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子》·管仲(春秋)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5 | 只看该作者
〈立政〉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国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险阻,不足守也 。国之所以富贫者五,轻税租,薄赋敛,不足恃也。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而富国 有五事。五事,五经也。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 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者,则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见於国者,则不可授 与重禄;临事不信於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 谓之失。宁过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过於君子,其为怨浅;失於小人,其为祸深。是故 ,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於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有临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 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於上,而治壅於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 审,则便辟无威於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 合众」。   右三本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 。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 此四务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 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见贤能让,则大臣 和同;罚不避亲贵,则威行於邻敌;好本事,务地利,重赋敛,则民怀其产。   右四固   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於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渎不遂於隘 ,鄣水不安其藏,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植於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四曰:六 畜不育於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五曰:工事竞於刻镂,女事繁於文章,国 之贫也。故曰:山泽救於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沟渎遂於隘,鄣水安其藏,国之富也 ;桑麻植於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於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 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   右五事   分国以为五乡,乡为之师;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分州以为十里,里为之尉;分 里以为十游,游为之宗。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筑障塞匿,一道路,博出 入,审闾閈,慎管键,管藏于里尉。置闾有司,以时开闭。闾有司观出入者,以复于里尉 。凡出入不时,衣服不中,圈属群徒,不顺於常者,闾有司见之,复无时。若在长家子弟 、臣妾、属役、宾客,则里尉以谯于游宗,游宗以谯于什伍,什伍以谯于长家,谯敬而勿 复。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凡孝悌忠信、贤良俊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 则什伍以复于游宗,游宗以复于里尉,里尉以复于州长,州长以计于乡师,乡师以着于士 师。凡过党,其在家属,及于长家;其在长家,及于什伍之长;其在什伍之长,及于游宗 ;其在游宗,及于里尉;其在里尉,及于州长;其在州长,及于乡师;其在乡师,及于士 师。三月一复,六月一计,十二月一着。凡上贤不过等,使能不兼官,罚有罪不独及,赏 有功不专与。   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终五日。季冬之夕,君自听朝,论罚罪、刑杀 ,亦终五日。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受宪 于太史。大朝之日,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身习宪于君前。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 宪籍分于君前。五乡之师出朝,遂于乡官,致于乡属,及于游宗,皆受宪。宪既布,乃反 致令焉,然後敢就舍;宪未布,令未致,不敢就舍;就舍,谓之留令,罪死不赦。五属大 夫,皆以行车朝,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於庙,致属吏,皆受宪。宪既布, 乃发使者致令,以布宪之日,蚤晏之时。宪既布,使者以发,然後敢就舍;宪未布,使者 未发,不敢就舍;就舍,谓之留令,罪死不赦。宪既布,有不行宪者,谓之不从令,罪死 不赦。考宪而有不合于太府之籍者,侈曰专制,不足曰亏令,罪死不赦。首宪既布,然後 可以布宪。   右首宪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曰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立事者,谨守令以行赏罚 ,计事致令,复赏罚之所加。有不合於令之所谓者,虽有功利,则谓之专制,罪死不赦。 首事既布,然後可以举事。   右首事   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足於宫室之用,薪蒸 之所积,虞师之事也。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 岁虽凶旱,有所秎获,司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墝,观地宜,明诏期,前後农夫,以时 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由田之事也。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 钧修焉,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怀乐家室<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5 | 只看该作者
时之处事精矣,不可藏而舍也。故曰:今日不为,明日忘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右失时   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 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於 中地方百里。   右地里 〈七法〉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 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 、器械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 未之有也;能治其民矣,而不明于为兵之数,犹之不可。不能强其兵,而能必胜敌国者, 未之有也;能强其兵,而不明于胜敌国之理,犹之不胜也。兵不必胜敌国,而能正天下者 ,未之有也;兵必胜敌国矣,而不明正天下之分,犹之不可。故曰:治民有器,为兵有数 ,胜敌国有理,正天下有分。   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百姓、鸟 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义也、名也、时也、似也 、类也、比也,状也,谓之象。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 之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 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刚 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不明于象,而欲论 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不明 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不明于决塞,而欲驱众移民,犹使水逆流。 不明于心术,而欲行令于人,犹倍招而必拘之。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 经于水险也。故曰:错仪画制,不知则不可;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和民一众,不知法 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驱众移民,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决塞不可;布令 必行,不知心术不可;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右七法。   百匿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威伤,则重在下;法伤,则货 上流;教伤,则从令者不辑;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重在下,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 徒废;从令者不辑,则百事无功;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轻民处、重民散, 则地不辟;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兵 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故曰:常令不审,则百 匿胜;官爵不审,则奸吏胜;符籍不审,则奸民胜;刑法不审,则盗贼胜。