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潇湘妃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学习写对联(白化文)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13: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写对联(19)宗教楹联(全) 第七章 宗 教 楹 联   当代中国内地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回教)、天主教、基督教。在利用楹联来为传教服务这一点上,各个宗教略有等差。佛教,特别是汉化佛教,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做得最成功的。我们特列一节以述之。其他宗教则合述于另一节。读者可能注意到,我们在前面用的术语都是“对联”,此处改用“楹联”。为什么?目的是让大家理解:宗教楹联的内涵都是很严肃的,佛教有时带点调侃,道教和吕洞宾等仙人开点玩笑,也都在可以容许的范围之内,这是一;宗教楹联的文化内涵都很丰富、古雅,这是二。因而,我们使用“楹联”这个术语以概括之。 第四节 佛 教 楹 联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分为汉化佛教(大乘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喇嘛教)、南传佛教(小乘佛教)三大派系。中国是三大派系齐备的国家。其中,汉化佛教利用楹联最为积极。现在,就以汉化佛教寺院内的楹联为代表,说一说佛教楹联。   佛寺内外,尤其是佛殿内外,常有许多楹联悬挂。其中抱柱长联最多,佛龛联也有一些。从内容方面看,佛学的内涵自不消说,关合本地风光、地区与寺院的历史与典故的也有不少。它和匾额在一起,是首先映入随喜者眼帘的寺院文字作品。此外,常见的还有树立在寺院内外的石碑等,以及书画作品。比较起来,匾额字少而内容雷同者多,信息量不大。丰碑大碣,能在短暂的随喜时间里通读者不多。诗文书画轴、屏等一般只在方丈、茶堂等处悬挂,外人不容易见到。只有楹联,在寺院中到处可见,传递的信息长短适中,并且兼具文学、书法、工艺美术等诸元内涵,又是殿堂内外装饰艺术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作为室内外装饰性对联,宫殿、公署、学校、工商业等处所已经不大发展和使用了,寺院中却是方兴未艾。而且,因为楹联常作为信士布施之一种,随着寺院翻修、金身重塑,楹联也在时时更新。   我们查对过三部中国内地新出版的大部头对联集,它们是:   《中国对联大辞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顾平旦、常江和曾保泉(曾氏已于1996年7月28日逝世)主编。   《中华名胜对联大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常江编。   《中国对联大典》(学苑出版社,1998),谷向阳主编。   发现其中所录大部分楹联现已不在原来的寺院中悬挂;又有许多新对联出现,而为三书所未收。可见更新之快。   适合楹联存在的汉化佛教寺院大环境   众所周知,楹联的兴盛期是从明代到解放前,特别是从清代乾隆嘉庆的盛世到民国初年这一时期。其品种主要有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室内外装饰联等。我们认识到,作为整体性的室内外装饰艺术的一部分,楹联的兴盛,和下述两种大环境分不开:   一种是中国式(特别是汉族的,汉化的)室内外装修、布置、美化等的大量需要。换言之,新式即多少带有西方色彩的室内装饰与家具设备等安排,则与悬挂楹联多少相抵触。例如,最明显的是,贴在大门或门框上的春联、门联,得有中式双内开的两扇门,外加较宽的门框为载体才行。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应变能力是很强的,纯中式带落地罩的大客厅中,摆上几只沙发也不显生硬,甚至悬挂裸体维纳斯像油画——前提是画得好——也行。只要显出雅致便可。话又说回来了,太俗气的,也有中国人自己的出品,如某些俗称“香烟画”的大美人招贴画和当代流行的品位低的年历画,那可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了。不过,彻底西方化的地方,如凡尔赛宫,不用说找不着挂楹联之处,即使勉强悬挂,效果也奇特得很呐。解放后,大量兴建的是火柴盒类型西式住宅,一律西式单开一扇门,门框窄得只容安电铃,所以尽管这十几年来年年大搞春联评奖,更邀请知名书法家助兴书写,可最后往往是送联下乡给农民兄弟。现在农村大盖半西式小楼,门扇常常改为单开,我看这条上山下乡之路也快走到头啦。   当代中国内地重新翻修四合院式院落等中式建筑的,主要有佛寺道观和名胜旅游点内的亭台馆阁。最具备条件而又必须悬挂楹联的,就在这些地方了。   另一种大环境,实际可说是某种大环境中的“小环境”。那就是说,室内装饰留有悬挂楹联的余地。按当代一般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却是很难做到的。现在中国内地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普遍反映为一个“挤”字。这个挤更反映在居室之中。爱好悬挂楹联的人群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而现在这些人的居住条件,由于改革开放后购入的书籍等资料多,即使进了三室一厅,也还是挤。许多人反映“没有墙了”,就是说,除了门和窗户以外,其余的墙几乎全被高及屋顶的书柜、组合柜等给挡上啦。往哪儿去挂楹联呐!至于时兴的用一面墙安大镜子或是大玻璃风景画来装饰房间的人,往往文化水平有限,家里没几本书,也就想不到楹联那里去了。寺院则不然,空墙有的是。另外也得考虑在方丈、茶堂等处来上几副楹联。“一笑拈花转悟禅”,能入禅定的和尚不俗啊。   准此,在当代中国内地,适合悬<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2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13:05 | 只看该作者
