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泡泡鱼作业
《五律·暮春》
林间寻浅绿,入眼已苍然。
溪畔蛙声响,杨花舞满天。
光阴堪易逝,相守古难全。
几点余红落,离情意绵缠。
评律诗作业的要求:
(1)起承转合是否清楚
这点 五律、七律、七绝都用的上
评诗 先评起承转合,因为 起承转合 是创作诗文的基本章法。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完整组合。
起承转合章法慎密,首联起,用林间的绿(由浅绿到苍然)来间接点明时令;颔联由听觉(蛙声)承首句视觉(绿色),又用视觉(杨花)进一步点明暮春到,为转句埋下伏笔;颈联转的不错,就杨花感慨光阴易逝;尾联合,用余红表达一种相守难的情怀,照应首句的郁郁葱葱,略显低沉了些。
(2)断裂,各步骤明显区别于其他步骤
A、各句要有独立性,各句完成不同的任务
B、每联的 前分句跟后分句之间要有衔接性, 你评的时候 要注意衔接了没有,你自己写的时候也要注意 衔接了没有
C、联与联之间要有衔接性,不可断裂
大家仔细看看这条
八句 四联 每联的前分句 后分句不可断裂,联跟联之间不可断裂,意思要连贯。
这点 很多朋友写的时候不注意。八句 各自平行 谁跟谁都没关系
这个你评阅的时候,如果能评出人家断裂了没有,就说明你自己写的时候,注意没注意 不断裂
这首小诗文字流畅,脉络清晰,一气呵成。
(3) 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
比的不够 诗就没有味道
很多朋友 起句不讲究,没有兴 合句没比 就像一个大散文 这不叫诗
所以,你自己写的时候最好要起句兴,合句比。合句比的不够。。。 整首诗没了味道,要重新写
大家评的时候,千万别客气呀
谁只说 欣赏了 学习了 谁就别想升级了
如果,你评的客气 只说明一点 你不懂咋写诗
用林间草木的绿色变化起,用仅存的花作比,表明光阴易逝。
(4)七律 起句前后分句不得超过四个景物,主次分明
尤其是七律 字多
很容易犯这条毛病 景色堆积 名词太多
七律 跟 五律 有很多不同 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用了草木,蛙声,杨花三种景物,具有代表性,符合要求。
(5)承句须扩展起句的主要景色 这句很重要
承句的写法在此 不论 五律还是七律
比如 你写春
起句 写了桃花杏花,承句就要跟这个花开的 主要景色 继续扩张
上次看了一个 联都朋友的诗, 起句 写山,承句 写水 各自独立
有人问他 你究竟要写什么?他回答 我想写 渡头
大家看 这样写就绝对写不好了
承句扩展好,已在第一条里说明。 只是尾三字对仗结构不对,须再酌。
(6)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
诗尽量不用或是少用词组
填词的时候要用词组
如音节为:12/34/5/6/7,那么/5/6/7尽量不写词组
这点也做得不错。
(7)合句前分句(就是第七句)要收住前6个句子 并给合句做一个相当好的铺垫
如果想 第八句出彩,必须第七句铺垫好
你评阅的时候
要看看 他第七句 铺垫了没有?铺垫的好不好?
第八句中绵字失替,铺垫不错,结句比较打动人心。
(8)合句后分句(就是第八句)一定要笔尽意不尽
一定要 下足了功夫 用最普通的文字 写出有深意的句子
要把读者的思维引向句号的后面…去继续思维想象
第八句略显消沉,觉得转句出彩。
(9)时间要交代清楚,禁止直接使用时间用语,以物体表现出时间是最佳选择
比如:
秋天 用什么表示?
红枫 归雁 桂花香
用草木之色由浅而深,间接表明时令,也到位。
(10)承句中要有动词 把画面活起来 整个诗中要少写名词多写非名词 (动、 形容、 虚)这点 最难做到
承句中用了响,舞两个动词,使画面灵动了。
(11)律诗承句转句中名词的位置14/25至少一个准确,1/3 虽然也可以 只是两个名词的位置近了,就欠生动。
七律 虽然没这个规矩,但是 名词也不可过多 过近
承转句句式灵活,承句再酌,转句好。
(12)景色要跟感情绝对配合好, 用景色渲染心情 即便是八句都写景 也是为了表达某种心情的
配合合理。
(13)转句是最难写的 一定不能跟承句断裂 承句的后分句要给转句做好准备
没有裂痕。
(14)整体要扣题目 景情都要围绕这个题目展开 不可题目跟内容分家
丝丝入扣。
(15)格式不可错 题目格式 《七律•题目 》《五律•题目》《七绝•题目》。《》一定要用上
你评阅的时候 要看看 他写的对吗 ?
很好。
(16)忌犯险韵等韵律错误,一首中几个韵字不可都是名词, 不可都是阴平或者都是阳平
选韵的时候,别选 韵字非常少的 韵部
七绝 还可以,七律 就没的用了
此诗用平水韵下平一先韵,然,阳平,名词,天,阴平,名词,全,阳平,副词,缠,阳平,动词,由此可见,韵字词性转换,声调和谐。
(17) 各句首字 平仄比例 4/4 或者3/5
诗词的艺术
要求不对称 就是要有变化,要跌宕起伏
所以 对首字 韵字
各有不同的要求 要变化
如同中国的国画 也要求不对称 为了漂亮
写狂草 还要 笔道 不是非常的一致 要有变化。写诗一样的。
首字依次是林,入,溪,杨,光,相,几,离,平仄比例为6/2,于要求略有不符。
(18)平仄合理 尽量用正格
唯第八句绵字失替,绵缠貌似别扭。
(19)起句兴 合句比 经验是合句用景来结束比用情来结束出漂亮句子的可能性大
用景来比, 容易 笔尽意不尽 。。。
这个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有意识的 锻炼这点
用个景 来藏着情做 第八句,效果能不好吗
到位。
(20)五律 入声字不可多于 4个 最多五个
七律 入声字不可多于 5个 最多六个
七绝 入声字不可多于 3个 最多 四个
符合要求。
入声字 尽量避免在 音节处,最多 一两个 在音节处
(21)不求句句好 但求一句精
找不出啥毛病,但是也没被读者感动的 纯属垃圾作品
这样的作品 必须推倒重写
觉得转句闪亮。感谢鱼鱼给俺学习机会,请茶,遥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