国之四经败, 人君泄见危。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   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 致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故不为重宝亏其命,故 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不为爱人枉其法,故曰:法爱于 人;不为重爵禄分其威,故曰:威重于爵禄。不通此四者,则反于无有。故曰:治人如治 水潦,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居身论道行理,则群臣服教,百吏严断,莫敢开私 焉。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也。便辟、左右、大族、尊贵、大臣,不得增其功焉;疏远、 卑践、隐不知之人,不忘其劳。故有罪者不怨上,爱赏者无贪心,则列陈之士皆轻其死而 安难,以要上事,本兵之极也。   右四伤百匿。   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存乎论工,而工无敌;存乎制器,而器无敌;存乎 选士,而士无敌;存乎政教,而政教无敌;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存乎遍知天下,而遍 知天下无敌;存乎明于机数,而明于机数无敌。故兵未出境,而无敌者八。是以欲正天下 ,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财盖天下,而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工盖天下,而器不 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士盖天下,而教不盖天下 ,不能正天下;教盖天下,而习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习盖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 正天下;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故明於机数者,用兵之势也,大者时也 ,小者计也。   王道非废也,而天下莫敢窥者,王者之正也。衡库者,天子之礼也。   是故,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则独行而无敌矣。所爱之国, 而独利之;所恶之国,而独害之,则令行禁止。是以,圣王贵之。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 之矣;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罚有罪,赏有功,则天下从之矣。故聚天下之精财<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5 | 只看该作者
此居图方中。   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雷,行夏政阉。十二地气发,戒春事;十二小卯,出耕;十二天 气下,赐与;十二义气至,修门闾;十二清明,发禁;十二始卯,合男女;十二中卯,十 二下卯,三卯同事。八举时节,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治燥气,用八数,饮于青后 之井,以羽兽之火爨。藏不忍,行驱养,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   合内空周外,强国为圈,弱国为属。动而无不从,静而无不同。举发以礼,时礼必得 。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   此居于图东方方外。   夏行春政风,行冬政落,重则雨雹,行秋政水。十二小郢,至德;十二绝气下,下爵 赏;十二中郢,赐与;十二中绝,收聚;十二大暑至,尽善;十二中暑,十二小暑终,三 暑同事。七举时节,君服赤色,味苦味,听羽声,治阳气,用七数,饮于赤后之井,以毛 兽之火爨。藏薄纯,行笃厚,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   定府官,明名分,而婶责于群司有司,则下不乘上,贱不乘贵。法立数得,而无比周 之民,则上尊而下卑,远近不乖。   此居于图南方方外。   秋行夏政叶,行春政华,行冬政耗。十二期风至,戒秋事;十二小卯,薄百爵;十二 白露下,收聚;十二复理,赐与;十二始节,赋事;十二始卯,合男女;十二中卯,十二 下卯,三卯同事。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味辛味,听商声,治湿气,用九数,饮于白后之 井,以介虫之火爨。藏恭敬,行博锐,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   间男女之畜,修乡闾之什伍,量委积之多寡,定府官之计数。养老弱而勿通,信利周 而无私。   此居于图西方方外。   冬行秋政雾,行夏政雷,行春政烝泄。十二始寒,尽刑;十二小榆,赐与;十二中寒 ,收聚;十二中榆,大收;十二寒,至静;十二大寒之阴,十二大寒终,三寒同事。六行 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治阴气,用六数,饮于黑后之井,以麟兽之火爨。藏 慈厚,行薄纯,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   器成於戮,教行于钞,动静不记,行止无量。戒审四时以别息,异出入以两易,明养 生以解固,审取予以总之。一会诸侯,令曰:非玄帝之命,毋有一日之师役。再会诸侯, 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三会诸侯,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一,毋乏耕织 之器。四会诸侯,令曰: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薮泽以时禁发之。五会诸侯,令曰: 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时。六会诸侯,令曰:以尔壤生物共玄官, 请四辅,将以礼上帝。七会诸侯,令曰:官处四体而无礼者,流之焉莠命。八会诸侯,令 曰:立四义而毋议者,尚之于玄官,听于三公。九会诸侯,令曰:以尔封内之财物,国之 所有为币。九会,大命焉出,常至。   千里之外,二千里之内,诸侯三年而朝,习命;二年,三卿使四辅;一年正月朔日, 令大夫来修,受命三公。二千里之外,三千里之内,诸侯五年而会至,习命;三年,名卿 请事;二年,大夫通吉凶。十年,重适入,正礼义;五年,大夫请受变。三千里之外,诸 侯世一至,置大夫以为廷安,入共受命焉。   此居于图北方方外。   必得文威武,官习胜之务。时因胜之终,无方胜之几,行义胜之理,名实胜之急,时 分胜之事,察伐胜之行,备具胜之原,无象胜之本。定独威胜,定计财胜,定闻知胜,定 选士胜,定制禄胜,定方用胜,定纶理胜,定死生胜,定成败胜,定依奇胜,定实虚胜, 定盛衰胜。举机诚要,则敌不量;用利至诚,则敌不校。明名章实,则士死节;其举发不 意,则士欢用。交物因方,则械器备;因能利备,则求必得。执务明本,则士不偷;备具 无常,无方应也。   听于钞故能闻未极,视于新故能见未形,思于浚故能知未始,发于惊故能至无量,动 于昌故能得其宝,立于谋故能实不可故也。器成教守,则不远道理;号审教施,则不险山 河;抟一纯固,则独行而无敌;慎号审章,则其攻不待权与。明必胜,则慈者勇;器无方 ,则愚者智;攻不守,则拙者巧,数也。动慎十号,明审九章,饰习十器,善习五官,谨 修三官。必设常主,计必先定。求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器成角试否臧;收天下之 豪杰,有天下之称材,说行若风雨,发如雷电。   此居于图方中。   旗物尚青,兵尚矛,刑则交寒害钛。   器成不守,经不知;教习不着,发不意。经不知,故莫之能圉;发不意,故莫之能应 。莫之能应,故全胜而无害;莫之能圉,故必胜而无敌。四机不明,不过九日而游兵惊军 ;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由守不慎,不过七日而内有谗谋;诡禁不修,不过六 日而窃盗者起;死亡不食,不过四日而军财在敌。   此居于图东方方外。   旗物尚赤,兵尚戟,刑则烧交疆郊。   必明其一,必明其将,必明其政,必明其士。四者备,<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5 | 只看该作者
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其耕之不深,芸之不谨,地宜 不任,草田多秽,耕者不必肥,荒者不必硗,以人猥其野,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 ,饥国之野也。若是而民寡,则不足以守其地;若是而民众,则国贫民饥;以此遇水旱, 则众散而不收。彼民不足以守者,其城不固;民饥者,不可以使战;众散而不收,则国为 丘墟。故曰: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耘,寄生之君也。故曰: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 ,而饥饱之国可知也。   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 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山泽虽广,草木无禁;壤地虽 肥,桑麻无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闭货之门也。故曰: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 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   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 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百姓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宫营大而室屋寡者,其室不足以实 其宫;室屋众而人徒寡者,其人不足以处其室;囷仓寡而台榭繁者,其藏不足以共其费。 故曰: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乘车者饰观望,步行者杂文采,本资少而 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 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无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故曰:入国邑, 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   课凶饥,计师役,观台榭,量国费,而实虚之国可知也。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 ,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万家以下,则就山泽可矣;万家以上,则去山泽可矣。