不列文体,却是不争的事实。
  对联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但既不入文史也不入文体却是怪事。这个问题,曾经困惑了许多人。国学大师程千帆教授就直言“不知为什么”!但明确指出是文化界的“冤案”,应予“平反”!对联的这种境况,不是因为它平淡无奇,缺少耀眼的光辉;也不是因为它深奥莫测,无人知晓;更不是因为它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到底为什么?现在想借用“边沿化”这个新词,或许可以获得一些解释。
     要解答对联不入文体也不入文史的原因,我觉得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对联的基础性
     湖北大学涂怀珵先生说“对联成全了律诗”,还有人说“对联渗透进诗、词、曲、赋”。这里说的“对联”,严格的说是“对句”。我曾经将“对句”比作“源”,将具有对偶特征的文体比作“流”,并用《孔子家语》:“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来形容“源”和“流”的关系。因为有了汉语“对偶修辞”的“源”,才先后汇聚成了赋、骈、诗(律诗)、词、曲、联、八股等具有对偶特征的文“流”。这股洪流,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在中华大地流淌了数千年。从本质上说,对联是所有对偶文体的领袖文体。但因为对联以短小为主,比之诗、词、骈、赋,总是“小个子”比不上“大块头”,在浩荡的洪流里,对联反而淹没在众多的对偶文体中。
     对联的这种“渗透性”,实际反映了对联作为国文修辞手段的基础性。说实在的,在中国文学中,“对偶修辞”是很特别的。它是一种自然美、古典美、和谐美,既有对称美的表象,又有哲学美的内涵,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对偶句不仅在对偶文体中广泛应用,就是传统的章回小说,所有回目的标题都使用对联来撰写。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对偶文字,古今文章,都将大失光彩。对联的这种“基础性”,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因为它好比建筑使用的砖头,高大的城墙虽然是由一块一块的砖头砌成的,但人们眼里见到的只是巍峨的墙体,而砖头则被人们冷落以致遗忘。再看历朝历代为应付科举考试的教育,“对课”一直是启蒙读物,对联始终是作为写诗、作文的“砖头”来应用的。虽然清朝的科举也正式考试对联,但对联作为“砖头”的身份已被人们认定,要改变已经不可能了。
     对联的这个遭遇,类似数学领域的“算术”。“算术”是数学的基础学科,但又是独立学科。应当说所有数学都和算术有关,但当代数、三角、几何、概率论、微积分、分析数学……发展起来以后,“算术”作为独立学科反而被冷落、被遗忘了。
     第二、对联的谐趣性
     对联作为格律文体,有严格的格律规则,这和一般散文不同。因为受到格律的限制,所以撰写对联有一定难度。如果在对联中再附加其它限制条件,如限数词、限地名、限方位、限颜色……还有叠字、析字、回文、猜谜等,使撰写对联难上加难。对联的难,必然引发趣和巧,这就是对联的谐趣性。楹联大师梁章钜甚至专门著有《巧对录》一书,张廷玉主纂的《御定分类字锦》,也有《巧对》一门。围绕“巧联”、“妙对”的名人故事、传说,更是举不胜举。在许多正规的对联专著和教科书里,都把“巧对”专列章节,甚至作为撰联的基本技巧来叙述。从“诗钟”发展起来的“无情对”,那就完全以“趣”、以“巧”取胜了。至今的对联刊物,“趣”和“巧”以及以趣巧为主要内容的“对联故事”,仍然占有绝大的比重。在严格格律限制下的“趣巧”,又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所以对联又称“智慧的艺术”。1932年,陈寅恪先生用“对对子”为清华大学出国文试题,其目的之一,也是测验学生的思辨能力。从古至今,在“智慧艺术”号召下的“难对”、“绝对”,更是风起云涌,络绎不绝,对联实际已经变成文字游戏了。对联的这种“趣”、“巧”和“游戏”,恐怕是对联不能登入文学殿堂的主要原因。
     笔者近年在报刊上多有探讨对联的理论文章发表,也引起一些议论,但最近征集一则“谜联”,发现读者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理论探讨。说明在民间,对联的“趣”、“巧”,已经根深蒂固。
     对联的“趣巧”,在客观上抵消了对联的“敦雅”,也降低了对联的品位。尽管,有更多格高意远的楹联悬挂于宫殿庙堂,还有许多辞致雅赡的楹联遍布于胜迹楼台,但对联的谐趣“本性”已不可逆转。
     这又使我想到一个类似的现象:《三国志》是正史,《三国演义》是小说,两者的遭遇截然不同。正史《三国志》问津者甚少,而通俗的《三国演义》却妇孺皆知。对联的敦雅好比“三国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14:48 , Processed in 0.0809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