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竹雨 于 2018-3-14 11:41 编辑
谢谢壶校辛苦点评!学生受益多多,非常感谢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
渔洋第一法:此法前两句或铺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七绝 自题
月影轩窗入夜寒,漫游诗海甚为欢。 联都不与学生便,门外徘徊独自叹。
渔洋第二法:此法,前两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七绝 闹
晴窗暖日透珠帘,庭院清幽粉蕊添。 凭槛却听惊犬吠,原来稚子闹廊檐。
渔洋第三法:此法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七绝 暖冬
江城岁末暖如春,扬柳依依绕岸新。 若问江南何不老,东君昏忘转云轮。
渔洋第四法: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七绝 春景忆旧
暖日湖光山色青,花边柳岸绕蜻蜓。 月桥忽忆旧时景,急雨潇潇入客亭。
渔洋第五法: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七绝 同窗情
寒窗数载豫缊融,折柳长亭细雨朦。 此日相逢堪把盏,酒酣却叹旧颜红。
第六法: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七绝 菊
秋寒裛露独清香,满院金英抱夕阳。 好是陶公篱落绕,高风万古后篇章。
第七法: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
七绝 游湖
横塘两岸柳条垂,菡萏初开香满池。 小阁闲登遥怅望,霞飞远岫雁归迟。
渔洋第八法: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
七绝 咏竹
箨小根坚节节铮,千磨万击欲天成。 而今耸出高云尺,不悔初心志纵擎。
第九法: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七绝 秋
湿云烟岭锁秋寒,荷芰参差五里滩。 雁字无痕孤鹜远,何人拾得客愁看。
第十法: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步骤: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注意第三句的接转,要若即若离,要让诗的内容提升,不能和一、二句抱的太紧。第四句写自己往事,必须有标注往昔时间的词,往昔的事万不可说破,点到就行。这就是所谓“写自己的句子,让别人去猜测吧”。注意此法与第五法的区别。(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五法: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七绝 忆别
物态频移暖日归,莺啼蝶舞恋芳菲。 风帘翠幕堤沙绕,只忆长亭柳絮飞。
第十一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步骤: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七绝 游太平湖
层峦叠嶂碧云天,浩渺澄波飞鸟旋。 舟楫飘然蓬阆去,夕阳斜处约归船。
第十二法: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七绝 江南春
参差远岫满春光,潋滟清波绕曲塘。 尽羡江南风景好,蓬壶阆苑是仙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