彼野悉 辟而民无积者,国地小而食地浅也;田半垦而民有余食而粟米多者,国地大而食地博也; 国地大而野不辟者,君好货而臣好利者也;辟地广而民不足者,上赋重,流其藏者也。故 曰:粟行于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于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于五百里, 则众有饥色。   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凶。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什一之师,什 三无事,则稼亡三之一。稼亡三之一,而非有故盖积也,则道有损瘠矣。什一之师,三年 不解,非有余食也,则民有鬻子矣。故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 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 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 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非私草木爱鱼鳖也 ,恶废民于生谷也。故曰: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博民于生谷也。   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无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 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无已,是民用力无休也。故曰:台榭相望 者,其上下相怨也。民无余积者,其禁不必止;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 其守不必固。故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则危亡随其後矣。故曰:课 凶饥,计师役,观台榭,量国费,实虚之国可知也。   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我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知也。州里不鬲,闾閈不设,出 入无时,早晏不禁,则攘夺窃盗、攻击残贼之民,无自胜矣。食谷水,巷凿井,场圃接, 树木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则男女之别,无自正矣。乡无长游,里无士舍 ,时无会同,丧烝不聚,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无自生矣。故昏礼不谨,则民不修廉; 论贤不乡举,则士不及行;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乡 官无法制,百姓群徒不从。此亡国弑君之所自生也。故曰: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化 其上者,而治乱之国可知也。   入朝廷,观左右,本求朝之臣,论上下之所贵贱者,而强弱之国可知也。功多为上, 禄赏为下,则积劳之臣不务尽力;治行为上,爵列为下,则豪杰材臣不务竭能;便辟左右 ,不论功能而有爵禄,则百姓疾怨非上,贱爵轻禄;金玉货财商贾之人,不论志行而有爵 禄也,则上令轻,法制毁;权重之人,不论才能而得尊位,则民倍本行而求外势。彼积劳 之人不务尽力,则兵士不战矣;豪杰材人不务竭能,则内治不别矣;百姓疾怨非上,贱爵 轻禄,则上无以劝众矣;上令轻,法制毁,则君无以使臣,臣无以事君矣;民倍本行而求 外势,则国之情伪竭在敌国矣。故曰:入朝廷,观左右,本求朝之臣,论上下之所贵贱者 ,而强弱之国可知也。   置法出令,临众用民,计其威严宽惠行于其民与不行于其民可知也。法虚立而害疏远 ,令一布而不听者存,贱爵禄而无功者富,然则众必轻令而上位危。故曰: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5
发表于 2003-10-7 2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子》·管仲(春秋) 〈牧民〉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 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 ,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 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上无量,则民乃妄。文 巧不禁,则民乃淫;不璋两原,则刑乃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则威令不 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右国颂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 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 ,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 ,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右四维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 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 ,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 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 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右四顺   错国於不倾之地,积於不涸之仓,藏於不竭之府,下令於流水之原,使民於不争之官 ,明必死之路,开必得之门。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错国 於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积於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 也;下令於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使民於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明必死之路 者,严刑罚也;开必得之门者,信庆赏也;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 强民以其所恶也;不处不可久者,不偷取一世也;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 ,则国安;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令顺民心,则威令行;使民各为 其所长,则用备;严刑罚,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量民力,则事无不成;不强民 以其所恶,则诈伪不生;不偷取一世,则民无怨心;不欺其民,则下亲其上。   右士经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 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 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御民之辔, 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故君求之,则臣得之; 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毋蔽汝恶,毋异汝度,贤者 将不汝助。言室满室,言堂满堂,是谓圣王。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 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惟有道者,能备患於未形也,故祸不萌。天下不患无臣, 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 为政;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後於事;吝於财者,失所亲 ;信小人者,失士。   右六亲五法 〈形势〉   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沉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 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风雨无乡 ,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运也。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鸿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纣之失也。飞蓬之问,不在所宾;燕雀之 集,道行不顾。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主功有素,宝币奚为?羿之道,非射也;造父 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斲削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 也。   平原之隰,奚有於高?大山之隈,奚有於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譕臣者,可以远 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 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有无弃 之言者,必参於天地也。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举事 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怠倦者不及,无广者疑神。神者在内,不及者在门。在内者将假,在门者将待。曙戒 勿怠,後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邪气入内,正色乃衰。君不君,则臣不臣;父<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6 | 只看该作者