  佛座前第二排四柱,居中两柱悬挂楹联一副,文为:   到此认清净法身,骋般若之青狮,乘三昧之白象;   ●●●○●●○ ●●●○○○ ○○●○●●   邻近有嶙峋忠骨,观桃花兮碧血,仰塔波兮赤乌。   ○●●○○○● ○○○○●● ●●○○●○   上款署:“佛历二千五百三十二年佛诞日奉题”。下款署:“赵朴切敬撰井书”,“信女于邵淑英敬献”。   西方三圣殿内楹联三副。入殿,第一排柱悬挂楹联一副,文为:   主伴庄严,接引众生,同归极乐国;   ●●○○ ●●●○ ○○●●●   愿行成就,超登上品,亲觐大慈尊。   ●○○● ○○●● ○●●○○   上款署:“丙寅四月录圆瑛法师句”。下款署:“顾廷龙敬书”,“信女戴珊梅敬献”。   寺院旧联举隅   这一节,再举一些保留下来的旧联为例:   一是,尽可能保留原楹联(即“文革”前的老联)中脍炙人口的那些,或是近代名人之作。或人以联传,或联以人传,或兼而有之。可举杭州市净慈寺大殿外刻在石柱上的楹联为例。   净慈寺大雄宝殿外四面墙柱联共十四副。计正面墙、背面墙各八柱,各刻联四副;左右面墙各六柱,各刻联三副。抗战前,约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开始重新翻修大殿,至二十三年(1934年)基本完成。殿外方形石立柱上均新镌当时名流为此创作的新楹联,虽经“文化大革命”,幸而留存。笔者以为,这批楹联是现在杭州诸寺院所存楹联中最可宝贵者。其中,章太炎、于右任等人的手泽上石,尤为宝贵。虚谷、太虚等佛教大师的亲笔撰写的联语,现在大陆寺院中原样保存的也不多了。下仅举四联为例:   正面墙左右各第二柱篆书联:   植西土正因,相期震旦有情,我爱休耽犁尼好;   ●○●○○ ○○●●●○ ●●○○○○●   揽南屏全胜,应令晋家高士,清游更度虎溪来。   ●○○○● ○●●○○● ○○●●●○○   上款署:“民国二十年一月吉日”。下款署:“浙西有漏人章炳麟敬书”。   左右各第三柱联:   一偈遍梵天,看东土普现光明,照彻净慧因缘,庄严色相;   ●●●●○ ○○●●●○○ ●●●●○○ ○○●●   百年有桑海,与西湖长留香火,记取灵山塔影,上界钟声。   ●○●○● ●○○○○○● ●●○○●● ●●○○   上款署:“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下款署:“于右任”。   左右各第四柱联:   雷峰塔红卧门前,南屏钟翠沉烟外,看琉璃照澈,璎珞辉煌,又道济归来,只手换   ○○●○●○○ ○○○●○○● ○○●●● ○●○○ ●●●○○ ○●● 祗园小劫; ○○●●   钱塘江声消帆背,西子湖风入松巅,隔梵呗氤氲,旋檀馥郁,望表忠无恙,大轮演   ○○○○○○● ○●○○●○○ ●●●○○ ○○●● ●○○○● ●○● 武庙雄图。 ●●○○   上款署:“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之吉”。下款署的是:“沈轶刘拜撰”,“虚谷敬书”。   背面墙第三副联是:   六桥烟水,三竺香云,正觉南屏钟破晓;   ●○○● ○●○○ ●●○○○●●   双树戢辉,五天潜响,却欣东土佛长春。   ○●●○ ●○●● ●○○●●○○   上款署:“净慈寺重建佛殿落成”。下款署:“甲戌春南屏老僧太虚撰书”。   二是,在原联毁弃,暂时无法恢复的情况下,使用某种临时的代替办法作为过渡。现举杭州上天竺法喜寺法堂内绣幡联为例:   法喜寺原有中殿、后殿等建筑多处,全寺规模巨大。后来各殿堂多为工厂占用。1985年,法喜寺重新划归佛教协会管理,逐步恢复。现在工厂正在搬迁,前殿即圆通宝殿正在施工,中殿、后殿准备重建。僧众作功课、作法事,一般在西院供奉西方三圣的法堂中进行。法堂中三圣像两旁金柱上各悬丝绣佛幡一条,幡上各绣有题名“法喜寺古名联”(占一行)的联语一副。上下联同在一幅幡上。采用“立刀”式写法,各占二行。共五行。   圣像正面左侧联语为:   石晋现相,吴越开基,历今九百余年,依然见岭护慈云,问莲座扬辉,何如南海;   ●●●● ○●○○ ●○●●○○ ○○●●●○○ ●○●○○ ○○○●   灵竺在中,法镜居下,每值春秋佳日,都来乞瓶倾甘露,愿杨枝遍洒,长说西湖。   ○●●○ ●●○● ●●○○○● ○○●○●○● ●○○●● ○●○○   右侧为:   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百千里接踵朝山,海内更无香火比;   ○○○● ○○●●●○ ●○●●●○○ ●●●○○●●   佛号观音,南摩时闻耳畔,亿万众同声念佛,世间毕竟善人多。   ●●○○ ○○○○●● ●●●○○●● ●○●●●○○   我们以为,在因施工困难或财力不足时,暂时采用这种形式代替雕刻抱柱长联,是一项好办法。如果将来楹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20

2054

帖子

5

精华

2430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502
经验
24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8
23
发表于 2003-11-27 19:5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要注意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4

帖子

0

精华

42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1740
经验
6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16
24
发表于 2004-3-16 07:53 | 只看该作者
刚看了一遍,含糊未懂
勇敢杀敌八百兵,报国豪情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道倭寇气不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9 17:41 , Processed in 0.1003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