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伯伦]以“冷”制“空”——为某些楹联研究家进一言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4 0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以“冷”制“空”
——为某些楹联研究家进一言</P>
<P>文伯伦</P>
<P>    我以为,态度不“冷”,文章太“空”,是某些楹联研究家为文的一个大忌。有人说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留半句空,”这有益的格言,不幸常被这些楹联研究家忘记。
    由于不“冷”,就“热”于发表,意见不必成熟;“热”于趋时,附和唯恐后人。由于贪“空”,就不务实。“空”与“假”“大”互动,“空”与“粗”“滥”相通。
    过去读过鲁迅先生的《文学和出汗》一文,里面谈到,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和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骨悚然,汗不敢出。从鲁迅先生写此文到今天,几十年过去了,却不想到此风愈演愈烈。楹联研究家当然算“国学”的一支,“国学”的老祖宗孔子早就教导我们要“敏于事而慎于官”现在某些楹联研究家却反其道而行之,事不欲敏而出以“空”,舍不得认认真真读点书,做点学问;言不欲慎而追其“热”,话说得又大又绝,唯恐不标新立异,而“进步”到片证、伪证甚至无证都可立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老子不是天下第一也是第二第三,文章写得满天飞。这究竟是楹联研究的进步还是楹联研究的悲哀?
    前些日子,很盛行楹联是清代文学主流之说。既是主流,当然其它的该是支流。如果说清代文学中,对联的成就超过了《红楼梦》、《聊斋志异》,或者《红楼梦》、《聊斋志异》之所以挤进了主流文学,只因为它们中有一些对联,其谁信之?说对联是清代文学的主流,该有毕生以联为事的大师。但除了钟耘舫在监里关着还写对联,别的人大概都以写对联为创作之余事。我真不知道清代的许多作联名手有谁自称联人。我们更不能想象,如果一部清代文学史如果以“对联”为主流,把钟耘舫、孙髯翁摆在曹雪芹、蒲松龄之上,摆在吴梅村、王渔洋之上,这些人是“主流人物”,其他那么些人都算“支流”人物,写出来的文学史象什么样子。也不知争这个主流有什么意思。有人说,情况没那么严重,我们说对联是清代最有特色的文体,如此而已。“特色”又算什么?“汉赋”该算汉代有特色的文体吧。所有的“汉赋”加起来,抵不上一部《史记》。转而一想,即使学术界不普遍赞同,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也不防咱们自我安慰一下。结果呢?某先生在吉林摄影出版社出了本《清联》,精装本近500页,煌煌大观,该足以展示清联研究的成果了。用不着仔细看,一翻目录,第一个清联作者是董其昌。董其昌死于1636年,这一年是明崇祯九年,此年前只有“后金”之称而无“清”之国号,下距明亡之崇祯十七年还有好几年,身为上海人的董其昌不知何时里通后金,怎么一下成了清人?至于后面,列名其中的还有孙中山、黄兴、于右任、陈独秀、宋教仁、蔡锷、冯玉祥、柳亚子……等许多人,真不知反清志士或革命先驱被加以“清人”的头衔,会不会有几声抗议。如果所选之联系作于清代,也还可自圆其说,无奈仔细看来,许多联都非清时所作,不用考证,一看题目或联文措辞便知。我只奇怪编者胆量不大,既把孙中山算作清人,何不把毛泽东一并列为清人,岂不更足壮“清联”之声威?书中讹误也多,有时连原联也没读懂,如梁启超《挽李鸿章联》,“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就应当是“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还有一个问题也呼声愈来愈高,持论愈来愈怪,那就是对联的起源。有先生认为对联是近体诗和骈文的源头,立论之新鲜大胆,真令人叹为观止。独不知对联既然成了源头,它又从何而来?客观地说,对联的发展经历了对偶、对举、对句、对联几个阶段。几个阶段混同起来,认为对偶即是对联,或对偶专属于对联,自然造成一种混乱。
    有位先生要我们相信,他发现了王羲之的对联。据说“是拓片,黑底白字,落款为王羲之。对联是:‘文章移造化;大业起鸿图。’字略草,苍劲有力。”这可真是了不起的发现。不过,王羲之传世文章虽不多,却有资格列入写作大家。王羲之的文章,一般读者也读过《兰亭集序》,那种笔调的深沉而淡雅清新,千载下为之倾倒。学书法的人读过他的传世碑帖,其文字的简练而感情的充沛,多少人为之感动。他会写出“大业起鸿图”这样小儿科的句子么?我不认为这位先生在捏造,但遗憾的是鉴别假古董的眼力太差了。
    有位先生则认为晋人陆云与荀隐的“云间陆士龙”“日下荀林鹤”的对句是对联,据说可惜被某学者“一言封杀,故后世不传。”这真有点怪。《世说新语》是极常见的书,此二语又为人反反复复地引用,谁又能“一言封杀”,让它“后世不传”?持论者混淆了对句和对联的界限,要我们相信他发现了对联的起点,却在那里故弄玄虚。
    有些先生说,在湖北省图书馆藏有《灵泉志》手抄本,载有初唐李道宗题灵泉寺联。彼此互传,势欲定谳。但直到今日,还没有人给我们证明什么《灵泉志》手抄本是可信的,为什么元人的《灵泉志》手抄本居然记了唐人的历来未经记录的作品是可信的,为什么毫无文名、片作不传的李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
发表于 2007-2-14 13:07 | 只看该作者
<P>字太小了,看得有点眼花,不过文章生动有趣,抨击到位,赏心了。</P>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7 小时
主题
63

627

帖子

0

精华

798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9977
经验
79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8
3
发表于 2007-2-14 15: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14:30 , Processed in 0.0784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