明君在上位,民毋敢立私议自贵者。国毋怪严、毋杂俗、毋异礼,士毋私议。倨傲易 令,错仪画制,作议者,尽诛。故强者折,锐者挫,坚者破。引之以绳墨,绳之以诛戮, 故万民之心皆服而从上,推之而往,引之而来。彼下有立其私议自贵,分争而退者,则令 自此不行矣。故曰:私议立则主道卑矣。况主倨傲易令,错仪画制,变易风俗,诡服殊说 犹立。上不行君令,下不合於乡里,变更自为,易国之成俗者,命之曰不牧之民。不牧之 民,绳之外也。绳之外诛。使贤者食於能,斗士食於功。贤者食於能,则上尊而民从;斗 士食於功,则卒轻患而傲敌。上尊而民从,卒轻患而傲敌,二者设於国,则天下治而主安 矣。凡赦者,小利而大害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祸。毋赦者,小害而大利者也;故久而不胜 其福。故赦者,马之委辔,毋赦者,痤睢之砭石也。   爵不尊、禄不重者,不与图难犯危,以其道为未可以求之也。是故先王制轩冕,所以 着贵贱,不求其美;设爵禄,所以守其服,不求其观也。使君子食於道,小人食於力。君 子食於道,则上尊而民顺;小人食於力,则财厚而养足。上尊而民顺,财厚而养足,四者 备体,则胥足上尊时而王不难矣。文有三侑,武毋一赦。惠者,多赦者也,先易而後难, 久而不胜其祸;法者,先难而後易,久而不胜其福。故惠者,民之仇雠也;法者,民之父 母也。太上以制制度,其次失而能追之,虽有过,亦不甚矣。   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 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 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   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赏从之,则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则功臣怨.功臣怨,而愚 民操事於妄作。愚民操事於妄作,则大乱之本也。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上 妄诛则民轻生,民轻生则暴人兴,曹党起而乱贼作矣。令已布,而赏不从,则是使民不劝 勉、不行制、不死节。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 ,则国不安矣。令已布,而罚不及,则是教民不听。民不听则强者立,强者立则主位危矣 。故曰: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着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   凡大国之君尊,小国之君卑。大国之君所以尊者,何也?曰:为之用者众也。小国之 君所以卑者,何也?曰:为之用者寡也。然则为之用者众则尊,为之用者寡则卑,则人主 安能不欲民之众为己用也。使民众为己用奈何?曰:法立令行,则民之用者众矣;法不立 ,令不行,则民之用者寡矣。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废者寡,则民不诽议;民 不诽议,则听从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与其所废者钧,则国毋常经;国毋常经,则民 妄行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寡,而所废者多,则民不听;民不听,则暴人起而奸邪作 矣。   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为爱民之故,不难毁法亏令,则是失所谓爱民矣 。夫以爱民用民,则民之不用明矣.夫至用民者,杀之危之,劳之苦之,饥之渴之,用民 者将致之此极也。而民毋可与虑害己者,明王在上,法道行於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 故善用民者,轩冕不下儗,而斧钺不上因。如是,则贤者劝而暴人止。贤者劝而暴人止, 则功名立其後矣。蹈白刃,受矢石,入水火,以听上令,上令尽行、禁尽止,引而使之, 民不敢转其力;推而战之,民不敢爱其死。不敢转其力,然後有功;不敢爱其死,然後无 敌。进无敌,退有功,是以三军之众,皆得保其首领,父母妻子,完安於内。故民未尝可 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功。是故仁者、知者、有道者不与人虑始。   国无以小与不幸而削亡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失於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失於国也 ,诸侯之谋虑失於外也,故地削而国危矣。国无以大与幸而有功名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 得於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得於国也,诸侯之谋虑得於外也,然後功立而名成。然则, 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得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於兴利除害。期於兴利 除害,莫急於身,而君独甚。伤也,必先令之失。人主失令而蔽,已蔽而劫,已劫而弑。   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君制於臣矣;势 在上,则臣制於君矣。故君臣之易位,势在下也。在臣期年,臣虽不忠,君不能夺也;在 子期年,子虽不孝,父不能服也。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矣。故曰 :堂上远於百里,堂下远於千里,门廷远於万里。今步者一日,百里之情通矣;堂上有事 ,十日而君不闻,此所谓远於百里也。步者十日,千里之情通矣;堂下有事,一月而君不 闻,此所谓远於千里也;步者百日,万里之情通矣;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 於万里也。故请入而不出,谓之灭;出而不入,谓之绝。入而不至,谓之侵;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6 | 只看该作者
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飘风,击刺若雷电。绝地不守,恃固不枝。中处而无敌,令行 而不留。器成教施,散之无方,聚之不可计。教器备利,进退若雷电,而无所疑匮。一气 专定,则傍通而不疑;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匮。进无所疑,退无所匮,敌乃为用。凌山 阬,不待钩梯;历水谷,不须舟楫。径于绝地,攻于恃固,独出独入而莫之能止。实不独 入,故莫之能止;实不独出,故莫之能敛。无名之至尽,尽而不意。故不能疑神。   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 伤。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机,发五教,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章,章 十号。故能全胜大胜。   无守也,故能守胜。数战则士罢,数胜则君骄,夫以骄君使罢民,则国安得无危?故 至善不战,其次一之。破大胜强,一之至也。乱之不以变,乘之不以诡,胜之不以诈,一 之实也。近则用实,远则施号,力不可量,强不可度,气不可极,德不可测,一之原也。 众若时雨,寡若飘风,一之终也。   制适,器之至也;用适,教之尽也。不能致器者,不能制适;不能尽教者,不能用适 。不能用适者穷,不能致器者困。速用兵则可以必胜。出入异涂,则伤其敌。深入危之, 则士自修,士自修则同心同力。善者之为兵也,使敌若据虚,若博景。无设无形焉,无不 可以成也;无形无为焉,无不可以化也。此之谓道矣。若亡而存,若後而先,威不足以命 之。   〈大匡〉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 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召忽曰:「子固辞无出,吾权任子 以死亡,必免子。」鲍叔曰:「子如是,何不免之有乎?」管仲曰:「不可,持社稷宗庙 者,不让事,不广闲。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召忽曰:「不可,吾三人者之 於齐国也,譬之犹鼎之有足也,去一焉,则必不立矣,吾观小白,必不为後矣。」管仲曰 :「不然也,夫国人憎恶纠之母,以及纠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也;诸儿长而贱,事未可 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者,将无已也。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 非夷吾莫容小白,天不幸降祸加殃於齐,纠虽得立,事将不济,非子定社稷,其将谁也? 」召忽曰:「百岁之後,吾君卜世,犯吾君命,而废吾所立,夺吾纠也,虽得天下吾不生 也。兄与我齐国之政也。受君令而不改,奉所立而不济,是吾义也。」管仲曰:「夷吾之 为君臣也,将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庙,岂死一纠哉?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 ,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 。」鲍叔曰:「然则奈何?」管子曰:「子出奉令则可。」鲍叔许诺,乃出奉令,遂傅小 白。   鲍叔谓管仲曰:「何行?」管仲曰:「为人臣者,不尽力於君,则不亲信,不亲信, 则言不听,言不听,则社稷不定,夫事君者无二心。」鲍叔许诺。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 公孙无知,有宠於僖公,衣服礼秩如适,僖公卒,以诸儿长得为君,是为襄公。襄公立後 ,绌无知。无知怒,公令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曰:「瓜时而往,及瓜时而来」,期戍,公 问不至,请代不许。故二人因公孙无知以作乱。鲁桓公夫人文姜,齐女也,公将如齐,与 夫人偕行,申俞谏曰:「不可,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公不听,遂以 文姜会齐侯於泺,文姜通於齐侯,桓公闻,责文姜,文姜告齐侯,齐侯怒,飨公,使公子 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薨於车。竖曼曰:「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智者究理而长虑 。身得免焉。今彭生二於君,无尽言,而谀行以戏我君,使我君失亲戚之礼命。又力成吾 君之祸,以构二国之怨,彭生其得免乎?祸理属焉。(夫君以怒遂祸,不畏恶亲闻容昏生 无丑也,岂及彭生而能止之哉?)鲁若有诛,必以彭生为说,二月,鲁人告齐曰:「寡君 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死,请以彭生除之」,齐人为杀彭 生,以谢於鲁,五月,襄公田於贝丘,见豕彘,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公 子彭生安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於车下,伤足亡屦。反,诛屦於徒人费, 不得也,鞭之见血,费走而出,遇贼於门,胁而束之,费袒而示之背,贼信之,使费先入 ,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孟阳代君寝於床。贼杀之,曰:「非君也 ,不类。」见公之足於户下,遂杀公,而立公孙无知也。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管夷吾 召忽奉公子纠奔鲁。   九年,公孙无知虐於壅廪,壅廪杀无知也。桓公自莒先入,鲁人伐齐。纳公子纠,战 於乾时,管仲射桓公,中钩,鲁师败绩。桓公践位。於是劫鲁,使鲁杀公子纠。<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6 | 只看该作者
