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时间164 小时
主题29
联都高级会员
- UID
- 82901
- 经验
- 1058 点
- 威望
- 0 点
- 在线时间
- 16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3-15
|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兮 于 2021-8-26 15:06 编辑
思无邪漫谈之五:读《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这段话,常见的解释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有另一种解释,与上一种解译相对比更有思想性,也逐渐被更多的人们认可::"学习尔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是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是有修养的人吗?"
还有,对这段话的三个句子,前者是孤立的对待,后者是联系的看待。 联系的解义是:自己的识见(主张)如被社会采用了,那不是很令人愉悦吗?即使没有被社会所采用,但有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来我这里研讨论究,不也是很让人高兴吗?即使人们不理解我的思想,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这段话 ,议论的是有关追求真理与做人的境界。并非只对做学问者,它对每一个人都有教诲意义,这是一个有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实例指导。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一生,就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不过阶段不同,内容有所侧重。而不论谁,都要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着诸如文化、知识、修养、人情、三观、事业、社会、父母、家庭、儿孙、老年,疾病以至死亡这些人生重大课题······不过因人不同,对于上述在完成层次、雅俗、善恶等等方面也必然表现不同罢了。
“说”:yue, 愉悦。读书、做学问、宣传实施自己的主张,是愉快的事情,这是人生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此,生固欣然,死亦安然。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颇多人都熟知:就业是快乐的, 赚钱是快乐的,升职是快乐的,亲聚是快乐的······一些人还不懂:解民水火是快乐的,为富一方是快乐的,皓首穷经是快乐的,创一小诗是快乐的······
孔子的乐,是克己复礼,恢复周礼,其为追求和宣传自己的理想而四处奔走,“惶惶如丧家之犬”——诸国及人们完全不能理解他,但他依然追求着,碰壁着,快乐着——这实在是一种伟大的孤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远方来”,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这是孔子的“有朋友来”的原有之义。这是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关乎信仰、理想、主张、情趣的相互欣赏与共同奋斗。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朋友,都是朋友那朋友也太廉价了”!“友谊永远是一种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是对你的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情操的最好的考验”。就是说:"来"的不是泛泛之交,不是酒肉之交,亦非势利之交,更非沆瀣之交。乃道义之交,诚信之交,患难之交,芝兰之交,君子之交,志同道合,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所以孔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即好群而合群并非朋来之终极,相渐以仁、相摩以义,善相师而道相乐,方为得朋真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学当然好,同道尤难得。即使不理解、不了解,也不生气、不恼怒,不影响继续学问。乃为公,乃为道,乃为尽其性而自得其乐,不在功名利禄,何气之有?何怒之有?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理解说容易很容易,说困难也确困难,这需要境界。文化与境界不同,频道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的确很难。成熟的人——即使知道别人不理解自己,但有宽容,能善待,不苛求,不抱怨;即使不理解别人,也会看得惯,容得下,不嫉妒,不评论,不妄言。可能不同意你的主张,也会拿起批评武器,但绝不会妄加揣测,卑劣攻讦——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大凡敦厚忠信,能责吾过者,君子也,益友也 ; 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小人也(朱熹)。”
(2012年8月16日初发于中诗词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