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 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 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 为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职之。从诸侯欲 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以车,若宿者,令人养其马,食其委。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 契。费义数而不当有罪。凡庶人欲通。乡吏不通七日,囚。出欲通,吏不通五日,囚。贵 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凡县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 。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之成而不悔,为上举。从政治为次,野为原,又多不发起,讼 不骄,次之。劝国家,得之成而悔,从政虽治而不能野原,又多发起,讼骄,行此三者为 下。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仕,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 士处静,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农用 力,应於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於 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国子以情断狱, 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於君,以卒年君举。管仲告鲍叔曰: 「劝国家不得成而悔,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告 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 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於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 无赦。」告高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凡於父兄无过,州里称之,吏进之,君用之。有善无赏,有过无罚,吏不进廉意,於父 兄无过,於州里莫称,吏进之,君用之,善,为上赏。不善,吏有罚。」君谓国子:「凡 贵贱之义,入与父俱,出与师俱,上与君俱。凡三者遇贼,不死,不知贼,则无赦。」断 狱,情与义易,义与禄易。易禄可无敛,有可无赦。   〈中匡〉   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 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 ,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 君之明也」。公曰:「民办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请薄刑罚以 厚甲兵。」於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 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 ?」对曰:「爱四封之内,而後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安卿大夫之家,而後可以危救敌之 国。赐小国地,而後可以诛大国之不道者。举贤良而後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是故先王必 有置也,而後必有废也。必有利也,而後必有害也。」桓公曰:「昔三王者,既弑其君, 今言仁义,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对曰:「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 汤放桀,以定禹功也。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伐纣,以定汤功也。且善之伐不善 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君何疑焉?」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对曰:「计 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 削,遍而有者亡矣。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於恶也 。」   桓公谓管仲曰:「请致仲父。」公与管仲父而将饮之,掘新井而柴焉。十日斋戒,召 管仲。管仲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怒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 父,寡人自以为修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其故何也?」鲍叔隰朋趋而出。及管仲於途。 曰:「公怒。」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少进傅堂,公 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自以为脱於罪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未知其故也?」对 曰:「臣闻之,沈於乐者洽於忧,厚於味者薄於行慢於朝者缓於政,害於国家者危於社稷 ,臣是以敢出也。」公遽下堂曰:「寡人非敢自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 一朝安仲父也。」对曰:「臣闻壮者无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三王失 之也,非一朝之萃君奈何其偷乎?」管仲走出,君以宾客之礼再拜送之。明日,管仲朝, 公曰:「寡人愿闻国君之信。对曰:「民爱之,邻国亲之,天下信之,此国君之信。」公 曰:「善,请问信安始而可?」对曰:「始於为身,中於为国,成於为天下。」公曰:「 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公曰:「请问为国?」对 曰:「远举贤人,慈爱百<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9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6 | 只看该作者
正月之朝,五属大夫复事,公择其寡功者而谯之曰:「列地分民若一,何故独寡功, 何以不及人,教训不善,政事不治。一再则宥,三则不赦。」公又问焉,曰:「於子之属 ,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於父母,长弟於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 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公又问焉,曰:「於子之属,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 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公又问焉。曰:「 於子之属,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长弟於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 以告者,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於是乎五属大夫退而修属,属退而修连, 连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匹夫有 不善,可得而诛,政成国安,以守则固,以战则强,封内治,百姓亲,可以出征四方,立 一霸王矣。   桓公曰:「卒伍定矣。事已成矣,吾欲从事於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 若军令,则吾既寄诸内政矣,夫齐国寡甲兵,吾欲轻重罪而移之於甲兵。」公曰:「为之 柰何?」管子对曰:「制重罪入以兵甲犀胁二戟,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小罪入以金钧分 宥薄罪,入以且钧。无坐抑而讼狱者,正三,禁之而不直,则入一束矢以罚之。美金以铸 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   桓公曰:「甲兵大足矣,吾欲从事於诸侯。可乎?」管仲对曰:「未可,治内者未具 也,为外者未备也。」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弦子旗为理,甯戚为田。隰朋 为行,曹孙宿处楚,商容处宋,季劳处鲁,徐开封处卫,晏尚处燕,审友处晋。又游士八 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粮,财币足之,使出周游於四方,以号召收求天下之贤士 。饰玩好,使出周游於四方,鬻之诸侯,以观其上下之所贵好。择其沈乱者而先政之。   公曰:「外内定矣,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公曰:「亲之柰 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埸,反其侵地,正其封界,毋受其货财,而美为皮币,以极聘 覜於诸侯,以安四邻,则邻国亲我矣。」桓公曰:「甲兵大足矣,吾欲南伐,何主?」管 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常潜。使海於有獘。渠弥於河陼,纲山於有牢。」桓公曰 :「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地吉台原姑与柒里,使海於有獘 ,渠弥於有陼,纲山於有牢。」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 反其侵地柴夫吠狗,使海於有獘,渠弥於有陼,纲山於有牢。」四邻大亲。既反其侵地, 正其封疆,地南至於岱阴,西至於济,北至於海,东至於纪随,地方三百六十里,三岁治 定,四岁教成,五岁兵出,有教士三万人,革车八百乘,诸侯多沈乱不服於天子,於是乎 桓公东救徐州,分吴且,存鲁蔡陵,割越地,南据宋郑,征伐楚。济汝水,踰方地,望文 山,使贡丝於周室,成周反胙於隆岳,荆州诸侯,莫不来服。中救晋公,禽狄王,败胡貉 ,破屠何而骑寇始服。北伐山戎,制泠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 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方舟投柎乘桴济河,至于石沈。县车束马,踰太行与卑 耳之貉,拘秦夏,西服流沙西虞而秦戎始从。故兵一出而大功十二。故东夷、西戎、南蛮 、北狄、中国诸侯,莫不宾服,与诸侯饰牲为载书以誓,要於上下荐神。然後率天下定周 室,大朝诸侯於阳谷,故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垒,兵 不解翳。弢无弓,服无矢,寝武事,行文道,以朝天子。   葵丘之会,天子使大夫宰孔致胙於桓公曰:「呈一人之命有事於文武,使宰孔致胙, 且有後命,曰:『以尔自卑劳,实谓尔伯舅毋下拜。』」桓公召管仲而谋,管仲对曰:「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桓公曰:「呈乘车之会三,兵车之会六,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北至於孤竹、山戎、秽貉、拘秦夏。西至流沙,西虞南至吴、越、巴、牂牁、 [瓜长]、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而中国卑我。昔三代之受命者, 其异於此乎?」管子对曰:「夫凤皇鸾鸟不降,而鹰隼鸱枭丰,庶神不格,守龟不兆。握 粟而筮者屡中,时雨甘露不降。飘风暴雨数臻,五谷不蕃,六畜不育,而蓬蒿藜藋并兴。 夫凤皇之文,前德义,後日昌,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今 三祥未见有者。虽曰受命,无乃失诸乎?」桓公惧,出见客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 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恐颠蹶於下,以为天子羞。」遂下拜登受,赏服大路。   龙旗九游,渠门赤旗,天子致胙於桓公而下受,天下诸侯称顺焉。桓公忧天下诸侯, 鲁有夫人与庆父之乱,而二君弑死,国绝无後。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男女不淫,马牛 选具,执玉以见,请为关内之侯,而桓公不使也。狄人攻邢,桓公筑夷仪以<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7 | 只看该作者
〈问〉   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 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 有所宗;无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则众不乱。行此道也,国有常经,人知终 始,此霸王之术也。   然後问事,事先大功,政自小始。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问少壮而未胜甲 兵者,几何人?问死事之寡,其饩廪何如?问国之有功大者,何官之吏也?问州之大夫也 ,何里之士也?今吏,亦何以明之矣?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 ?问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 人也?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问邑之贫人债而 食者,几何家?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士之身耕者,几何 家?   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问宗子之收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余子仕而有 田邑,今入者,几何人?子弟以孝闻于乡里者,几何人?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 何人?士之有田而不使者,几何人?吏恶何事?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君 臣有位而未有田只,几何人?外人之来从而未有田宅者,几何家?国子弟之游于外者,几 何人?贫士之受责于大夫者,几何人?官贱行书,身士以家臣自代者,几何人?官承吏之 无田饩而徒理事者,几何人?群臣有位事官大夫者,几何人?外人来游,在大夫之家者, 几何人?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 ,几何人?男女不整齐,乱乡子弟者有乎?问人之贷粟米有别券者,几何家?   问国之伏利,其可应人之急者,几何所也?人之所害于乡里者,何物也?问士之有田 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余子之胜甲兵有行伍者,几何人?问男女有巧伎,能利备用者 ,几何人?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冗国所开口而食者,几何人?问一民有几年之食也? 问兵车之计几何乘也?牵家马、轭家车者,几何乘?处士修行,足以教人,可使帅众莅百 姓者,几何人?士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   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 何年也?吏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大夫疏器:甲兵、兵车、旌旗、鼓铙、帷幕、帅车之 载,几何乘?疏藏器:弓弩之张、衣夹铗、钩弦之造、戈锬之紧,其厉何若?其宜修而不 修者,故何视?而造修之官,出器处器之具,宜起而未起者何待?乡师车辎造修之具,其 缮何若?工尹伐材用,无于三时,群材乃植而造器定,冬,完良备用必足。人有余兵,轨 陈之行,以慎国常。十简稽帅马牛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其就山薮林泽食荐者几 何?出入死生之会几何?   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闾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守备之伍。器 物不失其具,淫雨而各有处藏。问兵官之吏、国之豪士,其急难足以先後者,几何人?夫 兵事者,危物也,不时而胜,不义而得,未为福也。失谋而败,国之危也,慎谋乃保国。 问所以教选人者何事?问执官都者,其位事,几何年矣?所辟草莱,有益于家邑者,几何 矣?所封表以益人之生利者,何物也?所筑城郭,修墙闭,绝通道,厄阙,深防沟,以益 人之地守者何所也?所捕盗贼,除人害者几何矣?   制地君曰: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覆育万人。官府之藏,强兵 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而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 正是道也。民荒无苛,人尽地之职,一保其国。各主异位,无使谗人乱普,而德营九军之 亲。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明道以重告之:徵于关者, 勿徵于市;徵于市者,勿徵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十六道同身。外事谨 ,则听其名,视其色,是其事,稽其德,以观其外,则无敦于权人,以困貌德。国则不惑 ,行之职也。问于边吏曰:小利害信,小怒伤义,边信伤德厚,和构四国,以顺貌德,後 乡四极。令守法之官曰:行度必明,无失经常。 〈地图〉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 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 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後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後,不失地利,此地图 之常也。   人之众寡,士之精麤,器之功苦尽知之,此乃知形者也。知形不如知能,知能不如知 意,故主兵必参具者也。主明、相知、将能之谓参具。故将出令发士,期有日数矣,宿定 所征伐之国,使群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议成败,人主之任也。论功劳,行赏罚, 不敢蔽贤有私;行用货财,供给军之求索,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7 | 只看该作者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夫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於是智者诈愚, 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 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於贤人。其从义理形於民心,则民反道矣。名物处, 违是非之分,则赏罚行矣。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是故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 为国;君之所以为君者,赏罚以为君。   致赏则匮,致罚则虐。则匮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是故明君审居处之教,而民可使 居治、战胜、守固者也。夫赏重,则上不给也;罚虐,则下不信也。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伤 之礼,而物属之者也。是故厉之以八政,旌之以衣服,富之以国,贵之以王禁,则民亲君 可用也。民用,则天下可致也。天下道其道则至,不道其道而不至也。夫水波而上,尽其 摇而复下,其势固然者也。故德之以怀也,威之以畏也,则天下归之矣。有道之国,发号 出令,而夫妇尽归亲於上矣;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功能於上矣。千里之内,束布之罚 ,一亩之赋,尽可知也。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隤然若一父之子,若一 家之实,义礼明也。   夫下不戴其上,臣不戴其君,则贤人不来。贤人不来,则百姓不用。百姓不用,则天 下不至,故曰:德侵则君危,论侵则有功者危,令侵则官危,刑侵则百姓危。而明君者, 审禁淫侵者也。上无淫侵之论,则下无冀幸之心矣。   为人君者,倍道弃法,而好行私,谓之乱。为人臣者,变故易常,而巧言以谄上,谓 之腾。乱至则虐,腾至则北。四者有一至,则敌人谋之。故施舍优犹以济乱,则百姓悦。 选贤遂材,而礼孝弟,则奸伪止。要淫佚,别男女,则通乱隔。贵贱有义,伦等不踰,则 有功者劝。国有常式,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此五者,兴德匡过、存国定民之道也。   夫君人者有大过,臣人者有大罪。国所有也,民所君也,有国君而使民所恶制之,此 一过也。民有三务,不布其民,非其民也。民非其民,则不可以守战。此君人者二过也。 夫臣人者,受君高爵重禄,治大官。倍其官,遗其事,穆君之色,从其欲,阿而胜之。此 臣人之大罪也。君有过而不改,谓之倒。臣当罪而不诛,谓之乱。君为倒君,臣为乱臣, 国家之衰也,可坐而待之。是故有道之君者执本,相执要,大夫执法以牧其群臣,群臣尽 智竭力以役其上。四守者得则治,易则乱。故不可不明设而守固。   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辩以根之。然则躁作 、奸邪、伪诈之人,不敢试也。此制礼正民之道也。   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伏寇在侧者,沈 疑得民之谓也。微谋之泄也,狡妇袭主之请而资游慝也。沈疑之得民也者,前贵而後贱者 为之驱也。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刑罚亟近也;大臣不能侵其势,比党者诛,明也 。为人君者,能远谗谄,废比党,淫悖行食之徒,无爵列於朝者,此止诈拘奸、厚国存身 之道也。   为人上者,制群臣百姓,通中央之人。是以中央之人,臣主之参。制令之布於民也, 必由中央之人。中央之人,以缓为急,急可以取威;以急为缓,缓可以惠民。威惠迁於下 ,则为人上者危矣。贤不肖之知於上,必由中央之人。财力之贡於上,必由中央之人。能 易贤不肖而可成党於下。有能以民之财力上啗其主,而可以为劳於下。兼上下以环其私, 爵制而不可加,则为人上者危矣。先其君以善者,侵其赏而夺之惠者也。先其君以恶者, 侵其刑而夺之威者也。讹言於外者,胁其君者也。郁令而不出者,幽其君者也。四者一作 而上不知也,则国之危,可坐而待也。   神圣者王,仁智者君,武勇者长,此天之道,人之情也。天道人情,通者质,宠者从 ,此数之因也。是故始於患者,不与其事;亲其事者,不规其道。是以为人上者患而不劳 也,百姓劳而不患也。君臣上下之分素,则礼制立矣。是故以人役上,以力役明,以刑役 心,此物之理也。心道进退,而形道滔迂。进退者主制,滔迂者主劳。主劳者方,主制者 圆。圆者运,运者通,通则和。方者执,执者固,固则信。君以利和,臣以节信,则上下 无邪矣。故曰:君人者制仁,臣人者守信。此言上下之礼也。   君之在国都也,若心之在身体也。道德定於上,则百姓化於下矣。戒心形於内,则容 貌动於外矣。正也者,所以明其德。知得诸己,知得诸民,从其理也。知失诸民,退而修 诸己,反其本也。所求於己者多,故德行立。所求於人者少,故民轻给之。故君人者上注 ,臣人者下注。上注者,纪天时,务民力。下注者,发地利,足财用也。故能饰大义,审 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能据法而不阿,上以匡主之过,下以振民 之病者,忠臣之所行也。   明君在上,忠臣佐之,则齐民以致利,牵於衣食之利,故愿而易使,愚而易塞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7 | 只看该作者
〈心术上〉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 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无代马走,使尽其力;无代鸟飞,使獘 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人 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而无自夺,求之者不得处之者。夫正 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 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未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 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不出於口,不见於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 ?   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 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故必知不言 、无为之事,然後知道之纪。殊形异埶,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始。   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 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 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视听 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故曰:「上离其 道,下失其事」。故曰: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无代马走,无代鸟 飞」,此言不夺能能,不与下诚也。「无先物动」者,摇者不定,趮者不静,言动之不可 以观也。位者,谓其所立也。人主者立於阴,阴者静。故曰:「动则失位」。阴则能制阳 矣,静则能制动矣,故曰:「静乃自得」。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虚之与人也无间 ,唯圣人得虚道,故曰:「并处而难得」。世人之所职者精也,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 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也,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 「不洁则神不处」。「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 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虚矣。虚者无藏也。故曰:去知则奚率求矣,无藏则奚设矣。无 求无设则无虑,无虑则反覆虚矣。   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走午];无所位[走午],故遍流万物而 不变。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 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间之理者,谓 其所以舍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 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 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戮禁诛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 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说 」也。「莫人」,言至也;「不宜」,言应也。应也者,非吾所设,故能无宜也。「不顾 」,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顾,故无顾也。「不出於口,不见於色」,言无形也。「四 海之人,孰知其则」,言深囿也。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虚则不屈,静则不变。不变则无过,故曰:「不伐」。「洁其 宫,阙其门」:「宫」者,谓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洁之」者,去 好过也。「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 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不言之言」 ,应也。应也者,以其为之人者也。执其名,务其所以成之,此应之道也。「无为之道」 ,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 物也。人者立於强,务於善,未於能,动於故者也。圣人无之;无之,则与物异矣。异则 虚;虚者,万物之始也,故曰:「可以为天下始」。   人迫於恶,则失其所好;怵於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 恶」。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 。「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後 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 於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处也 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故物 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於虚也。 〈心术下〉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8 | 只看该作者
〈水地〉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 ,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何以知其然也?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 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 ,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   准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万物 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於天地,而藏於万物 。产於金石,集於诸生,故曰:水神。集於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鸟兽 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着。万物莫不尽其几,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 。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 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 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 。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五藏已具,而後生肉:脾生隔,肺生骨, 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 肺发为窍。五月而成,十月而生。生而目视,耳听,心虑。目之所以视,非特山陵之见也 ,察於荒忽。耳之所听,非特雷鼓之闻也,察於淑湫。心之所虑,非特知於麤麤也,察於 微眇。故修要之精。是以水集於玉,而九德出焉。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 精也,精麤浊蹇,能存而不能亡者也。   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生於水,发之於火,於是为万物先,为祸福正 。龙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於天下,欲上则凌於云气, 欲下则入於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龟与龙,伏暗能存而能亡者也。   或世见,或世不见者,生蟡与庆忌。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绝者,生庆忌 。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载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 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涸川之精者,生於蟡。蟡者,一头而两身,其 形若蛇,其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鳖,此涸川水之精也。   是以,水之精麤浊蹇,能存而不能亡者,生人与玉;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 或世见,或不见者,蟡与庆忌。故人皆服之,而管子则之;人皆有之,而管子以之。是故 ,具者何也,水是也。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具者,水是也。故曰:水者 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何以知其然也?夫 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麤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 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最而稽,淤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齐晋 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故其民谄谀而葆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滞 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是以圣 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一则欲不污,民心易则行无邪 。是以圣人之治於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 〈势〉   战而惧水,此谓澹灭。小事不从,大事不吉。战而惧险,此谓迷中。分其师众,人既 迷芒,必其将亡之道。   动静者,比于死;动作者,比于丑;动信者,比于距;动诎者,比于避。夫静与作, 时以为主人,时以为客,贵得度。知静之修,居而自利;知作之从,每动有功,故曰:无 为者帝,此之谓矣。   逆节萌生,天地未形,先为之政,其事乃不成,缪受其刑。天因人,圣人因天。天时 不作,勿为客;人事不起,勿为始。慕和其众,以修天地之从。人先生之,天地刑之,圣 人成之,则与天同极。正静不争,动作不贰,素质不留,与地同极。未得天极,则隐于德 ;已得天极,则致其力。既成其功,顺守其从,人不能代。   成功之道,嬴缩为宝。无亡天极,究数而止。事若未成,无改其形,无失其始;静民 观时,待令而起。故曰:修阴阳之从,而道天地之常。嬴嬴缩缩,因而为当;死死生生, 因天地之形。天地之形,圣人成之,小取者小利,大取者大利,尽行之者有天下。   故贤者诚信以仁之,慈惠以爱之,端政象不敢以先人。中静不留,裕德无求,形于女 色,其所处者,柔安静乐,行德而不争,以待天下之溃作也。故贤者,安徐正静,柔节先 定,行于不敢,而立于不能,守弱节而坚处之。故不犯天时,不乱民功,秉时养人,先德 後刑。顺于天,微度人。   善周者,明不能见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4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3:38 | 只看该作者
桓公问管仲曰:「寡人欲霸,以二三子之功,既得霸矣。今吾有欲王,其可乎?」管 仲对曰:「公当召叔牙而问焉。」鲍叔至,公又问焉,鲍叔对曰:「公当召宾胥无而问焉 。」宾胥无趋而进,公又问焉,宾胥无对曰:「古之王者,其君丰,其臣教;今君之臣丰 。」公遵遁,缪然远。二三子遂徐行而进。公曰:「昔者太王贤,王季贤,文王贤,武王 贤。武王伐殷克之,七年而崩。周公旦辅成王而治天下,仅能制於四海之内矣。今寡人之 子不若寡人,寡人不若二三子。以此观之,则吾不王必矣。」   桓公曰:「我欲胜民,为之奈何?」管仲对曰:「此非人君之言也。胜民为易。夫胜 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君欲胜民,则使有司疏狱,而谒有罪者偿,数省而严诛。若 此,则胜民矣。虽然,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使民畏公,而不见亲,祸亟及於身 。虽能不久,则人持莫之弑也,危哉!君之国岌乎!」   桓公观於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尝为圉人矣 。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 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桓公谓管仲曰:「吾欲伐大国之不服者,奈何?」管仲对曰:「先爱四封之内,然後 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先定卿大夫之家,然後可以危邻之敌国。是故,先王必有置也,然 後有废也;必有利也,然後有害也。」   桓公践位,令衅社塞祷。祝凫已疪献胙,祝曰:「除君苛疾与若之多虚而少实」桓公 不说,瞑目而视祝凫已疪。祝凫已疪授酒而祭之,曰:「又与君之若贤」桓公怒,将诛之 而未也,以复管仲。管仲於是知桓公之可以霸也。   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 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駮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 对曰:「此駮象也。駮食虎豹,故虎疑焉。」楚伐莒,莒君使人求救於齐。桓公将救之, 管仲曰:「君勿救也。」公曰:「其故何也?」管仲对曰:「臣与其使者言,三辱其君, 颜色不变;臣使官无满其礼,三强其使者,争之以死。莒君,小人也。君勿救。」桓公果 不救而莒亡。   桓公放春,三月观於野。桓公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 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於君子之德乎?」管仲 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 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於君子之德矣。 桓公曰:「善」。   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敢发也,谓 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左右对曰:「不见也。」公曰:「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今 者寡人见人,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马前疾。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岂有人 若此者乎?」管仲对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 山神见。且走马前疾,道也;袪衣,示前有水也;右袪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 ,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若右涉,其大济。」桓 公立拜管仲於马前曰:「仲父之圣至若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管仲对曰:「夷吾闻之 ,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而後知之,臣非圣也,善承教也。」   桓公使管仲求宁戚,宁戚应之曰:「浩浩乎!」管仲不知,至中食而虑之,婢子曰: 「公何虑?」管仲曰:「非婢子之所知也。」婢子曰:「公其毋少少,毋贱贱。昔者吴干 战,未龀不得入军门,国子擿其齿,遂入,为干国多。百里奚,秦国之饭牛者也,穆公举 而相之,遂霸诸侯。由是观之,贱岂可贱,少岂可少哉!」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 ,宁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 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宁子其欲室乎?」   桓公与管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於国矣。桓公怒,谓管仲曰:「寡人与仲 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於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 :「然。夫日之役者,有执席食以上视者,必彼是邪!」於是乃令之复役,毋复相代。少 焉,东郭邮至,桓公令傧者延而上,与之分级而上,问焉,曰:「子言伐莒者乎?」东郭 邮曰:「然,臣也。」桓公曰:「寡人不言伐莒,而子言伐莒,其故何也?」东郭邮对曰 :「臣闻之,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桓公曰:「子奚以意之?」东郭邮曰 :「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夫渊然清静者,縗絰之色也;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 ,兵甲之色也。日者,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阖,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 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於是,臣故曰:伐莒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4-16 01:27 , Processed in 0.0897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